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節 阻擊五

一臉憨相,在新軍中被人稱之爲“憨人傻福”和“曹三傻子”的曹州鎮守使曹錕怒氣衝衝地下達了命令後,手下的軍官們敬禮,然後散去了。

錚亮的腦門上淌著油汗的曹錕希望下午一舉結束這場比自己預料的困難的多的進攻。原以爲憑著自己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部隊,消滅一羣困守蒙山的土匪易如反掌。但實際戰況遠遠超出了最壞的估計,張家寨一戰,他折損了近百人,一個完整的步隊幾乎被打殘了!如果不是那個工兵排處置有方,自己就丟大人了。丟掉一個完整的步隊,視軍隊爲生命的袁世凱非撤了他不可。

張家寨一戰也打消了曹錕對蒙山賊的輕視。這幫土匪裝備比預想的厲害,敢拼命,絕對是勁敵。好在賊人並未乘勢分兵,那是他最爲擔心的。曹錕在接受任務在向魯西南進發的路上便在當地官府的幫助下仔細研究了蒙山的地形,瞭解了這股被袁大人“看重”的土匪。山東的響馬和關外的鬍子一樣聞名全國,算是山東最著名的“特產”,尤以魯南抱犢崗一帶爲甚。多有數代爲匪的土匪“世家”

袁大人一來山東便下令清剿蒙山賊,曹錕舉雙手贊成。官兵剿匪,天經地義的事嘛。事關袁大人和北洋新軍的清譽,新軍的首戰決不能出岔子。所以曹錕將自己的二千餘部隊一分爲二,一半步兵部署在蒙陰秘密集結,而自己帶著一千多步兵和主要的炮兵力量虛張聲勢向曹州前進。到達平邑寨後停下腳步,突然揮師東向,佔領毛陽鎮,作爲前進基地,準備從西路循大道攻山。但前鋒步隊剛佔據張家寨這個必經的出發地,就遇到了賊軍強有力的夜襲。

好在土匪沒有在張家寨之戰後藉機四下分兵突圍!所有的情報都證明賊人的主力就在蒙山,連襲擊張家堡的那股戰力不俗的小部隊也退上山了,這就給曹錕帶來非常好的局面。曹錕在仔細分析局勢的基礎上認爲這仗已基本上勝了,在精心設計了包圍圈後方在西路轉入對蒙山最後的進攻,賊軍如果從東路逃跑,那將落在他預先佈置的鉗網中。

所以在轉入攻山後,曹錕變得小心翼翼,堅持將炮隊拖上了蒙山,不再寄希望一個衝鋒便殺入賊巢了。好在接下來的戰事變得順利的多,對樓子的進攻很順利,兩門山炮發射了十幾發炮彈便瓦解了賊人的防禦,俘虜的招供證實賊人遭遇了慘重的傷亡,賊兵的兩個步隊被擊潰,部隊沒有遭受什麼傷亡就奪取了樓子天險。

曹錕的信心恢復了,就是嘛,賊人怎麼敵得過西洋大炮?這幫土匪怕是連真正的大炮是什麼樣都沒見過呢。曹錕在調整隊勢後,決定於次日一舉攻克天門,曹錕的嚮導說的很清楚,這是通往匪巢光明寺的最後一道天險了。

但第二日上午的進攻卻蒙受了重大傷亡,堅守天門一線的匪軍意志堅定,火力兇猛。最先投入進攻的一個步隊因傷亡過重被撤下來,第二個步隊投上去,但遭到匪軍的逆襲,特別是道路左側那個給予正面有力火力支援的高地,被迂迴的一股匪軍奪佔,一個棚的兵士全部陣亡或者被俘。

如果匪軍這樣強有力地抵抗下去,曹錕懷疑手裡不足一千人將無法完成任務了。

他分析山上的匪人至少三千人,至少有一千支步槍,雖然其中有不少還是老掉牙的前膛槍,但後膛洋槍的比例不低。這個數字曹錕反覆估算過了。而且,匪軍訓練有素,不乏精銳。比如上午的小高地之戰,據正面進攻的軍官報告,迂迴的匪軍人數不多,也就是一個棚左右的兵力,他們巧妙地避開了官軍可能的火力封鎖,一舉衝上高地,用兇猛的肉搏將據守高地的那個棚粉碎,官軍根本來不及增援,等發現危機派兵增援時匪軍已經解決了高地上的戰鬥,然後用精確的火力擊潰了增援的部隊,給增援的那個棚成了四死三傷的惡果。這個結果讓曹錕極爲震驚,如果一線反映的是事實,匪軍用等同的兵力便能從官軍手裡奪取陣地並且擊潰援軍,說明他們殲滅自己那個棚後還有餘力守衛高地!匪軍的戰鬥力就不是一般的高了!那麼這仗就沒法打了!

