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

此時,莫里循正在陳超的客廳與主人細談,氣氛甚爲歡洽。

這是莫里循來山東後第二次見陳超,採訪的重點是山東經濟。

莫里循來山東已經半個月了,因爲身份特殊,莫里循住進了迎賓館,他在接受《山東新聞》的採訪時坦言此行主要是來採訪山東實業的,因爲在京師已經看到了太多的山東商品,聽到了太多的山東傳奇。

他倒是言行一致,在濟南實地採訪了山東巡撫楊士驤及其主要官員,又用三天的時間實地採訪了華源實業公司的民用廠後,去沂州、兗州及青州走了一大圈,對山東實業的佈局有了直觀的瞭解,返回濟南後,莫里循在完成對華源經濟研究院、山東大學、山東工業大學、濟南兩所職業學校、自來水廠和發電廠的採訪後,通過迎賓館,向陳超發出了採訪申請,今天約好了來陳府會面,事先說好的還是討論經濟問題。

在暢談了對沂州等地的採訪感受後,莫里循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陳先生,你可知我來山東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莫里循一口流利的漢語打消了語言上的隔閡,而陳超這些年與洋人多有交往,也基本習慣了洋人的思維。

“哦,這我哪裡知道。倒是想聽聽您的高論。所謂旁觀者清,莫里循先生你的看法一定比我們這些生活在當地的更爲準確。”陳超含笑應道。

“哈哈,要說感受。還不是那些規模驚人,設備先進的工廠。而是人,山東人有著不同於其他省份,包括京師在內的精神風貌。”

“哦?”陳超來了興趣,“願聞其祥。”

“請陳先生原諒我的直率,”莫里循微笑著,“我來貴國十幾年了,實際上,我已經是半個中國人了。坦率地說,對於貴國。有兩點最大的感受。一是人民精神狀態的木訥,似乎對身外的事物毫不關心,根本就沒有喜怒哀樂。其次是公共衛生的混亂不堪。前門大街在貴國首都的中心區域了,那裡的骯髒、混亂無序到了令文明人難以容忍的地步。即便有了巡警。情況並未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在山東。特別是濟南,有著完全不同的景象。”

“請你說下去。”

“說實話,我完全沒有想到濟南市如此地乾淨整潔。市區竟然修建了下水道和水泥路,還安裝了路燈及垃圾箱,有勤勉的工人不停地清掃。下雨的時候,我彷彿置身於倫敦……城市綠化雖然剛起步,但可以看出管理者的良好用心和高明的規劃,樹種的選擇極爲合理,相信再有十年,不,最多五年,濟南的市容會成爲貴國第一,比起國外著名的城市也不遑多讓了……這些不是重點,最大的感受是濟南的百姓,穿著乾淨,臉上竟然帶著和煦的微笑,見了外國人並無驚訝,對於我幾次問路,基本都給予了熱情的幫助……”

“啊,先生過獎了。據我所知,這是近年來有大批洋人來濟南工作的緣故。您知道,華源的很多企業有著長期工作的洋人。”

“或許是吧。至少我來濟南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哈哈。令我驚訝的是,街上竟然設立了公共報亭和報欄,那些免費閱讀的報欄前,總有成羣的百姓在閱讀。濟南百姓的識字率比其他地方高的多,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啊,大概他們在閱讀就業的信息。這幾年濟南的工廠多了,工人們都上識字班,自然文盲就少了。”陳超對於這點也至爲自豪,“其實,鄉村的識字班辦的也很好,每個假期,濟南諸多學校都會組織師生去做掃盲工作,一部分會深入鄉村……”

“啊,真是了不起。他們都是自願的嗎?我的意思是,他們有沒有報酬?”

“報酬是有的,但不高。基本是志願。”

“除此之外,濟南的大學,職業學校以及非常著名的華源實業集團都很了不起。特別是華源實業集團研發的大批新產品,非常有創意,令人耳目一新。您可能不知道,京師上層人家,幾乎沒有不使用華源的商品的,從傢俱到人力車,以及不可缺少的服裝,哦,還有那些可愛的兒童玩具。我已經買了好幾套,準備寄回國內贈送友人了,哈哈。”

“哦?莫里循先生喜歡那些玩具?”

