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

有計劃的軍事訓練進入到後期,不管是否是對抗性質的訓練,龍謙都在訓練結束後集合隊伍進行講評。每天對錶現好的,表現差的班排、連點評一番,每十天則進行大評比。大評比獲勝的連、排、班都有獎勵。這些日子,龍謙不斷派騎兵隊的人出山,每次都帶回食品和酒,獎品就是酒肉。

對於這支尚未完全脫胎換骨的響馬武裝,酒肉以及菸葉似乎就是最好的獎勵了。

龍謙要求,以班爲單位,每晚要開會總結一天的訓練,總結要求少說別人的問題,多將自己的不足。這種睡覺前必開的會議要求由班長主持,連長,排長也要選擇一個班參加。龍謙自己當然帶頭參加,一般會到那些在點評中受到批評的單位,聽班長們如何進行總結。

現在,每個班都單住一間房,開總結會一般就在所在的房間裡開。對於總結不到位的班長,龍謙會用啓發的方法,幫助他們找到白天的失誤。

一開始,大家有些不習慣這種開會討論的方法。在會上,因互相埋怨,甚至發生過鬥毆現象。對於開不好會的班,龍謙會處罰班長,並在第二天的早操前面向全軍指出該班的問題並宣佈對班長的處罰。

慢慢地,總結會就開出味道了,大家發現,埋怨沒有意思,也無助於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而團結合作,互相補臺纔是取勝之道。

龍謙有個小九九,但沒有對人說。他要利用這種會議達到了解部隊,掌握部隊思想的目的。在總結會後,如果時間還早,龍謙會跟大家聊天,問每個人的家庭情況,爲什麼上落草,對伙食、訓練的意見。最關鍵的,是搞清楚大家對未來最普遍的企盼是什麼。

現在,龍謙已叫得上所有官兵的名字,記住了所有的官兵的出身、籍貫、上山的原因。他發現,官兵上山落草的主要原因就是貧困或者犯案,既然留在原籍是死路,還不如落草求生。

這個狀況非常普遍。王明遠,魯山、程二虎等骨幹都是因爲犯案而落草,而封國柱、馮侖等則是因爲貧困,葉延冰是被裹挾入夥的,寧時俊是避難﹍﹍對於犯案殺人,很多官兵都對越來越多的苛捐雜稅、官差的窮兇極惡恨之入骨,對官府的仇恨非常普遍。

龍謙一般會很順利地將話題打開,引導官兵述說自己的“苦水”,他發現,大家對當“匪”並不願意,第一是沒前途,不知何時會葬身他鄉;第二是山寨的頭領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搶到還吃好喝好女人盡著頭領享用,嘍嘍永遠是賣命的主。大家之所以在蒙山軍成立後熱情高漲地練兵,是因爲龍司令仁義,打仗身先士卒,享受卻躲在了後面,所以大家都很服氣。

這個情況和龍謙預想的一樣。過去自己只是個隊官,而孫氏兄弟極端封建化的做法不允許他在八隊另搞一套。所以他基本上只能隨波逐流,抓抓別有特色的練兵就是最大限度的越軌了,根本就別想進行思想教育。但現在的情況顯然不同了。

龍謙堅信,沒有目標,沒有理想的軍隊不會成爲一支強軍。即使是封建社會出身的優秀人才也意識到這點,比如曾國藩訓練湘勇的做法,教唱愛民歌等,實際是一種理想教育。有了願意爲之共同奮鬥的理想,纔會鑄就一支打不散拖不垮的鐵軍﹍﹍

之所以一開始搞理想教育失敗,是因爲部隊尚未完全轉換身份,沒有嚴格的紀律,當然談不上理想教育了。但自己一個人搞顯然是不行的,龍謙的做法是先針對軍官。

龍謙先將十幾個主要的骨幹召集起來,周毅、王明遠、魯山、封國柱、葉延、馮侖、寧時俊、宋晉國、遲春先、曹敏忠、江雲、程二虎……讓他們對這段時間的練兵做個評判。

尚未離開醫護所的周毅首先發言,“我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話,總之就是好。現在的兵拉出去跟官軍打,我不怕任何人。原先不知道,咱龍司令的練兵法子竟然如此厲害……”