由於射界的關係,擺在樓子僅有一塊開闊地的火炮無法覆蓋那個高地,缺少火力支援的部隊因增援的那個棚的嚴重傷亡導致進攻部隊士氣下降的很快。打仗憑得就是士氣,士氣沒了,仗也就沒法子打了。

進攻的不順利讓曹錕在焦躁過後反而冷靜下來。中午時分抓緊時間搶運炮彈,必須用更爲猛烈的炮擊瓦解天門正面防禦的匪軍,同時曹錕更換了進攻部隊,將他自己帶過的那個營調上來,決心改變戰術,在正面加強壓力的同時進行大膽的迂迴,不惜傷亡徹底擊潰匪軍。

最後的總攻,他把任務交給了馬建勳指揮的營。因爲曹錕曾是這個營的管帶,在自己代理標統後,選了手下最出色的隊官馬建勳代理營管帶。

這個營在前段時間的攻擊中傷亡最輕,曹錕懸出賞格,最先攻下光明寺的隊官升二級,賞銀一千兩。

馬建勳是武衛右軍的老隊官了,他是曹錕的絕對親信。最後時分讓其建功立業是老長官對他最大的照顧,馬建勳對此心知肚明。所以領受任務後馬建勳立即召集手下的三個隊官開會,傳達命令。馬建勳的營有四個隊,其中鎮守張家寨的那個步隊沒有開上來,回毛陽鎮休整了。

因爲山道狹窄險峻,兵力無法展開,而衆隊長爭功,都想第一個攻下天門,殺入光明寺。最後馬建勳拍板,第一隊沿山道攻擊前進,第二隊主力上山,從右翼迂迴。第四隊跟在第一隊後面作爲預備兵力。同時,派第二隊的一個排努力壓制落入敵手的那個小高地的匪軍火力,不使其威脅正面進攻的大隊。

馬建勳做戰鬥部署時曹錕也參加了軍議,他贊同馬建勳的佈置,強調了此戰的重要性,曹錕煽動道,據可靠消息,蒙山賊在光明寺積蓄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攻入光明寺大家發財!

財富的誘惑讓自己的老部隊興奮起來。

官軍最大的困難是地形不熟,雖然找了山民做嚮導,但對於臨近光明寺的地形,這些山民們也說不太清楚。蒙山賊已經佔據光明寺十餘年,那裡成爲地道的軍事禁區,而審訊俘虜,則異口同聲說並無現成的小道可以迂迴光明寺,儘管這樣,馬建勳還是希望第二隊能趟出一條新路,不然,只有依賴正面強攻了。

進攻在下午後展開,首先是炮擊,這次炮擊的時間比較長,至少有五十發炮彈落在天門附近。對付一幫土匪,這個待遇已經相當的奢侈了,在樓子督戰的曹錕甚至有些心疼,蒙山一戰竟要將自己攜帶的炮彈打光嗎?畢竟不是在天津,補充不那麼容易。

第一隊的官兵不等迂迴山嶺的第二隊出發,在大炮射擊停止後便向天門發起了衝擊,隊官很英勇,吶喊著衝在最前面,他們轉過最後一道山坡就已經看到了燃燒的天門了,同時透過煙霧也看到了匪人們從東南方向的山坡後涌出來,飛速向陣地跑去,零零落落的,人數不算多。衝在最前面的隊官想,剛纔那頓過癮的炮擊差不多將據守陣地的匪人們轟的七零八落了,跑步上來的大概是匪軍的援兵吧。隊官大喊道,“弟兄們,殺掉那幾個匪軍,衝入光明寺領賞啊!”這句話剛說完,一顆子彈準確地從他大張著的嘴巴里射入,從腦後穿出,騰起一股懾人的血霧。英勇的隊官當即陣亡。

一隊的士兵們幾乎不相信眼前的事實,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但已經佔據陣地的土匪們已經開火了,處於官軍左側高地也射來致命的彈雨。正處於一塊相對平坦的開闊地上的衝鋒隊伍處於火力的夾擊中,不斷有人中彈發出慘叫,一分鐘內第一隊至少蒙受了十三四人的傷亡,大部分人立即轉身後撤,小部分人趴在地上胡亂開槍還擊。

