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

焦心的不只是方聲遠,還有經濟局長周學熙。不過,周學熙不是爲他的官職操心,而是爲他手裡的工作。他越來越覺得,不迅速組建中央政府併成立各省級政府的問題太大了,現在真的成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現實故事,真搞不懂龍謙爲何要等那個虛無縹緲的國會成立。

周學熙奉調進京前,曾跟仍在廣州的父親數次通信。由於蒙山軍首義廣州,周馥受到舊日官場朋友的非議,丙午年被推爲預備立憲公會會長、曾任廣東按察使的鄭孝胥還做了一首格律精嚴的七律刊登在《申報》上,很是將背主求榮的周馥譏諷了一番,鄭孝胥是時下最著名的詩人,將老周馥氣的夠嗆,偏偏還不能出言反駁,因爲總督級大員叛清算是由他開了先例,已經病故的楊士驤至少還採取了辭職的法子平息議論,周馥倒好,直接從兩廣總督任上轉到了蒙山軍陣營。

自滿清新政以來漸開的言論自由並未因蒙山軍奪取天下而收斂,不過所謂的清議很少評論龍謙以及他的高級軍官團,火力集中於那些“牆頭草”,很有些爲滿清抱不平的味道,周馥自然成爲了發泄的對象之一。

恪於清議,周馥在給周學熙的信中流露出對官場的厭倦之情,說近來睡眠不好,精神不濟,已經給龍謙去信要求辭掉廣州軍政府都督一職回鄉養老(其實那個職務毫無實權),但龍謙回信仍極力挽留。但去意已決,不想幹了。周馥雖表示了退意。卻要周學熙盡心爲新朝效力,“如今天下已定,他稱帝也好,共和也罷,當今天下已無人可與之爭鋒。吾兒爲其效力多年,薄有微功,其在廣州時多次稱讚於你,定然不會令你久居華源偏狹之所。以爲父觀之,或者進京參與部務,或者協助陳越之執掌山東政務,二者必居其一。吾兒萬不可受爲父之影響,更不可恪於清議,周家未來,全繫於你一身了……”

周學熙當然不會受父親灰暗情緒的影響。他早就是蒙山軍經濟界重將了。戰爭爆發前後,周學熙全力組織軍火生產,不僅使山東軍槍彈無缺,還支援了南方軍及北方軍大批的軍火,爲蒙山軍奪取天下立下了大功。怎麼會在新朝建立卻辭官不做?他在山東時給其父最後的一封信中說,他無意做官。只願意實業救國,如果每省都有一個華源集團,將是何等的局面?不說超越英美,至少日俄是不在話下了。至於陳越之已回山東主政,曾對我透露或將調我進京。我見到大帥,定當陳述我的理想。

很快。調他進京的命令到了。

他戀戀不捨地交卸了華源的差事,動身赴京。沒想到龍謙給了他軍委會經濟局長的高位。中樞機關尚未組建,軍委會便是最高軍政機關,一共才設了五個局,他竟佔據其一,而且是至關重要的經濟局!一躍成爲可以與方聲遠比肩的大人物了。

經濟局的使命龍謙已經跟他說清楚了,在政府組建前,經濟局就是經濟內閣,負有整理全國經濟的重任,無論是工業農業還是交通稅收,無一不在經濟局的管轄之下!

周學熙立即表示自己難以勝任。他對龍謙說,若是要他管理一省之實業,他有信心管好,但你給的擔子太重了,挑不動!

龍謙對他說,挑不動也得挑!除了你,我還沒有想到更合適的人呢。我們千辛萬苦將江山奪下了,大家自然得去挑原先沒有挑過的重擔,就是我,不也是每天摸索著幹嗎?緝之兄,我素知你和張毓蕖一樣喜歡搞實業,這很好,中國要強大,沒有強大的工業絕對不行!方鳴皋的政務局正在設計政府的組建,方案還沒有最終確定,但工業部是一定要有的,部長就是你!將來全國的工業佈局都歸你管,絕對有你的用武之地。現在要你做的,就是做好這一過渡階段的工作,等政府成立了,財政稅收,交通農業,自然有有司來管,你就可以全力抓實業了。

工業部長是一個令他心儀的崗位。自參與開灤煤礦與英國人的爭奪始,周學熙就迷上了實業,堅信只有興盛實業方能拯救殘破的祖國。這個理想在華源實業得到了部分的實現,如今的華源實業集團已經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龐然大物了……但統籌管理全國的工業建設,比管理華源實業不知難了多少倍,龍謙的器重令周學熙十分地興奮,特別是龍謙給他勾勒出那個十年規劃後尤其如此。

