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二

“我有些明白了,”葉延冰開言道,“咱們要想佔住這塊地方,就是要學學劉邦。”

“這還要你說?司令的意思明擺著嘛。關鍵是怎麼辦。”馮侖咬牙切齒。這個人一但陷入思考中,便會咬牙切齒,看上去很猙獰。

“簡單啊,”寧時俊笑道,“程大牛就是現成的例子呀,將鄭經的親屬拉出來宰了便是。劉邦得關中百姓的人心,廢除暴秦的苛政是主要原因。鄭經威福鄉里,欺壓的鄉親多了,何止一個程大牛?他跑了,但他的老婆女兒狗腿子們都在,咱們拿鄭經的家眷開刀,必然獲得被他欺壓的百姓的人心,很簡單。”

大家的眼光齊刷刷投向了龍謙。自佔領鄭家莊,龍謙嚴禁騷擾鄭經的家眷,龐大的鄭宅,居住著女眷的院子嚴禁隨便進入,從封國柱到葉延冰都接到了嚴令,至今在座的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那些女人們。寧時俊的話,顯然引起了衆人的興趣,於是都去看龍謙的態度。尤其是程二虎,臉上寫著抑制不住的激動。

龍謙笑笑,“延冰也罷,時俊也好,都說到了點皮毛。清算鄭老賊的罪惡是必須的,給二虎兄弟報仇也是應該的。可是,我給你們講的故事,另一層意思你們就沒有領會。項羽殘忍好殺,劉邦多行仁義,這是楚漢之爭的關鍵。時俊讀書肯定比我多,對我這話肯定不贊成。劉邦不過是個無賴,他仁義個屁!打了敗仗逃跑,怕自己的車子太重跑不快,便將自己的一對兒女推下車子;項羽俘虜了他的父親,威脅要將劉老太公活活煮了,劉邦竟然無恥地請項羽‘分一杯羹’。打天下的過程中甚至連自己的親生孩子都不管死活,甚至要與項羽分食自己老父,這還仁義?沒錯,歷史上的成功者臉皮不厚,心不黑是不會成事的。這個故事或許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不管真假,其中有劉邦的智慧在裡面。楚漢相爭,項羽圖謀的是漢軍統帥劉邦,而不是他的父親和子女,對不對?只要劉邦活著,項羽就不敢做的太絕。對不對?大家出來混江湖,你做的初一,就不能怪人家做十五。這也是江湖道義之一。所以,劉邦表現出的絕情,某種程度上也是出於對自己實力的自信。”

龍謙停了停,讓大家消化下自己的意思,喝了點水,繼續講,“我們還沒資格跟劉邦比。我們也沒想著打出旗號反朝廷,如果那樣做了,就是不自量力。也是對弟兄們的不負責任。之所以給大家講這個故事,是想就我們佔據鄭家莊爲中心的區域建設根據地統一一下思路。只要咱們這些人能心往一塊兒想,勁往一塊兒使,困難一定能克服。”

“這是肯定的,請司令發話就是。”王明遠大聲道。

“很好,弟兄們信任我龍謙,我得說聲謝謝。咱們走出蒙山,進入人口相對稠密的地區,我們改變過去的生存方式,嘗試著與百姓一同生活,對於咱們這支小部隊,算的上開天闢地的大事。搶劫、綁票很簡單,跟官軍打仗也不難,但是對付老百姓,像魚兒遊在水裡一樣生活在百姓中並得到百姓的支持,很難,比咱們蒙山整軍還要難。二虎說我這幾天愁眉苦臉的,不懂爲啥發愁,告訴你們,就爲這個!如果我們不能在鄭家莊附近站住腳,我們這支軍隊就沒什麼前途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不是我故意嚇唬大家。”

“沒那麼嚴重吧?總不比對付官軍難吧?就是官軍來,咱現在兵強馬壯,也不怕他。”封國柱笑道。

“說兵強馬壯是吹牛皮。覺著經過蒙山整軍,來多少官軍都不怕的想法更是日哄自己。以前我就說過了嘛,咱們的老底子就那麼多,打一個少一個,這次一下子折損了這麼多人,還能經得起多少次消耗?”龍謙不滿地瞪了封國柱一眼,雖知道他是安慰自己,但這種思想未必就沒有。

