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節 初聞革命黨

唐紹儀陪著龍謙來到巡撫衙門,因爲沒有撫臺的召喚,他只好坐在偏廂裡喝茶等候。豈知這一等就是一個時辰,他又不好舍下龍謙離去,很是難熬。

周馥對龍謙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今日之召見定是找龍謙的茬子無疑。周馥是不熟的,但周學熙卻很是熟悉,一來年紀相當,都是袁世凱看重的才俊,二來倆人在很多方面有共同語言,尤其是在辦實業上,舉人出身的周學熙對興辦實業有著獨特的見解,尤其對西洋諸國的科技傾慕不已,多次虛心詢問美國實業界的情況。但唐紹儀卻說不出個子午卯酉,當時他在美國時還是個孩子,很少走出校園,哪裡曉得美國實業界的情況?

誰知唐紹儀被袁世凱派到了沂州和龍謙搭文武班子,熱衷於辦實業的周學熙卻被老袁說服接了山東大學堂的總辦。唐紹儀記得自己去沂州赴任時,周學熙設宴爲自己餞行,很是爲他擔心。擔心的理由便是將袁世凱搞得灰頭土臉的龍謙。在周學熙眼中,龍謙所部就是一幫土寇,別看他們接受了招安,別看龍謙成爲了朝廷副將,骨子裡永遠改不了的就是叛逆。去沂州當知府,當然免不了與那幫強盜打交道,所以一再提醒自己要小心從事。

唐紹儀自己對於龍謙的觀感是好的,其出身是一方面,更多的來自於並肩抗敵的交情。戰場上的交情不同一般,唐紹儀算是理解了軍人們之間不同常人的關係。所以並不贊同周學熙的看法。對於赴任沂州,唐紹儀充滿了信心。

誰知卻出了龍謙遇伏及後來兵圍沂州的故事。唐紹儀對龍謙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變。李純不撤離是有問題,但也不能擅動刀兵圍困府城並且悍然槍殺右軍吧?或許周學熙的直覺是對的,土匪就是土匪,就算穿上了官軍的服裝,也是土匪。可是唐紹儀骨子裡是很難接受這一判斷的,在已經成型的袁世凱集團中,他算是對蒙山軍瞭解比較深的,這是一支很特別的軍隊,尤其是其嚴明的紀律。很難將其歸於燒殺搶掠的土匪一類。但確實又與官軍不一樣,該部官兵眼中基本沒有朝廷,只有他們的首領龍謙。比如那個頗得龍謙信任的魯山,是朝廷太后欽點的遊擊將軍。換做袁世凱所部任何一個將領。定會將此當作莫大的榮耀。但此人從來就沒有將其官銜當回事。

袁世凱讓步龍謙是格於情勢的無奈之舉。周馥見不得龍謙定是受了袁世凱的影響。但他唐紹儀卻必須繼續與龍謙共事下去!龍謙率軍回到魯南後,除了兵圍沂州,其他的還真是說不上有什麼逾矩之舉。幾番跑嶧縣與張蓮芬商辦鐵路與煤礦。雖然超出了他作爲鎮守使的職權,但其用意肯定是爲了地方,這個必須承認。便是在沂州道遇伏,也是與張吳二人一同找自己商議辦實業嘛。所以,周馥對龍謙不加掩飾的冷淡,唐紹儀感到擔心,決定找個機會爲龍謙轉圜一番。今日巡撫大人主動約見龍謙,唐紹儀總體上感到高興。唯一擔心的就是龍謙不買周馥的帳,忍受不了新任巡撫的訓斥,將事情搞僵了。周馥顯然無權撤換龍謙,但兩人搞崩了,將自己夾在中間很難受。唐紹儀已經梳理清楚了自己對龍謙的態度,只要龍謙在兩州不出格,自己一定全力支持龍謙編練新軍,如果龍謙像在嶧縣一樣在沂州大辦實業,自己就更要支持了。

唐紹儀坐在偏廂胡思亂想,茶水也續了無數回了,卻始終不見龍謙出來。這令他十分的驚疑。眼看日過中午,肚子也咕咕叫了,總算有人來招呼他了,還是那位姓白的親隨,“哎呀真是對不住,忘了通報大人唐府尊還在等候,都是小人的錯。快隨我來吧,老大人請龍將軍用便飯,還將公子喚了來作陪。得知唐府尊在這裡等候,將我好生責罵!還請府尊大人大人大量,不要記怪小的,請吧。”

唐紹儀訝然,忘了自己被晾在這裡了,這麼一會兒工夫,竟然態度大變,不僅留其吃飯,還將周學熙叫來作陪?這個龍謙竟然使出了什麼妖法?

