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節 出征三

還是一片忙碌的情景。.

“龍標統,看來徐某隻好與你同行至濟南了。不然,巡撫衙門發給沿途的文書也比不上你出兵的速度呀。”徐世昌感慨地說。他現在不懷疑龍謙出兵的誠意,但究竟是不是他說的四個營,還需要驗證。不過,早上離開張前的那個營倒是貨真價實的。

“這樣最好。也免得生出誤會來。徐大人是不是先歇息片刻,咱們再用午飯?”

徐世昌點點頭,“也好。龍標統軍務繁忙,我就不打擾了。聘卿,就到你那裡坐坐?”一些事情,他需要跟王士珍好好聊聊。

“好吧,菊人兄請隨我來。”王士珍帶著徐世昌及他的隨從,穿過主院,到他所居的偏院歇息談話去了。龍謙並未派人跟隨。

“既然大家都在這裡,咱們就開個短會吧。待會兒讓伙房將午飯送過來。”龍謙看主要的將領部下都在此處,招呼大家進了自己所住的屋子,他原先的通訊兵李三才被調入參謀科見習參謀,現在的通訊兼勤務叫盧廣達,秋村子弟,軍齡已有半年了。

“沒關係,你繼續收拾。”龍謙見小盧正在收拾自己的行裝,“唔,那些書,就不要帶了,留給陳莊主保管吧。”一年來龍謙倒是收集了不少書籍,大半是從鄭經書房裡找來的,其他的來源比較複雜。

“哦,”小盧開始將裝入柳條箱子的書籍都取出來。

“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協議已經簽署,寧參謀長、遲春先中午時分差不多可以趕至鄒縣,魯山、葉延冰的一營已經出發,估計下午晚一些時候也可到鄒縣,接收第一批物資。除去軍服軍械外,撥付的銀兩留夠去天津的,剩下的都送回來,多餘的槍支彈藥也會秘密運回來。這件事老宋你親自辦,你要去一趟鄒縣。別人我不太放心。”

“是。”宋晉國起立答應一聲。

在正規的軍議會議上,規矩已經立起來了。對於龍謙的命令,領受者需立正接受。

宋晉國的後勤科分了一半人跟隨部隊出發,跟著騎兵連先期開進探路的是軍器組長連樹鵬,這次他將負責主力遠征的後勤事宜。

“跟周副司令合計了一下,決定留周副司令主持大計,國柱,老宋以及清華,你們三人要協助周副司令保衛、建設好根據地。”龍謙接著安排。

“是。”周毅、封國柱、宋晉國及鄧清華起立,立正接受任務。儘管這個變化比較意外。

“主力遠征,時間不好說,有可能走一兩年。你們要和衷共濟,大事講原則,共同商議。小事講團結。我們打拼下的這點家底,這塊根據地,不能輕易丟了。我們不再擴張地盤,但也不讓官軍奪佔。我估計京畿戰事未了,袁世凱不會發兵進攻這裡。等京畿戰事已了,他也不敢了。但還是要做好戰鬥準備,能戰方能言和。如果袁世凱背信棄義,堅決打!但要靈活,不要計較一村一寨的得失,殲滅他一兩部,他就得退兵。另外,還要注意抱犢崮的人馬,主力在此,他們是不敢動的,主力走了就說不準。”

“請司令放心,我們會應付好的。”周毅信心滿滿。

“繼續擴軍!不要理什麼協議的規定。具體的辦法,我已跟周副司令談了。就是以民兵的方式,藏民於民。武器發下去,訓練標準不降低。涉及到百姓們的組織問題,請陳先生、蕭先生、申先生你們多艸心,按照我們已經摸索的方式繼續搞下去,將百姓組織起來,不再是一盤散沙,不僅可以應付軍事問題,更主要的是應付災荒年。手裡有銀子,還是要努力發展經濟。根據地經濟建設,以陳先生爲首,部隊要參與配合。軍屬、烈屬尤其要關照,絕不能有一戶一人受凍捱餓。”

“是。”幾個人都起來答應。

自元莊之戰後,龍謙下力氣加強自治委員會的建設,像什麼戶口登記啦,巡邏啦,公田設置啦,義學設立啦,立了許多章程。一些實施了,一些還在討論。

伙房送來燴菜,大塊的燉肉,散著香氣,還有酒。

“是我讓廚房做的,總要給司令餞行﹍﹍”宋晉國看龍謙皺眉。

“部隊呢?”

