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節 升允

史密斯到得西安時,龍謙由升允陪同去了陝北視察延長油田的開發。前清官員留用升入省部級的不多,升允是其中之一,現在擔任陝西省副省長,主管交通、教育。曾在延長油田上下了大工夫頂住了德國人壓力的升允對於新中華建立後放棄延長油田轉而對山東直隸油田投入大本錢表示不滿,龍謙視察陝西,升允總算逮到了機會,在看過陝西大學、航空研究院及西安東郊斜口鎮兩所小學的義務教育後,非要拽了龍謙去看陝北油田。

曹敏忠去了西府辦案,劉道一留在渭南,端方也和曹敏忠去了西府,他是去檢查西安至西府公路建設進度的。龍謙也想去看看陝北的現狀,他自當了總統,尚未踏足陝北。於是欣然接受了升允的邀請,乘坐汽車在總統衛隊的護送下去了陝北。

方聲遠跟史密斯接觸的具體情況龍謙已經知曉了,方聲遠親自撰寫的會談紀要通過飛機送抵了西安。長途電話網正在建設中,西安至北京的電話線已經開通,但音質很差,方聲遠還是用了龍謙喜歡的辦法。現在有了飛機後,龍謙出巡時與北京也能保持密切了,最多隔一天,總統辦公廳便會通過專機將需要龍謙批閱的緊急公文送達總統所在,批閱公文信函成爲了龍謙的主要工作,每天至少要花費六個或者更多的時間幹這件越來越令他厭惡的事情。

龍謙決定涼一涼史密斯。他堅信現在著急的是英國人而不是自己,於是他留下古小林等候史密斯,自己與升允去了陝北。

升允是端方推薦的。證明這是一個人才。瞭解了升允的過去後龍謙對這個滿族官員更爲滿意,在陝西巡撫任上升允辦了不少好事,比如籌辦陝西大學堂以及籌建開發延長石油都是利國利民的善舉,而且,此人極爲清廉,在滿清官場上很是難得。

在西安時龍謙就兩次與升允長談,話題很雜。從升允口中獲得了許多他所不知道的情況。比如東陵和西陵的保護問題,按照升允所說。清廷兩座帝陵的破壞情況極爲嚴重,已經發生了盜墓事件。龍謙極爲驚詫,因爲鄧清華根本沒有報告過他此事。龍謙當著升允的面給鄧清華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短信,批評了鄧清華對清室遺蹟保護的漠視。要求直隸省會同文教部研究一個對兩陵的具體保護措施,強調帝陵屬於文物範疇,須得妥善保護,應組織專門人員,列足經費,現階段不允許任何開挖帝后陵寢的做法。

這封信被通信飛機帶回了北京。

升允對此表示感謝。龍謙對他說,“你是站在滿族立場上考慮的,我則是站在文物保護的立場。滿清已經成爲了歷史,滿清的一些遺蹟已經成爲了文物。國家理應保護。”對於升允提出的保留太廟的建議,龍謙說可以研究,“皇宮已經闢爲博物院。雖然未對普通百姓開放,但最終是要開放的,中樞各機關基本搬出了西苑,包括先農壇,太廟,都佔據了京城最好的地段。如何處理,應當妥善籌劃。我國的歷史很長。古蹟很多,如何上升到民族文化傳承的高度統籌規劃是一個大問題,這不僅是前清古蹟單方面的事。先生這個建議提的很好。待我回京後將召集專門會議研究,如果你有什麼具體的想法,整理一下,到時候你來北京在會上講一講。”

