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節 初會陳超四

陳超難得遇到如此見多識廣的客人,陳超可不想放龍謙走,執意留客人吃飯,龍謙別有目的,自然半推半就。吃飯之前,陳超將妻子和一對兒女都叫來與龍謙相見,這便是通家之好的表示了。

所謂白髮如新,傾蓋如故,不過一會兒的工夫,陳超似乎將龍謙當成了多年未見的老友,說什麼也不容龍謙離去了。

陳超髮妻尤氏,女兒陳嫺十五,兒子陳志年方十二,三人先後見過了龍謙,對於陳超留客之舉,一向賢淑以丈夫爲天的尤氏毫無異議,倒是那個大辮子陳淑,不客氣地對龍謙說,“你這人倒是會順桿爬,俺叔不過是客氣下,你還真將自己當貴客了?!?

“淑兒!”陳超大怒。

不等陳超出言呵斥,陳淑一甩辮子已經跑出了堂屋。

“龍先生莫怪。兄長走的早,嫂嫂改嫁,這個侄女一直是我與拙內帶大的,說實話,比我親生女兒還要溺愛些。她不願纏足,我也不勉強她,因她不喜女紅,從小便延請師傅,教她斷文識字,唉,可是她不喜讀書,倒是喜歡舞刀弄棒……總之是疏於管教,失禮之處,還請多多包涵?!睂吨杜臒o禮,陳超很是歉意。

“無妨,令侄女正是天真爛漫的年紀,性子率真些好。”龍謙微微一笑,“龍某遊歷國外,倒是覺得西方諸國的那些閨女,比令侄女,怎麼說呢,這樣說吧,男孩子做的事,十有八九她們都可以做的。哈哈,比起令侄女僅僅是喜歡練武一途,可瘋多啦。”

陳超見龍謙並未因侄女無禮而生氣,也放下心來,但臉上深有憂色,“其實,女孩子還是學些女紅好。女子無才便是德嘛。我這樣寵溺於她,不知將來見著兄長,會不會被兄長責怪……”畢竟剛剛結識,陳超不會將深埋心底的對侄女的終身大事的擔憂說出來。

“陳先生這樣教育子女,倒是令龍某深爲欽佩?!饼堉t真心實意,“原先總以爲祖國封建保守,尤其在對於婦女的種種限制,實在是大違人道,比如那纏足,既摧殘健康,禍害女子一生之幸福,又使得社會缺少必要的勞動力,在龍某看來,實實是天下第一陋習。還有,教授女子讀書識字,其功德不在解除纏足之下……”

越是偏僻之處,傳統的力量便越是強大,陳超不禁侄女女兒纏足,而且延請教授教授子女,鄉人受其恩惠,不願多講,但朋友卻多規勸。鄭經對於陳超家事不檢多有譏諷,這也罷了。那白魏鎮的蕭觀魚,是陳超知心好友,也責備陳超過於放縱女孩子了,這樣讓她們將來如何自處?

自處這話有些過了,女孩兒的前途,不過在於婚姻。這點陳超想得透徹,縱容侄女和女兒,本心在於不願看到她們痛苦。但陳淑年已十八,在這鄉野山區,已是大齡之女,幾番說媒,高不成低不就,卻讓陳超感到了擔憂。此時龍謙盛讚於他,不由得令他心神一震,“龍先生爲何如此說?”

“爲何如此說?傳統之習俗,既有值得發揚光大的東西,也有很多需要革除的陋習。稍有些見識之人,都曉得纏足是陋習中的陋習,但耽於習俗,一代代就這麼過來了。而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訓,龍某更是不敢茍同。男女性格有別,但智力相差無幾,我國古代不知有多少見識卓絕的女子,足令男兒汗顏。這還是不準女子讀書識字呢,試想,若是全國女子都能識字,不惟多了無數人才,而且,對於民族之進化,有著無窮的好處。革新本就艱難,從自己做起便難上加難,陳先生革除弊政從家人做起,胸襟見識之偉,龍謙實在佩服。”

這番話自然令陳超高興,但還有不解,“龍先生總能別出機杼……陳某讓女兒唸書識字,卻沒有那麼高的想法。你說女子識字,涉及民族之進化,此又是何道理?”