可是,軍委會經濟局並非是未來的工業部的雛形,而是統籌全國經濟工作的機構。除了規劃工業佈局之外,還要考慮農業、商業以及金融問題,這是龍謙明確的指示。所以,周學熙就任經濟局長後,首先成立了四個處:工業、農業、商業及金融處。自己兼任工業處的處長,網羅了山東農業、商業上的人才:陳超推薦的後期主導鄉村自治的鄧公超爲農業處長,華源實業主管銷售的副總裁謝德義爲商業處長。但金融方面他就沒人了,好在龍謙點了將,以山東商業銀行總裁蔣繼英爲金融處長。

龍謙給經濟局的任務有三個,第一是不拘一格地收羅人才,不管其出身如何,只要擁護新政權並且確實有才能,都可以吸納進經濟局“儲備”起來,將來中央政府機關成立,需要大批的懂經濟的人才,所以,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第二是展開調研,摸清家底,特別是工業方面的家底,以利全國工業的佈局及制定中長期規劃。對於農業方面,最當緊的任務就是復甦農業,也存在加強調研,制定相關政策特別是進行土地改革政策的問題。第三就是整頓財政金融秩序,成立中央銀行。籌備發行統一貨幣。

這是極其艱鉅的任務。周學熙認爲比衆目睽睽的政務、宣傳兩局的壓力大多了,數次向龍謙提出自己不勝任經濟局長的重任。要求龍謙另選賢能,他願意擔任工業處長,在那個方面,他自認還可以大展手腳。

龍謙否決了他的要求,但給他加派了兩個副手,其一是已經奉調進京的蔣繼英,出任了經濟局副局長兼金融處處長,挑起了統籌金融(主要是財政)方面的工作。另一個副局長是宋晉國,蒙山軍的後勤專家,聯勤總部部長,但宋晉國一直未能到任,他尚在湖北處理漢冶萍公司的事務,因爲涉及到日本及其他國家的投資,收回漢冶萍公司的工作極其複雜。甚至涉及到新中國的外交格局。

其實,經濟局的現實任務是籌措軍費及中樞的開支。戰爭雖然結束了,但軍隊卻擴編了,陸軍十七個師加上輸誠的海軍,總兵力近五十萬人,光是軍餉。每月就是三百二十萬大洋,就算蒙山軍有“存錢不取”的傳統,少於二百萬是不行的。這僅是軍餉,外蒙要用兵,聯勤總部裝備局繼續給山東實業下軍火訂單。部隊還要整體換新式軍服,山東實業不能像戰爭期間一樣全部墊付資金了。內戰的三個月,華源、中興兩大集團提出了全力以赴支援前線的口號,職員的薪水縮減了三分之二,等於欠了一筆錢。如今天下姓了龍,不能不補發所欠的薪餉。中樞進駐北京要花錢,還要承擔清室的費用,對西北、西南等苦瘠之地也要管……據周學熙估計,就算將武器購置的費用拋開,每月至少需要四百萬大洋的開支!中央的財政收入主要是關稅和鹽稅,大部分被列強掌握用來還賠款了,地方解送中央的因爲戰爭爆發肯定減少了,就算山東因爲有了石油收入可以支持一塊,怕是也遠遠不夠。一度時間周學熙對財政問題十分的擔心。

好在這些款項不需要他操心,有蔣繼英的山東商行墊付,讓他很是鬆了口氣。不過,周學熙還是很好奇,山東商行究竟有多大財力?都說蔣繼英在橡膠上很是掙了錢,就算撈了兩千萬,對於龐大的開支也只能支撐幾個月而已啊。這方面龍謙沒有跟他細交底,他也懶得問。

漢冶萍聯合公司是周學熙所關心的,如果盤活張之洞創辦的這個大企業,中國的鋼鐵產量會再上一個臺階。但肯定要花錢的,到了北京後,周學熙得到漢冶萍現狀的報告,其間糾纏了大量的外債,頓時將他本來的喜悅沖銷了——那不是資產,而是包袱了。

好在宋晉國不辱使命,經過幾個月的折衝樽俎,終於取得了令龍謙可以接受的結果,昨晚,宋晉國終於返回了北京,沒有去他的聯勤總部,而是先到經濟局報到了。

就在白瑞庭帶著方聲濤做客鐵獅子衚衕暢談美國民主制度的弊端之時,宋晉國正向周學熙彙報漢冶萍公司的復產及與日本的交涉問題。

幾個月不見,宋晉國整整瘦了一圈。

“宋部長辛苦了。”周學熙由衷地說。

“爲司令操勞不能說辛苦,再說,大家不都一樣嗎?”

