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公開信如同一記驚雷,在百度內部引發劇烈震盪。
有人膽戰心驚,彷彿看到自己職業生涯的斷崖,因爲他們看到的是業務關停,是人員的裁撤;
更多人卻是彈冠相慶,難怪近日內網論壇上那篇直指阿里軟肋的帖子未被刪除,反而被置頂推薦;
難怪大家最近在內網論壇的言論尺度如此大也沒有見到管理員的動作。
一切反常,此刻都有了最合理的註解。
這封內部信迅速獲得八成員工的聲援,成爲內網史上最火爆的帖子。
真正的企業變革,從來都需要自上而下的魄力與自下而上的響應方能成事。
但陣痛的到來比預期更快。
媒體敏銳地捕捉到這封信的重磅消息,隨著爆料,百度股價應聲暴跌7%。
隨後李彥洪的手機都被各路人馬打爆了。
正在彼岸科技園與陳默洽談戰略合作的他在是接聽和直接掛斷中,選擇了直接關機。
翌日的百度董事局會議,瀰漫著不同尋常的氣息。
這場會議特殊在於發起方式,不是由董事長髮起的。
這場由半數以上董事聯名發起的特別會議,罕見地聚集了常年旅居海外的重量級成員:
沃爾瑪家族代表、前董事會主席Greg Penner;
Uber與谷歌前高管Brent Callinicos;
摩根大通亞洲區前掌門Janet Li;
亞信聯合創始人丁健;
這幾位都是獨立董事,雖然不會干涉具體公司運轉的業務,但具有監督制衡、戰略決策與風險把控之責。
總裁張亞勤刻意遲到的入場,更添幾分微妙。
其實原本應該還有一位,但由於陷入離婚風波已經不再擔任其董事。
現在所有人都在等待那個男人的出現。
某一刻,當會議室大門終於被推開,所有準備發難的董事都在看見李彥宏的瞬間噤聲。
那雙佈滿血絲的眼睛裡燃燒著破釜沉舟的決絕,讓衆人心悸地想起那封內部信中“押上全部聲譽”的宣言。
那封信的開頭和結尾寥寥數言,就像一柄利劍直插所有人的心裡。
“有點事,耽擱了。”沒有過多解釋,更沒有什麼歉意,李彥洪施施然坐在主位老闆椅,放鬆自己的身體,微微後仰,雙腳交錯搭在桌沿上。
此刻他的狀態就像一個徹底梭哈賭上一切的賭徒,而且還是二話不說,上來先直接捅了自己兩刀的那種亡命賭徒。
衆人見狀,誰也不想當這個出頭鳥。
他們不說話,李彥洪就有話說了。
“這段時間,幾乎沒怎麼睡覺,接下來有什麼出格的地方,大家多擔待。”
見衆人沉默,李彥宏從公文包甩出一疊文件:“這是與彼岸的合作草案。”
當董事們看到“技術共享”、“數據互通”、“聯合研發”等深度捆綁條款時,會議室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
幾分鐘後,估摸著這些人看完。
李彥洪淡淡道,“關於這項合作,誰有意見?”
怪不得李彥洪一反常態,有恃無恐,原來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彼岸就是李彥宏手中的王牌。
此刻誰有意見就意味著與李彥洪加上陳默爲敵。
幾名董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敢有意見。
沉默在蔓延.
“很好,通過。”李彥宏敲擊鍵盤,投影幕布瞬間被紅色名單覆蓋,
“接下來進行第二個議案,昨天那封內部信裡面有句話可能你們應該能注意到,那就是撤掉一些部門,裁掉一些尸位素餐之輩,名單上有你們的人,出於尊重先打聲招呼”
李彥洪一個個看去,就這麼環視一週,除了張亞勤無人敢於對視,而後者的冷笑轉瞬即逝。
在場這些董事都是人精,他們心裡很清楚,這時候誰敢提出異議,那麼陷入瘋魔狀態下的李彥洪立馬就會解決掉這個提出異議的人。
以前或許李彥洪沒這個能力,但剛纔從他拋出跟彼岸的合作就是敲山震虎,明牌告訴他們,有人退出,彼岸的人可是在門外等著呢。
除非所有董事會成員意見一致,可這又談何容易,畢竟他們中還有一個張亞勤,這可是對方的人。
場間氣氛波譎雲詭
“很好,看來大家都同意了,對於你們的支持和明智,我很滿意。大家還有問題麼?”
雖然有人臉上浮現出掙扎和猶豫的神情,但最終依舊保持沉默。
“那麼,散會!”
23分鐘!