“道理很簡單?!饼堉t微微一笑,眼角看到門外的裙裾,知道又是那性子率直的女孩子在偷聽了,“民族之前途,全在兒童。兒童慧則民族慧,兒童強則民族強。此極顯淺之道理。陳先生,我在幼時,不喜父親之嚴肅,卻慕母親之慈愛……”

說到此處,陳超哪有不明白的?只見他站起身,對龍謙一躬到底,“龍先生大才,令陳某受教匪淺。在此謝過了。”

“不敢,不敢,”龍謙起身還禮。

“但願有生之年,能看到我中華文化昌明的那一天。”陳超心中激動,當今之世,別說讓女孩子唸書了,便是男孩子受教育的機會也是十不存一,但龍謙所點明的那點透亮,卻讓陳超激動不已,是啊,母親若是識字斷字,知書達理,那她所生育教養之子女,自然不會粗俗野蠻……

“龍先生,依你所見,這私塾一途,究竟該如何辦纔好?”陳超回到正題。

“私塾是我國特色。但教育與國防,乃是國家的兩大要務。本就不該交付民間。泰西諸強的基礎教育,都是國家包辦的。私人辦學也有,都是高等教育了。聽說東鄰日本,自明治維新,對於教育的投入,也非我國可比。此其一。至於辦學,我在美國,曾聽到這般爭論,欲辦教育,首重師資。沒有合格的師資,哪裡有優秀的學生呢?這點倒是沒有什麼可爭論的,問題是,國力有限,先辦基礎教育呢,還是先辦大學教育呢?”

“都是國家包辦?”陳超還是第一次聽這般言論,“你說教育與國防,乃是國家的基本職責?”

“正是。政府收取稅賦,自然要辦政府該辦的事情,天下之事,還有哪件比教育與國防更爲重要?”

陳超點頭,“確如先生所言。但是﹍﹍”他本想說,自古只有國子監是官學,哪能全部包辦教育呢?但畢竟剛認識,不宜討論涉及國家大政的問題,轉而問道,“何爲基礎教育?何爲高等教育?”

“若將一個人的學問分設等級,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階段,曰小學,曰中學,曰大學。小學和中學,都可視爲基礎教育。凡是一個正常的國民,都應接受基礎的教育,這樣纔有進入社會的資格,成爲一個可以高效奉獻社會的人。至於高等教育,則是爲少數精英開設的,供做某一方面之專業研究,課程之設計,要分科而設,即使如數學,也會分爲許多分支,學生擇一而專門研究,以期超越前賢。而不似基礎教育,人人所授課程都是一樣的。”

“明白了。自然要先重基礎教育?!标惓肓讼麓鸬?。

“可是,普及基礎之教師,卻要從大學來培養。俗話說,自己有一桶水,方可授人一碗水。一箇中學生,最多可以傳授小學生。是不是?所以,要辦好基礎教育,必須先辦好大學教育?!?

“可是,沒有合格的基礎教育,大學教育不過是空中樓閣。”陳超似乎更在意基礎教育,“這個話題頗妙。不知龍先生更重視哪個?”

“龍某並無考慮。若以直覺,還是先抓基礎教育爲好。這就像蓋房子,總要先將地基打好才行。實際上,龍某不過是比陳先生多走了幾個地方,若論見識,龍某遜陳先生遠了?!?

“龍先生過謙。所謂見多才能識廣。許多陳某苦思未解的問題,先生片言隻語便令陳某茅塞頓開。得遇龍先生,陳某幸何如之。”

一直在門外聽叔父與客人談話的陳淑終於忍不住,一掀簾子進來,“那你,在美,那個什麼美國,念過什麼階段?中學還是大學?”

“淑兒!今日你真是不成話,枉我對你的教誨了,還不給龍先生道歉?”陳超沉下臉。

“無妨?!饼堉t微笑道,“我沒有念過大學。中學是念過的。”

他的話打消了女孩子的窘迫,陳淑撲閃著大眼睛,“你說的數學,是什麼學問?”

“哦,想來私塾時不教授數學的。我問你一個問題,從一加到一百,合計是多少?”