曹錕從德制望遠鏡裡看到了這一幕,大爲憤怒,立即派人阻止第一隊的撤退,曹錕知道第一隊的敗退主要是隊官的陣亡所致,立即指定一個排長代理隊官,要求第一隊立即轉入進攻。

第一隊在曹錕的嚴厲督戰下再次發起進攻,但在穿越那片空地時再次遭遇排槍的殺傷,土匪們爬伏在胸牆後不慌不忙地在其匪首的指揮下整齊地發射著子彈,從土匪們射擊的節奏中看出其組織極其嚴密,代理隊官再次陣亡,被一發子彈打進了左眼眼眶。這次進攻中陣亡的還有一個排長,軍官們出現的嚴重傷亡損害了隊伍的士氣,一隊再次敗下陣來。令曹錕懊惱的是這次進攻己方的損失絕對超過了土匪。

曹錕意識到這股土匪中有神槍手。有時候,一個神槍手的威脅超過一個步隊。時下狙擊戰術尚未傳到中國,武衛右軍也沒有專門的狙擊手。懊惱不已嘴裡罵著不知何人的曹錕下令炮兵開炮,但他在望遠鏡裡發現土匪們似乎聽到了他的號令,飛快地退回到東南的那個山坡後面了。炮彈砸向似乎空無一人的陣地,騰起的火光與煙霧在嘲笑著曹錕,他憤怒地用馬鞭抽著身旁的大樹,知道自己遇到了比上午更難對付的勁敵。

“姥姥,”曹錕對著馬建勳及第一步隊敗退下來的官兵大罵道,“被一幫土匪揍成個龜孫,你們這幫王八蛋簡直給老子丟人!下去,看我怎麼帶四隊打!”

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12節 中樞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11節 大衛,叛逃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11節 北京一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3節 龍口第9節 秘子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5節 要塞五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5節 破莊五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21節 司徒均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2節 齊河第25節 變化一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7節 這一仗一第27節 招商會三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2節 政治版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35節 社會調查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9節 阻擊二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8節 天津二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37節 起步第22節 北京十二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16節 提親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28節 變化四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18節 末日五第30節 戰長沙三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35節 風起一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26節 變化二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5節 破莊五第35節 社會調查第8節 人才第20節 秋瑾一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7節 天津一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22節 授勳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8節 陳家崖第9節 兗州行三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4節 要塞四第5節 海空軍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4節 南京一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5節 抗洪五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30節 戰長沙三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5節 平叛五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2節 小洛克菲勒第4節 抗洪四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21節 北京十一第31節 情報處二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18節 王士珍二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7節 兗州行一第39節 大勢八第8節 兗州行二第9節 別離第34節 整編一第8節 如願以償第4節 要塞四第23節 縱論一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40節 考察
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12節 中樞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11節 大衛,叛逃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11節 北京一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3節 龍口第9節 秘子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5節 要塞五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5節 破莊五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21節 司徒均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2節 齊河第25節 變化一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7節 這一仗一第27節 招商會三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2節 政治版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35節 社會調查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9節 阻擊二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8節 天津二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37節 起步第22節 北京十二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16節 提親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28節 變化四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18節 末日五第30節 戰長沙三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35節 風起一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26節 變化二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5節 破莊五第35節 社會調查第8節 人才第20節 秋瑾一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7節 天津一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22節 授勳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8節 陳家崖第9節 兗州行三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4節 要塞四第5節 海空軍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4節 南京一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5節 抗洪五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30節 戰長沙三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5節 平叛五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2節 小洛克菲勒第4節 抗洪四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21節 北京十一第31節 情報處二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18節 王士珍二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7節 兗州行一第39節 大勢八第8節 兗州行二第9節 別離第34節 整編一第8節 如願以償第4節 要塞四第23節 縱論一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40節 考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大关县| 佛学| 平泉县| 稷山县| 遵义市| 阳城县| 鲁甸县| 临湘市| 宜章县| 樟树市| 玛曲县| 唐海县| 南溪县| 新田县| 沽源县| 安泽县| 滁州市| 灵石县| 龙川县| 平谷区| 临清市| 新河县| 临洮县| 大足县| 霍邱县| 高青县| 正蓝旗| 巩义市| 瓦房店市| 绩溪县| 蒙阴县| 富宁县| 蕲春县| 邛崃市| 聂拉木县| 中西区| 岳池县| 二连浩特市| 满城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