天天看小說

第31節 變化七

鄭家莊的招兵工作共進行了三天,招收青壯年三百餘人。超出了龍謙的預計。招兵工作的順利,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鄭家莊原鄉兵隊長田書榜的投誠。

田書榜在那天晚上被封國柱的四連所俘虜,他的身份很快就被查清了。鄉兵隊長鄭忠已死,鄭經逃走不知所終,這支頗具規模的鄉兵對最高首腦就是田書榜了。

田書榜的身份一經甄別,龍謙立即審訊了這個膀大腰圓的東北大漢。

田書榜一開口,讓龍謙楞了下,“原來你是東北人!老家是東北什麼地方的?怎麼跑到鄭家莊爲鄭經賣起命來了?”

田書榜有點光棍氣,對於龍謙的問題,沒有任何隱瞞,一股腦兒都講了。

“納嚕窩集?”龍謙真沒聽懂田書榜說的地方是哪裡,倆人聊了半天,龍謙總算明白田書榜的老家在吉林東部,距朝鮮不遠,“那兒不叫渾江嗎?”龍謙自顧自嘟囔了一句。

“好吧,我相信了。你跟我說說你的鄉兵隊吧,有多少人?多少武器?內部設了幾個小隊?頭領們都是些誰?老實講出來,我不殺你。”

田書榜本就是一僱傭兵,對鄭經沒有幾分忠誠,對於龍謙的問題,他略微整理了下思路,便一五一十地交代起來。

負責記錄的範德平參謀不得不提醒他說的慢一些。

龍謙摸著下巴黑森森的鬍子琢磨著這個田書榜。這個看上去很橫的傢伙是哪裡人並不重要,他怎麼來山東做打手龍謙也不想深究。但他交代的經歷和鄉兵隊有不少外來戶倒是引起了龍謙的興趣,而田書榜很準確的記憶,對他的部下極爲傳神的描述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印象極爲深刻。

審訊這個鄉兵“高級首腦”時在場的好幾個人都有共同的感覺,這傢伙是個人才。

“田隊長,”龍謙問完該問的問題,和氣地對俘虜說,“你講的這些,我會派人覈實。如果證明你說的是真話,你就賺了。最後一個問題,你不想說也可以。”

“你問就是。”

“你參加了戰前與鄭經的軍議,也參加了差不多整場戰鬥,我想聽聽你對那天晚上戰鬥的評價,哦,就是你覺得我們蒙山軍在那晚的表現如何?有沒有什麼毛病?”

田書榜有些不相信地擡頭看看審問他的龍謙,此人的身份開始就介紹了,直言不諱,他就是這支叫蒙山軍的響馬的大當家,他們叫司令,意思都他媽的一樣。這是一個威猛超過自己的大漢,擱在關外,也是一等一的好漢子,“問我你們隊伍的毛病?”

“沒錯。那晚的仗很亂。我不是很滿意。你呢,是鄉兵隊的指揮官,那天晚上是我的對手。你最有資格說出我們的不足。我看你也是個爽快人,老田你放心,說實話,心裡話,絕不會怪你。”

田書榜略微想了想,“白魏被圍,我怕你們在中間設伏,建議等等再看。但鄭經一刻三變,非要乘夜出兵,結果中了你們的埋伏。”

“你們困守鄭家莊,不是坐以待斃嗎?”

“我的計劃是等天亮再出兵,我們地形熟,又是白天,你們打伏擊就不那麼容易了。”田書榜言語之間頗爲懊惱。

“那要是我們在白魏撈一把就走呢?”

“你們若是兵少,不能打開白魏。晚一點救援也無妨。若是你們兵力強大,夜晚出擊過於危險。結果鄭莊主不聽我的……”

“那,昨晚的戰鬥,你認爲我們有多少兵力呢?”

“至少一千人吧……”

龍謙微笑著伸出了三個手指。

“三百?”田書榜不由得站起身,被旁邊站著的蔣存先一把摁下,“你給我老實坐著。”

“不會吧?那你們打白魏的有多少人?”

“含在一起,一共三百人不到。攻擊白魏的是我的兩個連,一百出頭一點。與你們從鄭家莊出來的援兵作戰的是三個連,不足二百人。你們有多少?四百?”

田書榜沮喪地點點頭。

“其實,你們吃虧在地形,兵力展不開。”龍謙依舊微笑著。

“你們很強,真的很強。”田書榜擡起頭,望著窗戶的某個點,腦子裡在回憶著昨晚結束的那場激戰。自認自己訓練的二隊已經很兇悍了,但在交手戰中很快就敗下陣來。鬍子出身的田書榜是見過血的,親手宰掉超過十個了,深知交手戰的兇殘。自己的二隊敗了,只能說明對手更強悍,“真沒有想到你們只有區區幾百人。難道事前不知道我們的兵力?”