“一樣。”

“酒不要上了。總有人控制不住,接下來要連續的強行軍﹍﹍好吧,咱們邊吃邊聊。”龍謙站起身來。

“標統算什麼職銜?”陳超問司徒均。

“就是團長嘛。算是中級軍官。跟蒙山軍的現狀比,倒也合適。”

“就給箇中級啊,”陳超高興之餘又有些不滿。不過,一直困擾陳超的問題終於解決了,而且如此地利索。昨晚從張前傳來消息,陳超高興的一夜未眠。可是人就是這樣怪,之前在擔心家鄉,擔心蒙山軍,現在又計較起龍謙的職銜,以及隊伍遠征的安危了。

陳淑一直等在司令部門外,希望做最後的努力,讓龍謙點頭,帶她走。跟她存了同樣心思的還有成爲炮隊教官的大衛.狄文,龍謙決定讓他留守根據地,但他堅決要跟部隊走。

龍謙飯後繼續忙,他的屋子不停地進出著軍官請示和彙報。陳淑實在不好意思闖門,於是就一直與大衛等在院子裡。

參謀科的人已經收拾停當,那個很受龍謙器重的司徒均在和叔父聊著什麼,街道上不時傳來人喊馬嘶的聲音,隊伍正在集合。陳淑看到了從濟南來的那個姓徐的大官和王士珍從偏院出來,藍心治陪著他們朝龍謙的屋子走去。陳淑終於忍耐不住,搶在徐世昌和藍心治前面衝進了屋子。

“龍大哥,我要跟你說幾句話。”她也不管屋子有誰了。

龍謙頓時一陣頭疼,“你有什麼事?”

“俺要跟你單獨說。你們都出去!”

屋子裡的幾個軍官站起身,乖乖地出去了。

“俺要跟你一起去。你必須答應。”

“你已經是蒙山軍的兵了,軍規軍法你都學習過,三大紀律的第一條就是服從命令,忘了嗎?”

“沒忘。隊伍去打仗,總有用得著俺的地方。俺又不是白吃飯,俺不給你添累贅。”

“我知道。但這次情況特殊,你沒看到嗎?女兵一個不帶。張紅草都不帶,你也不難特殊。”

“俺和她不一樣!”

“怎麼不一樣?凡是蒙山軍的人,沒有特殊。你好好呆在這裡,等著部隊回來。”龍謙放緩了語氣,因爲他看到了女孩眼眶裡蓄滿了淚水。

“不,叔父說了,這次你們是跟洋鬼子交戰,比官軍更厲害。還有大炮。我不放心你,我要盯住你。”陳淑大聲道。

“你放心好了。打死我龍謙的槍炮還沒造出來呢。家裡的事很多,你呢,第一要服從上級的命令,做好份內的工作,第二呢,要照顧好你叔叔的身體,明白嗎?”

陳超一直在屋外聽著,聽到這裡走進來,“退思,淑兒姓子直,死心眼,她的心思我清楚。雖然我是她叔父,但一手帶大她。在我心裡,跟小嫺小志沒有什麼不同。你心志高,她可能配不上你,但是,今兒我也不怕你笑話了。退思,你給我們一個實話,要不要淑兒等你?”

“這個,”龍謙扭轉頭,望著窗外,“陳先生,若是我龍謙平安歸來,會上門求親的。”

陳淑一塊大石落到了心裡。少女的羞澀終於擊垮了她,輕呼一聲跑出了屋子。

“好,有你這句話。我盡我的力,幫你看著這個家。”陳超跺了下腳。也走了。

大衛進來。龍謙擺擺手,沒讓他說話,“大衛,你不要說了。這次,無論如何不會帶你走。京畿戰事,最長不過兩個月。待戰事一了,我會派人來接你的。”

“司令,我已經是蒙山軍的兵了。你無權剝奪我參戰的權力。”

“是的,你是蒙山軍的兵,這點無人否認。我也知道,你已經將部隊視爲你的家,將中國視爲你的第二祖國了。但留守部隊有好幾百,並不是全部走。這邊需要你,你就要服從命令。關鍵是,大衛,”龍謙上前,雙手握住了大衛的兩臂,“你的重要姓是唯一的,任何人不能取代你。將來會有非常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完成。你明白嗎?”

