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節 生計與編隊

對於招收七個營妓“參軍”,不少人是有看法的,除掉宋晉國等少數幾人,多對龍謙的決定不理解,但六隊的人不好提,魯山、王明遠等親信不願提。

隊伍回到山上美美地休息了兩日,龍謙沒有抓紀律和訓練,大家都在緊張地整理生活問題,將原先儲藏的糧食物資和從毛陽鎮繳獲的東西分類收藏,特別是糧食和食鹽,那是山寨生存的命根子,原先老宋(宋晉國負責物資的整理收藏)還擔心鹽巴不多,沒想到龍謙意外地從平邑寨的天主教堂獲得了幾包精鹽,解決了老宋的燃眉之急。

忙了兩日,物資大多歸攏收藏,住宿問題已安排妥當了,除掉俘虜們暫時住在露天的東寨裡,其餘人基本都住進了光明寺。登記各人個人資料的工作寧時俊也完成了,每個留下的兵士都極爲配合這項工作。

龍謙正式將全山的後勤事務交給了老宋,老宋也原意接這個瑣碎心煩的事情,這兩天老宋是全山最忙的人了,從早忙到晚,一刻不歇。已經清點出重要的物資,比如糧食,並計算出了山寨可以支撐的天數。老宋的結論是,如果不要那些俘虜,山寨的存糧和這次帶回來的糧食足夠食用七個月以上,但加上俘虜就不行了。言外之意對龍謙帶回來一大隊俘虜兵不那麼滿意。衣服也沒有問題,這次帶回來的軍裝足夠全山每人分到四身有餘,何況還有上百匹的布。另外就是武器了,龍謙很高興老宋注意到武器彈藥的問題並且著手進行了登記,將各色槍支分類統計,將彈藥也進行了統計。相比八隊原先的武器裝備情況,經過了毛陽鎮一役,算是徹底的鳥槍換炮了,現在全山人馬人手一支有餘,不過槍支比較雜,既有進口的,也有國產的,討厭的是口徑也有所不同,好在官軍裝備是統一口徑的,這樣山寨的步槍口徑大多是,這個口徑是龍謙估出的,沒有計量器具,憑著肉眼,龍謙可看不出7.62和7.92的差別。老宋粗略地統計了子彈的數量,總數在六千五百發左右,他認爲嘍嘍們一定藏匿了一部分,這是沒辦法的事,除非徹底蒐藏,不然就不能禁絕。

對於子彈,老宋建議全部收上來,不要留在嘍嘍們手裡。龍謙當然贊同這個主意,其實,在孫德旺當家的時代,山寨的子彈也是嚴格管理的。龍謙同意按小隊收取子彈,除了執勤放哨的官兵,其餘人一律不配子彈,如有任務,再行領取。

全山只有一支繳獲的左輪手槍,子彈也只有五發,龍謙將這支製作很精緻的手槍“獎”給了老宋。老宋笑的合不攏嘴,把玩了一氣卻還給了龍謙,說你是大頭領了,有這麼一支手槍,神氣。龍謙沒有要,說他不喜歡這種小玩意,實際就是玩具,超出十來丈遠,估計都打不死人了,你就留著玩吧。

老宋喜滋滋地留下了手槍。

除卻軍械,吃穿就是最當緊的問題了,現在看來基本得以維持。其餘的問題就不甚當緊了,比如被褥,山寨的那些家當要麼被大隊帶走,留下的早在大火中燒燬。好在從毛陽鎮繳獲了幾十副被褥帶回了山,龍謙讓老宋盡著傷病號使用,其餘人就得吃些罪受了。好在嚴冬已過,氣溫一日暖似一日,倒也有個盼頭了。

“老宋,我準備在山上好好練一段時間的兵。這段時間,後勤這一攤子就交給你了。一個呢,將那些俘虜用起來,不能讓他們白吃飯,要幹活。除掉修建東寨,還要給我修訓練場。但不要餓他們肚子,除了不執行命令的,都要給吃飽飯。其次呢,你要想法子搞好大家的伙食,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好。主食要有,菜和肉還要有,因爲我要抓緊空閒練兵了,伙食上你要動動腦筋。”

“好,我來想辦法。”

“我琢磨著,過一段時間風聲過去了,就可以下山採買了。咱手裡有銀子,不信買不來需要的東西。過去咱是搶,是逼,以後咱是公買公賣。不過,這件事你不要跟任何人說,到時候再通知你。”

“好的。”