“是的,非常有創意。另外,濟南的治安也很好,軍隊和警察的紀律非常好,我來濟南前後十幾天了,沒有見到一起爭鬥事件……啊,濟南那些個商貿市場非常好,方便百姓又便於管理,還增加了稅收。我認爲,貴國的其他城市都應該學習濟南的經驗。即便是在我看來非常有朝氣的天津,我認爲完全落後於濟南了。”

“先生過獎了。”

“不,這是真實。作爲記者,尊重事實是我的職業道德。陳先生,我得出的結論是,山東有著一流的行政團隊,目光遠大的施政者,這在貴國是很罕見的。我見過了楊巡撫,他說這一切都是龍謙將軍的功績……很可惜,這次無緣採訪這位了不起的將軍。”

“哈哈,將功勞記在他一個人身上是不合適的。楊大人非常開明,從善如流,他纔是首功。”

“中國人有著謙虛的美德。不過,我聽說龍將軍是在美國長大的,他能擔任貴國如此重要軍職簡直令人感到驚奇。之前,我只是聽說了龍將軍的一些故事。如果有機會,不,我一定會當面請教龍將軍一些問題。”

“他現在去了廣東。您一定聽說了,廣東方面出現了騷亂,他奉命平叛去了。”

“是的,我聽說了。龍將軍剛剛平息了在貴國中部的一場由革命黨掀起的叛亂。”莫里循端起茶杯喝了口茶,“陳先生。中國如此之大,除了俄羅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領土如貴國如此的遼闊,沒有一個國家有貴國這樣多的人口。僅是一個山東省,便可以抵上大英帝國的本土了。我這幾天總是想一個問題,假如貴國的其他省份也如山東一樣轟轟烈烈地搞工業化,那該是一副什麼情景?”

“這個我可不知道。但聽龍謙說過,貴國(陳超一直認爲莫里循是英國人)的工業化已經有三百年了,但我們似乎還算不得起步。他跟我說過主要的工業指標,比如鋼鐵和石油。距離主要的工業國家差距非常大。您看了沂州鋼鐵廠。是不是很可笑?至於石油,我們根本沒有,哦,或許還沒有發現。”

“不。我認爲貴國的工業化進程已經起步了。它就在山東。就在這裡。”莫里循指指自己腳下,“而且,我認爲山東足以做範本了。沂州的鋼鐵比起文明國家來說。目前確實微不足道,但貴國有句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相信只要給你們時間,再有幾十年,將會非常的可觀。至於石油,我聽說龍謙將軍堅信貴國有石油,否則就不會與美國人合資建汽車廠了。我看了正在建設的工地,很有氣勢。哦,親愛的陳先生,我這完全是肺腑之言,不是無原則的恭維。我注意到,山東的工業是有明確可行的規劃的,而且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比如華源實業的經濟研究院,中興實業的技術中心,還有已經開辦的用於培養技術工人的技術學校,非常有眼光,非常了不起。不僅如此,你們還有很高明的商業模式,股權清晰,權責明確……山東的商品已經如潮水般地涌入京師,天津以及江浙……據說江浙的資本已經大批涌入山東,更促進了山東實業的飛速發展……”

陳超含笑不語。但心中對龍謙設想一步步變爲現實很是自豪。

“就此想請教陳先生一個重要的問題。您知道,被貴國朝廷通緝的孫文先生立志推翻現今的政府,爲此,他已經努力了十幾年了。而龍將軍的立場,已經表明了他是堅決捍衛現今政權的。您是龍將軍的岳父,我想問的問題是,龍將軍對於孫文掀起的革命,真實的態度是什麼?”莫里循換了話題。

陳超警覺起來,“他是朝廷的將領,自然遵從朝廷的命令行事。”

“不,恕我直言,貴國正面臨一場大的變革,貴國朝廷的當權者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感受到了這場變革,是的。比如去年秋天實施的中樞官制改革。沒有人會置身局外,龍將軍是一個有著遠大政治眼光的將軍,他會在這場改革中持何種態度呢?這讓我非常的好奇。”莫里循終於進入正題。

“這個,我不知道。他從來沒有跟我說過。”採訪到現在,陳超變得小心翼翼。

莫里循知道陳超在山東的實際地位,也曉得如果談及此前不久發生的與北洋的軍事對抗,陳超一定會王顧左右而言他。決定先繞開比較敏感的政治問題,“陳先生,山東實業發展至今,無疑與外國資本技術的進入有著直接的關係。但遺憾的是,無論是山東業已成形的軍工,還是蓬勃興起的民用,大英帝國均未參與其中,而是美國和德國佔據了主導。你們的東鄰日本據說很有想法,我在京師聽說了一些說法,其中之一是龍謙將軍對日本比較仇視……但日本卻是大英帝國的盟友。山東實業已已形成的這個局面,表明了山東當局的外交立場嗎?”。