馮侖同意周毅的看法,認爲如果當初有現在這樣一支兵,絕對將來犯的官軍殺的落花流水。

王明遠說,其他的還是次要,關鍵是隊伍的紀律性增強了,讓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兵帶起來真是帶勁。

封國柱說,那幫俘虜們現在都羨慕咱們了,那個叫石大壽的就說,咱們的練兵法子不次於德國教官,特別是隊列訓練,看的真是過癮。當初他們在天津練兵,得到過德國教官的誇獎,自認爲是中國的第一流強兵,比起咱們來,覺得有些比不上了。

葉延冰說,現在大家對班排間的對抗非常喜歡。原來真不知道打仗還有這麼多的道道,不,戰術。我覺得,咱們現在的水平,再打張家寨,一個連就可以拿下。

葉延冰並未參加張家寨的偷襲,但過程他清楚,這段時間沒少拿張家寨偷襲戰做分析。

魯山不同意葉延冰的看法,現在不過是野戰狀態下的進攻和防禦,攻打有堅固工事的城堡還差的遠,偷襲只能作爲特例,部隊要想學會攻打堅固工事,必須有大炮的支援。

這段時間魯山有很大的變化,誰特感到這個大個子憋了一股子氣,無論幹什麼都極爲認真,包括學文化,已經連續兩次在軍官文化課考試中考取前三名了,現在認識的字超過了五百個。

龍謙很欣慰。總結大家的看法就是:部隊有了規矩,紀律性大幅度增強,不需要軍官多管教除卻軍事訓練之外的東西了,兵們精氣神好,學會了很多原先不懂的戰術。

大家說到軍官的時候,言語間透著自豪。

龍謙笑問除了魯山,其他人可沒有說出什麼不足,難道除了攻堅不足就沒有其他了?

大家一致說,真沒有發現什麼不足。最大的問題就是,咱們不能躲在山上一直練兵,啥時候出山?讓官軍見識下咱蒙山精兵!

魯山叫得最兇,求戰最切。

“大家有沒有覺得自己虧?身爲軍官,吃穿住行都沒有特別,卻要和士兵一起摸爬滾打,有時候士兵犯錯還要跟著受罰?”龍謙說完笑著看了眼軍法裁判所長曹敏忠。

“不,現在俺懂了,只有這樣兵們才服氣。”曹敏忠憨憨一笑,“軍法裁判所處理了不少案子了,士兵們很服氣。這個辦法真的很好。”宋晉國說。

因爲老宋管著錢糧,不少說法老宋都能聽到。

“那你們覺得,我們現在離山,肯定能打出一片屬於咱們的天地?”

“肯定!”江雲叫道,“周圍沒啥的像樣的官軍,那些防營啦,鄉勇啦,哪裡是咱們的對手。”

王明遠拍了下坐在自己身邊的江雲,“傻瓜,官軍現在不在,他們沒長腿嗎?接到消息不會趕來嗎?”

“來了就打。有什麼了不起?”寧時俊說,“他總不能將全部新軍調來吧?山東這麼大,袁世凱那萬把人四處一散就沒多少了,對付咱們,能調個一兩千人頂了天了。”

“嘿,一兩千還不夠多嗎?”

“咱們纔不會和他死拼。是不是?”寧時俊苦心研究參謀問題,對戰術的考慮比大多數人都深。

“你們都有信心打贏官軍?”龍謙嚴肅起來,臉上的笑容沒有了。

“差不多吧,看他來多少人,一兩千怕是得躲一躲,但三兩百,沒有問題。”周毅肯定地說,“至於咱們的槍彈,完全可以從官軍那裡拿到。司令不是反覆講最好的戰鬥就是殲滅戰嗎?咱們地形熟,就打他孃的殲滅戰!”

“副司令,咱們的兵少,經不住傷亡……”說話的是一直沒有開言的宋晉國。

“老宋說到了點子上,不過還遠遠不夠,”龍謙終於開口了,“不止是一個兵員補充問題,糧餉呢?傷兵如何安置?這些作戰必須考慮的問題,大家其實都想到了,不過不願意面對。當初,孫德旺等人佔據蒙山而不是張家寨,是爲什麼?當然是地利問題。古往今來,帶兵的人必須考慮的三件事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對於這三條,各有各的說法,不是我講的重點,我要說的是,大家這段時間練兵練的確實不錯,但距離下山打開一個局面,差的遠!”

