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節 周毅一

周毅這幾個月的日子過得很舒坦。龍謙突然變卦,留下他主持根據地的一切,他只能服從。先前覺得龍謙有些不信任他。

帶走了主力,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真正能打仗的連三分之一也不到。以周毅不短的軍旅生涯,這種經歷不是沒有過,以他的經驗,留下的都是被主力所拋棄了的。跟著叔父周花南轉戰四方時,每次戰後轉移,總有人被留下,那些夥計們幾乎沒有回到大隊的,他們像斷了線的風箏,不知飄至何方了。

但隨後覺得龍謙還是信任他的,因爲龍謙並非放棄根據地。讓他看好這個家,無論如何不能說是不重用。

如果說龍謙放棄了根據地,周毅是不信的。留下的傷號及骨幹不少,尤其是出身老八隊的宋晉國,封國柱,那都是龍謙的鐵桿親信,放棄誰,也不會放棄這兩個人。

大隊北上沂州,接收的軍餉軍服一類軍資,大部分都帶回了根據地,光是銀兩銀元就有八萬多兩,這也表明了龍謙對根據地的重視。將大頭留給根據地是預先講好的。龍謙說他有能力籌措軍餉,不需要帶那麼多銀兩。相反,根據地花錢的地方很多,需要大把的銀子。

大隊走後,統管一切的周毅與老宋封國柱等人商議了分工,軍事上以他和封國柱、鄧清華爲主。後勤一攤子還要靠老宋。

封國柱最上心,急著招募訓練新兵。分批遣返戰俘,編組部隊,重新編了三個步連和一個騎兵排,使留守營的兵力達到了四百五十人,人數是根據武器來確定的。其實報名參軍的人很多,足以編兩個步營。封國柱堅持按照龍謙的交代,多餘的兵力不編入留守營,而是編爲了保安隊,大的莊子編一個轄兩個排的小連,小的莊子就編一個排或者兩個班的小排。傷愈返隊的老兵被安排進保安隊做隊長排長。沒有火器,只能用原始的冷兵器。但訓練是照蒙山軍的訓練方法走的,這個標準不降。如果戰事起,隨時可以補入主力作戰。

封國柱和鄧清華擔心官軍乘機報復。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封國柱每天都到各莊巡視。安排明崗暗哨,檢查工事構築,訓練新兵。忙的不亦樂乎。鄧清華則準備了三個方案,以應對官軍可能的進兵。按照龍謙的囑咐,如果發生那種情況,留守營將採取遊擊的戰法,不固守鄭家莊或其他莊子,在沂州、兗州一帶打游擊,保存實力,等待主力的返回。

宋晉國則以游擊戰爲出發點,準備了必須的各種物資,保證部隊隨時可以開動。

沂州、兗州等地的情報站繼續運作著,有關官軍動向的情報源源不斷地傳回來。最近的費縣、鄒縣一直沒有官軍集結的消息。時間久了,周毅也就放下了心,看來袁世凱還是守信用的,這樣最好,周毅也不想打仗,彼此相安無事,多好。

這樣,宋晉國也就可以將主要精力用於自治委員會的一攬子事情了。

對於自治委員會,周毅基本不過問。雖然大的事情,老宋也罷,陳超也好,會過來跟他扯上一陣。他只是聽一聽,很少發表意見。周毅覺得龍謙搞出一個自治委員會純屬多餘,蒙山軍是軍隊,不是鄉公所,管那些婆婆媽媽的事情做啥?軍隊嘛,主要就是打仗,原先跟官軍幹,現在被招安了,敵人是誰,他也說不清了。後勤是重要的,自龍謙掌軍以來,周毅確實領教了後勤方面的巨大變化,承認這方面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環。原先根本管不了傷號病號,任憑其自生自滅,現在大部分的傷病號在醫護所的精心護理下都能痊癒重返部隊,即使傷殘了,不能到戰鬥連隊了,也有好多的事做。而且經過整頓後勤,部隊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家吃的飽,吃得好,穿的也舒服多了,不是像跟著叔父轉戰時那樣,搶到什麼就穿什麼,而是有了統一的軍裝,裡裡外外都有,到時候就發下了衣服鞋子,根本用不著你操心。

因爲沒有迫在眉睫的危險,周毅對於軍事上的操心就減少了,全靠給了留守營的營長封國柱。他到後來,有時候一天都不出鄭家大宅一步,吃的香,睡的足,日子過的很是安定愜意。周毅覺得,龍謙留下自己管根據地,其實很不錯。

周毅渴望過安定的日子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鄭嬋的身子重了,臨產在即,他更願意留在家裡陪老婆。