陳超參與了華源和中興近年來擴張幾乎所有的決策,龍謙基本的策略便是依託美國和德國的技術和資金,主要是技術,期間確實有英國、日本的商人來過濟南尋求合作,但都沒有成功,被華源及中興苛刻的條件擋住了。陳超想了想,“對外的政治立場?不,您失言了。山東並無什麼對外立場可言,也沒有那個資格。華源或者中興,都只做實業公司應該做的事。”

莫理循笑了笑,“我能不能這樣理解,山東市場是完全開放的,山東的經濟是自由的,大英帝國的資本可以自由地進入山東。展開與山東實業集團各個方面的合作?”

陳超想了想,“是這樣的。你說的沒錯,山東歡迎英國的資金和技術。”

“這個非常好,太好了。我想,大英帝國對於山東飛速發展的經濟是感興趣的,當然,更關心山東當局的政治態度……”

“我剛纔說了,山東不存在什麼政治態度。山東不過是大清朝的一個省份而已。”陳超加重了語氣。

“是嗎?”。莫理循詭秘地笑笑,“但我認爲,山東這個省份很特別。它超過了直隸。山東已經可以在貴國政治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莫理循先生,我不希望你將我們剛纔的談話見諸於報紙,你必須對此作出保證。”

“我保證!請陳先生放心。我的一切公開的報道,不會披露我們談話的內容。”他特別強調了“公開”二字。

莫里循在陳府待了近兩個鐘頭。謝絕了陳超用餐的挽留。坐了他包租的馬車回到了迎賓館。他今天出訪只帶了一名護兵。其餘三人都給放假出去遊玩了。

茶房在給他送來開水時告訴了剛發生的一幕:一個軍官逃跑被打傷帶走,就在剛纔,就在迎賓館門前不遠。一灘血跡剛被清洗掉。

莫里循有個習慣,外出是總要“收買”下賓館的侍應生,有時幾個銅板就能給他帶來絕好的新聞線索。

現在就是。

“你說什麼?軍官被打傷?你詳細說一遍。”莫里循直覺這其間有絕好的新聞價值,“濟南的治安很不錯啊,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茶房將聽來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了一遍,“那些人是第五鎮情報處的,哨兵根本不敢管。”

“啊,啊,”莫里循的腦子急轉,思索著該從哪裡追尋這件事情的真相。

與此同時,江雲正向來到情報處的寧時俊和方聲遠報告了事情的原委。寧時俊板下臉,“你是怎麼搞的?連個人都抓不牢,差點讓他跑到王懷慶那裡!”

“是卑職的失職!他死了。”江雲一臉沮喪。

“笨蛋!簡直該死!”方聲遠罵道。

江雲知道,現在尚在審訊室裡的兩個未必是奸細,拘捕逃脫的那個一定有問題。

“那兩個呢?什麼結果?”

“一個死活不認,另一個胡亂攀咬。”江雲拿過詢問記錄,“竟然說宋晉國是他的上線……這個人肯定不是奸細,但沒骨頭,靠不住。”

“另一個呢,你認爲有問題嗎?”。

“我吃不準,他是抗洪那年參軍的,在參謀處也快兩年了,期間因表現出色被送入軍校學習了九個月,是司徒參謀長很器重的人,但嫌疑確實有,不過無法證實。”

“大帥不止一次對我說過,”方聲遠拿過詢問筆錄翻著,“別的不敢說,情報領域我們領先他們不止一個級別,怎麼會搞不清……江處長,你準備怎麼辦?這件事怕是遮不住了。”

“我想釋放他們,重點盯死參謀處那個,放長線釣大魚吧。”江雲嘆了口氣。

“那不行。對外怎麼解釋?你憑什麼保證他不會將審訊內容傳出去?如果我們內部還有奸細怎麼辦?你盯死他?我看你們情報處徒有虛名,煮熟的鴨子都能飛了。”方聲遠哂道。

“方高參有什麼好辦法?”江雲對方聲遠一直不那麼服氣。

方聲遠揮手做了個砍頭的動作,“寧錯殺,勿放過。罪名嘛,隨便給他們安一個就是了。”

“不,不能隨便殺人。”寧時俊立即表示反對,他想起了龍謙沂州道遇伏而引起的那場風波,“司令在,絕對不會同意胡亂殺人。他參軍已經四年了,不能因爲這些無法證實的懷疑就殺掉。這樣,鳴皋兄你不要露面了,我先跟他談談再說。那個軟骨頭扔給吳念,讓他下連隊當兵去!”

