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節 新兵連

諸事繁多。但最當緊的還是敵情分析。龍謙可沒希望鄭經逃得性命便滿足。所以,基本安定下來後,龍謙佈置了對周邊村鎮的偵察和道路的勘探。在認定的主要方向上,他與周毅帶著參謀組和連排長們親自做了偵察。

根據已掌握的情況,方圓幾十裡的莊子,白魏正東十五里的秋村,白魏西北九里,鄭家莊東北方向十二里的石峁,陳家崖正南十里的趙家樓,鄭家莊正西二十里的雙雞村,都曉得了這邊發生的事,各連派出去的警戒哨和不斷遊蕩在三莊周圍的騎兵隊都堵截過走親戚的鄉民。奉龍謙的命令,並未爲難這些顯然嚇壞了的村民,只是將他們堵回去而已。

根據掌握的官軍駐紮的地點,最危險的方向參謀組分析在東西兩面,分別對著費縣和藤縣,兩地都有官軍常駐,但兵力不詳。南面是抱犢崮山區,北面是平邑,但從平邑來鄭家莊,無大路相通,人煙稀少,蒙山軍來這邊正是選擇了這條路。

龍謙認爲,如果官軍發起對蒙山軍的進攻,多半會以藤縣或費縣爲出發地。而鄭家莊等三莊屬於沂州管轄,從這點考慮,費縣方向似乎更危險。

從軍事上出發,蒙山軍似乎應當出兵佔據秋村和趙家樓纔是。那樣的話,可以有效地遮蔽官軍從費縣方向發起的突襲。但龍謙否決了寧時俊的建議,因爲他手裡的兵力實在是過於單薄了,不敢將主力派出而放鬆對鄭家莊這個核心莊子的彈壓,畢竟有幾百個受過訓練又對蒙山軍抱有仇視心理的鄉民好好地呆在莊子裡。

如果將這些前鄉兵全部抓起來處死,那蒙山軍就更別想著佔據這個“根據地”了,這個道理,其實所有的軍官全明白,所以龍謙只是收繳其武器而不抓人,大家沒有提出異議。但眼下一些措施未及施展並取得效果前,必須在鄭家莊駐紮“重兵”。

兵力緊缺啊。

好在出山前一戰俘虜的百十個陸三麻子的俘虜跟著來到了鄭家莊。根據龍謙的命令,在出發前每人領到一身新軍軍服。這些人幾乎沒有人提出離開,究竟是在當了響馬後不適應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了還是其他原因,蒙山軍也不願深追。現在正是缺兵的關鍵時刻,有這百十人具有一定的軍事技能的漢子參軍,對於兵力極度緊張的蒙山軍是個喜訊。

這段時間裡,留守人員沒放過對這些人的教育,具體成果如何,龍謙心裡根本沒底,他甚至沒有與這些人交流過,因爲當時時間緊迫,甫一回山,便研究對鄭家莊的奔襲計劃,部署出征,根本就沒有時間。

封國柱和寧時俊都建議再組建一個連隊,龍謙的本意卻是將他們打散補入各連的。封國柱對龍謙說,五連的經驗證明了不要拆散原來的編制比較好,那些人願意加入蒙山軍,卻很怕被拆散。這涉及一個組織理論,各有利弊。龍謙與幾個高級軍官商議後,採納了封國柱的意見,決定組建新兵連,任命魯山爲新兵連長,尚在療傷的石大壽被任命爲五連連長,接替了魯山。

之所以選擇魯山爲新兵連長,是因爲魯山接管成分最爲特殊的五連後,調教五連極爲成功。這次奔襲鄭家莊,五連居功甚偉。這一仗結束,蒙山軍的四個老連隊算是正式接納了這個原來都是俘虜的特殊連隊。

只靠一個魯山是撐不起這個新連隊的,這些人比起石大壽他們,素質差了很多。龍謙可以放心地將石大壽們組合爲一個新連,但絕不敢只派一個連長。所以,龍謙從全軍抽了十幾個人到新兵連擔任班排長,這個連隊反而成爲了全軍編制最爲充實的連隊,只是戰鬥力堪憂,根本不敢將其馬上投入戰鬥。

好在有時間。

龍謙這段時間非常關注新兵連的訓練,親自修訂審定了魯山與參謀組制訂的整訓計劃,並將吳念、鄧清華兩個參謀也派去了新兵連,協助並監督記錄新兵連的訓練,每天晚上都向他彙報訓練情況。

跟龍謙預料的一樣,這幫土匪們要完成匪向兵的轉變要比整訓當初的蒙山賊更困難。當然還是從隊列訓練抓起,目的是加強他們的紀律性和培養軍人的服從性。但第一天的整訓就不順利,魯山一共打了三個人的軍棍,關了兩個人的禁閉,搞得氣氛很緊張。

“就這樣抓下去,不要手軟?!碑斖砺犃唆斏降膹?,龍謙肯定了他的做法,“他們這些人是不願意回去當老百姓的,實際上,他們也喪失了做老百姓的資格,所以才願意加入咱們,但他們肯定沒想到正規的整訓這麼苦,不要手軟,堅持搞下去。依我看,訓練量還要加大。不過,在嚴懲那些油滑之徒的同時,要抓正面的典型,不賞銀子,可以用加餐和表揚的方式?!?