陳淑是個喜歡各種新鮮事物的女孩子,叔父的鋪子她也常去,賬目是見過的,聽龍謙出言考她,竟未生氣,而是撲閃著眼睛去心算這道極爲簡單的題目。

“不要算了,是五千五百。有空你可以驗證。數學就是研究數字規律的學問,乃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沒有數學的支撐,任何學問都是空中樓閣?!?

“你早已算過,是吧?”

“這道題不能用笨辦法算。”龍謙看女孩子是懂一點數學的,“九九乘法表也用不上,其實你只要將首位兩個數相加,就會發現每組數都是一百零一,一共五十組,自然就是五千零五十了。這種題目,在美國的小學中算不上難題,七八歲的孩子就會做了?!?

江雲是極聰明的人,很快就反應過來,臉上便浮現出得意的微笑,而陳淑還在那裡苦思,陳超感到好笑,似乎忘了侄女剛纔的無禮,“淑兒,龍先生是有大學問的人,這下知道了吧?”

“你笑什麼!賊兮兮的,看著討厭。”陳淑一眼瞟見坐在門邊的江雲臉上的微笑,還以爲是在諷刺她愚笨。

“俺,俺沒有﹍﹍俺也是剛想通,這個法子可真巧妙。”江雲還沉浸在解破題目的快樂中。

“好了,快去幫你嬸孃弄飯,我們都餓了。今兒,我要跟龍先生好好喝一杯?!?

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15節 方時俊第22節 波東戰役三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9節 整編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24節 縱論二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2節 懷來第20節 軍委會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8節 阻擊第3節 要塞三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2節 司徒均第26節 平定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16節 提親第3節 喀山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32節 大勢一第5節 江雲第3節 立憲之爭第43節 陳淑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6節 等待第9節 兗州行三第34節 整編一第9節 英國特使第16節 提親第9節 戰後二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2節 齊河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40節 誓師出山第14節 平叛四第32節 情報處二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15節 七月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4節 陳超第7節 外交沙龍第3節 無錫一第18節 末日五第17節 王士珍一第22節 授勳第33節 變化九第8節 連樹鵬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3節 總統府第6節 政黨之議第43節 陳淑第3節 和平堡壘第29節 張前村談判一第12節 平叛二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8節 奉天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4節 起因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4節 無錫二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6節 沂州軍議第13節 新局面一第2節 汀泗一第40節 考察第6節 隨營軍校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3節 軍規二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4節 各方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26節 風波一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5節 周毅回來了
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15節 方時俊第22節 波東戰役三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9節 整編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24節 縱論二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2節 懷來第20節 軍委會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8節 阻擊第3節 要塞三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2節 司徒均第26節 平定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16節 提親第3節 喀山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32節 大勢一第5節 江雲第3節 立憲之爭第43節 陳淑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6節 等待第9節 兗州行三第34節 整編一第9節 英國特使第16節 提親第9節 戰後二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2節 齊河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40節 誓師出山第14節 平叛四第32節 情報處二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15節 七月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4節 陳超第7節 外交沙龍第3節 無錫一第18節 末日五第17節 王士珍一第22節 授勳第33節 變化九第8節 連樹鵬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3節 總統府第6節 政黨之議第43節 陳淑第3節 和平堡壘第29節 張前村談判一第12節 平叛二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8節 奉天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4節 起因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4節 無錫二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6節 沂州軍議第13節 新局面一第2節 汀泗一第40節 考察第6節 隨營軍校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3節 軍規二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4節 各方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26節 風波一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5節 周毅回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宜良县| 拉萨市| 普兰店市| 新余市| 谷城县| 驻马店市| 百色市| 南华县| 浦县| 宜丰县| 满城县| 科技| 灵山县| 静安区| 拉萨市| 灌云县| 磴口县| 湄潭县| 德化县| 三亚市| 克山县| 吐鲁番市| 建始县| 托克逊县| 宁城县| 保靖县| 双江| 盱眙县| 海伦市| 巴林左旗| 安达市| 长岭县| 永城市| 南华县| 招远市| 泸定县| 九龙城区| 宁蒗| 玛沁县| 泾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