跟著白管家來到後院的小餐廳,周馥等三人的便宴已經開動了好久了,天氣已熱,三個人都去掉了外衣,周學熙大概因爲喝了酒,光亮的腦門上沁出一層汗珠,見唐紹儀進來,起身拱手道,“失禮之至!是小弟疏忽了,莫怪龍將軍。他以爲你已經回旅店了﹍﹍”

“少川啊,都怪下面疏忽,沒有通報老夫你也來了。更得怪退思!這樣,讓學熙代我陪酒一杯,算是老夫給你賠禮了。”周馥也站起身來。

“哪裡,都是龍謙的錯。與大人及周兄談的高興,竟然忘了少川兄﹍﹍”龍謙一臉歉意。

“不敢,不敢,是卑職的錯,未曾讓人通報﹍﹍”唐紹儀急忙擺手。

“既如此,快請入座。”周學熙與唐紹儀甚爲熟稔,一把拉了唐紹儀,讓其坐在龍謙對過,將自己杯盤筷子移至其父對面的空位,早有下人爲唐紹儀添了餐具酒杯,“小弟自罰三杯。”說著,周學熙一連喝了三杯。

唐紹儀見三人滿面春風,看樣子相談甚歡,更覺不解。周學熙一向反感龍謙,怎麼一轉眼就變得像多年未見的老朋友重逢一般?

自罰三杯酒的周學熙笑道,“少川兄,剛纔聽了龍將軍對於興辦實業和如何辦好山東大學堂的高見,真是令我佩服!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原先對龍將軍多有誤會,今兒要慶賀朝廷得人。”周學熙笑瞇瞇地爲唐紹儀倒了酒,“少川兄,咱倆是老朋友了,一起敬退思一杯吧。”

“不。”龍謙站起身來,“少川兄是我西沽之戰的戰友,情分不同尋常。他不會怪我的。這樣,咱們三個晚輩敬老大人一杯,預祝山東省在老大人的治理下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甚好,敬大人。”唐紹儀當然不會反對這個提議。

“呵呵,好,這杯酒老夫喝了。”周馥一飲而盡。

唐紹儀在龍謙對面坐下來,“看撫臺大人如此快慰。剛纔聊什麼呢?”

“唔。正談到梁啓超那個逆賊,竟然在日本爲文忠公作傳。此事雖是退思聽到的傳聞,倒也有幾分可信。不過,此人見識是有的。文章更是老辣。老夫倒是希望早日看到這本書﹍﹍”

文忠公便是薨逝的李鴻章了。算來不過三個月而已。躲在日本的梁啓超竟然寫出了李鴻章的傳記?唐紹儀可從未聽說。而且,康有爲和梁啓超是很忌諱的話題,一般情況下。躲避還來不及呢,怎會在這種場合下公開談論?“喔,退思你從何而知樑某人爲文忠公作傳的?”唐紹儀先爲周馥杯子添了酒,轉臉去問龍謙。

“我只是聽說,不知該書付梓了沒有﹍﹍”龍謙也覺後悔,本來聊得挺好的,話題轉到了李鴻章身上,如何評價這位漢族名臣,他未及深思,便說出梁啓超所作的《李鴻章傳》的觀點,話說出來才意識到該書現在似乎還沒有成書呢,只能硬著頭皮瞎編了。

