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節(jié) 軍旗與軍歌

部隊的訓(xùn)練越來越正規(guī),但龍謙卻總覺得少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軍旗和軍歌。

一支軍隊如果想有自己的軍魂,沒有軍旗和軍歌是萬萬不行的。龍謙早就想爲(wèi)蒙山軍打出自己的軍旗,唱響自己的軍歌,但是又顧及自己制定的總體戰(zhàn)略,一直沒有實施。每次全軍集合,看著部隊以連爲(wèi)單位,喊著一二三四的號子,整齊劃一地站成了“豆腐塊”的方隊,龍謙就有指揮部隊高唱一首激昂慷慨軍歌的慾望。

但軍旗和軍歌都不是簡單的事。這是個什麼時代?滿清朝廷別的本事沒有,搞的工夫怕是有史以來第一。文心周納,總會有別有用心的人來做無聊的文章。

思來想去,龍謙一狠心,去他媽的,先搞起來再說。自己那些勞什子計劃能不能成,鬼才知道。當(dāng)前的事當(dāng)前辦吧。

軍旗以紅色打底,上面寫著三個隸書大字——蒙山軍。龍謙規(guī)定了軍旗的大小和底色,請寧時俊寫了字,交給孫娟,讓她試著繡出來。

紅色的布卻不好找,最終找到的是一塊已經(jīng)褪色了的紅布,尺寸比龍謙想定的要小,也只好這樣了。幾個女兵雷厲風(fēng)行,馬上行動起來,加班加點地繡起了軍旗。

龍謙寫的軍歌是這樣的:巍巍蒙山高,血染軍旗紅。百姓是我親父母啊,我是百姓子弟兵。抗擊外侮上戰(zhàn)場啊,保家衛(wèi)國立戰(zhàn)功。我們是國家的武力,我們是民族的武裝,從無畏懼,絕不屈服,直到將敵人消滅乾淨(jìng),鮮紅的軍旗高高飄揚(yáng)!高高飄揚(yáng)!

龍謙將歌詞寫出來給秀才寧時俊看,見他直搖頭。

“有什麼意見你就說嘛。”

“先不說韻律問題,血染戰(zhàn)旗紅,怎麼能對上高高飄揚(yáng)?不合韻嘛。這個還是其次,關(guān)鍵是這樣的歌唱出來,就是公開造反!”

“怎麼就是造反了?哪句話寫著造反了?”龍謙不服氣。

“你看,百姓是我親父母,我是百姓子弟兵!軍隊是朝廷的,是皇上的,關(guān)百姓什麼事?還有,我們是國家的武力,我們是民族的武裝……聽著是挺帶勁的,哪個民族的武裝?漢族的還是滿族的?這不是造反是什麼?”

滿漢之分啊……別說,這還真有問題,“嘿,你小子真是喝過些墨水啊,如果讓你斷案,雞蛋裡也能挑出骨頭來……”

“司令,剛纔我聽你唱的挺帶勁的,能不能再唱一遍?”

“怎麼,還懂音樂?”

“樂由心生,誰都懂的。不會編曲還不會聽?”

“那好吧。”龍謙扯開喉嚨,大聲將他心目中的軍歌唱了一遍。

“曲子不錯,像是給當(dāng)兵的寫的!就是這歌詞嘛,我看不合用。”

“那,那你小子給咱寫一首。”

“我看,咱就唱曾侯的‘愛民歌’好了,這玩意不會引起爭議。我琢磨著,司令是既不願意教育士兵們效忠朝廷,又不願意公開打出造反的旗號。我說的對不?”