這場百度史上最短的董事會議就這麼效率的結束了。
但每個走出會議室的人都心知肚明:百度正在經歷創立以來最徹底的重構。接下來的日子裡,從高管到基層員工,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頭頂盤旋的雷暴雲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
8月23日,處暑。
在百度總部,一場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手術”正在悄然進行。
李彥洪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樓下步履匆匆的員工。
他清楚地知道,今天的公司就像一位癌癥患者,必須接受徹底的治療。
一個人得了癌癥,只要不是晚期,常規流程是手術切掉相關病竈,然後進行放化療正常來說問題不會太大。
公司的治療手段,也是同理。
現在手術已經進行完畢了,接下來就是術後的治療流程。
不過李彥洪不打算動用大規模殺傷性的放化療,因爲這種治療方式屬於無差別攻擊,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重創健康細胞,一視同仁,滿盤皆殺。
即便最終把有害羣體全部剔除,那麼那時候的公司也就離死不遠了。
還有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案可供他選擇,那就是“靶向治療”。
這就好比戰場上的精準導彈,能夠準確無誤地擊中目標,而不傷害周圍的“無辜羣衆”。
如何篩選出來靶點呢?
那麼就需要科學而嚴謹的‘基因檢測’,他轉身走向辦公桌,上面整齊地擺放著一份份標紅的文件,這些404的郵件和過往暴露的問題,爲這次“手術”提供了最精準的靶點定位。
這一天,掌管人事和財務大權的李彥洪,把準備已久的‘精準制導導彈’陸續升空,向著既定靶點飛去,隨後轟然炸響。
人事系統的通知如同空襲警報般在各部門響起。
許多員工們紛紛掏出手機,見證了一場‘戰爭’,即便可能爆炸就在附近,甚至有人拍手稱快。
他們早就對那些尸位素餐的同事和某些部門的作風深惡痛絕。
百度內網瞬間沸騰。
一篇篇撥亂反正的舉報帖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人事部門頓時陷入兩難:一邊要處理大量離職手續,一邊要覈實這些舉報線索。
整個百度大廈,除了人事部,最忙碌的就屬董事長辦公室。
這兩天,許多高管依次得到李彥洪的點名召見,有的忐忑進去,面色慘白地離開;有的人進去的時候面容平靜,出來時難掩興奮。
而最後一位得到召見的,也是內部信發出後,立馬就找李彥洪表忠心的海龍。
可惜這一次,沒有人能倖免。
在面前大量證據面前,海龍只能選擇不搞事,做好交接,黯然離去.
高級副總裁&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執行副總裁沈抖、副總裁兼移動服務事業羣組總經理李明遠、副總裁&百度大市場體系總經理王湛、貼吧事業部總經理胡鑰、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東旻、90後副總裁李靖等十餘名高管,幾乎不約而同,聲稱因“個人發展原因”選擇主動離開。
副總裁兼糯米總經理曾涼等幾名高管因收受利益和經濟問題,面臨法律的嚴懲。
隨著內部人事部門的公告,在公司內部產生極大的動盪。
李彥洪如同一位戰術大師,這邊手起刀落,令一衆業務高管集體‘主動離職’。
另一邊他又給出甜棗,大力提拔重用以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高級副總裁兼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IDL副院長餘凱、“少帥”顧嘉唯、IDL主任架構師黃暢,無人駕駛汽車團隊前負責人倪凱爲代表的技術類人才上位。
隨後就是部門和業務的一系列調整。
首先是醫療事業部:關停,醫療搜索保留轉向AI醫療;
貼吧事業部重新調整:降級爲社區產品,取消商業化的貼吧,迴歸初心,重新出發。
地圖部門:從O2O入口轉型爲“AI+地理信息服務”。
遊戲部門裁撤:遊戲業務打包出售,團隊原地解散;
金融部門:有序關停旗下產品,分拆出度小滿,僅保留投資業務。
移動事業羣組重組、國際事業部部分裁撤關閉日本、巴西等市場業務,保留AI相關海外佈局。
後續公司發力點確定爲:搜索與信息流(業務)+ABC戰略(技術)。
何爲ABC?就是AI(人工智能)+BigData(大數據)+Cloud(雲計算)。
後續公司將重點打造百度大腦,這是AI技術底層平臺,涵蓋算法、算力、大數據等核心技術。
最後則是員工層面,相關受到影響的員工,如果當天簽字,N+2,否則一律走N+1。
這場變革來得又快又狠。 Wωω?tt kan?¢〇
短短數日,在李彥洪的親自操盤下,在最短時間內重新搭建了骨架,並取得了實質進展。
百度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高管團隊出走四分之一,員工規模縮減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