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節 軍方

10月30日,朱爾典聯合了法俄兩國,一同向中國提出了調停山東戰事的要求。

中國外交部自然一片歡騰。日本被打的主動求和甚至讓受過屈辱的唐外長潸然淚下。只有經歷過屈辱的人才懂得其中的滋味。

外交部以最快的速度上報總理及總統,請求決斷。因戰費問題焦頭爛額的方聲遠自然喜出望外,親自跑到海晏堂面見龍謙,直言用和談結束戰爭是上策。

日本求和是龍謙預料中的事,因此並未展現方聲遠預料的喜悅神態。龍謙的淡然令方聲遠自愧不如,自覺就養氣工夫比這位武夫出身的總統差了很遠。但他不知道,龍謙對日本的瞭解比他這個曾在日本生活過的要深得多。此時的日本尚未形成軍部一家獨大的局面,掣肘軍方的政黨勢力還很強,關鍵是日本已經因財政問題無力打下去了。

“和談是可以的。西園寺上臺,總要給他個面子。如何談,我想更多的要聽一聽軍方的意見,召幾位大區司令來京吧,海軍和航空兵這次都發揮了重大作用,一併參加。”

方聲遠是反對軍人干政的。在他看來,軍人的使命就是打仗,仗打完了,也就輪不到他們說話了,“總統,軍方肯定不願意和談。特別是中央軍區。請他們來合適嗎?”

龍謙明白方聲遠與軍方有些不睦,“沒有關係。決策權不在國防部,更不在總參。沒什麼可擔心的。自古能戰方能言和。今天的局面是成千上萬烈士的生命換來的,當然要聽一聽軍方的意見。更要看看日本人的態度。嘿嘿,打不贏就想和?”

日本人的態度確實轉變了。中央軍區向總參報告,已經登陸的第11師團並未發起進攻,他們接替了第9師團的防禦,態勢完全是防禦性的。而南北兩個包圍圈的日軍除了零星交火外沒有大的動作。總參根據龍謙的指示對中央軍區下發了最新指示,嚴密監視日軍,如日軍不動,我軍亦不動。

跟日本完全不同的是,時間在中國一方。

11月2日。在陰雨霏霏中。龍謙在西苑勤政殿主持了專題會議,研究山東戰役的善後問題。

參加會議的有政府系統在京各部部長以上官員,隸屬總統的強力部門首腦,國會參衆兩院議長副議長及軍方主要將領。

軍方系統除了國防部、總參、聯勤總部等駐京大單位首腦外。各大軍區(含衛戍區)的司令官都參加了。其中主持戰事的封國柱上將未能到會。只派了副參謀長來京。東南軍區葉延冰上將。北方軍區石大壽上將,南方軍區胡宗玉中將,西南軍區藍心治中將。西北軍區吳念中將在接到國防部電令後先後抵京。其中胡宗玉、藍心治及吳念都是乘坐飛機來京的。航空兵有一款雙座戰鬥機,被司令官們當做了他們的專機。因此受到了國防部長王明遠的嚴厲批評。因爲王明遠認爲飛機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性。

龍謙爲會議定了調子,“我們不是好戰分子,願意用和談的方式結束戰爭,但不是無條件。我知道軍隊系統的同志們是準備打下去的,但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必須服從政治的需要。而政治並無神秘,一切以國家利益爲準。和談符合國家利益,那就談吧。”

之前,封國柱與龍謙就戰爭的結果在加密電報裡做了充分的溝通,身處前線的封國柱對戰局走向是最爲了解的,根據他的作戰部估算,徹底殲滅昌邑、高密兩個包圍圈的日軍需要準備付出1.5萬人的傷亡並需準備各型炮彈3~4萬發。這是最保守的估計了。封國柱對於彈藥供給並不是一無所知,濟南庫存的彈藥已全部吃光,現在的情況是濟南軍工廠已經全力生產了,炮彈一下生產線便直接運前線。

另一策就是長困久圍,將日軍被圍的兩個師團徹底困死、餓死。國防軍有完全把握杜絕日軍的突圍,那樣傷亡及彈藥消耗均小於進攻解決方式。但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其他物資的巨大消耗,光是組織起來的支前隊就高達40萬人,人吃馬嚼,對後勤壓力極大。

所以,封國柱代表中央軍區同意用和談解決,但封國柱提出一個要求就是被圍日軍必須無條件投降並保證所部武器的完好,否則仗就白打了。

龍謙做了開場白之後會場靜默,龍謙轉臉去看方聲遠,“方總理,政府系統是什麼章程?”

“這個,當然要提條件。感謝國防軍打出了令人揚眉吐氣的戰果,財政部估算了迄今的戰費,林林總總加起來高達近億華元。這筆錢,當然要努力向日本要回來。”

龍謙有些不高興,“就這些?日本的外匯儲備是多少?他們無力支付怎麼辦?”