龍謙冷笑道,“這樣的朝廷,值得效忠嗎?連年的水旱大災(zāi),百姓生不如死,就說去年咱這山東一省,多少百姓因大旱而餓死!黃河呢,三年兩頭決口,山東是災(zāi)情最重的省份,官府呢?爲(wèi)百姓做過什麼事?就知道催收稅賦。”

“官府當(dāng)然要收稅……皇糧國稅嘛,天經(jīng)地義的事。不過你說的也是,真怕是到了世道末年了,連年遭災(zāi),百姓的日子,確實難過的很。”

“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上山爲(wèi)匪!時俊,關(guān)於朝廷的事,咱們有的是時間討論。回到正題,有一點你是說對了,咱不能公開打出造反的旗號,先不說弟兄們會不會跟著我?guī)郑乙驳脿?wèi)弟兄們著想啊。你說的對,既不公開造反,也不能給士兵們灌輸忠君的思想,這麼個無能至極的朝廷,值得大夥兒忠於它嗎?扯淡。”

“我不知道你究竟想帶大夥兒到哪一步。”寧時俊沉吟道,“但我知道,儘管山寨目前心氣很旺,可要是跟著你公開造反嘛,恐怕能留下一半人就不錯了。活不下去躲上山是一回事,扯旗造反是另一回事。”

“你呢?跟不跟我?guī)郑俊饼堉t笑道。

“這要看你領(lǐng)我?guī)质颤N了。”寧時俊在擔(dān)任識字教員後和龍謙接觸多起來,他算是對龍謙心思摸得準(zhǔn)的少數(shù)人之一,“如果你帶我混出個名堂,我當(dāng)然會跟你幹。這就像賭博,每個人是都抱著贏錢的目的上場的。若是註定輸錢,我是不會上的。”

“說的好。是這麼個理。”龍謙點點頭,“那你說,什麼樣的結(jié)果能令你滿意?”

“嘿嘿,司令你心氣高的很,就憑你不沾那些女人就可以看出來。我知道,只要你一個暗示,那幾個女人會心甘情願躺到你的屋子裡。所以,我說了,你可別笑我。”

“我不笑你。你也知道,最近我一直在瞭解兵們想什麼。你儘管講,讓我聽聽咱蒙山軍的大秀才的人生目標(biāo)是什麼?”

“人生目標(biāo)?簡單,就四個字,升官發(fā)財而已。其實,也用不了四個字,兩個就足夠了。”

“升官。對吧?”

“沒錯。官位有了,錢自然不會缺。”

“很實在的想法。不錯,出身不同,想法自然不同,大多數(shù)士兵就不想著當(dāng)官,而是想著有朝一日能買上二十畝好地,娶一房媳婦,生一堆娃娃就行了。可是,你待在山寨,怎麼才能當(dāng)官呢?”

“司令講故事講的真好,自古當(dāng)官走兩條路,第一條不成,咱就走第二條唄。”

“所以你堅決不同意我寫的軍歌,是吧?”

“除此之外。我覺得咱這麼辛苦地練兵,絕不會像孫德旺兄弟一樣滿足佔據(jù)蒙山就行了,引起朝廷的注意不明智。”

“成,看來你這個參謀長還是思考一些問題的。不錯。這樣吧,依著你的見識,寫一首軍歌!要讓大家唱起來,可不要小看這玩意的作用。至於軍旗,就那樣了!遲早要打出來,打出旗幟,會起到凝聚軍心的作用。別看孫娟她們現(xiàn)在繡的那面旗幟不起眼,指不定將來還是文物呢。哈哈。”

既然能考上秀才,經(jīng)史子集當(dāng)然讀了一肚皮,詩詞也是可以謅上幾句的。寧時俊提筆寫所謂的軍歌時,卻犯了難。

先是默寫了幾句曾國藩的《愛民歌》:三軍將士仔細(xì)聽,行軍首要愛百姓﹍﹍寫了幾句就停下了筆,一是記不全了,其次覺得也不那麼合時宜呀。三軍將士?幾百號人,當(dāng)?shù)闷鹑妼⑹繂幔吭僬f了,愛百姓哪有那麼容易的?曾侯當(dāng)年還可以設(shè)卡收錢,我們這幾百張嘴,全要靠搶劫爲(wèi)生,毛陽鎮(zhèn)的事有第一沒第二了。

