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節 軍械組

石大壽等五十餘名自願加入蒙山軍的前新軍俘虜沒有被打亂分入各連,而是單獨成立了一個連隊,番號是蒙山軍第五連。這個決定讓俘虜們,不,應當叫蒙山軍的新兵們感到高興,卻讓其他四個老連隊有些失望。因爲每個連的人數都嚴重缺編,實際連兩個完整的排都勉強,連長們本來希望用俘虜們充實一下自己的連隊,但龍謙卻做出了成立新連隊的決定。

第五連的連長爲魯山。石大壽被任命爲副連長兼第一排排長。之前,蒙山軍沒有副連長的編制,石大壽是第一個擔任副連長的人。其餘的排長班長都是新軍擔任。龍謙一直觀察著這支俘虜部隊,所任命的排班長都是服從性好,在士兵中威望較高的,所以,宣佈編制和任命,這個新連隊表現出歡喜,他們對這樣的安排表示滿意。

龍謙對魯山說,你在降職的這段時間裡表現不錯,這是我任命你掌管新連隊的主要原因。這個連隊比較特殊,特殊在哪兒,你清楚。現在我就要看一看,你的第五連能不能迎頭趕上來,在軍事訓練上超越其他四個連隊。

魯山鄭重表示,我一定抓好訓練,不會落後給你丟臉。

龍謙提醒魯山,這個連隊的成員不同於其他連隊,要注意這個特點,爲什麼不拆開他們,你要好好琢磨我的含義。要發揮好他們原有的特長,但不能遷就他們的毛病。新軍的訓練在國內算是先進的,但不等於比咱們的訓練方法高明,一些科目,你要抓緊給他們補課。其次就是注意和五連的排班長搞好團結。

魯山一一答應。

龍謙最後提醒,石大壽是堅決加入咱們的新軍軍官,這個標桿我準備豎起來,所以我任命了他爲副連長。如果你乾的不好,我還是要將你撤下來,你給我記住這點。

龍謙和石大壽也長談了一次,希望他協助魯山將五連帶好,要帶成蒙山軍戰鬥力最強的主力連隊。龍謙講了魯山的優點和缺點,毫不掩飾對這個老部下的欣賞,龍謙告訴石大壽,他會格外關注五連的訓練和生活,目前的槍支不夠,會有一半以上的徒手兵,這不要緊。等下一仗打完,五連人會增加,槍也會配齊。

石大壽感謝龍謙的信任,表示一定服從魯連長的指揮,幫助魯連長帶好五連。

一切都順利。

蒙山寨原來有個鐵匠鋪,其使命主要是修理一些損壞的刀槍。在冷兵器時代,這是每個大一些的山寨必不可少的機構。

伍烈是個技藝高超的鐵匠,龍謙曾見識過伍烈打製的馬鐙,簡直就是藝術品。那副馬鐙當然是給孫大當家的。這次成立軍械組,龍謙任命了伍烈爲軍械組長,其成員有伍烈原來的兩個徒弟,龍謙又從軍中選了三個有手藝的士兵交給了伍烈,算是將軍械組撐起了攤子。

其實適合進軍械組的人還有,都在樑華達的俘虜營裡。之前龍謙不願意逼迫他們,根據龍謙的觀察,這批新軍俘虜越來越表現出他所希望的一種傾向,那就是對蒙山軍的歸心。在龍謙主講的時事課上,他越來越多的發現俘虜們的身影,這就是一個信號。龍謙知道樑華達的人整體素質更高一些,但強扭的瓜不甜,只有等他們真正願意加入這個團體,那才能真正用上他們訓練獲得的能力。現在好了,五十餘個俘虜成爲了蒙山軍新鮮血液,在五連成立後的不久,龍謙從五連抽了三個原樑華達輜重隊的士兵,將他們安排進了伍烈的軍械組。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爲他們有著修理軍械的手藝。

射擊訓練還在進行,但加入了對槍械拆卸清潔保養等內容。不懂得步槍的結構和原理,很難成爲一名優秀的射手。這方面新軍的人顯然比蒙山寨的更爲高明。目前全軍擁有的槍械五花八門,一半是進口的槍械,如德國造1888委員會式,俄國的莫辛納甘式,還有日本的村田式以及國內仿德制的步槍。口徑也亂的很,的,的,的,導致彈藥的管理很難。之前龍謙就根據槍支的來源和口徑儘量做了統一的安排,比如葉延冰的第一連和王明遠的第二連,全部是德系口徑的,馮侖的三連則是日系的,封國柱的四連則使用俄製口徑的槍支。五連就比較亂,槍也不好,沒有辦法的事。