“我不明白。”

“你會明白的!等著我的命令,安心留在這裡,繼續訓練炮兵。將來,我們要建一支威震全國的炮兵部隊,還要有一流的炮兵學校。但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你要相信我。我的美國兄弟。”龍謙抱緊大衛,“你是好樣的。我很慶幸當初在平邑寨將你帶出來。去吧,等著我的消息。”

大衛還沒有想好怎麼說,被新來的人打斷了。

“司令,司令!”被留下的七連長盛光闖進來,後面還跟著黃玉。盛光推開大衛,“撲通”跪在龍謙面前。

“這是幹什麼?快起來!”龍謙急忙去拉盛光,“咱們蒙山軍不興這個,你不知道?”

“司令,俺不能丟下俺的七連,俺捨不得,要死,俺也要跟弟兄們死在一起。你不答應俺,俺就不起來。”

盛光因爲傷口未徹底癒合,被龍謙點名留下養傷,重新帶一個新連隊。但盛光一直鬧騰著要跟老連隊走,已經不是第一次找龍謙了。

“司令,你就答應他吧。否則他會難過死的。”黃玉幫腔。

“好兄弟。”龍謙拉起盛光,“不是我不帶你,是因爲你的身體不能適應這次的行軍打仗。兄弟,身體是咱的本錢,懂嗎?咱們蒙山軍可不只打這一仗就完事了。以後,我還要給你壓更重的擔子,明白嗎?留下你,是我跟幾個領導反覆商量的決定,不光是因爲你身體問題,更不是因爲黃玉。你曉得,留守部隊有經驗的軍官少,你要幫助國柱他們撐起這個攤子,不要讓我失望。”

王士珍陪著午睡起來的徐世昌來見龍謙,恰巧看到了這一幕。先是驚詫蒙山軍竟然有洋鬼子,後來便聽到了盛光與龍謙的對話。徐世昌與王士珍對視一眼,一切都明瞭了,不需多言。

新軍有沒有這樣的傷號,拋下新婚的妻子,哭著要求跟部隊上戰場的?徐世昌真不知道。剛纔在王士珍臥室,徐世昌詳細聽了王士珍對於蒙山軍的介紹,根據王士珍三個月的觀察,這支部隊絕不是一般的土匪,其軍紀之嚴明,組織之完整,訓練的水平,絕對在新軍之上。而士氣之高昂,尤其是底層士兵對於龍謙的忠誠和崇拜,超過了新軍之於袁世凱。這支部隊的關鍵就是龍謙,此人確實是從海外歸來的,心存報國,其軍隊的規制,全是其一手製定。難怪司徒均在看了蒙山軍的參謀作業後,立即投降了他們﹍﹍

對於京師局勢的發展,王士珍在鄭家莊稍有耳聞,但蒙山軍在京師定有耳目。因爲他們的出征準備至少進行了一個月了。王士珍認爲,袁世凱拿蒙山軍替自己出徵,不一定是好棋,搞不好反而被他們利用。此次被招安,又放他們遠征京畿,算得上蛟龍如海了,以後怕是不好控制了。

徐世昌默然。王士珍的話印證了他的感覺,這種感覺從進入“匪區”就有了。但現在什麼都晚了。如果他們在京畿與洋兵拼得兩敗俱傷,纔是國家之福啊。

下午四點鐘,蒙山軍後續三個出征的營隊集合於鄭家莊,龍謙命令收起蒙山軍軍旗,宣佈了部隊改編爲武衛右軍勤王支隊的決定。龍謙站在鄭家祠堂門前旗桿基座上,做了簡短的動員後,以王明遠二營爲前鋒,石大壽四營居中,馮侖三營殿後,部隊以三路縱隊出了鄭家莊北門,踏上了遙遠的征程。出征的部隊計有十二個步兵連,一個騎兵連和一個不完整的警衛連。總計兵力1708人。