乾脆,寧時俊將寫了十幾行的《愛民歌》揉掉了。心緒煩亂,寧時俊步出光明寺四下轉(zhuǎn)悠,山上一片蔥綠,四處開著不知名的野花,枝頭兩隻叫不上名的鳥兒無憂無慮地在交流著鳥語。寧時俊忽然覺得人或許就是最苦的一種生物了,因爲(wèi)比鳥獸多了靈性,也就多了煩惱﹍﹍

龍謙是有大圖謀的。亂世出豪傑,誠哉斯言!如果不是洪楊亂起,曾左等中興名臣未必能在清史留名吧?只過了數(shù)十年,天下又將是大亂的局面了,與過去不同的是,洋人深深地捲了進(jìn)來,逼得中國人不得不思考民族和國家這些以前似乎從未考慮過的問題。

龍謙反滿的傾向甚爲(wèi)明顯。這毫無疑問。那些斗大的字識不了兩籮筐的泥腿子們不曉得,但自己清楚的很。自從伯父出事,全家受到牽連,自己的功名之路也就斷絕了。所以,他對這個滿清朝廷沒有了什麼忠愛之心。龍謙反覆將那些滿清朝廷的殘暴無能,說明他是存了反心的。但這個傢伙確實不一般,不僅有一身好才學(xué),難得的是頭腦冷靜,知道進(jìn)退。很想跟著這傢伙見識一下將來,真的有他說的那麼美好的世界?寧時俊毫無目的地轉(zhuǎn)悠著,心思回到了龍謙交給的“創(chuàng)作”任務(wù)上,突然便有了靈感,跑回自己屋子,一揮而就:

“春風(fēng)十里杏花香,同胞將士何昂藏。雄冠劍佩耀雲(yún)日,父老拭目瞻清光。勸君請纓宜及早,人生唯有從軍好。從軍之樂樂如何,細(xì)柳營中傳捷報。”

寧時俊覺得不錯,像首軍歌。

“嗯,不錯。這首歌誰都可以唱,不帶什麼政治傾向嘛。”龍謙吟哦了幾遍,拿起他的鉛筆,想在寧時俊的稿子上改了幾個字,“最後兩句改一改吧,細(xì)柳營?有幾個人懂細(xì)柳營是什麼意思?‘抗擊外侮上戰(zhàn)場,保家衛(wèi)國傳捷報。’嗯,就這樣了。”

寧時俊覺得龍謙的改動破壞了原稿的文采,“抗擊外侮?難道咱們不對中國人開槍嗎?咱們不打官軍可以做到,官軍不打咱,咱可說了不算。”

“那是兩回事。軍隊的使命在外不在內(nèi),這種教育還是要及早。”龍謙笑著抖了抖寫著歌詞的那張紙,“行,不愧是秀才老爺,給你記一功。等到咱蒙山軍成了氣候,你就可以吹啦,軍歌都是俺老寧寫的嘛。”

“嘿嘿,我就等著真有那麼一天。”

“會的!放心吧,只要咱們齊心合力。”

“曲子呢?那玩意我可搞不了。”

“這個我來!”

龍謙很快就作出了曲子,還是和上首一樣,寧時俊覺著自己的歌詞配不上慷慨激昂的曲調(diào)了!