“見過司令了?”

這是自然的,宋晉國剛從海晏堂出來,因爲龍謙事情太多,好幾撥人等著接見,宋晉國算是“插了隊”,匆匆見了龍謙一面,向龍謙報告了湖北的差事(其實彼此往來電報甚多),便告辭出來。

“你見過家人了嗎?”周學熙問。

“他們來京了嗎?”宋晉國驚訝道,他剛纔真沒聽龍謙說起。

“大帥已經將你家眷接來了,你這人啊,怎麼不先回家看看?”

“我哪裡知道……我還以爲她們還在濟南呢。”宋晉國是在兗州娶的親,已經有了三個孩子,老婆很能幹,家務一向打理的井井有條,他根本不需要操心。

“大帥已經定都北京,聯勤總部已經搬到北京來了,暫時在鐵獅子衚衕辦公,你的家人當然要進京來。我看你還是先回去看看吧。我這就安排車送你過去。”

“不急,不急。我先把武漢的情況給局長大人報告下吧。”操著一口山西話的宋晉國摸出一個小本子,開始彙報湖北之行的結果。

宋晉國恭敬的態度令周學熙有些不好意思。周學熙自認眼前這位身穿便服的中年人在蒙山軍體系中的地位比自己高的多。“宋部長,要不我們叫蔣副局長來?”

“應該。蔣繼英在嗎?”

蔣繼英很快來到周學熙的辦公室。

“蔣行長對漢冶萍的情況比較熟悉,這幾個月我奉司令的命令向老蔣要了130萬呢,”宋晉國喝了幾口茶,“起初只是想著將漢陽鐵廠及軍工廠儘快恢復生產,後來牽進了大冶鐵礦及萍鄉煤礦,問題越來越複雜,我在這三地來回跑……漢冶萍不只是資金問題。也不只是人才和技術問題,更爲棘手的是外資問題,器重最主要的是與日本人的糾葛。日本八幡制鐵所依賴於大冶的鐵礦石,堅決反對我們將漢冶萍徹底收回……司令的指令又很明確,絕不容日人染指漢冶萍的經營,更不容日人控制這所僅次於沂州鋼鐵的聯合型企業,所以。耽誤了時間了。”

漢冶萍公司正式成立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盛宣懷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及萍鄉煤礦合併成立了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全部員工5500人。自1896年,接手漢陽鐵廠的盛宣懷就向日本借了第一筆款子,1898年開辦萍鄉煤礦又向日本借款。1902至1906年,累計向日本借款達300萬兩白銀。1908年三廠合併。因啓動生產的資金不足,盛宣懷又向日本借款50萬兩白銀,約合日元70萬元。至次年蒙山軍起兵,漢冶萍公司總計用銀2900萬兩,其中1000萬爲資本金。剩餘1900萬爲借款,其中日本佔了一半。

日本借款有苛刻的條約。是以廠礦財產和鐵砂爲擔保的,期限爲三十年,大冶鐵砂除漢陽自用外,應優先售予日本人。鐵砂價格由雙方商定,不受國際市場影響。

好在宋晉國在山東與德國、美國人的交往中積累了較爲豐富的經驗,而且,由於受龍謙的影響,蒙山軍土生土長起來的軍官們對列強沒有仰視和畏懼,漢冶萍是一定要控制的,參與了中興鋼鐵和華源軍工建設的宋晉國在鋼鐵和軍工方面有著超越國內絕大多數人的深刻認識。

南方軍佔領湖北江西,漢冶萍當然落入蒙山軍控制之下。龍謙視察漢陽,似乎未注意到大冶鐵礦及萍鄉煤礦的問題,只是承諾投入資金儘快復產。宋晉國帶了資金抵漢陽後,深層次問題逐漸暴露,而且,日本人也找上了門,駐華公使派出了商務參贊代表日本政府前來交涉,敦促蒙山軍軍政府履行盛宣懷與日本的合約。