龍謙沒有回答他的反問,“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我看你懂一點軍事,就戰術而言,你覺得我們有什麼問題?”

田書榜思忖了片刻,“假若我們不分兵呢,循大道直赴白魏,你們在小道上的伏兵不就沒用了嗎?”

龍謙微笑著說了自己原先的計劃,“﹍﹍我的四連是從阻擊陣地上撤下來增援白魏的。白魏既下,而大道上又響起槍聲,臨時決定從小路包抄你們在大路上的兵馬。沒想到迎頭撞上了你的人﹍﹍”

“什麼?”田書榜再次站起來,這次劉春寧沒有制止他,“你們在岔路口還埋伏了一支人馬?原先打算的就是將我們包圍在大路上全部吃掉?”他頹然坐下,“沒說的,你們真狠,人馬也真強。靠著幾十號人,就敢堵截我們幾百號人。真強。”

獲悉了龍謙的全部計劃,田書榜剩下的就是欽佩了,還夾雜著一點點的羨慕,“二隊比起你的人,就是豆腐渣了。真是坐井觀天。我以爲你們有幾千人呢,沒想到,沒想到你們只靠這麼一點人就奪了莊子。”田書榜懊惱地搖搖頭,“要是鄭經不出兵就好了,如果我的人守在莊子裡,你們怕是沒辦法了。鄭家莊的寨牆可不是白魏可比。”

“也不一定。”龍謙微微一笑,“我佔了白魏作爲基地,以陳家崖爲前哨,圍困鄭家莊,我不信你們不出兵,一出兵,我的機會就來了。攻城這樣的笨招我是不幹的。”

田書榜沒再說話,看他的樣子在思考著什麼問題,龍謙也沒有打斷他,“沒說的,輸了就是輸了,給我個痛快吧。”

“田隊長,願意不願意來我們蒙山軍幹?”

“你們要我?”

“對。咱們兩軍陣上交手,沒啥子仇恨。你過來,以前的事,一筆勾銷。在我的部隊幹好了,一樣升官。”龍謙肯定地答道。

田書榜毫不猶豫就降了。

“好,這樣我們就是一家人了。”龍謙伸出手,欲與他握手,田書榜卻不懂這個禮節,不知所措地看著龍謙,“那好吧,先將田隊長帶下去休息下,吃頓飽飯。”龍謙收回右手,對蔣存先道。

等將田書榜帶出去,參加審訊的寧時俊和江雲同聲反對,“司令,這個人是個兵油子,不可靠。”

“是啊,經歷很複雜,僱傭兵嘛。江雲,注意到了嗎?這傢伙記性好,頭腦很清楚,是個搞情報的好手。留下他,對於穩定莊丁,特別是他那個二隊,很有好處。時俊,用好他,對於在鄭家莊的招兵是有利的。”

事實證實了龍謙的推斷,田書榜首先說服了他的老部下數十人加入了蒙山軍,帶動了原鄉兵隊改換門庭的步伐。當然,導致參軍熱潮的興起,更多的是蒙山軍在鄭家莊的一些經濟方面的措施。

江雲承認,因爲田書榜的投誠,在甄別、登記原鄉兵隊時省了很大的力氣。等鄭家莊的招兵工作結束,龍謙將田書榜分給了江雲,成爲了他的直接手下。江雲的職務依舊是騎兵隊副隊長,但實際乾的是情報工作,包括反諜工作。當然,這個詞語還沒有叫出來,龍謙給了江雲一本《孫子兵法》,是從鄭經的書房找出來的,讓他專門讀一讀有關用間的內容,“這本書,你要好好讀,爭取背下來。不懂得地方請教時俊。下一步部隊要進行整編,司令部要正規化,準備設一個情報科,你來做科長。這本書裡有專門講用間的,你一定好好讀讀,最好背會,經常琢磨。”龍謙給江雲下達了任務。

鄭家莊招兵工作完成後,白魏鎮與陳家崖的招兵工作也陸續開展了,兩莊一共有一百八十餘名青壯年加入了蒙山軍,陳家崖原鄉兵隊長王三合是陳超的絕對親信,因爲陳超的態度,也加入了蒙山軍。