軍歌就這樣唱響了。每日三餐之前,都要列隊高唱軍歌。當(dāng)然,龍謙一句句給大家解釋了歌曲的意思,那些還沒什麼頭腦的兵們並不在意歌曲的含義,只是覺得這歌子唱的蠻帶勁的。

第22節(jié) 軍旗與軍歌第28節(jié) 戰(zhàn)長沙一第3章 權(quán)力中樞第一節(jié)國會一第8節(jié) 兗州行二第10節(jié) 戰(zhàn)後總結(jié)二第4章 機(jī)遇與抉擇第一節(jié)湘贛邊界暴動第8節(jié) 戰(zhàn)後一第28節(jié) 神槍隊的成立第8節(jié) 膠縣之?dāng)?/a>第3節(jié) 抗洪三第21節(jié)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9節(jié) 初識方聲遠(yuǎn)三第22節(jié) 德州戰(zhàn)役四第35節(jié) 沂州三第16節(jié) 東北局勢一第29節(jié) 參謀第16節(jié) 新局面四第10節(jié) 唐紹儀第11節(jié) 伍廷芳第17節(jié) 末日四第18節(jié) 建設(shè)根據(jù)地的措施一第28節(jié) 戰(zhàn)長沙一第25節(jié) 新生活第4節(jié) 去哪兒?第42節(jié) 轉(zhuǎn)機(jī)第5節(jié)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13節(jié) 根據(jù)地的變遷第10節(jié) 唐紹儀第7節(jié)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10節(jié) 民黨第36節(jié) 初會陳超四第27節(jié) 重組預(yù)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31節(jié) 情報處二第27節(jié) 軍械組第2節(jié) 國會二第8節(jié) 千里進(jìn)軍一第33節(jié) 大勢二第5節(jié) 孟恩範(fàn)與彼得第17節(jié) 刺殺第7節(jié)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27節(jié) 重組預(yù)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30節(jié) 龍謙與秋瑾第6節(jié) 戰(zhàn)火重燃第40節(jié) 考察第14節(jié) 危機(jī)與變局六第7節(jié) 武昌二第11節(jié) 封國柱第24節(jié) 德州之戰(zhàn)六第9節(jié) 這一仗三第16節(jié) 肅奸第3節(jié) 司徒均二第36節(jié) 初會陳超四第4節(jié) 初見李鴻章第32節(jié) 大衛(wèi)要求入夥第5節(jié) 周毅回來了第28節(jié)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3節(jié) 李純的進(jìn)剿二第8節(jié) 國慶日一第13節(jié) 陳超和葉延冰第36節(jié) 風(fēng)起二第11節(jié) 北京一第4節(jié) 監(jiān)獄第22節(jié) 北京十二第33節(jié) 出征三第18節(jié) 整編前後八第13節(jié) 德軍的計劃第11節(jié) 再會陳超一第3節(jié) 西沽之戰(zhàn)二第30節(jié) 文尼察之戰(zhàn)二第37節(jié) 初會陳超五第8節(jié) 天津二第6節(jié) 戰(zhàn)火重燃第30節(jié) 龍謙與秋瑾第8節(jié) 天津二第2節(jié) 喀山一第17節(jié) 規(guī)勸第2節(jié) 疑惑第3節(jié) 潘亮第15節(jié) 波士頓協(xié)定第8節(jié) 湖北第3節(jié) 總統(tǒng)府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jié)內(nèi)幕第19節(jié) 北京九第8節(jié) 兗州行二第2節(jié) 喀山一第7節(jié) 破莊七第2章 青島第一節(jié)要塞一第20節(jié) 北京十第16節(jié)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4節(jié) 監(jiān)獄第13節(jié) 德軍的計劃第6節(jié) 袁世凱第12節(jié) 危機(jī)與變局四第9節(jié) 沈旦堡一第20節(jié) 北京十第10節(jié) 民黨第7節(jié) 要價第2節(jié) 懷來第3節(jié) 大隈內(nèi)閣垮臺第8節(jié) 初識方聲遠(yuǎn)二