“賠款可以從我們向日本的賠款中扣抵。”方聲遠小聲道。他確實失職了,光是陷入巨大的興奮中,竟然沒有組織研究拿出一個代表政府的一攬子意見來。

“各位部長先生們,對總理的意見怎麼看?”龍謙問坐在會議室左側的文官們。

文官們的發言沒有一個令龍謙滿意的,除了于右任的發言涉及到日本在華權益的收回外,其餘大多圍繞著賠款來考慮問題。

龍謙不高興了,“先生們,你們的發言令我很失望。國防軍付出重大犧牲打贏了這場關鍵的戰役,但政府卻沒有做好將勝利轉化爲現實成果的準備!這成何體統?!難不成將士們在前方拼命,政府只是觀戰?而且,考慮問題既要立足現實,又要展望長遠。現實是什麼?歐戰正在激烈進行,除美國和意大利外。世界上所有的強國都捲入這場大戰了!爲什麼英國人如此熱心?一再催促外交部表態?我們清算日本,必須顧及世界局勢。此其一。其二,日本的現今是什麼情況?他的談判底線是什麼?他們能捨棄什麼不能捨棄什麼,都要認真考慮。其三,除了戰爭賠款,我們有沒有別的路可走?南滿鐵路被日本人所控制,旅順大連被日本佔著,臺灣澎湖就更別說了,關內也有日本駐軍,天津、漢口、廣州、杭州、沙市、廈門都有日本的租界。收回這些租界是不是更好?這些因素我們要通盤考慮。還要將列強的態度考慮進去!剛纔我說了,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我們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吧?要知道戰爭並未結束,幾十萬將士仍在前線浴血奮戰。我們要對得起他們的犧牲!我建議休會吧。由方總理牽頭。外交部爲主研究一個章程出來再討論吧。”

龍謙將軍方將帥及強力部隊首腦留下,揮退了政府系統的官員。但他最後留下了直隸省長兼北京市長鄧清華。

“我就說他不行嘛。”石大壽目視著方聲遠的背影大聲說。自從國慶日方聲遠在魯山問題上失言,一部分將帥就對方聲遠有了意見。

“閉嘴!總理是你可以評價的?”龍謙狠狠瞪了石大壽一眼。“現在我聽你們各軍區的備戰情況!和談是政府的事,打仗是你們的事。從北方軍區開始,按照衛戍區、東南、南方、西南、西北軍區的順序,一個個來!”

捱了訓的石大壽清理了下思路,從遼寧局勢開始彙報北方軍區的備戰情況。

軍區司令官們的彙報基本令龍謙滿意,特別是有可能發生對日戰爭的幾個軍區,都做好了充分的戰爭準備,部隊枕戈待旦,隨時可以開動。

然後是總參做了總體分析,司徒均贊同轉入和談,但要充分保證國家的權益。司徒均建議就此驅逐日本駐直隸境內的所謂駐屯軍,先解決此肘腋之患。根據庚子條約,當年參加對清戰爭的列強在北京、天津至山海關一線都有不同數量的駐軍,新中華成立後,德、奧、英、法、俄的駐軍逐漸撤退,留下的只是象徵性的部隊了,但日本和美國還駐紮了成建制的軍隊,其中美軍有一個加強的海軍陸戰營,駐天津,日本則設立了中國駐屯軍,總兵力約七千人,分佈在自天津至山海關的鐵路沿線。在山東戰役進行期間,這部分日軍受到國防軍第4師、第10師的嚴密監視,沒有蠢動。雙方並未發生實際的衝突。

“我同意司徒的意見。”王明遠發言道,“要讓日本人吐出遼寧是不太可能的,那樣他們日俄戰爭的成果就全吐出來了。但可能收回天津。收回天津比起多要些錢要有利的多。驅逐日本駐屯軍對於改善京畿防務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這麼一支部隊駐紮在首都跟前,拋開國防安全,面子也丟不起。”

“是的,明遠部長說的是。”警政部長陳超補充道,“自清室遷至承德,越來越多的皇室及前朝貴胄跑到了天津。比如肅親王善耆,就住在天津日租界,跟日本人走動很密切。徹底收回天津是很好的建議。”

“其他租界也應藉此收回。”胡宗玉中將接話,“漢口發生了針對日本僑民的暴力事件,是民衆怨氣的一次爆發。如果不是國柱老哥在山東打的漂亮,日本人早就抓住此事不放了。我建議除了收回天津,將漢口、杭州等日租界全部收回來。”

西南軍區司令官藍心治發言道,“山東大捷的消息令西南諸省民衆極爲振奮,要求參軍的人數比往年多了數倍!同時引發了對其他國家,特別是法國的仇視。張瀾等社會名流託我向司令建言,應徹底收回我國失去的權益。但我考慮,列強多年來的對華政策都是聯動的,我們對日本的動作大了,會引起英法等國的不安。司令剛纔已經談到了底線問題,我們對此應有最壞的估計。”

“藍司令說的很是。”司徒均肯定道。

龍謙微笑著對藍心治說,“心治長進不少啊。能看到這個問題很不錯。關鍵是軍隊,如果我們還能打出幾個山東大捷,我就沒這麼多的顧慮了。可是不行啊,山東一戰,把我們的家底打光了!老宋(宋晉國)給我的報告我壓下了,沒有批轉各位。說實話,這個仗,我們也打不起了。”他轉向了海軍總司令方時俊,“時俊,你的潛艇還剩多少?”

