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精神鋼印:加固!
就在節目播出後的第二天,有關部門出臺“封殺劣跡藝人”政策。
只因這一年娛樂圈醜聞集中爆發,多位明星因一些違法亂紀事件相繼塌方。
而這些案件多發生在京城某區,“CY羣衆”一戰成名,成爲繼中情局、克格勃等世界王牌情報組織之後的又一“王牌”。
政策出臺後,網上有“熱心網友”把這些明星過去犯的事弄了一個合訂版,著實吸引無數吃瓜網友的注意力,看完陣容後,網友戲稱都可以“監獄風雲”可以拍續集了。
適逢十一黃金週,各類話題輪番搶佔熱搜:景區客流爆滿、黃山遊客滯留、高速連環車禍導致大堵車等等話題甚囂塵上,輿論場上一片喧囂。
新浪微博上,胡錫近一條博文格外吸睛:“據我的瞭解和觀察,對比雙方的實力,我在這裡下一個暴論,贏在華夏2014第三賽段,美團會贏得最後的勝利,一舉趕超餓了麼,如果不是,我直播倒立洗頭!”
評論區瞬間沸騰:
“好傢伙,這算什麼,狼人跳反了麼?這下裝都不裝了”
“我現在就支持餓了麼,老胡你現在就可以練倒立了.”
“該說不說美團現在可不是原來的美團,而是三合一的新美大,餓了麼我這下難看辦了.”
“老胡都賭倒立洗頭的,那我加註,美團如果輸了,我直播日電風扇?有沒有人跟我賭?”
在網友熱議助推下,該話題迅速登頂熱搜。
多重熱點夾擊下,藤茶事件的熱度逐漸消退,很快淹沒在信息洪流中。
雖然這招混淆視聽的把戲陳默早已司空見慣,但對方竟能搬動‘聖光總局’打掩護,仍讓他暗自心驚。
從之前在對方主場舉報,石沉大海就可見一斑。
你們有微博,我也有啊,你們有貼吧,我也有知乎啊.
想平息這件事情?
問過我沒有?
十一黃金週,彼岸集團員工按計劃休假值班。
陳默也沒有閒著,陳默則提前部署過節和節後的工作安排。
國慶佳節,他選擇暫緩行動,待假期結束後再作打算,畢竟祖國母親生日,他是不敢胡亂造次的。
按照以往幾年的慣例,每年十一期間都是他帶著集團高管團隊出遊,畢竟大家早已是財富自由身,每年十一的團建是加固精神鋼印的旅程。
不過這次有所不同從規模上而言,更大了一些。
除了彼岸自身十餘人,陳默還跟雷軍和劉強東約好,三方掌門人就帶著各自集團高管團隊成員,組成一個人數在二十多人,身家數千億的豪華旅遊團。
隨後衆人乘坐彼岸灣流專機,跟旅客逆向而行,沿著革命聖地的路線開始了爲期一週的團建之旅。
可以這麼說,如果墜機,華夏互聯網萬古如長夜不至於,痛失半壁江山是肯定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數風流人數,還看今朝!”
團建期間衆人重讀了偉人和先烈們的詩詞,這些詞句對他們來說早就捻熟於心,但經歷一些事情後此刻再來溫故知新,內裡所蘊含捨我其誰的氣概、磅礴豪邁的氣度、雄渾壯美的境界,令衆人神魂激盪。
特別是對人民羣衆歷史作用的深刻闡釋,更是令陳默一行人爲之欽佩,對當時個人情感與民族命運交織,戰天鬥地的時代,心神往之。
此時,陳默撇了眼身後隊伍末尾的張一鳴和周受資兩人,故意放緩了腳步,特意與兩人並肩而行,語重心長道:
“在創業的征途上,我們會遭遇無數艱難險阻,但我們要記住:
站著,是尊嚴;而跪著,是妥協。
站直了別趴下,比跪著活要更痛快!
我們可以被擊倒,但不能被打敗;可以暫時低頭,但不能彎腰。
因爲——
跪著活,或許能換來一時的安穩;但站著拼,才能贏得真正的未來!