如果是馮國柱處理此事,或許會引發激烈的外交衝突。但宋晉國不會,宋晉國此人雖從軍多年,但商人氣質很濃,非常重視合同商譽。他沒有覺得日本人找上門來是尋釁滋事,而是根據合約與日人展開了周旋。期間自然要請示龍謙,龍謙支持宋晉國立足用商業談判的方式解決漢冶萍問題,但要牢守底線,即漢冶萍公司的控制權必須掌握在蒙山軍之手,不準日人蔘與漢冶萍的經營。這也是宋晉國爲自己設置的底線。

在另一個時空,漢冶萍的命運極其悲慘,因爲民國政府無力投入資金來保衛漢冶萍,只能坐視日人的侵奪,一度時間,孫氏曾想著將漢冶萍抵押給日本換取貸款,遭到全國的反對而作罷。但宋晉國代表的蒙山軍手裡是有錢的,宋晉國咬定協議,大冶鐵礦砂可以優先出口日本,但前提是滿足漢陽鐵廠的需求,這點日本人無從反駁,只能認可。宋晉國有一張極具殺傷力的底牌,那就是與美國簽訂的繼續擴建中興實業旗下的沂州鋼鐵的一攬子協議,美國人熱衷將技術及設備賣給中方,並且派遣了打量的人員前來山東,協助沂州鋼鐵規模的擴張與技術的升級。但沂州鋼鐵在年產量達到30萬噸之後,受限於地理交通問題,暫時不適宜做更大規模的續建了,中興實業的首腦們已經學會了覈算成本,認識到了沂州選址的侷限性。從而提出了鐵路、公路等方面的建設規劃。但隨著反清戰爭的打響,有限的資金必須首先保證戰爭的勝利了。現在。宋晉國手裡捏著與美國人的合約,心裡頓時多了幾分底氣。他在與美方溝通後,帶美方參觀了漢陽鐵廠,建議將本來用於沂州第四期擴建的資金及設備用於漢陽,美方立即同意了。沂州派出的專家組與美國技術人員實地調研後,認爲張之洞當初的佈局頗有可取性,沒有將鋼鐵廠設於大冶鐵礦附近而是選擇了漢陽,初看是增加了運輸成本。細算卻是節約了成本,因爲鋼材出廠運輸的成本降低了,而且,漢陽其他配套設施更爲完善。美方首席專家認爲,中國政府(美國技術人員早已承認蒙山軍政權威中國的合法政府了)應當加大漢陽鋼鐵公司的建設,它應當超越沂州成爲中國最大的鋼鐵基地,規模至少應當達到200萬噸每年!

在美國鋼鐵界大量剩餘資金急需尋找出路的情況下。宋晉國提出的向美方貸款對漢陽鐵廠進行大規模改造的意見立即被美方原則接受。第一期確定的目標爲年產粗鋼30萬噸,生鐵40萬噸。龍謙立即同意了這個合資方案,授權宋晉國全權代表新中國政府與美方談判。由此帶出美方敦促蒙山軍軍政府儘快建國的建議來。宋晉國當然不去管建國的時間表,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漢冶萍,他認爲,在漢陽鐵廠規模陡然升高後。大冶鐵礦將無餘力供應日本,盛宣懷的協議將無疾而終!

不過,與美方的商務談判儘管嚴格保密,但日本人還是聞到了不詳的氣息,由此橫生枝節。代理駐華公使本多熊太郎跑到武漢,曾對宋晉國說出要動用海軍保衛帝國的經濟利益一類的威脅話語。一向溫和的宋晉國卻表現出了極其強硬的態度:你們如果按照商業規則談,那我們也持同樣態度。做生意嘛,一輪談不攏就談兩輪。但如果想著動武,那好,我們奉陪就是。十年前,我們不過千餘人就敢收拾你們八國聯軍,現在我國防軍數十萬健兒,難道還怕了你們不成!

當時,出於經濟極端困難下的日本政府是不可能單獨在長江中游冒著挑戰英美利益的危險對中國動武的。龍謙看的很清楚,宋晉國也一樣明白。日本人清楚地認識到龍謙領導的蒙山軍已經不是腐朽的滿清了,幾艘軍艦開入武漢江面無濟於事,結果只能令自己蒙羞。於是雙方繼續進行商務的談判,在美、英等國的參與下,中外各方在春節前簽訂了一份協議,1、承認中方對漢冶萍聯合公司擁有控制權及經營權;2、覈算歷次外資的投入,明確漢冶萍的債務;3、中方應在二十年內逐步償還負債,每五年根據國際金價走勢計算一次利息;4、中方用於償還外債的實物每五年議價一次;5、爲保證日方的利益,大冶鐵礦所產礦砂用於償還日方債務部分不得少於總產量的30%。