龍謙端起瓷碗喝了口水,“第一,我們的部隊實戰經驗還很缺乏。班與班,排與排以及隊與隊之間的對抗演習,還需要在實戰中檢驗。而魯山說的攻堅能力差也是事實。官軍固守村寨呢?我們打不打?第二,一旦我們離開蒙山,必然重新進入官府的視野。原先我們在暗,官府在明,我們離開蒙山,總得有個落腳之地,不能一直流浪吧?大家覺著山下的百姓們會支持我們嗎?這個問題,也是老宋剛纔指出的,我們的兵員補充怎麼辦?需要認真考慮。一直靠流浪漢們投軍行不行?第三個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是,你們都覺著隊伍練的差不多了,我覺得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我們這支軍隊的理想是什麼?我們爲什麼在蒙山軍當兵?我們軍隊的未來在哪裡?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這些問題不解決,隊伍就沒有靈魂,一旦遇上強敵,就不可能咬牙撐下來,就不可能有全隊傷亡殆盡還能做到打剩一個人也要挺住!而一支軍隊,如果沒有這股子狠勁,就不會成功。”

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31節 出征一第七節第37節 起步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4節 練兵之始第7節 太原第35節 整編二第8節 湖北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30節 戰長沙三第31節 錦州之戰第7節 彼得堡三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13節 阻擊六第17節 末日四第3節 走向戰爭第32節 出征二第11節 特種作戰第6節 家事國事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3節 司徒均二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4節 無錫二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7節 這一仗一第29節 文尼察之戰一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29節 參謀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3節 重逢第16節 平叛六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8節 兗州行二第8節 戰後一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34節 沂州二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6節 孫娟們一第14節 晉源票號第4節 見面禮第7節 破莊七第9節 天津三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21節 秋瑾二第30節 軍火採購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18節 新華源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26節 娜塔莉亞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9節 秘子第7節 新軍第4節 見面禮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18節 犧牲二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13節 軍規二第35節 整編二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5節 探路者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9節 整編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14節 構想第17節 山東政務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7節 武昌二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10節 生意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25節 新生活第2節 國會二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3節 韶關會議第32節 驚變第7節 許思一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17節 刺殺第5節 外交第4節 各方第17節 刺殺第3節 生計與編隊
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31節 出征一第七節第37節 起步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4節 練兵之始第7節 太原第35節 整編二第8節 湖北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30節 戰長沙三第31節 錦州之戰第7節 彼得堡三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13節 阻擊六第17節 末日四第3節 走向戰爭第32節 出征二第11節 特種作戰第6節 家事國事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3節 司徒均二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4節 無錫二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7節 這一仗一第29節 文尼察之戰一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29節 參謀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3節 重逢第16節 平叛六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8節 兗州行二第8節 戰後一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34節 沂州二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6節 孫娟們一第14節 晉源票號第4節 見面禮第7節 破莊七第9節 天津三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21節 秋瑾二第30節 軍火採購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18節 新華源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26節 娜塔莉亞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9節 秘子第7節 新軍第4節 見面禮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18節 犧牲二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13節 軍規二第35節 整編二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5節 探路者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9節 整編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14節 構想第17節 山東政務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7節 武昌二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10節 生意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25節 新生活第2節 國會二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3節 韶關會議第32節 驚變第7節 許思一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17節 刺殺第5節 外交第4節 各方第17節 刺殺第3節 生計與編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墨竹工卡县| 岗巴县| 大田县| 辽阳市| 济源市| 稻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甘孜县| 阜宁县| 鄱阳县| 巴彦县| 新闻| 桐梓县| 云安县| 登封市| 唐山市| 高清| 察隅县| 崇明县| 景洪市| 菏泽市| 麻阳| 竹溪县| 华容县| 会理县| 黎川县| 金阳县| 萨迦县| 巴林右旗| 太康县| 万年县| 东乡族自治县| 余姚市| 葵青区| 睢宁县| 龙胜| 邓州市| 集安市| 黔江区|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