值得一提的是,附近村莊竟然有人跑來投軍。問訊爲什麼投軍,他們的回答差不多都一樣,活不下去了,聽說這邊當兵給分地分糧,軍餉也高,尋一條活路。

都是窮苦至極的農民,蒙山軍自然來著不拒。先後有一百多人加入,使得總兵力超出了一千人。

槍支卻不夠人手一支。滿打滿算,連上一些口徑特別,狀態不好的槍械,還有近二百五十人分不到槍械。

對於這個結果,蒙山軍高層自然喜出望外,他們根本想不到會招收如此多的新兵,當然,除了龍謙。

田書榜參加了幾次蒙山軍的訓練,立即感到了這支輕而易舉打敗他的響馬的不同之處。隊列訓練的意義他不懂,但早晚兩次的跑操便震住了他,在負重四十斤的情況下,他尚且難以跟上,他的那些手下就更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跑完全程。

負責軍訓的魯山對他說,看到了吧,輕鬆完成的都是參加了蒙山整軍的老兵。你們要想跟得上,必須下苦功才行。至於其他方面,自負武藝出衆的他與蒙山軍推出來的一個姓蔣的排長過了一次招,就是那天在審訊室寸步不離他的那個精幹漢子,他幾無還手之力。這個叫蔣存先的排長對他說,我可是龍司令的手下敗將。不過龍司令從來不看重個人武藝,他重視的是集體的配合。所以你也不用懊惱。

所謂集體配合他也領教了,在刺殺的對抗訓練中,他從原鄭家莊二隊選出的兩個高手與蒙山軍隨意點出的三個老兵對抗,對手擺出的三人背靠背的戰法將他們三人殺得落花流水,根本不是對手。而再後來的實彈訓練更顯示了雙方的差距,無論是準確度還是射擊的速度,原先眼高於頂的鄉兵們與人家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你射出一槍,人家已經射擊兩次了,而且準確度驚人。

田書榜自此才心服,難怪人家三百人便敢打鄭家莊。如果有這樣本領的千餘人,縱橫東北絕無問題,那些盤踞各個山頭的綹子們沒有一股是對手!想到這裡,田書榜便激動起來。

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39節 大勢八第34節 新廠第40節 誓師出山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17節 新兵連第5節 外交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3節 要塞三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5節 洹上第7節 許思一第3節 總統府第9節 別離第26節 娜塔莉亞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10節 兗州行四第2節 齊河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11節 楊士驤一第16節 肅奸第18節 榮軍農場第23節 伙食問題第27節 軍械組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8節 南轅北轍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27節 風波二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15節 外蒙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2節 懷來第4節 去哪兒?第15節 北京五第3節 吳永第18節 王士珍二第6節 抗洪六第13節 北京三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7節 太原第23節 貪腐案二第8節 如願以償第10節 阻擊三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25節 變化一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12節 政治版第24節 假戲真唱第24節 風箏第7節 要價第33節 出征三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11節 大衛,叛逃第20節 北京十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14節 平叛四第2節 初定軍律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10節 沈旦堡二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27節 軍械組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4節 抗洪四第6節 家事國事第16節 末日三第5節 探路者第2節 分歧第8節 國慶日一第15節 北京五第6節 武昌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21節 司徒均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21節 德州之戰三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3節 干涉第18節 整編前後八
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39節 大勢八第34節 新廠第40節 誓師出山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17節 新兵連第5節 外交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3節 要塞三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5節 洹上第7節 許思一第3節 總統府第9節 別離第26節 娜塔莉亞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10節 兗州行四第2節 齊河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11節 楊士驤一第16節 肅奸第18節 榮軍農場第23節 伙食問題第27節 軍械組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8節 南轅北轍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27節 風波二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15節 外蒙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2節 懷來第4節 去哪兒?第15節 北京五第3節 吳永第18節 王士珍二第6節 抗洪六第13節 北京三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7節 太原第23節 貪腐案二第8節 如願以償第10節 阻擊三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25節 變化一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12節 政治版第24節 假戲真唱第24節 風箏第7節 要價第33節 出征三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11節 大衛,叛逃第20節 北京十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14節 平叛四第2節 初定軍律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10節 沈旦堡二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27節 軍械組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4節 抗洪四第6節 家事國事第16節 末日三第5節 探路者第2節 分歧第8節 國慶日一第15節 北京五第6節 武昌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21節 司徒均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21節 德州之戰三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3節 干涉第18節 整編前後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京山县| 荣昌县| 修水县| 武陟县| 喀喇沁旗| 黄石市| 长白| 大化| 德阳市| 邳州市| 宜兰县| 黄浦区| 正镶白旗| 鸡东县| 南郑县| 会理县| 元谋县| 温泉县| 修武县| 锡林郭勒盟| 江都市| 洛南县| 麻江县| 军事| 开平市| 定陶县| 麻栗坡县| 句容市| 康定县| 黄石市| 滁州市| 揭西县| 长阳| 昌乐县| 河源市| 张北县| 高唐县| 南漳县| 武义县| 文山县| 若尔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