安頓住後勤這一塊,龍謙開始琢磨其他的事了。最令他奇怪的是,回山至今,沒人提出山尋找大隊!龍謙想明白了這個困擾自己的問題,這幫人其實對山寨的忠心度並不高,他們更希望有個安穩的居所,有一碗飽飯吃,並不希望過飄泊不定的危險日子。龍謙回師蒙山,實際上迎合了大多數士兵的願望。

晚上,龍謙正在自己所住的偏殿耳房內與大衛聊天,王明遠和魯山聯袂找來了,大衛起身要回避,龍謙做個手勢,沒讓大衛離開。

“這玩意咋用?”王明遠拿起望遠鏡問。

“唔,這可是寶貝,德國貨呢。”龍謙望了大衛一眼,“這是指揮官的必備品。以後爭取每個隊官配一架。”龍謙從王明遠手裡奪過望遠鏡,“現在用不著,以後我教給你們使用方法。你們找我有事?”

倆人反映兩件事,第一是不能再歇下去了,要給大家找點事。第二就是編隊,六隊的人有些議論,擔心。

“是葉延冰和馮侖吧?其他人擔什麼心?”龍謙笑道,“他們沒提出山找劉當家?”

“老馮有點那個意思,但姓葉的反對。”王明遠說,“我是聽別人說的,葉延冰認爲你會有全盤的考慮。”

“他倒是信任我。”龍謙笑笑,“你們的想法很對,很好。明天我會當衆宣佈編隊情況,六隊的人不動。這樣他們就放心了。緊接著,咱就好好練兵,只要官軍給咱時間,咱就專心練兵。你們倆,要帶頭,知道嗎?”

“放心吧,隊長。我倆絕不會丟你的人。”兩人齊聲應道。

第二天上午,龍謙再次集合全部人馬於光明寺前。

“現在我要宣佈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是重新編隊,誰也不知道我們何時纔會和大隊會合,爲了保證我們這支小部隊的生存,必須進行重新編隊。”龍謙冷冷地看了眼隊伍,果然,葉延冰和馮侖臉上露出了緊張的神態。

“編隊很簡單。全隊將整編成五個小隊加一個內衛隊,魯山,一小隊隊長,寧時俊爲副隊長;王明遠,二小隊隊長,程二虎爲副隊長;封國柱,三小隊隊長,古小林爲副隊長;葉延冰,四小隊隊長,馮侖,五小隊隊長。另外,宋晉國爲內衛隊長,江云爲副隊長,孫娟等七個女兵編入內衛隊﹍﹍對於士兵們,原來的編制不變,原來是哪個小隊的,還在哪個小隊,明白了嗎?”

“明白啦。”下面響起歡快的聲音。

龍謙的整編方案讓葉延冰和馮侖將提著的心落在了肚裡。自突圍開始,龍謙顯然有意保護著六隊的殘兵。而六隊的士兵們在這幾天裡對龍謙已經徹底的服氣了,即使龍謙將他們大亂編入八隊的三個小隊中,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不會反對。但現在龍謙卻表現出一種大度,這讓葉、馮二人深爲滿意。

“大家可能不曉得內衛隊是幹什麼的,”龍謙在隊列前踱著步,“內衛的職能很多,哦,也就是差事很多,當前主要的就是搞好大家的後勤。沒有好的後勤,五個小隊就打不好仗。除掉老宋和江雲,我還要抽一些人充實內衛隊。下一步抽到誰,不準討價還價,咱們是軍隊了,不是民夫,必須令行禁止。”

看大家的反應正常,龍謙接著說,“剛纔說到打仗,大家不要忘了,我們只是暫時安全了,官軍會不會再上山,我不是袁世凱,也不是曹錕,說了不算。”

底下笑起來。

“仗肯定是要打的。所以,所有的人,包括內衛隊的人,都必須保持警惕,加強操練,隨時準備打仗。但是,只有將兵練好了,才能在今後的戰鬥中存活下來,壯大自己。那種認爲官軍走後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地睡大覺的人,腦袋很快就會搬家。我將擬定訓練計劃,親自組織你們嚴格訓練,原來八隊的人馬上就會知道,下面的訓練比起你們原先接受過的訓練要難的多,嚴厲的多。原先六隊的兄弟們也要適應這個變化,迎頭趕上來。這裡我要強調一下,不準再分什麼六隊八隊了,至少在與大隊會合之前不準提。咱們都是一家人了,都是蒙山軍的兵了。”

“請龍隊長放心,我們絕不會違背隊長的命令。”葉延冰大聲道。

“好,好。我相信大家,大家都是好樣的!”龍謙滿意地點點頭,“明遠,今天你的小隊值更,樓子、五丈鬆和咄咄嶺都要佈哨。”五丈鬆是東寨東面一處險要所在,崗哨的事龍謙當然不敢掉以輕心。