現在統一槍支口徑還不現實。於是龍謙便重視起軍械組了。

伍烈很很高興龍謙重視他的鐵匠鋪子,打毛陽鎮繳獲的工具和精鋼全部運回了山寨,其中有很多伍烈朝思暮想的玩意,伍烈跟龍謙保證,有了這些東西,保證爲寨子打造二三百把上好的鋼刀。

龍謙制止了伍烈的熱情,說以後再不需要你打造鋼刀長矛和老式的鎧甲了,這都什麼時候了?那些東西能擋得住洋槍洋炮?你都是見識了的,一顆開花炮彈射過來,十幾個人就沒了。伍烈爲難地說,洋槍洋炮咱可做不了。龍謙說現在你當然做不了,將來一定可以。現在你要做的,是這幾件東西,說著從懷裡掏出幾張紙,上面用炭筆畫著圖樣,標著尺寸。令伍烈驚異的是,每個圖樣都是不同方向的三個圖,稍一看就明白了,很佩服,說,隊長你真是能耐,師傅說能者無所不能,大概說的就是你這種人。龍謙教導他,這三幅圖叫三視圖,正面的,左視的和俯視的,三幅圖合起來,這件玩意就無可遁形了。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地教了伍烈一回,伍烈立即就學會了。

龍謙說這就是科學,以後你造物什一定要學會先畫圖,這樣不僅你明白,別人也明白。

伍烈端詳了圖案,很簡單,一個是三棱刺刀,另一個是圓形的鐵鍬,於是說這好辦,我能做出來。龍謙說刺刀是要配在步槍上的,叫軍刺,因爲山上的步槍種類繁多,所以你打造的軍刺不能一個尺寸,要保證都能裝在槍管上。而這把鐵鍬,你也不要小看他,他既是挖戰壕的工具,也是肉搏的利器。關鍵是鋼口要好,現在條件就這樣,我也不寄希望於你練出精鋼來,就那些材質,你給我打五十把鐵鍬,其餘的做軍刺吧。

三棱槽難住了伍烈,找龍謙商量,龍謙說這把軍刺最特別的就是三棱出血槽,要知道現在的軍用刺刀有個缺點,就是在白刃格鬥時容易將刺刀卡在對手身體裡,對手的骨骼會別彎刺刀,那樣在戰鬥時是很要命的。而我要你做的則不會發生那種情況。三棱槽會大量地放血,刺刀便能順利地抽出來。這種三棱軍刺還有一種好處,就是對敵人創傷非常致命,什麼樣的好漢捱上一刺也給廢了。

伍烈打個冷戰,想象著那種有很深出血槽的刺刀紮在自己身上的情景。對弟兄們恂恂如長兄般的龍謙談及殺人如同屠夫一般。

從官軍繳獲的刺刀要好做一些,但龍當家的已經說清了那種刺刀爲啥不如這種三棱刺了。武烈一面生火準備打造小圓鍬,一面費盡腦汁去琢磨如何搞出龍謙所要的那三道出血槽。

從毛陽鎮帶回來的麻紙也派上了用場,這次龍謙找來的是孫娟。目前隸屬於宋晉國後勤組的醫護組目前可供護理的傷號病號並不多。因爲龍謙的尊重而獲得新生的七個女人迸發出了極大的熱情,最近在孫娟的帶領下用搶回來的布匹做軍裝,當然是參照了袁世凱新軍的軍服式樣。

伍烈的小鐵鍬終於做了出來,但三棱軍刺卻無論如何做不出來。三個加入軍械組的“新軍叛徒”對龍謙所繪的三棱軍刺圖很欣賞,但他們也缺少必要的條件,做不出來。

爲首的晉瑞功原先是樑華達輜重隊的一個棚目(班長),認爲龍謙設計的刺刀很厲害,但必須有好的鋼材和專門的鑄造廠來幹,山上的一個小鐵爐實在是敲不出來。

“搞不出來就先放下!沒有關係。”龍謙拍拍晉瑞功的肩膀,“不錯,老伍說你們仨都是好樣的!要相信,我們不會一直困居山上的。等咱們出山,條件就會逐步改善。”

武烈也不是一點成績也沒有,龍謙交給他的另一件任務算是完成了。儘管龍謙設計的鐵鍬不同於眼下常見的鐵鍬,但原理差不多,武烈先精心打製了兩把,喊來龍謙驗貨。

“不錯,”龍謙左手的大拇指緩緩滑過鐵鍬的鋒口,試著鋼火。山上的條件所限,加上武烈的手藝都來自師傅,對於金屬熱處理完全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把鐵鍬當然不能和工業化國家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玩意媲美,但式樣不錯,連木製把手都完全照搬了龍謙的圖紙,在尾端留了一個凸起,這樣使用起來會更趁手,“老伍,這玩意一天可以打幾把?”