這份協議暫時解決了中日就漢冶萍的紛爭,捍衛了中國的經濟利益,但也承認了歷次注入的外資。迫切需要大冶鐵礦砂以支持八幡制鐵的日本雖然不甚滿意也無可奈何。消息一出,湖北及全國爲之轟動,上海、江寧的報紙甚至稱讚宋晉國是民族英雄了。

“宋局長爲國家立了大功了。”周學熙讚道。

“別這樣說,”宋晉國擺擺手,“都是司令撐腰,而且,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很多原先不懂的東西,我們這個新國家身上的包袱實在是太重了。”

“正好咱們仨算是湊齊了,正好聽一聽子俊兄關於金融改革及設立中央銀行的最後方案。”周學熙看著宋晉國,“你可別說你不懂,要我看,你纔是真正的行家。”

“緝之兄過譽了。說實話,我在處理畢漢冶萍問題後要將主要精力放在聯勤部呢,你不會不知道,司令馬上要對外蒙出兵了,或許會跟老毛子開仗,北方軍區的槍械彈藥供應可是一件大事呢。搞不好我還得去山東坐鎮。”宋晉國臉上憂色忡忡。

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12節 預備役第15節 末日二第七節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3節 動員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29節 參謀第14節 構想第10節 戰後總結二第29節 文尼察之戰一第17節 龍楊會第13節 橡膠危機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31節 情報處二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12節 中樞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7節 這一仗一第10節 寺內第7節 政府第10節 天津四第4節 練兵之始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22節 貪腐案一第15節 平叛五第15節 演習第7節 兗州行一第5節 楊度第20節 軍委會第3節 龍口第3節 立憲之爭第18節 末日五第2節 懷來第2節 軍銜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26節 風波一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17節 新兵連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13節 新局面一第36節 風起二第14節 末日一第24節 縱論二第15節 黃興入粵第14節 晉源票號第15節 末日二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10節 這一仗四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16節 新局面四第2章 立憲風雲第一節次子出生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2節 繼位爲誰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9節 兗州行三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3節 重逢第2節 齊河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7節 武昌二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25節 招商會一第12節 平叛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8節 末日五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16節 末日三第13節 大幕拉開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38節 山東提督第9節 王士珍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9節 沈旦堡一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1節 進京一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7節 要價第4節 無錫二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3節 重逢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7節 天津一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6節 北京會議第5節 事與願違第26節 平定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8節 階級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
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12節 預備役第15節 末日二第七節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3節 動員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29節 參謀第14節 構想第10節 戰後總結二第29節 文尼察之戰一第17節 龍楊會第13節 橡膠危機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31節 情報處二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12節 中樞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7節 這一仗一第10節 寺內第7節 政府第10節 天津四第4節 練兵之始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22節 貪腐案一第15節 平叛五第15節 演習第7節 兗州行一第5節 楊度第20節 軍委會第3節 龍口第3節 立憲之爭第18節 末日五第2節 懷來第2節 軍銜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26節 風波一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17節 新兵連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13節 新局面一第36節 風起二第14節 末日一第24節 縱論二第15節 黃興入粵第14節 晉源票號第15節 末日二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10節 這一仗四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16節 新局面四第2章 立憲風雲第一節次子出生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2節 繼位爲誰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9節 兗州行三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3節 重逢第2節 齊河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7節 武昌二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25節 招商會一第12節 平叛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8節 末日五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16節 末日三第13節 大幕拉開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38節 山東提督第9節 王士珍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9節 沈旦堡一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1節 進京一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7節 要價第4節 無錫二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3節 重逢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7節 天津一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6節 北京會議第5節 事與願違第26節 平定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8節 階級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新县| 思茅市| 旌德县| 齐齐哈尔市| 会同县| 新宾| 镇江市| 广宁县| 丁青县| 基隆市| 怀化市| 合江县| 清新县| 曲沃县| 城固县| 东海县| 龙川县| 宜春市| 潜山县| 平阴县| 惠来县| 朝阳市| 固阳县| 长乐市| 合山市| 灵丘县| 固阳县| 株洲县| 杭锦旗| 稷山县| 吉水县| 鄄城县| 义马市| 西乌珠穆沁旗| 澄城县| 南宁市| 博罗县| 张家口市| 潞城市| 福鼎市|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