龍謙堅信,物質獎勵永遠不能取代精神激勵,二者不可缺一。

“怕是一個月不行啊?!濒斏缴钣袘n色,“不知道官軍給不給咱們一個月的時間。”

龍謙覺得魯山這段時間進步極快,越來越有大局觀了,很是欣慰,“沒關係,基本的訓練就是要越紮實越好。一個月不夠,就兩個月。你不要考慮打仗的事,專心練你的兵好了。等將那些鄉兵們招進來,他們的素質會比這些土匪強。”

淳樸的農民轉化爲一個合格的士兵比油滑的土匪轉化難度要小的多。

“他們會加入我們?”魯山訝然。

“爲什麼不會?你就瞧好吧?!饼堉t笑著拍拍魯山的肩膀。

隨後的訓練不斷印證了龍謙對新兵連的擔憂。這幫人犯紀律太多了,五花八門,鬥毆,抗上,裝病,甚至徒手逃跑。軍紀也前所未有的嚴厲起來,還是老辦法,將軍規和條例反覆講給新兵們聽,思想課也開了,還是利用晚上,龍謙也親自給這些毛病一身的傢伙們授課,但效果卻沒有當初對蒙山軍整訓好,這些油滑的傢伙似乎對吃穿玩樂之外都不關心,根據班排長們統計的數據,至少有一半人後悔加入蒙山軍了。

魯山和調入新兵連的十幾個班排長都累的要死。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當初蒙山整訓可沒這麼累。

事實證明,孫德旺們治理蒙山寨的手段要比陸三麻子厲害。

“不行就將那些油鹽不進的傢伙開了?”周毅對龍謙建議。

“那哪行?今後咱們隊伍的擴大,主要是採用俘虜轉化的途徑。這也算是一堂對我們的訓練課吧?!饼堉t一口否決了周毅不著調的建議。

這段時間,龍謙正在忙著組建蒙山軍的第二個情報站,那就是在費縣設立一個點,現在手裡有錢,呂驊鯉在曹州取得了一些經驗。這件事交給了江雲辦,但龍謙仍過問細節,從選擇人員,掩護職業到聯絡方式都親自推敲。其實他知道,因爲部下多本地人,而官府防諜的意識幾乎沒有,設立一個有著合理掩護身份的情報點其實沒有多少危險,龍謙感到爲難的是手上嚴重缺少情報人才,用著得力的只有一個江雲,龍謙在考慮是不是專門成立一個情報組了。

新兵連的整訓仍不理想,幾乎所有的整訓計劃都未能按時完成。直到將兩個意圖強姦婦女的傢伙槍斃,事情才發生了轉變。

住在同一個村子裡,又不是犯人給關著,總有接觸女人的機會。在龍謙開始抓鄭家莊的“改革”,將民憤極大的鄭經管家鄭家柱公開審判並當衆槍決後的當晚,兩個新兵連的士兵竟然摸到了鄭家柱的家,意圖強姦鄭家柱的妻女,正處於驚恐中的鄭家柱妻子不敢反抗,但鄭家柱那個十七歲的女兒卻是個烈性的,大喊大叫驚動了鄰居,便有村民報告了“軍方”,魯山立即帶人將兩個溜出駐地的傢伙抓了回來。

“沒說的,槍斃。”龍謙鐵青著臉下了命令。

按照軍規細則,未遂的強姦不至於死。這回龍謙卻準備殺一儆百了。開會說明了情況,包括執行軍紀比較呆板的曹敏忠,都贊同執行槍決。第二天便召集了村民大會,當衆宣佈將兩個嚴重違紀的傢伙處以死刑,立即執行。

“鄉親們,我們蒙山軍不是土匪,我跟你們說過不止一次了。”龍謙在宣佈處理結果後對祠堂前黑壓壓的村民說,“鄭家柱仗著鄭經的勢爲惡鄉里,罪大惡極,我們處死鄭家柱是爲鄉親們除害。但鄭家柱的妻女卻沒有罪惡,理應受到我軍的保護。這兩個敗類是我軍新兵連的士兵,大家也看到了,他們正在接受著新兵訓練,他們還不那麼懂蒙山軍的軍規,以爲被我軍鎮壓的鄭家柱的家屬是隨便可以欺負的人,算盤打錯了!蒙山軍絕不會欺負沒有罪惡的人,蒙山軍就是要保護良善!你們看到了,我龍謙治軍,有罪必罰!今天當衆槍斃這兩個敗類,就是告訴鄉親們,我們是軍隊,不是土匪?!?