這是我剛纔聽完這些詩句最新的一些感悟,分享給你們,後續當陷入困境的時候不妨想想我說的這些話.”
ωωω¤tt kan¤¢ ○ “記住了,老闆/BOSS!”兩人聞言點頭,隨後若有所思。
雖然他倆不知道陳默爲什麼突然跟他們說這些,但這句話隱有深意,他們還是在心裡記住了其中所展露的含義。
團建這段期間,張一鳴和周受資經過接觸頗爲投緣,好感度猛漲。
此時兩人相視一笑,旋即望著前方這道年輕的身影。
張一鳴有些感慨,曾幾何時他和陳默還在99房的食堂吃飯,暢想著今日頭條這個產品的雛形,本以爲雙方是平等的合夥人,誰承想短短數年間,對方已然是能跟二馬一李掰手腕而不落下風的商界大佬。
他自詡是一個心比天高之人,可無奈追趕了半天,依舊被其遠遠甩在身後,說不氣餒是違心之言,但確實內心絲毫生不起競爭之心。
跟陳默接觸越多,他才更瞭解陳默此人堪稱恐怖的預判和深不可測的能力,尤其最近的跳步帶貨堪稱神來之筆,字節估值水漲船高,翻了幾倍就是最好的證明。
能有此人作爲領袖在前方引路,實是幸事。
可如果作爲對手.字節將會在彼岸全力進攻下能撐多久?張一鳴不敢繼續往下想。
目前而言,他的字節在集團的重要程度甚至排不進前五,張一鳴下定決心,下一個目標就是爭取把字節帶進集團前三。
而周受資的感受又有不同,他跟陳默第一次見面是在小米的融資晚宴上,他當時作爲DST的代表之一,發現有一個同樣優秀的年輕人,可隨著調查和了解,他發覺陳默就像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值得他學習和成長。
否則也不會在對方開口,二話不說無視DST老總的親自挽留,義無反顧地加入彼岸,雖然身爲彼岸集團CFO,但他一直在觀摩和學習陳默的行事作風和對事情的判斷和思維,只有跟隨強者,纔有可能變的更強。
所以當陳默把嫡系齊萌萌交給他來培養,周受資第一反應不是對方疑心想要分權,而是
周受資看著革命紀念展館展臺的選集裡面的一句話映入他的眼簾,“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爲的。”
他嘴角微揚:是啊,跟著陳默,放開手腳,廣闊天地,大有可爲。 隨後一行人,沿途親自拜訪幾位曾經親自參與某些戰事的革命老前輩,聽其親口講述當時革命先烈戰天鬥地的英勇事蹟。
比如四渡赤水所蘊含的革命智慧、飛奪瀘定橋所擁有的“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大無畏精神、孟良崮戰役集中優勢兵力,重點打擊“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
每次經典戰役的講述都給在場衆人,帶來新的感悟和收穫。
晚上回來,衆人在酒店一起結合當下時代背景,目前公司面臨的實際情況,暢談感想,落於實處,甚至在後續公司發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打法。
說是一場集思廣益的頭腦風暴也不爲過。
期間還考察了周邊貧困山區的情況,可以說是行程滿滿,收穫頗豐。
返程前一天,陳默進行總結,
“.剛纔軍哥分享了何爲‘順勢而爲’,東哥也講了‘兄弟理論’。
我就不再贅述,我只想說之前大家學習的戰例不僅是軍事史上的經典,更深刻體現了‘人民戰爭’的思想精髓。
這跟我們各自所在公司的理念都是趨同的.
大家前幾日分享和總結得都非常好。
在往後的工作中,無論是帶領麾下開展工作,還是在跟對手的競爭中,我們要謹記當下我們總結的核心理念:
www?t tkan?Сo
不拘泥於一城一地得失,在運動中殲敵;
局部形成絕對優勢,各個擊破;
利用情報、地形和對手心理,創造戰機;
發揮我們不計損失、連續作戰的精神;
不要陷入對方節奏,要抽離出來,落子於敵人意想不到之處,他打他的我們打我們的;
一會我給大家每人發一本《孫子兵法》,這可是個好東西,大家要活學活用,就像我們的先輩一樣,隊伍被打散了,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接下來要怎麼做,他們是爲何而戰!