周毅自十八歲跟隨叔父闖蕩天下,女人不知玩過多少,叔父周花南並不禁絕侄子找女人,只是叮囑他別找品味太差的,染上髒病就壞了。叔父也想著等局勢穩定了,給他娶一房媳婦傳宗接代,但隊伍一直處於流動之中,勝勝負負沒個定數,很少在一個地方停留一個月,所以這件事也就擱下了。等劉、周的隊伍上了蒙山與孫德旺兄弟合股,算是安定下來了,但又沒有合適的女人。直到在龍謙手下蒙山賊變成了蒙山軍,放棄了蒙山軍南進鄭家莊,建立了一塊足以供養全軍的根據地,周毅看上了溫柔美貌的鄭家小姐,最終將其娶到了手,纔算圓了叔父的心願,屈指算來,叔父已經死了一年了。

娶妻後的男人心態都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像周毅這樣飄泊慣了的男人。想到自己很快就有兒子了(周毅認定老婆肚子裡的孩子肯定是男孩,讓鄭嬋很是緊張),周毅心裡便生出一種從未有過的溫馨幸福的感覺。

龍謙照顧他,在周毅娶親後便允許周毅住進了鄭家內院,不再與弟兄們睡大鋪了。吃飯自然也吃上了小竈,和鄭嬋家人在內院吃飯。除了跟隨部隊活動在外,周毅算是第一個告別了大竈的日子。如果細數週毅保持蒙山軍習慣,只是應龍謙的要求,堅持每天出操沒有落下,其他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龍謙率軍走後,周毅成爲了留守部隊的一把手,沒人可以約束他了,保持了好多年的軍旅習慣慢慢地就退化了,比如出操。周毅現在很留戀睡懶覺的感覺。隔幾天纔跟部隊跑一圈,不是每天都起大早了。倒是快臨盆的鄭嬋提醒他,龍司令最重規矩,人家原先可是從未破例的。你現在身爲留守司令。這樣窩在家裡睡大覺不好。

周毅不太理會鄭嬋的忠告。倒是比較在意三姨太王月蟬的話。娶了鄭嬋後。周毅與王月蟬接觸的機會自然多起來,感覺到這個風騷美貌的三姨太短文識字,很有心計。但總掩飾不住帶有風塵之色,搞得他幾次差一點忍不住調戲於她。周毅不在意鄭嬋,而在意龍謙,因爲他總覺得自他娶了鄭嬋後,王月蟬總是有意無意間向龍謙身邊湊。龍謙不是好色之人,但他也不是謹守清規戒律的和尚,萬一他們之間發生什麼事,自己跟龍謙算什麼呢?另外就是龍謙很討厭部下在女色上犯渾者,這點老兵們都知道。官軍是什麼樣子周毅並不十分清楚,但像蒙山軍這樣的響馬,全國絕對沒有第二支。所以,周毅也不想在這方面栽跟頭。

因爲年齡的關係,周毅從未稱呼過王月蟬姨娘,那個他叫不出口,不過經常有機會海闊天空地聊。王月蟬對蒙山軍的歷史很感興趣,而且只對龍謙掌軍後的故事感興趣,幾番下來,那段時光發生的故事差不多就全被她掏去了。

王月蟬直言不諱地批評周毅沒出息,娶了老婆就像個居家男人一樣了。本來你的地位就危險,再像你現在這樣,你在蒙山軍的地位很快就會被人取代。

周毅很不愛聽這個話,“胡說什麼?俺現在可是留守營司令。”

“你呀,要不是你娶了小嬋,這些話我才懶得跟你說。”

周毅很愛看王月蟬薄怒的樣子。一些女人是開心的時候漂亮,而另一些則是生氣時好看,特別是她穿了軍服的樣子更是漂亮,粗布做的軍服穿在她身上,硬是穿出了韻味來,“喔,說來聽聽。”周毅點起一袋煙,笑瞇瞇地看著王月蟬。

“你沒注意嗎?你雖然名義上是二當家,但你的作用並不明顯,操練靠得是魯山,後勤倚仗老宋。幾次打仗,哪一次你是獨擋一面的?”

“論打仗的本事,俺承認比不上龍謙。當初分工,我願意管後勤一攤子事。”周毅猛吸口煙,然後慢慢吐出來,將菸圈噴到了王月蟬臉上。

“噗噗,”王月蟬一面吹,一面用手撲打著煙霧,“後勤有啥搞頭?俺認爲啊,軍隊嘛,還是要靠戰功樹威信。這次你就應該跟大隊走,不應該留下。”

“你懂什麼,家裡總得有個掌舵的嘛。喔,我可跟你說,別挑撥我跟龍謙的關係。自蒙山整軍,俺就甘願做他的副手,俺承認他本事強。以俺的本事,可不會現在這麼興旺。”

“別好心當了驢肝肺!誰挑撥你和龍司令的關係了?俺是說啊,你應該好好帶兵!不要每天鑽在小嬋屋子裡卿卿我我,她已經是你老婆了,逮不著嗎?你看人家封營長,天天跟隊伍泡在一起,那纔像話嘛。我敢說,現在的留守營,你說話肯定不如封國柱管用。”

這卻是周毅不愛聽的,“胡說!蒙山軍軍紀擱在那兒,誰敢不聽我的命令?再說了,老子在蒙山軍當隊長的時候,他不過是龍謙手下的小隊長,跟老子比?”