升允就此談及對滿清的評價問題,對目前國內特別是文化界對滿清的批評很有些不滿,認爲將國家貧困落後歸結於滿清是不公平的。慈禧太后成爲了千夫所指的罪人,他不能接受。

龍謙就此與升允談了慈禧這個人,說,“我跟慈禧太后有過幾次接觸,客觀地講,沒有她對我的賞識,就沒有蒙山軍的發展。也沒有今天的共和國。但是,你要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滿清的垮臺是必然的歷史趨勢,沒有龍謙和蒙山軍,也會有別人來做這件事。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慈禧重用我是有私心的,目的是培養一支忠於她的武裝力量來對抗袁世凱爲代表的新軍。說我‘忘恩負義’的話建國前有,建國後也未禁絕。我不那麼在乎。我很早就看清了滿清朝廷以及慈禧搞不好中國的事實,滿清倒臺對於中國是好事而不是壞事,但滿清的帝后陵寢卻不應被破壞,滿清留下的人才不應被埋沒。從整體上講,滿清的帝王們比明朝要好,至少在勤於政務上比明朝好。可是你的祖先們不能認清世界大勢,不能做順應大勢的改變,也就註定被歷史拋棄了。”

升允很感謝龍謙對清代帝王公允的評價,但認爲滿清並非沒有意識到變革的必須,慈禧其實做了很多事,自少自己就親耳聆聽過她講變革的話。之所以沒有成功,實在是下面不成事,像奕劻那樣的混蛋根本就不該用。

龍謙對於這樣的談話很感興趣,尤其是對方本身就是滿清貴族。他對升允說,有關滿清人物的評價還是交給歷史吧,我們都算當事人,恐怕說了不算數。歷史人物的評價要靠時間來沉澱,五十年,一百年之後就比較公允了。現在有人提出修清史了,我極表贊成。奕劻現在在天津,惶惶不可終日,據說身體很差,他不擔心蒙山軍的人找他麻煩,而擔心清室的人清算他。我已經做了安全方面的指示,將來修清史,你,端方,載澤,奕劻,長庚,甚至鐵良,都可以在其中做點事。一定要將清史修好纔是。

升允心下黯然。修撰清史意味著清朝的終結。所有復辟的幻想都徹底破滅了。新中華成立六年來取得的成就足以打消任何復辟的幻想。好在這種變化大部分是自己願意看到的,特別是主權方面。

在去往陝北的路上,升允有更多的時間與龍謙交流了。他發現總統有著中樞大員所缺少的胸懷,對官員的出身不是那麼計較,更多地看能力,當然有個忠於國家民族的大前提在內。作爲前清留用的官員,升允一直感受到“正牌子”出身特別是軍隊出身將領的歧視,比如兩任西北軍區司令官,對他們這些“滿清餘孽”都有戒心。反而在總統這裡。升允獲得了應有的尊重,總統對他過去的政績很是瞭解。兩次提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強調中國多民族共和的特性,只要是忠於祖國和人民,國家不應按民族劃分。這使得升允感到很舒服。

去往延長的路上。更多的話題談到了延長石油。升允強烈建議中樞加大對陝北油田的開發,認爲西安已經是工業重心之一,對石油的需求越來越多,建設延長油田不僅能就近供應西北乃至山西的工業需求,而且能增加陝北的收入,西北百姓的生活實在是太苦了,建國六年來,西北地區百姓的收入並未增加多少,很多地方溫飽都未解決。陝西省有個統計數字。陝北延安、榆林、綏德三府人均糧食尚不到三百斤。

龍謙很高興升允注意到百姓的生計問題。但他對延長石油暫時沒有大規模投入的打算。

延長一帶是有石油的,但因爲成本問題暫時沒有大規模開發的價值,目前國內石油消費量極低。光是濟陽油田都存在著過剩,而出口也存在問題,在與日本發生戰爭後,一個毗鄰的巨大市場被廢了。德國法國都缺油,即便不是因爲戰爭,運輸成本肯定是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因此。目前對延長油田的大規模開發還不是時機。