第22節(jié) 軍旗與軍歌第28節(jié) 戰(zhàn)長沙一第3章 權(quán)力中樞第一節(jié)國會一第8節(jié) 兗州行二第10節(jié) 戰(zhàn)後總結(jié)二第4章 機(jī)遇與抉擇第一節(jié)湘贛邊界暴動第8節(jié) 戰(zhàn)後一第28節(jié) 神槍隊的成立第8節(jié) 膠縣之?dāng)?/a>第3節(jié) 抗洪三第21節(jié)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9節(jié) 初識方聲遠(yuǎn)三第22節(jié) 德州戰(zhàn)役四第35節(jié) 沂州三第16節(jié) 東北局勢一第29節(jié) 參謀第16節(jié) 新局面四第10節(jié) 唐紹儀第11節(jié) 伍廷芳第17節(jié) 末日四第18節(jié) 建設(shè)根據(jù)地的措施一第28節(jié) 戰(zhàn)長沙一第25節(jié) 新生活第4節(jié) 去哪兒?第42節(jié) 轉(zhuǎn)機(jī)第5節(jié)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13節(jié) 根據(jù)地的變遷第10節(jié) 唐紹儀第7節(jié)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10節(jié) 民黨第36節(jié) 初會陳超四第27節(jié) 重組預(yù)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31節(jié) 情報處二第27節(jié) 軍械組第2節(jié) 國會二第8節(jié) 千里進(jìn)軍一第33節(jié) 大勢二第5節(jié) 孟恩範(fàn)與彼得第17節(jié) 刺殺第7節(jié)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27節(jié) 重組預(yù)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30節(jié) 龍謙與秋瑾第6節(jié) 戰(zhàn)火重燃第40節(jié) 考察第14節(jié) 危機(jī)與變局六第7節(jié) 武昌二第11節(jié) 封國柱第24節(jié) 德州之戰(zhàn)六第9節(jié) 這一仗三第16節(jié) 肅奸第3節(jié) 司徒均二第36節(jié) 初會陳超四第4節(jié) 初見李鴻章第32節(jié) 大衛(wèi)要求入夥第5節(jié) 周毅回來了第28節(jié)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3節(jié) 李純的進(jìn)剿二第8節(jié) 國慶日一第13節(jié) 陳超和葉延冰第36節(jié) 風(fēng)起二第11節(jié) 北京一第4節(jié) 監(jiān)獄第22節(jié) 北京十二第33節(jié) 出征三第18節(jié) 整編前後八第13節(jié) 德軍的計劃第11節(jié) 再會陳超一第3節(jié) 西沽之戰(zhàn)二第30節(jié) 文尼察之戰(zhàn)二第37節(jié) 初會陳超五第8節(jié) 天津二第6節(jié) 戰(zhàn)火重燃第30節(jié) 龍謙與秋瑾第8節(jié) 天津二第2節(jié) 喀山一第17節(jié) 規(guī)勸第2節(jié) 疑惑第3節(jié) 潘亮第15節(jié) 波士頓協(xié)定第8節(jié) 湖北第3節(jié) 總統(tǒng)府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jié)內(nèi)幕第19節(jié) 北京九第8節(jié) 兗州行二第2節(jié) 喀山一第7節(jié) 破莊七第2章 青島第一節(jié)要塞一第20節(jié) 北京十第16節(jié)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4節(jié) 監(jiān)獄第13節(jié) 德軍的計劃第6節(jié) 袁世凱第12節(jié) 危機(jī)與變局四第9節(jié) 沈旦堡一第20節(jié) 北京十第10節(jié) 民黨第7節(jié) 要價第2節(jié) 懷來第3節(jié) 大隈內(nèi)閣垮臺第8節(jié) 初識方聲遠(yuǎn)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东市| 泊头市| 桃园市| 那坡县| 韶关市| 厦门市| 江川县| 富川| 永丰县| 南木林县| 班玛县| 瑞昌市| 通渭县| 眉山市| 荔浦县| 云阳县| 宜兴市| 南阳市| 三穗县| 旅游| 织金县| 宕昌县| 中卫市| 诸暨市| 林芝县| 武夷山市| 九江县| 虎林市| 许昌市| 贞丰县| 游戏| 荔波县| 肥城市| 滕州市| 炎陵县| 常宁市| 柳河县| 布尔津县| 广西| 庆云县|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