“你看你,急了吧?不愛聽,人家以後就不說了。”王月蟬看周毅沉下了臉。

周毅確實想起了封國柱因蕭觀魚之事與自己爭執的情景。蒙山軍建軍時間短,上下尊卑不嚴,就是龍謙,也常被下面頂嘴,最多的就是宋晉國,沒少因爲龍謙花錢的大手大腳與他爭吵。

哪壺不開提哪壺,王月蟬緊接著說到了鄭篤,“你丈母孃一定跟你說了吧?你在兗州的那位大舅子要回來探親了。現在你們被招安了嘛。我可跟你說清楚,鄭篤一定會說到他家的事,你可要立定腳跟!”說完王月蟬扭著腰肢走了。

立定什麼腳跟?周毅琢磨著王月蟬的話。老宋到兗州接收軍餉物資時,帶回了鄭篤給家裡的一封信。總算知道了鄭經逃亡後的一切。而鄭二公子也從宋晉國口中知道了家裡的情況。除掉家產損失之外,最大的變數就是小妹竟然嫁給了蒙山軍的二把手!這是令鄭篤深感蒙羞之事。不過退一步講,小妹嫁給匪首總比讓土匪糟踐了強。現在更好了,蒙山軍被招安,成爲了武衛右軍的一部,這樣令鄭篤的面子上更好看了些。曹錕是知道鄭家的情況的,曾對鄭篤說,看起來龍謙這支響馬還是講規矩的,抽空你可以回去一趟。現在不存在危險了,他們不會加害於你,何況你還是他們二把手的親戚嘛。

這些事鄭篤當然不會寫在信上,但確實講了他會抽空回莊探親。

王月蟬是擔心俺會像蕭觀魚一樣收回分出去的鄭家田土?小看人了吧?自己的命運是緊連在蒙山軍身上的,比起半路加入的龍謙,周毅覺著自己與官府的仇恨更深。招安,不過是龍謙糊弄袁世凱曹錕他們的計謀,你當俺不清楚?望著王月蟬的背影,周毅狠狠地將一口濃痰吐在庭院裡。

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35節 大勢四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11節 大衛,叛逃第16節 平叛六第3節 黑溝臺一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1節 伍廷芳第15節 演習第17節 逆襲二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7節 破莊七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12節 政治版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35節 整編二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6節 軍餉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11節 伍廷芳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38節 大勢七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7節 天津一第23節 春節前一第12節 北京二第26節 變化二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18節 末日五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7節 變化三第10節 沈旦堡二第14節 軍規三第7節 孫娟們二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8節 天津二第4節 起因第4節 萊州第5節 海空軍第8節 連樹鵬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6節 戰火重燃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15節 平叛五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21節 北京十一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2節 春節一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9節 實力對比第35節 社會調查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3節 走向戰爭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5節 國會五第3節 抗洪三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13節 軍規二第7節 武昌二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12節 平叛二第19節 對策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29節 變化五第17節 龍楊會第28節 招商會四第2節 陛辭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7節 許思一第19節 北京九第15節 演習第11節 這一仗五
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35節 大勢四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11節 大衛,叛逃第16節 平叛六第3節 黑溝臺一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1節 伍廷芳第15節 演習第17節 逆襲二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7節 破莊七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12節 政治版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35節 整編二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6節 軍餉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11節 伍廷芳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38節 大勢七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7節 天津一第23節 春節前一第12節 北京二第26節 變化二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18節 末日五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7節 變化三第10節 沈旦堡二第14節 軍規三第7節 孫娟們二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8節 天津二第4節 起因第4節 萊州第5節 海空軍第8節 連樹鵬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6節 戰火重燃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15節 平叛五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21節 北京十一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2節 春節一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9節 實力對比第35節 社會調查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3節 走向戰爭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5節 國會五第3節 抗洪三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13節 軍規二第7節 武昌二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12節 平叛二第19節 對策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29節 變化五第17節 龍楊會第28節 招商會四第2節 陛辭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7節 許思一第19節 北京九第15節 演習第11節 這一仗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大余县| 高雄县| 洪洞县| 曲松县| 郴州市| 安宁市| 长春市| 承德市| 怀集县| 承德县| 黎城县| 泰和县| 潢川县| 清新县| 巴林右旗| 神农架林区| 永定县| 临澧县| 贡嘎县| 汉中市| 邯郸县| 吉木乃县| 寻甸| 红桥区| 富川| 怀来县| 庆城县| 武宣县| 长海县| 太和县| 惠安县| 淳安县| 连南| 东莞市| 皮山县| 米易县| 政和县| 黎平县| 伊春市| 宜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