“中央對於全國經濟的振興有全盤的打算。從明年起,將實行五年計劃了。核心是交通及工業基礎建設,當然還有教育不能放鬆。對於農業的投入不會增加,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西北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將來一定會大發展的。但眼下只能忍耐。西北最主要的問題是水土流失,缺水嚴重。你也看到了,大部分的山都是禿的,你們要想個辦法改變現狀,山西有些經驗,你們可以去看一看能否借鑑。要大規模地種樹、種草,擴大畜牧而不是開墾荒地來增加耕地。如果關中糧食不足以支撐全省,我寧肯從別的省調糧食給陝北,也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把西北變綠。這是一個大戰略,第一個五年計劃就是按照這個思路來制訂的,你們陝西大概正在搞自己的計劃吧,要按中央指出的路子走,要著眼未來而不是當下。”龍謙在延安府南勞山鎮打尖時對升允說。

飯店很小,羊湯和麪餅,連一盤蔬菜都找不出來。升允建議到延安城再用餐,說已經通知了延安府了。但龍謙說他餓了,就在這裡隨便吃點吧。幾十個衣冠楚楚的漢子突然出現在鎮上,還有當地百姓很少見的汽車,鎮上的人都知道來了大人物,卻想不到會是總統蒞臨。

“這個很難,怕是二十年也不易見效。”吃過簡單的午飯,升允陪著龍謙到鎮口散步,望著周圍荒涼的山頭說。

“古語說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我更看重長遠不急功近利的官員。對於陝北的戰略是正確的,當然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陝北的工業比例會隨之增加,榆林一帶有煤,其他的礦也不少,但綠化問題要堅持不懈地抓下去,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子孫後代會肯定我們現在的決策的,我堅信。”

“一定按總統的指示辦。”升允表態道。

“綠化荒山要調動百姓的積極性,一定要讓百姓嚐到甜頭才行。當然也要出一些地方性的法規,對於亂砍亂伐要禁止。百姓不會考慮幾十年以後的事情,他們只能享受政策的成果而不願意付出暫時的損失,你們要充分注意這一點。要將綠化戰略細化爲指標,作爲地方官任期的主要考覈內容,毫不留情地獎優罰劣,鐵腕推行。這一路走來,我是越看越傷心呢。”龍謙也在眺望著沉默了不知幾萬年的荒山,“我聽說甘肅一帶的秦長城遺址中有防潮設施,說明兩千年前西北雨水充沛,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如果綠化工作見效,會直接影響氣候的,你信不信?”

升允半信半疑。

“交通部會撥專款改善陝北的交通,至少要修一條西安連接陝北主要州縣的高等級公路,鑑於陝西的情況,省內自籌的比例會比其他省份低一些,你們要認真抓好這件事,今春就動工修築,這不僅是民生路,也是國防路。”

“聽說總統有加入歐戰的打算,不知是否屬實?”

“你聽誰誰的?”

“前些日子封司令在西安給我們講了戰備問題。封司令雖未明說,但屬下聽出司令官的話音了。屬下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嘛。”

“屬下以爲,總統中立之策就很好。歐洲離我們萬里之遙,何必爲他人作嫁?國家若是投入戰爭,必然虛耗國力,即使取勝,恐怕也是得不償失。建國六年來總統領導國家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何不沉下心埋首於經濟建設?”

“總理過去也是這樣認爲的。最近我跟他深談了幾次,他的觀點有些改變。英國派了特使來北京,總理跟英國人談的很好。英國特使急著要見我,追到西安來了,還是拉攏我國參戰的事。你說的不是沒道理,但古今中外的歷史都證明了,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不經歷幾場大戰是不會真正崛起的,跟日本人狠狠幹了一仗,青島天津收回了,京畿防務的隱患基本被消除,冀東不需要擺那麼多兵,對於國家也是節省。這個帳不能單算經濟,琉球檯灣澎湖被人霸佔,那麼多的租界,每年還要賠人家好幾百萬款子,怎麼能說我們自立自強?不參加這場世界性的大戰並取得勝利,我國就不會擺脫枷鎖,不會被人家看得起。更不會有大國的地位。兵兇戰危,中樞是慎重的,沒有七八分把握不會冒險的。這些話你不必對別人講了,到了你這個地位,要有全局的眼光,不僅要看到全國,還要看清世界才行啊。”