方時俊搖搖頭,沒有說話。戰前成軍的潛艇部隊在收穫了令世界矚目的戰果的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已經戰沉7艘,因故障沉默2艘,因基地被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封鎖,得不到維修補充的潛艇部隊實際上已經失去戰鬥力了。

“海軍打的好!時俊指揮的也好!另外就是航空兵,山東戰役展示了飛機的巨大威力,應該不會再有人反對發展航空了。但空軍也精疲力竭了,情況我基本清楚,航空兵主力調出戰場休整是正確的。”龍謙將目光轉向商鳳春中將,“戰後,我們要大力發展空軍,這是第一位的,陸軍要讓一讓了。”他停了片刻,“這次召你們來,除了討論戰爭的收尾問題,還想就國防戰略進行一次研討。總的想法是抓住歐戰的機會,在發展經濟,增強國家總體實力的大前提下加速發展我們的軍備。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個師?如果我們加入歐戰該如何辦?部隊現有的編組方式是否適應現代戰爭?各兵種的比例是否恰當?都要討論。在此之前,我還想讓你們幾位司令官去趟山東,實地考察一下戰場,對你們管軍治軍是有好處的。哦,對了,這次從西南調的第2師,從東南調的18師,從衛戍區調的第1師,都打的不錯。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反映出我們在訓練及裝備使用上的不足。你們去山東後要注意多收集失敗的戰例,大部分時候,失敗纔是真正的財富。提醒你們吧,就火力的密度而言,山東戰役是國防軍成軍以來最強的,但比起歐戰戰場就小巫見大巫了。不要沾沾自喜!好了,剛纔大家提了好些好的建議,我很滿意。蒙山軍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國家最值得信賴的終極力量。難得我們這些老戰友聚在一起,我已經安排歐陽準備晚宴,我們這些老兄弟好好喝一杯,不醉不歸!”

很少與老上司聚會的司令官們興奮起來。

第2節 南滿支隊2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12節 蔡元培第8節 湖北第21節 司徒均第8節 連樹鵬第3節 吳永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2節 春節一第14節 突圍一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25節 寧時俊二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6節 隨營軍校第6節 抗洪六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9節 阻擊二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10節 戰後總結二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2節 美國特使第16節 肅奸第4節 萊州第3節 要塞三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27節 變化三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2節 初戰一第27節 風波二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22節 擴軍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七節第31節 錦州之戰第24節 俘虜們一第14節 平叛四第23節 伙食問題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16節 平叛六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7節 許思一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9節 別離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6節 中國成了香餑餑第24節 貪腐案三第21節 外交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8節 湖北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10節 升允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6節 袁世凱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28節 拖刀計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16節 逆襲一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5節 膠州灣第7節 彼得堡三第9節 戰後二第9節 天津三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6節 政黨之議第11節 故土第14節 楊士驤四第2節 北京二第39節 周馥一第13節 俄國戰略第24節 寧時俊一第5節 膠州灣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8節 奉天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2節 南滿支隊2
第2節 南滿支隊2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12節 蔡元培第8節 湖北第21節 司徒均第8節 連樹鵬第3節 吳永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2節 春節一第14節 突圍一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25節 寧時俊二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6節 隨營軍校第6節 抗洪六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9節 阻擊二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10節 戰後總結二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2節 美國特使第16節 肅奸第4節 萊州第3節 要塞三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27節 變化三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2節 初戰一第27節 風波二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22節 擴軍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七節第31節 錦州之戰第24節 俘虜們一第14節 平叛四第23節 伙食問題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16節 平叛六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7節 許思一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9節 別離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6節 中國成了香餑餑第24節 貪腐案三第21節 外交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8節 湖北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10節 升允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6節 袁世凱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28節 拖刀計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16節 逆襲一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5節 膠州灣第7節 彼得堡三第9節 戰後二第9節 天津三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6節 政黨之議第11節 故土第14節 楊士驤四第2節 北京二第39節 周馥一第13節 俄國戰略第24節 寧時俊一第5節 膠州灣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8節 奉天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2節 南滿支隊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东| 旺苍县| 郸城县| 安西县| 鸡西市| 合阳县| 灵璧县| 蓬安县| 都昌县| 高尔夫| 竹溪县| 尼勒克县| 安丘市| 桂平市| 潮州市| 茂名市| 延津县| 新密市| 武胜县| 榕江县| 英山县| 北票市| 中卫市| 湄潭县| 南召县| 伊通| 秭归县| 托克托县| 康保县| 城固县| 长丰县| 玉门市| 东兰县| 石首市| 泰顺县| 织金县| 林甸县| 巴东县| 太仆寺旗| 双桥区|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