“遵令。”王明遠抱拳行禮。

“弟兄們,”龍謙冷聲說,“我們先要做的,就是變匪爲兵。可能你們中間有人想,自古兵匪一家,不過是一家吃著朝廷的俸祿,一家走投無路佔山爲王打劫生存罷了。但我認爲不是這樣的,兵就是兵,匪就是匪。兵與匪從來就不是一回事。”龍謙板著臉說,“以後有時間,我會給大家講解兵與匪的區別。現在要做的,就是嚴格執行四條軍規。如果適應不了我的規矩,山寨就不是他能待著的了!”

所有人都認爲,龍謙所定的四條軍規,除掉不準玩女人,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爲了讓我們這支小部隊看上去有點正規軍的樣子,我決定每人發兩身我們從官軍手裡繳獲的軍服。”最後,龍謙笑瞇瞇地拋出了一個大家最愛聽的決定。

此言一出,官兵們頓時歡聲雷動。很多人早已打上了那批軍服的主意,式樣威武,而且質地優良,特別是黃色的皮靴,更是大家的企盼。之前大家腳下穿著的可是五花八門,有皮的,更多是棉布縫製的,一半人的鞋子早已破爛不堪了。

“啥時候發軍服啊?”魯山大聲問。

“現在。各小隊整隊,到老宋那裡換裝。明天早上就要穿著新軍服出操了。我跟你們說清楚,之所以發兩身軍服,是要大家有個換洗的,軍服嘛,必須保持整潔,髒了就要自己去洗,誰的過於埋汰骯髒,誰就去內衛隊給大家燒飯去!”

第4節 去哪兒?第5節 楊度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4節 無錫二第2節 要塞二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6節 彼得堡二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7節 彼得堡三第18節 王士珍二第38節 大勢七第9節 實力對比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25節 寧時俊二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6節 武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11節 回國二第8節 陳家崖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17節 逆襲二第3節 要塞三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17節 規勸第5節 探路者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3節 黑溝臺一第9節 別離第11節 這一仗五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9節 整編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10節 生意第40節 考察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32節 大勢一第2節 國會二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13節 俄國戰略第13節 阻擊六第5節 彼得堡一第4節 見面禮第19節 北京九第21節 敗露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6節 戰火重燃第33節 出征三第19節 王士珍三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6節 戰與撤第17節 平叛七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8節 湖北第7節 兗州行一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4節 破莊四第8節 天津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15節 外蒙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6節 嶧縣第9節 阻擊二第4節 要塞四第25節 計劃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23節 貪腐案二第2節 抉擇第4節 春節三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8節 南轅北轍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38節 山東提督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7節 王士珍一第37節 大勢六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10節 生意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十七 北京七第17節 末日四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
第4節 去哪兒?第5節 楊度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4節 無錫二第2節 要塞二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6節 彼得堡二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7節 彼得堡三第18節 王士珍二第38節 大勢七第9節 實力對比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25節 寧時俊二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6節 武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11節 回國二第8節 陳家崖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17節 逆襲二第3節 要塞三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17節 規勸第5節 探路者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3節 黑溝臺一第9節 別離第11節 這一仗五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9節 整編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10節 生意第40節 考察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32節 大勢一第2節 國會二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13節 俄國戰略第13節 阻擊六第5節 彼得堡一第4節 見面禮第19節 北京九第21節 敗露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6節 戰火重燃第33節 出征三第19節 王士珍三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6節 戰與撤第17節 平叛七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8節 湖北第7節 兗州行一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4節 破莊四第8節 天津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15節 外蒙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6節 嶧縣第9節 阻擊二第4節 要塞四第25節 計劃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23節 貪腐案二第2節 抉擇第4節 春節三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8節 南轅北轍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38節 山東提督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7節 王士珍一第37節 大勢六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10節 生意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十七 北京七第17節 末日四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株洲县| 资溪县| 河间市| 荆州市| 兴山县| 湘潭市| 呼和浩特市| 德化县| 南澳县| 噶尔县| 台江县| 田东县| 昌图县| 繁昌县| 新河县| 察哈| 鄄城县| 柏乡县| 丰原市| 隆尧县| 郎溪县| 云阳县| 通山县| 台北县| 石狮市| 潜江市| 玛多县| 杂多县| 北宁市| 临沭县| 昌黎县| 安陆市| 龙海市| 九台市| 连州市| 阳谷县| 宣城市| 北川| 新安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