“就算你給加了人手,”武烈擡頭看了眼三個新人,“最多兩把。除非再加一套傢伙什。”

“好,這段時間你就全力打造這玩意吧,能做多少做多少。刺刀嘛,先擱下吧。”

晉瑞功對龍謙設計的小圓鐵鍬很是欣賞,全長僅一尺六寸,完全可以背在身後行軍,一點也不累贅。絕對是步兵的利器,不僅可以用來挖單兵掩體,而且還是近身肉搏的好武器。晉瑞功想著,不禁揮舞著小圓鍬比劃起來。

“好啦,屋子太小,小心傷著人。”龍謙含笑制止了晉瑞功。

“司令,這是你的設計?”

“當然。”

“這玩意也可以讓它摺疊回來,那樣更方便。”晉瑞功撫摸著被打製的很光滑的把手。

“對頭。那樣就需要在這兒安裝一個靈巧的裝置。山上條件太差,做不出來,所以我沒提給老伍。不錯,設計武器就是要這樣,貼近實戰,戰場上需要什麼,你們就設計製造什麼。”龍謙笑著對軍械組的人說,“不要泄氣,咱們現在窮,不等於將來會窮。你們記住我的話,將來不僅軍械組會擴大,還會有自己的軍工廠,造槍,造炮,別人有什麼武器,咱們都要造出來,而且要比他們的更好。”

第24節 假戲真唱第23節 行刺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5節 探路者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7節 刺殺第22節 授勳第20節 秋瑾一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7節 許思一第34節 沂州二第17節 王士珍一第4節 軍方第5節 要塞五第15節 末日二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13節 阻擊六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7節 孫娟們二第14節 平叛四第23節 春節前一第12節 這一仗六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6節 嶧縣第2節 汀泗一第8節 奉天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2節 抉擇第7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15節 北京五第6節 讓步第33節 洪粵誠二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6節 抗洪六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20節 秋瑾一第16節 北京會議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5節 黑溝臺三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31節 展望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14節 文尼察第32節 情報處二第3節 無錫一第5節 抗洪五第14節 文尼察第36節 風起二第4節 起因第2節 初定軍律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15節 突圍二第5節 南京二第3節 走向戰爭第2節 召見第24節 假戲真唱第12節 阻擊五第24節 風箏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5節 黑溝臺三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3節 破莊三第15節 張作相第7節 新軍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11節 楊士驤一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17節 逆襲二第2節 春節一第17節 犧牲一第14節 末日一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26節 變化二第3節 立憲之爭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43節 陳淑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第30節 軍火採購第5節 江雲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25節 寧時俊二第18節 新華源第4節 練兵之始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6節 袁世凱第40節 周馥二第9節 戰後二第10節 天津四
第24節 假戲真唱第23節 行刺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5節 探路者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7節 刺殺第22節 授勳第20節 秋瑾一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7節 許思一第34節 沂州二第17節 王士珍一第4節 軍方第5節 要塞五第15節 末日二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13節 阻擊六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7節 孫娟們二第14節 平叛四第23節 春節前一第12節 這一仗六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6節 嶧縣第2節 汀泗一第8節 奉天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2節 抉擇第7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15節 北京五第6節 讓步第33節 洪粵誠二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6節 抗洪六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20節 秋瑾一第16節 北京會議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5節 黑溝臺三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31節 展望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14節 文尼察第32節 情報處二第3節 無錫一第5節 抗洪五第14節 文尼察第36節 風起二第4節 起因第2節 初定軍律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15節 突圍二第5節 南京二第3節 走向戰爭第2節 召見第24節 假戲真唱第12節 阻擊五第24節 風箏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5節 黑溝臺三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3節 破莊三第15節 張作相第7節 新軍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11節 楊士驤一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17節 逆襲二第2節 春節一第17節 犧牲一第14節 末日一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26節 變化二第3節 立憲之爭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43節 陳淑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第30節 軍火採購第5節 江雲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25節 寧時俊二第18節 新華源第4節 練兵之始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6節 袁世凱第40節 周馥二第9節 戰後二第10節 天津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市| 张北县| 南宁市| 贡嘎县| 岑溪市| 穆棱市| 都匀市| 临邑县| 酉阳| 常宁市| 伽师县| 时尚| 金昌市| 靖宇县| 武宁县| 赞皇县| 德州市| 邮箱| 霍邱县| 禄丰县| 阿巴嘎旗| 胶南市| 澄迈县| 广安市| 郸城县| 凌云县| 雷州市| 临武县| 资溪县| 呼玛县| 沁源县| 湾仔区| 桃园市| 宁乡县| 伊金霍洛旗| 乐平市| 响水县| 平泉县| 绵竹市| 福州市|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