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四章 轉機

在三萬中州軍的日夜圍攻下,楚州州城裡的五千守軍已漸漸支持不住。

韓元臨走前只在城裡留下兩個旅的兵力,兩個旅將分別是楊詠杏和夏鋒。

說起這楊詠杏,此人在楚軍中的資歷不可謂不老,當初在嘉縣的時候,他便是王秉耘手下十個哨官之一,那時候韓元也不過是十個哨官中的一個而已。世事無常,誰能料到短短數年時間,韓元便能一路走到今天,成爲一州之主,成爲楊詠杏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說起來,當初王秉耘任命的十個哨官中,除了韓元、馬二憨,大虎二虎兩兄弟外,也就數他楊詠杏命大,還能一直活到今天。

楊詠杏能一路摸爬滾打活到今天,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楚軍每次作戰他絕不會衝在前面,對他來說,能好好活著比什麼都好,什麼狗屁的軍功,讓那些不要命的蠢貨去掙吧,他能保持現狀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也正是楊詠杏的這種態度,導致他根本融不進韓元的決策圈中,因此他的官職也就一直止步於旅將不前。若不是礙於他資歷高,韓元只怕連旅將都不想讓他做。

另一位旅將夏鋒則不同,此人是個新晉的年青軍官,年紀不到二十,在高陽郡的時候,原本是韓元親衛營中的一個普通士卒,因爲參加了臨武城守城之戰,立下了不小的戰功,因而被韓元提拔爲旅將。說起來,此人對韓元可謂忠心不二。

中州軍連日的圍困,已讓楊詠杏生出了畏懼之心,在他看來,區區五千守軍只怕守不住這偌大的楚州城。因此,他開始有計劃地派人到城外聯絡,還時不時地試探夏鋒的態度,種種行爲,顯然是不打算與城俱殉了。

夏鋒自然也察覺到了楊詠杏的想法,不過表面上他卻不動聲色,只是將此事秘密地彙報給了侯府的韓二爺——韓鹹。現在整個州城形勢險峻,韓元不在,韓鹹便成了所有人的主心骨。

韓鹹得知此事,立刻示意夏峰配合自己捉拿楊詠杏。說幹就幹,就在楊詠杏還在爲是否投降而猶豫不決的時候,夏鋒突然率領大隊人馬直入軍營將他拿下,罪名是暗通外敵,意圖叛亂。

當然,這個罪名是韓鹹強加的,楊詠杏雖然有意投敵,卻只是個計劃,還沒有付諸行動,因此他在被俘的時候一個勁地喊冤。

爲了震懾宵小,安定軍心,韓鹹不得不狠下心,下令將楊詠杏斬首示衆。可憐楊詠杏一路茍延殘喘到現在,終究還是難逃一死。

楊詠杏被斬首後,軍中那些妄圖投敵的軍官一下子蔫了。看來這韓二公子也不是什麼好惹的角色。

因爲守城兵力實在捉襟見肘,韓咸和夏鋒一番商議,決定打開州城府庫,以錢糧爲誘,僱傭城中青壯到城頭協防。

到城頭防守可不是什麼小事,一個不慎便會命喪黃泉,因此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多少青壯願意應徵,哪怕韓鹹將酬勞一再提高也是如此。

軟的不行只有來硬的,韓鹹當即下令,每十戶人家必須抽籤選一個男丁到城頭防守,如有不從者,以通敵罪論處,滿門抄斬。

這一招還真管用,不過幾日便有數萬青壯被強徵到城頭協防。與此同時,城外的中州軍也因爲屢攻不克而漸漸懈怠了起來。

江落月難產而死的消息,林妙等人一直封鎖著,沒敢讓韓元知道。也因此,身在前線韓元還一直在爲如何對付孫循而頭疼不已。

目前的局勢是,楚軍同益軍在南平府一帶僵持不下,雙方互有損傷,卻誰都奈何不了誰。

也許是該進行一場決戰了,無論是韓元還是孫循,都在心裡默默地計劃著。

不過對於孫循而言,他已準備派偏師突襲楚州州城,這也意味著,倘欲和韓元進行決戰的話,益軍這邊必然會面臨著兵力略遜的局面。

然而,就在孫循爲即將到來的戰事苦思冥想的時候,益州老巢卻再次傳來了令他不安的消息。秦軍突然大舉進攻,益州北部已有十餘郡接連失陷,情況十分危急。

秦州那邊,原本張欽進攻益州只是一種試探,並非真的想得罪孫循,然而益州邊境的空虛程度實在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張欽只派出了幾千兵馬,竟不費吹灰之力地便將幾個重要城池收入囊中。嚐到甜頭的張欽立刻放棄圖謀晉州的打算,轉而將精力全都放在如何攻打益州上來了。

這下孫循真是氣得要罵娘了,這個狗日的張欽,自己到底哪裡惹到他了,偏偏在這樣的節骨眼給自己製造麻煩。

無法,他只得馬上將麾下將士召集起來,共同商議如何應對眼前的局勢。

當孫循把這個消息告知手下將士後,衆人反應不一,有的主張先同韓元痛痛快快地打一場再說,有的卻主張立即回師益州,挽救危局。

“先生,你怎麼看?”孫循向黃素徵求意見。

孫循有三個先生,此次出征獨獨把黃素帶在身邊,可見黃素在他心中的位置。

黃素皺著眉思索了許久,終於開口道:“回主公的話,素的意思,最好還是撤兵。”

“撤兵?黃先生說得什麼鬼話?我反對!”一個約摸十六歲左右的青年忽厲聲道,“不親手宰了姓韓的,怎解我心頭之恨!”