明天我們就將各自返回工作崗位,希望這段時間相處,想必大家都有一定的成長與收穫,這是金錢所帶不來的,這是屬於我們更高層面的精神追求。
最後我以一句話作爲結尾,與諸君共勉: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
短短幾句話,就讓在座衆人眼中帶火,即便雷軍和劉強東表情上沒有什麼變化,但心臟跳動的節奏比往日快了幾拍。
返程前,雷軍開著玩笑,“這次是咱們三人,下一次是不是可以把王衛、汪濤和東來和他們的團隊也叫來了?”
“這個可以有!”劉強東點頭。
陳默想象著那時的場景,笑道,“想必東來老哥肯定高興,這個月中旬,他會親自過來在彼岸科技園開一家胖東來超市,到時我問問。”
登機時站在旋梯口回望整個團隊,陳默欣慰地發現:
來時還是同事,歸時已成同志。
不枉此行!
國慶七天假,轉瞬即逝。
對於許多人來說好像剛剛放假,沒反應過來,怎麼就結束了。
大部分打工人可能會存在節後綜合癥。
可在彼岸的員工卻基本上不存在這樣的癥狀,因爲大部分員工對在彼岸的工作還是滿意且熱愛的。
工作和生活很是和諧,甚至許多返回工作崗位的同事節後一聊天,發現放假時間一長,反倒更想工作了
這在職場上來說是反人性的,但卻在彼岸內部真實發生了.
彼岸員工尚且如此,管理人員來說就更是充滿了鬥志。
團建小隊解散後衆人歸位,許多與之接觸的員工都發現自家領導身上,發生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但具體是什麼又說不上來。
陳默沒有讓這些人寫什麼觀後感,然後再內網宣發一下,大肆宣傳,讓大家學習之類的打算。
每個層級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身先士卒,上行下效,潛移默化的影響比那些歌功頌德,大唱讚歌的效果要好得多。
節後第一天,陳默開始看著目前行程安排,羅列接下來自己認爲比較重要的幾個計劃。
外賣大戰、胖東來、主播梯隊培養、藤茶收尾、韓國三星之行、烏鎮互聯網大會
看著電腦裡自己打出的這些關鍵字,陳默吐槽:不是,我在這列大綱呢?
隨後把這幾塊進行拆分,每一個關鍵詞形成一個單獨的文檔。
首先就是餓了麼,利用最近兩個月徹底把三合一的‘新美大’給揍趴下。
這段時間爲了他口中的“不惜任何代價”這六個字,張旭豪帶著團隊也在進行著相應的準備。
不過就目前他所掌握的信息來看,餓了麼在騎手和用戶側佔有優勢,而新美大在商家側具有優勢,接下來就是資源碰撞的結果了,陳默能預感到或許,燒錢大戰3.0已經在路上了。
其次就是胖東來在園區開分店的事,地方是現成的,過幾天胖東來就開始進場,月底能準備就緒。
結合之前園區每週日的開放日,這象徵著彼岸新零售的啓航,也是一次對外的試探。
但前路依舊遍佈荊棘,光京城一地,內有物美、京客隆、華聯、永輝,外有沃爾瑪、家樂福、易初蓮花.哦,現在改名叫什麼卜蜂蓮花,什麼破名字。
胖東來想要在京城站穩腳跟談何容易,這也是過幾天於東來過來,兩人要溝通的主要問題,怎麼讓胖東來藉著彼岸的掩護在京城立足。
只有紮根京城,啃下最硬的骨頭,才能打的一拳開,在各地開花結果。
第三件事就是陳默在十一團建時跟許朝軍提了一嘴,要在青藤學院創辦一個培訓班。
其實當時許朝軍一聽就開玩笑般跟他說,“老闆,要不您成立個‘陳默班’算了。”
“呵,你這是想把我架火上烤啊,我可沒想名留千古,這個班只是一個主播培訓班,就叫‘主播班’吧。”
“行,到時候您跟我說,我無條件執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