“粱氏的學問如何,卑職並不清楚。但此人在海外的知名度甚高,此書一出,定當哄傳宇內。”龍謙輕嘆一聲,“文忠公是值得尊敬的偉人,馬關之恥和辛丑和約怎麼能記在他身上呢?換做他人,又能有什麼更好的結果呢?如果愛惜名聲,又何必在庚子國難之際到北京趟那趟渾水呢?據說文忠公自稱是大清的裱糊匠,也真是難爲了他啦。文忠公之死,標誌著一個時代結束啦。”龍謙知道周馥是李鴻章的心腹,是看著李鴻章嚥氣的極少數人之一,吹捧李鴻章肯定沒錯。

“如果文忠公九泉下得知退思你對他的評價,會視你爲知己的。其實,文忠公是跟我提起過你的。”周馥喟然嘆息,轉臉對唐紹儀說,“粱氏作傳,說文忠公知外交而不知內政,簡直是一派胡言。文忠公怎不知國事多艱?怎奈大局糜爛至此,誰又有補天之手?”

剛纔逼問梁啓超所作的《李鴻章傳》的內容,龍謙只好編了幾句,說是一個海外的朋友來華旅遊是在今春告訴他的,周馥沒有深究其事,卻引發了無限感慨。

那本書龍謙是認真讀過的,因爲文章並不長,只有區區十二章,粱氏在結尾時這樣寫道:李鴻章既忠於清室,又身負大才,目光之敏銳深遠堪稱海內一流,而且長期掌軍秉政,爲什麼卻落個這個結果呢?那是因爲他只知道有軍事,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不知道有內政;只知道有朝廷,不知道有國民;每天責備他人看不清時局,結果他對時局自己就沒搞明白。每天責備他人搞派系,自己的派系思想就很嚴重。他不懂如今的國際競爭,不靠國家而靠國民,他不懂泰西諸強消除內部紛爭,是靠著徹底的革新,而革新的動力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

梁啓超在書中還不無憂慮地說,在清廷重臣中,李鴻章無論學識,眼光,手腕抑或品格,都是第一流的人物。像他這樣的人都不免歸於失敗,而李鴻章之後的政壇,再也找不到媲美他的人物了,中國的前途真的是看不到光明啊。

這些觀點,代表了當時知識分子的共識。龍謙卻不能對周馥講。

周馥繼續講,“若是粱氏只是借爲文忠公作傳發發牢騷,也就罷了。但此人所做的,可不止是寫書罵罵朝廷!退思你有所不知,去歲正值京畿大亂,兩宮蒙塵之際,康粱竟然聯合國內一小撮跳樑小醜,發動武裝叛亂!幸而張香帥處事果斷,纔沒有引起大變。”

龍謙大吃一驚,這件事他卻從未聽說,轉而一想,大概朝廷不願動搖民心,將消息徹底封鎖了。

看龍謙很是關注,周馥道,“跟你等說說無妨。去年七月間,聯軍已陷天津,康有爲梁啓超指使湖南人唐才常,聯絡容閎、章炳麟、嚴復等人,在上海成立什麼中國議會,密謀造反,希冀太后歸政於皇上。唐才常竄至兩湖,在漢口設立機關,聯絡兩湖會黨,成立什麼自立軍!幸虧張香帥機敏,一舉搗毀設在英租界的自立軍機關,抓捕了唐才常、李榮盛等人,經審訊,唐才常承認其欲效仿日本覆幕舉動,以保皇上覆權。”

“那這些人呢?”龍謙急問。容閎、章炳麟以及嚴復,都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

“當然被張香帥給宰了!這等亂臣賊子,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這件事的幕後指使,便是康粱那兩個逆賊!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叫孫文的廣東人,與去年閏八月在廣東惠州造反,幸被粵督德壽所平。”

“孫文?”龍謙再次吃了一驚,他還是第一次正式聽到這個名字。

“孫文與康粱又有不同。此人久居海外,鼓吹革命,危險異常。退思啊,老夫跟你和少川講這些,你們知道即可,不必告知他人。如今國事多艱,內憂外患齊至,你又是帶兵之人,難保沒有一二逆賊打你的主意,你可要腦子清醒啊。”