“俺就是這麼說說嘛。又不是輕敵﹍﹍司令你說怎麼辦,俺一定不折不扣地照辦。”封國柱有些不好意思。

“贏得百姓的支持,就要懂百姓的疾苦是什麼。大家可能會說,都是農家子弟,怎麼不知道莊戶人苦什麼,沒地,沒錢,沒糧﹍﹍總之就是一個字,窮嘛。沒錯,種田人歷來就是最累最苦的一種人了。但是大家肯定沒有想過,爲什麼種田人這麼苦?有人說,是官府老爺的租稅太多,有人說,是地主的租子收的太狠,還有人說,這幾年水旱蝗災不斷,是老天爺不給活路。這些都沒錯,但不完全。說實話,我自己也很不清楚,假如要將這件事情搞明白,咱們蒙山軍可就有大出息了!”

大家議論起來。這些人中除了寧時俊,全都是莊戶子弟,家境有好有壞,但莊稼地裡的活計,幾乎全打理過。對於種田人的苦楚自然一清二楚。他們總覺著龍謙不像是種田人出身,但偏偏龍謙特別憐憫農民,這令這幫與龍謙已相處已久的人極爲納悶。

龍謙擺擺手,“大家先不要討論。之所以我看中農民問題,是因爲在咱中國,搞不懂農民,就別想做成事。我明確地對大家說,現今咱們唯有依靠貧苦農民,才能發展自己,壯大隊伍。要知道,地主,包括哪些讀書人,村裡經濟條件好的人,是不希望我們佔據它們的莊子的,他們骨子裡更親近官府,希望官府早日發兵剿滅咱們。唯有生活貧困到極處的農民才希望日子改變,因爲他們已經快活不下去了。這些人,纔是我們依靠的對象。不明白這一點,我們就站不住腳。”

殺富濟貧,替天行道,幾乎是幾千年來農民造反者共同的口號和綱領,便是響馬也不例外。蓋因造反起事者多是走投無路的極端貧困者。所以,龍謙這番話沒有引起大家的爭議。

“打開鄭家莊後,我聽到有這樣的說法,說我們完全可以打開一座縣城。我提醒大家,咱們眼下是根本別想佔據城市的,連縣城也別想,也不是打不下來,而是佔不住。道理跟大家解釋過多次了,我們目前的方針就是積蓄力量,儘可能不驚動官府的情況下大力發展自己。打開鄭家莊,官府有可能裝聾作啞,但打下費縣、蒙陰或者藤縣,官府就必然做出反應了。這就是我選中鄭家莊的原因。正因爲如此,我們目前都要做農民的工作,研究農村,搞明白農村究竟是怎麼回事。肯定有人想,我就是農村出來的嘛,還需要研究農村?不,絕對不是那麼回事!我問你們,鄭家莊,陳家崖,還有白魏鎮,人均多少耕地?畝產多少?有多少戶人家,平均每戶有幾口人?糧食作物都是些什麼,一畝地產多少?有多少水地,多少旱地?無地的農戶有多少?農戶每年的收入有多少?交官府多少稅?地租有多少?每個莊子的公產有沒有?是些什麼?每個莊子的莊主也罷,士紳也好,都是些什麼人?多啦,這些東西,絕不能靠估計。一個村子,一個鎮,情況都有所不同,把你過去生活的那個村子的情況擱在這兒,就不一定契合。就是鄭家莊、白魏和陳家崖,我看就有很大的區別。搞不清楚這些,你就搞不明白農民們恨什麼,盼什麼,我們也就無法去爭取農民的支持。”