儘管方聲遠是龍謙委任的留守山東的一把手,但在軍事問題上,寧時俊纔是最終決策人,不等方聲遠說話,江雲立即立正答是。

“時俊,關鍵是如何對楊士驤王懷慶解釋。”

寧時俊已經推開了審訊室的門,“我見過他倆了。楊撫臺還是很知趣的,他那邊不要緊。至於王懷慶嘛,我算是得罪了這位新提督了,我看就由你老兄唱紅臉吧,大把的銀子餵過去,能拿住最好,不行再說。”

第21節 秋瑾二第16節 北京會議第5節 洹上第19節 袁世凱的盤算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9節 這一仗三第3節 周毅一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4節 見面禮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39節 周馥一第25節 新生活第10節 阻擊三第7節 這一仗一第16節 平叛六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27節 風波二第14節 構想第8節 陳家崖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4節 去哪兒?第26節 娜塔莉亞第12節 進京二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6節 家事國事第28節 變化四第8節 連樹鵬第17節 犧牲一第23節 伙食問題第17節 王士珍一第32節 變化八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2節 楊士驤二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13節 俄國戰略第6節 孫娟們一第9節 別離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7節 孫娟們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27節 招商會三第13節 機場宣言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2節 初定軍律第17節 逆襲二第13節 新局面一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9節 別離第15節 七月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8節 榮軍農場第6節 中國成了香餑餑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4節 于右任第8節 戰後一第6節 孫娟們一第20節 軍委會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14節 新局面二第8節 兗州行二第13節 重逢第30節 戰長沙三第24節 假戲真唱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9節 實力對比第17節 逆襲二第33節 採購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12節 反擊計劃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35節 大勢四第13節 機場宣言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17節 平叛七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3節 喀山二第26節 風波一第23節 貪腐案二第26節 風波一第33節 洪粵誠二第21節 司徒均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38節 山東提督第21節 分地和濟貧
第21節 秋瑾二第16節 北京會議第5節 洹上第19節 袁世凱的盤算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9節 這一仗三第3節 周毅一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4節 見面禮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39節 周馥一第25節 新生活第10節 阻擊三第7節 這一仗一第16節 平叛六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27節 風波二第14節 構想第8節 陳家崖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4節 去哪兒?第26節 娜塔莉亞第12節 進京二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6節 家事國事第28節 變化四第8節 連樹鵬第17節 犧牲一第23節 伙食問題第17節 王士珍一第32節 變化八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2節 楊士驤二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13節 俄國戰略第6節 孫娟們一第9節 別離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7節 孫娟們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27節 招商會三第13節 機場宣言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2節 初定軍律第17節 逆襲二第13節 新局面一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9節 別離第15節 七月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8節 榮軍農場第6節 中國成了香餑餑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4節 于右任第8節 戰後一第6節 孫娟們一第20節 軍委會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14節 新局面二第8節 兗州行二第13節 重逢第30節 戰長沙三第24節 假戲真唱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9節 實力對比第17節 逆襲二第33節 採購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12節 反擊計劃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35節 大勢四第13節 機場宣言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17節 平叛七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3節 喀山二第26節 風波一第23節 貪腐案二第26節 風波一第33節 洪粵誠二第21節 司徒均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38節 山東提督第21節 分地和濟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藁城市| 聂荣县| 景泰县| 阜阳市| 道孚县| 留坝县| 金平| 乌恰县| 乐至县| 洛川县| 修武县| 通城县| 突泉县| 肥乡县| 格尔木市| 长葛市| 丹凤县| 松江区| 蓬安县| 泰宁县| 兖州市| 雷山县| 汉阴县| 宝清县| 仁化县| 忻城县| 定兴县| 霍邱县| 卢湾区| 民权县| 禹城市| 茶陵县| 太和县| 衢州市| 通化市| 武功县| 礼泉县| 万山特区| 来凤县| 孙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