這就開始了嗎?龍謙捏著酒杯沉思著。進入新世紀後,孫文註定會登上歷史舞臺。沒想到竟然在周馥的巡撫衙門,第一次聽到了關於革命黨的官方消息。

“大人請放心,龍某一介武夫,又生於海外,對祖國的情況真是一知半解。直到回國後親生經歷了一些事情。才曉得問題之複雜,絕非海外一幫書生想的那樣簡單。還是說李文忠吧,都說曹營之事不好辦,中國之事,難度實爲世界第一。康有爲梁啓超立憲保皇也罷,孫文鼓吹革命另起爐竈也好,或者朝廷知恥後勇自身變革,能否成功不在於上層的設計,而在於設計好的東西是否適合下層,檢驗的標準便是富國強兵。民窮,國家便難富,國窮,強兵不過是幻想而已。而富國強兵,非要一個安寧的環境不可。”

“說的好!還是要盡力將實業辦起來,國富,才能強軍,強軍,才能救國啊。”周學熙嘆道。

“大人,卑職受太后大恩,常思報效太后。絕不會受逆黨所惑。假若逆黨敢到魯南,卑職一定將其人頭送至濟南。”

“好!有你這句話,老夫就放心啦。咱們同飲一杯,祝你在魯南大展身手!”周馥笑瞇瞇地提議道。(……)

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35節 風起一第21節 北京十一第4節 監獄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26節 變化二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23節 縱論一第6節 沂州軍議第4節 要塞四第26節 變化二第4節 破莊四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15節 黃興入粵第18節 整編前後八第12節 這一仗六第3章 唐紹儀第14節 突圍一第11節 這一仗五第7節 兗州行一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2節 初定軍律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28節 變化四第32節 情報處二第5節 膠州灣第3節 喀山二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1節 大衛,叛逃第13節 平叛三第31節 展望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25節 新生活第11節 特種作戰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14節 構想第4節 萊州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37節 起步第9節 這一仗三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28節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5節 彼得堡一第6節 沂州軍議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4節 鐵良發難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2章 立憲風雲第一節次子出生第4節 見面禮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2節 懷來第8節 戰後一第26節 變化二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10節 彼得堡六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6節 比武放對第24節 風箏第6節 武昌第18節 王士珍二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8節 湖北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26節 風波一第16節 肅奸第2節 陛辭第17節 山東政務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2節 春節一第3節 和平堡壘第7節 政府第29節 參謀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13節 重逢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6節 北京會議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12節 北京二
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35節 風起一第21節 北京十一第4節 監獄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26節 變化二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23節 縱論一第6節 沂州軍議第4節 要塞四第26節 變化二第4節 破莊四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15節 黃興入粵第18節 整編前後八第12節 這一仗六第3章 唐紹儀第14節 突圍一第11節 這一仗五第7節 兗州行一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2節 初定軍律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28節 變化四第32節 情報處二第5節 膠州灣第3節 喀山二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1節 大衛,叛逃第13節 平叛三第31節 展望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25節 新生活第11節 特種作戰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14節 構想第4節 萊州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37節 起步第9節 這一仗三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28節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5節 彼得堡一第6節 沂州軍議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4節 鐵良發難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2章 立憲風雲第一節次子出生第4節 見面禮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2節 懷來第8節 戰後一第26節 變化二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10節 彼得堡六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6節 比武放對第24節 風箏第6節 武昌第18節 王士珍二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8節 湖北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26節 風波一第16節 肅奸第2節 陛辭第17節 山東政務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2節 春節一第3節 和平堡壘第7節 政府第29節 參謀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13節 重逢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6節 北京會議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12節 北京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溪县| 横山县| 建湖县| 崇州市| 浙江省| 巴中市| 松阳县| 枝江市| 云南省| 青铜峡市| 安义县| 栾川县| 卓尼县| 贞丰县| 柳江县| 新宁县| 大丰市| 太白县| 泸西县| 临澧县| 来凤县| 固安县| 陇西县| 万安县| 元氏县| 盱眙县| 乳源| 扎囊县| 新宾| 溧阳市| 邓州市| 余姚市| 泸水县| 江永县| 福鼎市| 辽阳县| 临洮县| 白城市| 子长县| 赤壁市|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