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

隊列和體能的操練大概搞了兩個半月,雖然搞得全山疲倦不堪,但各連連長、排長、班長們都深切地感到了手下士兵們脫胎換骨的變化。精氣神有了本質的區別。

這個過程中龍謙最大限度地加強了伙食的營養,除掉已在曹州立住腳的由呂驊鯉主持的那間貨棧外定期接濟物資外,他海派遣宋晉國用高價向周圍的莊子採購豬羊,這對於蒙山周圍的村子絕對是件新鮮事,他們也知道買東西的人是山上的,但來人拿的是白銀,又給出高價,自然沒什麼好說的。於是成羣的豬羊被趕上了山,成爲山寨的盤中菜。

王明遠是少數常和龍謙深談的人,他私下對龍謙說,“現在大家很穩當,沒人有什麼不滿。包括三隊六隊甚至那些俘虜,就不必三天兩頭吃肉菜了。我覺得你手裡那點銀子吃不住這麼花銷的。”

龍謙知道王明遠不理解自己的做法,於是解釋說這是保證訓練效果必須的,吃飯對於一支軍隊來說絕不是可以忽視的事,吃好飯對於士兵的身體至關重要。而士兵的體能,就是力量,耐久力等指標決定著戰爭的勝負,“魯山、時俊,還有其他人,都對我訂立的軍規有些不滿。覺著過於清苦了些。咱是土匪,不是守戒律的和尚。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想法?訂立軍規是必須的,以後你就會知道,那幾條軍隊其實根本算不了什麼。我還準備再搞幾條條例出來,將各方面都規範起來,讓大家真正成爲軍人而不是穿著軍裝的土匪或者農民。反過來講,如果大煙不準抽,酒不準喝,女人不準碰,搶劫老百姓更是不許,也沒幾個人能堅持下來。因爲這支部隊的還沒有靈魂。所以,就必須在允許的範圍內給大家謀點福利,吃好飯是最基本的,不能含糊。等條件允許了,我還要給大家發餉呢。不發餉,算什麼軍隊?至於錢嘛,現在手裡還有些,關鍵是物價還算便宜,老百姓缺錢哪,自己養的豬羊舍不得殺了吃,能賣給山寨,對他們也是好事。這個,我心裡有數?!?

王明遠總是對龍謙嘴裡不斷冒出的新鮮詞彙著迷,過去就注意到這點。但現在更多了,隨時會聽到和發現龍謙的新奇之處。今天王明遠對龍謙將士兵的伙食提升到如此高的地步內心還是不以爲然。但兩個月來山寨兵丁煥發出的嶄新面貌又令他吃驚,現在的隊伍,別說原先的那支蒙山軍,就是紀律最好的老八隊也比不上了。於是放下了伙食問題——他不相信龍謙是刁買人心,龍謙也用不著收買人心。有自己等一幫骨幹親信,隊伍牢牢地掌握在他手裡。令王明遠欣喜的是,曾經對龍謙地位造成嚴重威脅的周毅已經完蛋了,因爲負傷不能行動,大練兵他便沒有參與,這樣就脫離了隊伍。王明遠的連隊就有十來個原三隊的人,這些人的情況他完全掌握,已經接受了龍謙,不再有其他的想法。

王明遠於是轉而問龍謙爲什麼如此簡單的辦法便能讓山寨面貌發生如此大的轉變。

“簡單?”龍謙哈哈大笑,“明遠,我制定的訓練方法可不簡單。原來給你們說過,平民與軍人最大的區別在於服從性,隊列操練便是打消掉平民身上的散漫,將軍人最核心的東西印在心上的最好方法。的確,隊列訓練除掉可以提高體能外,對於實戰沒有任何的用處,但當今世界所有軍事強國的軍隊,對新兵的訓練都是從隊列訓練開始的,這絕不是偶然,因爲簡單的立正稍息向左向右轉便能培育士兵良好的服從性?!?

“你怎麼知道列強的軍隊訓練方法?”

“呵呵,明遠,我知道的東西多了,何止這些?”