龍謙抓住了村民們的心理。就是要告訴村民們,特別是那些曾當過鄉兵的人,連鄭家柱的家眷都不準侵犯,其他人就更不在話下了。

果然,對於蒙山軍殺雞駭猴的做法,村民們意外而且感動,最大的效果卻在新兵連出現了,槍決違紀者震撼了滾刀肉們。說實話,之前他們對於蒙山軍的軍規不那麼看得上眼,覺著該管的不管,該嚴的不嚴,不該管的卻瞎管,陸當家的規矩可不是這樣。只要聽當家的話,什麼都好說。現在他們知道了,這位龍司令一樣是長著利齒的老虎,也是會吃人的。

槍決兩個敗類,震懾了一幫尚未融入蒙山軍的傢伙們。一直不順利的基礎訓練開始有模有樣了。待進入戰術訓練的課程,龍謙做出決定,解散新兵連,將他們編入了五個連隊中,每個老連隊新編了一個排,都是三排制的編制了,每個連人數都超過了八十人。這樣做的出發點是龍謙發現將這幫貨打亂後可能效果最好。現在,每個班都編入兩至三名新兵,讓老兵們帶著,身上的毛病會改的快一些。

魯山再次“失業”,這個龍謙手下的老隊長暫時代理五連連長(石大壽仍在養傷中),蹲點到陳家崖。龍謙對他說,不要愁沒兵帶,待百姓們接受咱們,咱們蒙山軍會迎來一次大擴編的。

;

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5節 楊度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5節 太原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20節 軍委會第3節 端方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23節 韶關會議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7節 外交沙龍第32節 出征二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7節 許思一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33節 採購第15節 平叛五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18節 平叛之後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1節 伍廷芳第2節 初定軍律第3節 吳永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5節 彼得堡一第4節 方聲遠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27節 變化三第15節 突圍二第29節 張前村談判一第6節 家事國事第8節 奉天第28節 變化四第26節 俘虜們三第15節 黃興入粵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3節 要塞三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11節 伍廷芳第24節 縱論二第16節 提親第4節 去哪兒?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9節 視察第9節 整編第7節 意外第5節 狄文父子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21節 司徒均第22節 授勳第12節 北京二第5節 探路者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2節 抗洪二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30節 變化六第14節 于右任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9節 王士珍第6節 嶧縣第2節 抉擇第30節 變化六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36節 風起二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2節 北京二第8節 許思二第36節 風起二第32節 沂州一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19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二第7節 孫娟們二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5節 要塞五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6節 鑾駕回京第13節 軍規二第35節 整編二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18節 北京八第16節 提親第23節 行刺第19節 北京九第2節 抗洪二第6節 就職第18節 新華源第39節 第十鎮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9節 危機與變局一第12節 中樞第15節 北京五
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5節 楊度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5節 太原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20節 軍委會第3節 端方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23節 韶關會議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7節 外交沙龍第32節 出征二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7節 許思一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33節 採購第15節 平叛五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18節 平叛之後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1節 伍廷芳第2節 初定軍律第3節 吳永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5節 彼得堡一第4節 方聲遠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27節 變化三第15節 突圍二第29節 張前村談判一第6節 家事國事第8節 奉天第28節 變化四第26節 俘虜們三第15節 黃興入粵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3節 要塞三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11節 伍廷芳第24節 縱論二第16節 提親第4節 去哪兒?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9節 視察第9節 整編第7節 意外第5節 狄文父子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21節 司徒均第22節 授勳第12節 北京二第5節 探路者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2節 抗洪二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30節 變化六第14節 于右任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9節 王士珍第6節 嶧縣第2節 抉擇第30節 變化六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36節 風起二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2節 北京二第8節 許思二第36節 風起二第32節 沂州一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19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二第7節 孫娟們二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5節 要塞五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6節 鑾駕回京第13節 軍規二第35節 整編二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18節 北京八第16節 提親第23節 行刺第19節 北京九第2節 抗洪二第6節 就職第18節 新華源第39節 第十鎮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9節 危機與變局一第12節 中樞第15節 北京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安岳县| 峡江县| 望城县| 尚义县| 凤山县| 南乐县| 肇东市| 永善县| 阿拉善右旗| 河南省| 苍南县| 宁武县| 廉江市| 扬中市| 洞头县| 柘荣县| 巴林左旗| 池州市| 双流县| 洪湖市| 丰镇市| 磴口县| 铁岭市| 北票市| 阳原县| 揭东县| 冷水江市| 叶城县| 莱芜市| 永丰县| 华宁县| 察雅县| 麻阳| 宁津县| 金堂县| 广南县| 梁河县| 曲阳县| 衡南县|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