這少年高約六尺,四肢粗健,相貌英武,名叫韓成英,其父便是當年隨孫富戰死在高陽郡衛縣城外的韓威。

當日那一戰對韓元來說,可謂他的成名之戰,對韓成英來說,卻從此令他揹負了爲父報仇的使命。

一旁的秦川安慰道:“成英賢侄,老夫知你報仇心切,可現下卻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老夫同意黃先生的話。”

孫循聽了幾人的看法,心中已然決定要撤兵,然而出師簡單,想撤軍卻沒那麼容易。

“諸位,本教決議撤軍,可,如何全身而退?諸位可拿得出計策?”孫循問道。

“主公,素以爲,我們不妨修書一封,開誠佈公地和韓元談一談。”黃素立刻道。

孫循有些疑惑地盯著他,黃素繼續道:“主公,素以爲,我們情況雖急,韓元那邊卻比我們更急,他可是連州城都被人圍住了。我們要撤軍,只怕他求之不得。”

孫循點了點頭,道:“先生此言有理,不過,若是對方中途反悔,趁我們撤軍時突然發難,又該如何是好?”

秦川建議道:“教主,不妨與楚軍約定,雙方各退五十里,以示誠意。倘對方不從,那便先戰一場再說!”

孫循想了想,也唯有如此了。

第二十五章 夜遊第五十九章 烽煙欲起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二十三章 收心第四十五章 博弈第十三章 新年第四十一章 風雲初起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三十五章 雲開月明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六章 升官第三十六章 戰後第三章 驚變第三十一章 守城(一)第八章 郡城破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二十四章 江府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六章 升官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六十二章 戰勢第二十一章 封賞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四十章 亂象再起第六十四章 轉機第五十章 決戰(三)第三十章 大風起兮第六十六章 後事第四十六章 暗流第四十章 亂象再起第四章 活下去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變第二十三章 收心第十二章 婚約第五十四章 求賢第四十章 亂象再起第十九章 意外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三十二章 守城(二)第六十一章 博弈雙方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五十五章 拜訪第四十三章 決裂第六十一章 博弈雙方第三十四章 冬臨第七章 裂痕第六十五章 撤軍第五十八章 購鐲第五十五章 拜訪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九章 休養第二章 打鬥第三十五章 雲開月明第十三章 新年第二十八章 對策(一)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十一章 賀壽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三十章 大風起兮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六十六章 後事第三十四章 冬臨第三十七章 陰謀第五十五章 拜訪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六十八章 出征第四十章 亂象再起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變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四十三章 棋局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二十一章 封賞第十二章 婚約第三十八章 陷阱第八章 郡城破第五章 生機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變第四十八章 決戰(一)第六十五章 撤軍第六十二章 戰勢第十二章 婚約第十七章 戰起(二)第二十章 追擊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二十一章 封賞第五章 生機第四十八章 決戰(一)第四十一章 風雲初起第二十五章 夜遊第二章 打鬥第三十八章 陷阱第三章 驚變第六十四章 轉機第四十三章 決裂
第二十五章 夜遊第五十九章 烽煙欲起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二十三章 收心第四十五章 博弈第十三章 新年第四十一章 風雲初起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三十五章 雲開月明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六章 升官第三十六章 戰後第三章 驚變第三十一章 守城(一)第八章 郡城破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二十四章 江府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六章 升官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六十二章 戰勢第二十一章 封賞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四十章 亂象再起第六十四章 轉機第五十章 決戰(三)第三十章 大風起兮第六十六章 後事第四十六章 暗流第四十章 亂象再起第四章 活下去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變第二十三章 收心第十二章 婚約第五十四章 求賢第四十章 亂象再起第十九章 意外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三十二章 守城(二)第六十一章 博弈雙方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五十五章 拜訪第四十三章 決裂第六十一章 博弈雙方第三十四章 冬臨第七章 裂痕第六十五章 撤軍第五十八章 購鐲第五十五章 拜訪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九章 休養第二章 打鬥第三十五章 雲開月明第十三章 新年第二十八章 對策(一)第五十七章 交心第十一章 賀壽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三十章 大風起兮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六十六章 後事第三十四章 冬臨第三十七章 陰謀第五十五章 拜訪第三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六十八章 出征第四十章 亂象再起第四十九章 決戰(二)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變第五十六章 下山第四十三章 棋局第二十二章 出城第二十一章 封賞第十二章 婚約第三十八章 陷阱第八章 郡城破第五章 生機第五十三章 局勢第四十二章 中州之變第四十八章 決戰(一)第六十五章 撤軍第六十二章 戰勢第十二章 婚約第十七章 戰起(二)第二十章 追擊第六十章 李氏父子第二十一章 封賞第五章 生機第四十八章 決戰(一)第四十一章 風雲初起第二十五章 夜遊第二章 打鬥第三十八章 陷阱第三章 驚變第六十四章 轉機第四十三章 決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施市| 庆安县| 都兰县| 印江| 桓仁| 冷水江市| 淅川县| 徐闻县| 乐清市| 柯坪县| 沅陵县| 江山市| 博湖县| 赣榆县| 江津市| 平顺县| 安龙县| 应用必备| 海安县| 滨州市| 威信县| 太原市| 磐安县| 东丰县| 海阳市| 蒙山县| 连南| 青铜峡市| 万山特区| 凤庆县| 温州市| 金平| 留坝县| 武穴市| 将乐县| 海淀区| 翁源县| 霍山县| 玛纳斯县| 常宁市|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