“就這樣我們練下去就能練出與列強軍隊一樣的強軍?”王明遠繼續追問,此時已經聚攏過來好幾個隊官和排長,靜靜地聽龍謙講解。

“不,強軍的標誌有好多,當然打勝仗是最根本的一條。往小了講,比如武器裝備和後勤,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其實,我們的老祖宗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就講了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他在開篇的《始計篇》中便歸納了五條:一是道,就是民心,老百姓是否與當權者一心一意,是否全力支持戰爭;第二是天時,就是戰爭爆發的天氣是否有利,第三是地利,這個你應該懂了;第四是將領,孫子提出了良將的五個標準,智、信、仁、勇、嚴;最後一條是法,指軍隊的訓練,國內製度的優劣。你看,他提出的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中,訓練只佔了五分之一還不到。但我個人的見解,訓練程度和裝備精良,還不足以決定一支軍隊的強弱?!?

“那,那什麼纔是呢?”相貌如美女的葉延冰插進來問道。

這段時間,出身六隊的葉延冰和馮侖比三隊的人更好地融入了八隊爲主的蒙山軍中,擔任連長後的葉延冰尤其好學,經常在訓練之餘向龍謙提出練兵方面的問題,而龍謙也傾囊相授,毫無保留。

“軍魂。一支軍隊鑄就了自己的軍魂,就像一個人有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這樣的軍隊將戰無不勝!”

“什麼是軍魂?”葉延冰追問。其實,對於什麼是理想,什麼是信念,葉延冰一樣不懂。但這幫排長連長們已經基本適應了龍謙的談話方式,對他層出不窮的新名字總能理解的八九不離十了。

“簡單的說,就是爲什麼當兵,爲什麼打仗。延冰,你能告訴我你爲什麼當兵嗎?”

“我……”葉延冰一時間沒有組織好語言。

“你不要說了,我知道你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但絕不是爲了理想和信念上山入夥的。沒有理想的軍隊,或許可以靠嚴格的訓練,精良的裝備,嚴酷的軍法來維持士氣,絕不會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旺盛的鬥志。不會在隊伍損失十之八九都軍心不散,一往無前?!?

“你說的那種軍隊有嗎?”寧時俊不知什麼時候也站在了圈子外面。

“如果我說有那麼一支軍隊,遭遇強敵圍攻,被迫離開自己的老窩,踏上漫長的毫無目的的征途,整整一年中面臨十倍於己的敵軍的圍追堵截,沒有後勤,沒有補給,甚至全軍斷糧,靠煮皮帶吃草根充飢﹍﹍不僅如此,在打仗之餘,每天平均保持一百里以上的速度行軍,翻越十幾座人跡罕至甚至是終年積雪的高山,跨過十幾條奔流湍急的大河,最困難的是走過杳無人煙的大沼澤地……要知道,過沼澤可比爬雪山難多了,鬆軟的沼澤,一不小心就會陷進去,越掙扎陷的越深,直到淤泥將你徹底吞沒,沒人幫助的話,就像魯山那樣的壯漢一樣出不來。但即使如此,隊伍依舊走出了大草地,繼續向著遙遠的前方堅定前進……在到達目的地時,他們的中百分之九十都倒在了漫漫征途中,每個人都瘦得皮包骨頭,武器也差不多丟光了﹍﹍但是,剩下的人依然軍心不散,令行禁止。這個故事,你們相信是真的嗎?”

“不信!哪有這種軍隊,編故事吧?”葉延冰搖頭。

寧時俊是遍讀史書的,也說龍謙在編故事。

“編故事?你覺得你能編出這樣的故事?我又爲什麼編這樣的故事騙你們?”龍謙站起來,神情肅穆,“有的,真有這樣的軍隊。他們之所以克服人類軍事史上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是因爲他們從統帥到士兵,都懷著崇高神聖的理想,決心打造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幸福的新國家。正因爲有了這個理想,他們才能忍受他人難以忍受的痛苦,爲著那個崇高的理想努力奮戰。我要打造的,就是這樣的軍隊。願諸君努力!”