這一連串問題,讓大家感到頭暈。

“依靠貧苦農民,就要給他們最實際的好處。農民是最懂知恩圖報的,我們給他們好處,讓他們生活有盼頭,他們就會支持我們,事情就這麼簡單。如何讓他們得到好處?絕不是簡單地將財主富戶的財產分給他們,這樣做簡單,但不對。你們大多數人都是從農村長大的,想想看,農村中最貧困的人是些什麼人?因爲天災或者人禍導致生活破產的,一場官司將財產打光的,被地主圖謀了土地的,還有因抽大煙、賭博敗家的,還有不善種地,不願吃苦的懶漢二流子﹍﹍對不對?據我所知,農村過的好的,除掉像鄭經這樣勾結官府欺壓盤剝鄉里的少數惡霸,還有勤勞致富的,靠手藝掙錢發家的。我認爲,農村大致可以分爲三種人,一種是自己不幹,將地租給別人,靠吃地租爲生的,我將他叫做地主,第二類呢,就是有自己的地,並且自己耕種,日子還算殷實的,我叫他中農。第三類就是自己沒地,完全靠租種地主的土地爲生的,我叫他貧農。就是貧困農民的意思。我們基本的政策是,打擊地主,團結中農,依靠貧農。但具體處理,要仔細些,因爲地主不一定就爲惡,像陳家崖的陳超先生,樂善好施,在村民中有很高的威信,打擊他,必然導致村民的反感。但如鄭經這樣的惡霸,我們鎮壓他,會讓大部分村民歡喜。”

程二虎一直盼著報仇雪恨,一直想親自宰了鄭經這個與他有血海深仇的惡霸。一連被分配打伏擊,這讓他很失望。因爲按照戰鬥部署,一連不是最先發起對鄭家莊攻擊的連隊。不幸讓鄭經逃了,爲此一直很鬱悶。龍謙講鎮壓鄭經,他很是高興。

“站穩三莊,然後逐步將我軍的控制範圍擴大,是我們既定的目標。站穩三莊是第一步,而根本在於對於鄭家莊的佔領。因爲從人口、土地及地理位置,鄭家莊都是三莊之首。鄭家莊站穩當了,其他兩個莊子就不是問題。但是佔領三莊,卻需要不同的政策,對,政策!就是我們用什麼樣的法子,文的還是武的?要不要殺人立威?”

;

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第34節 新廠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35節 社會調查第33節 初會陳超一第13節 橡膠危機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33節 出征三第30節 戰長沙三第4節 春節三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3節 阻擊六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8節 國慶日一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29節 張前村談判一第3節 動員第27節 變化三第6節 戰與撤第32節 洪粵誠一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2節 沂州一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5節 破莊五第4節 方聲遠第14節 于右任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3節 總統府第26節 娜塔莉亞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10節 升允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0節 寺內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32節 變化八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17節 逆襲二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7節 變化三第14節 文尼察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3章 唐紹儀第10節 這一仗四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4節 破莊四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3節 黑溝臺一第23節 貪腐案二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33節 洪粵誠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9節 沈旦堡一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8節 膠縣之敗第4節 無錫二第29節 變化五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15節 北京五第30節 軍火採購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35節 風起一第3節 立憲之爭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6節 政黨之議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12節 反擊計劃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6節 武昌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20節 北京十第7節 要價第21節 沂州遇伏一
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第34節 新廠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35節 社會調查第33節 初會陳超一第13節 橡膠危機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33節 出征三第30節 戰長沙三第4節 春節三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3節 阻擊六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8節 國慶日一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29節 張前村談判一第3節 動員第27節 變化三第6節 戰與撤第32節 洪粵誠一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2節 沂州一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5節 破莊五第4節 方聲遠第14節 于右任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3節 總統府第26節 娜塔莉亞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10節 升允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0節 寺內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32節 變化八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17節 逆襲二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7節 變化三第14節 文尼察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3章 唐紹儀第10節 這一仗四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4節 破莊四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3節 黑溝臺一第23節 貪腐案二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33節 洪粵誠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9節 沈旦堡一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8節 膠縣之敗第4節 無錫二第29節 變化五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15節 北京五第30節 軍火採購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35節 風起一第3節 立憲之爭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6節 政黨之議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26節 陳淑的心事第12節 反擊計劃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6節 武昌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20節 北京十第7節 要價第21節 沂州遇伏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宁市| 兴和县| 永登县| 改则县| 皮山县| 仁怀市| 关岭| 庆云县| 濮阳市| 肥东县| 阿拉尔市| 都匀市| 延寿县| 阆中市| 洛川县| 武邑县| 荆州市| 齐齐哈尔市| 凤翔县| 彭阳县| 鲜城| 宜阳县| 富源县| 寿阳县| 张掖市| 湾仔区| 宁陕县| 汝阳县| 元江| 武陟县| 新晃| 香格里拉县| 靖安县| 云霄县| 蛟河市| 基隆市| 江油市| 武鸣县| 安远县| 临沂市|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