徐世昌和他的兩個參謀默數著出征部隊的人數,確認確實爲四個步營的編制。他們很想看看留守部隊的狀態和規模,但留守部隊未集中,沒有看到。

百姓們,包括那些一般不出頭露面的大姑娘、小媳婦們,都聚集於街道兩旁,默默注視著這支子弟兵排著整齊的步伐離開了莊子,消失在西墜的夕陽中。這支部隊裡,至少有一半是他們的子弟,跟隨著他們的領袖踏上了兇險莫測的征程。不知道哪個女人起頭開始哭泣,後來便哭聲一片了。

已經是自治委員會副主任的程大牛罵道,“你們這些不知好歹的婆娘,孩子們跟著龍司令打天下去,嚎什麼喪嘛。”程大牛的長子程建國已經是三營九連的班長,程大牛看見了揹著鋼槍氣昂昂走過的長子,自己的眼眶不覺也溼潤了。(。)

第2節 繼位爲誰第13節 阻擊六第16節 肅奸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2節 軍銜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2節 要塞二第4節 無錫二第16節 提親第12節 平叛二第8節 兗州行二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8節 人才第8節 日本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11節 伍廷芳第19節 犧牲三第15節 突圍二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9節 危機與變局一第22節 波東戰役三第3節 無錫一第34節 整編一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3節 俄國戰略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4節 要塞四第11節 伍廷芳第16節 肅奸第14節 于右任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37節 起步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2節 陛辭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30節 變化六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6節 許家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9節 整編第4節 同盟會成立第16節 北京會議第36節 鑾駕回京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19節 視察第39節 周馥一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9節 天津三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8節 彼得堡四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28節 階級第24節 俘虜們一第13節 北京三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4節 周毅二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3節 無錫一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5節 國會五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16節 北京六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7節 許思一第5節 探路者第4節 陳超第10節 這一仗四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23節 縱論一第8節 南轅北轍第4節 周毅二第12節 條件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14節 軍規三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23節 行刺第14節 袁世凱出山及北洋軍事計劃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16節 整編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6節 戰火重燃第35節 大勢四
第2節 繼位爲誰第13節 阻擊六第16節 肅奸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2節 軍銜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2節 要塞二第4節 無錫二第16節 提親第12節 平叛二第8節 兗州行二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8節 人才第8節 日本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11節 伍廷芳第19節 犧牲三第15節 突圍二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9節 危機與變局一第22節 波東戰役三第3節 無錫一第34節 整編一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3節 俄國戰略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4節 要塞四第11節 伍廷芳第16節 肅奸第14節 于右任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37節 起步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2節 陛辭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30節 變化六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6節 許家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9節 整編第4節 同盟會成立第16節 北京會議第36節 鑾駕回京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19節 視察第39節 周馥一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9節 天津三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8節 彼得堡四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28節 階級第24節 俘虜們一第13節 北京三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4節 周毅二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3節 無錫一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5節 國會五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16節 北京六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7節 許思一第5節 探路者第4節 陳超第10節 這一仗四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23節 縱論一第8節 南轅北轍第4節 周毅二第12節 條件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14節 軍規三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23節 行刺第14節 袁世凱出山及北洋軍事計劃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16節 整編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6節 戰火重燃第35節 大勢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旺苍县| 陈巴尔虎旗| 武穴市| 民和| 松溪县| 东阿县| 陆川县| 巨野县| 承德县| 西乌| 临夏市| 泸溪县| 临海市| 南川市| 巍山| 青州市| 神农架林区| 雅安市| 区。| 宜兰县| 吉木萨尔县| 龙陵县| 沾益县| 武强县| 新干县| 松江区| 东港市| 长武县| 漳州市| 高阳县| 仁化县| 嘉峪关市| 四子王旗| 澜沧| 安福县| 河池市| 房山区| 砀山县| 山东省|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