當天下午,龍謙抵達延安府城,這是一個極小的城池,方圓不足一公里,走幾步就到頭了。對於延安市長提出的整修城牆的要求,龍謙不認可,“修城牆幹什麼?如果可以,我倒建議你們扒了它。延安不會再有戰火了,這座對遊牧民族的邊塞要地不需要城牆了,有錢的話好好將路修一修,另外就是種樹,大規模地種樹,你看看周圍的山頭有幾棵樹?一場大雨,定會山洪肆虐。另外就是籌劃建一座電廠和自來水廠,切實改變延安人民的生活,修城牆幹什麼?無用功嘛。有那個工夫還不如修公共浴室和公廁呢。今天不去延長了,就住這裡吧。”

當晚,龍謙接到西安的電報,說英國特使已經到了西安,龍謙回電讓英國人等著,並且電令在蘭州的封國柱回西安議事。

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3節 走向戰爭第4節 黑溝臺二第9節 天津三第14節 平叛四第2節 初定軍律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12節 預備役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21節 敗露第17節 平叛七第6節 家事國事第十七 北京七第8節 阻擊第8節 如願以償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17節 刺殺第30節 情報處一第25節 計劃第32節 出征二第4節 方聲遠第29節 參謀第6節 讓步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23節 縱論一第27節 軍械組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4節 南京一第4節 鐵良發難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16節 平叛六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13節 新局面一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14節 突圍一第23節 行刺第22節 北京十二第3節 喀山二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8節 奉天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12節 反擊計劃第13節 新局面一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6節 政黨之議第10節 唐紹儀第14節 北京四第24節 貪腐案三第2節 分歧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9節 這一仗三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5節 演習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26節 平定第15節 演習第2節 南滿支隊2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7節 孫娟們二第8節 天津二第20節 秋瑾一第8節 陳家崖第18節 末日五第5節 楊度第6節 戰與撤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14節 袁世凱出山及北洋軍事計劃第30節 戰長沙三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27節 變化三第32節 洪粵誠一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七節第23節 北京十三第12節 條件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
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3節 走向戰爭第4節 黑溝臺二第9節 天津三第14節 平叛四第2節 初定軍律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12節 預備役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21節 敗露第17節 平叛七第6節 家事國事第十七 北京七第8節 阻擊第8節 如願以償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17節 刺殺第30節 情報處一第25節 計劃第32節 出征二第4節 方聲遠第29節 參謀第6節 讓步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23節 縱論一第27節 軍械組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4節 南京一第4節 鐵良發難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16節 平叛六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13節 新局面一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14節 突圍一第23節 行刺第22節 北京十二第3節 喀山二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8節 奉天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12節 反擊計劃第13節 新局面一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6節 政黨之議第10節 唐紹儀第14節 北京四第24節 貪腐案三第2節 分歧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9節 這一仗三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5節 演習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26節 平定第15節 演習第2節 南滿支隊2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7節 孫娟們二第8節 天津二第20節 秋瑾一第8節 陳家崖第18節 末日五第5節 楊度第6節 戰與撤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14節 袁世凱出山及北洋軍事計劃第30節 戰長沙三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27節 變化三第32節 洪粵誠一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七節第23節 北京十三第12節 條件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穴市| 藁城市| 南丹县| 襄樊市| 长岛县| 武鸣县| 贵阳市| 姚安县| 涟源市| 长岛县| 石景山区| 龙泉市| 中宁县| 临洮县| 郑州市| 太仆寺旗| 嘉祥县| 玉田县| 塔河县| 开封市| 连平县| 平邑县| 太白县| 海淀区| 六安市| 上饶县| 湘潭市| 鄂州市| 淮滨县| 庆元县| 正定县| 安西县| 温宿县| 合江县| 邵武市| 新安县| 互助| 麻阳| 阆中市| 西乌珠穆沁旗|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