說這番話時,龍謙臉上有一種神聖,讓本來不信這個故事的人也肅穆起來。

聽龍謙講故事的人多起來,後面這段話卻打動了很多人,王明遠動容道,“我不知道什麼是剝削。但知道人人平等幸福的意思。隊長,如果你帶領大家建立這樣的國家,我王明遠將誓死追隨!”

“隊長,你說的那支軍隊最後成功了嗎?他們真的建立了那樣的國家了嗎?”封國柱追問。

幾個連長多是苦出身,對龍謙所說的人人平等幸福的描述十分嚮往。

“他們在經歷了那次艱苦行軍後,又艱難奮戰了十幾年,經歷了對抗外敵和內戰,最終建立了一個國家?!饼堉t卻不想多說了,那個曾有著濃厚烏托邦色彩的國家並未真正實現人人平等幸福。平等不是簡單的算術加減,社會財富的創造和分配是極爲高深的科學,究竟應該怎麼做,龍謙自己也說不清楚。

好在這幫人並未一味追問剝削壓迫和平等的含義,他們似乎陷入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崇高的體驗中。

出差剛回來,還好還在22日。

第18節 王士珍二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3節 初戰二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23節 伙食問題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第16節 北京會議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32節 驚變第3節 周毅一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8節 南轅北轍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5節 平叛五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4節 萊州第23節 春節前一第6節 等待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15節 黃興入粵第2節 陛辭第6節 就職第3節 要塞三第24節 風箏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32節 大勢一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17節 龍楊會第18節 北洋第4節 去哪兒?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4節 方聲遠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28節 變化四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10節 阻擊三第6節 彼得堡二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17節 龍楊會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33節 初會陳超一第25節 新生活第23節 縱論一第40節 誓師出山第9節 危機與變局一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1節 伍廷芳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12節 反擊計劃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2節 軍銜第5節 膠州灣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26節 俘虜們三第4節 破莊四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2節 擴編與擴張第9節 戰後二第20節 秋瑾一第5節 抗洪五第14節 于右任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6節 雜音第21節 秋瑾二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4節 破莊四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15節 外蒙第38節 大勢七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4節 黑溝臺二第6節 諜戰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32節 沂州一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3節 走向戰爭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32節 驚變第3節 吳永第5節 破莊五第25節 靈山之戰二
第18節 王士珍二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3節 初戰二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23節 伙食問題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第16節 北京會議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32節 驚變第3節 周毅一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8節 南轅北轍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5節 平叛五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4節 萊州第23節 春節前一第6節 等待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15節 黃興入粵第2節 陛辭第6節 就職第3節 要塞三第24節 風箏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32節 大勢一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17節 龍楊會第18節 北洋第4節 去哪兒?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4節 方聲遠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28節 變化四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10節 阻擊三第6節 彼得堡二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17節 龍楊會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33節 初會陳超一第25節 新生活第23節 縱論一第40節 誓師出山第9節 危機與變局一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1節 伍廷芳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12節 反擊計劃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2節 軍銜第5節 膠州灣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26節 俘虜們三第4節 破莊四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2節 擴編與擴張第9節 戰後二第20節 秋瑾一第5節 抗洪五第14節 于右任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6節 雜音第21節 秋瑾二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4節 破莊四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15節 外蒙第38節 大勢七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4節 黑溝臺二第6節 諜戰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32節 沂州一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3節 走向戰爭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32節 驚變第3節 吳永第5節 破莊五第25節 靈山之戰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鲁山县| 神池县| 兴业县| 宁津县| 荣成市| 天祝| 浠水县| 大竹县| 定襄县| 金乡县| 佛坪县| 共和县| 增城市| 樟树市| 东山县| 团风县| 清丰县| 靖安县| 任丘市| 旬阳县| 富锦市| 宕昌县| 涿州市| 凤阳县| 慈溪市| 石狮市| 湘西| 文成县| 海盐县| 德钦县| 温州市| 梧州市| 勐海县| 同仁县| 临西县| 平定县| 湘潭县| 南投市| 河西区|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