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永樂大典

“等等……”

金大鐘話未說完,沈威又打斷了他好看的小說。

“你是說錢有三之所以會被毫不相干的王飛鵬殺死,以及根據錢有三死後引發出來的一系列案件……都是因爲一處古墓?”

“沒錯!”

金大鐘肯定的點點頭。

“這些都是我舅舅告訴我的!”

聽到金大鐘這麼說,沈威皺了皺眉。

“你難道不是跟著你舅舅做的?”

“沒有……”金大鐘搖了搖頭“原本我和我舅舅生活挺清苦的,後來我舅舅跟了當家的,時常會給我寄回很多很多的錢,我曾經也問過我舅舅這些錢的來路,但他死活也不說,後來……大概也就是前三四個月吧,我舅舅突然找到了我,將他這些年乾的事情一絲不漏的全告訴了我,並且告訴我如果他出了什麼事就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訴警察好看的小說。至於錢有三的那枚玉如意,是我舅舅讓我託給錢有三的,可惜那卻是他的最後一次走貨了……”

聽金大鐘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這麼講完,沈威也挺鬱悶的,這人之前奸猾的像個猴子一樣,現在一談起傷心事,倒是像個孩子,真不知他是演技高還是真情流露……

“那座古墓是怎麼回事?”

一旁的劉局長髮話了。

“那座古墓……”

提到古墓,金大鐘的面色倒變得詭異了起來。

“你們相信長生不老麼?”

沉默了一會兒,金大鐘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

被金大鐘這麼一問,幾位負責審訊的也是蒙了,許久未曾反應過來。

“你接著說就行了!”

倒是一旁負責記錄的小朝反應了過來。

“本來那些管行子的雖然揹著當家的的時常順點東西,但好歹沒出什麼事,之所以現在都被滅口了,就是因爲那座古墓的緣故……不知道你們聽沒聽說過明朝的嘉靖帝?”

金大鐘說到這裡,又頓了一下,臉色越加詭異。

“就那個劉邦吧?”

沈威雖說沒念過多少書吧,但對歷史還算懂點,知道明朝似乎有個皇帝叫劉邦好看的小說。

“呃……”

對於沈威這位神探的歷史知識,金大鐘也是無語了。

“那你們應該聽過宮女弒君的故事吧?”

“他孃的讓你招供又不是讓你講故事!”

一旁負責記錄的小朝眼見自己的幾位領導大眼瞪小眼,也不好意思說自己知道嘉靖帝是明朝的一個皇帝了,只得厲聲呵斥金大鐘。

“呃……你接著說就行!”

一旁的楊科長抹了把汗,看了看自己身旁的兩位,心說自己好歹知道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

“我舅舅他們挖到的那個墓,就是那個宮女弒君的嘉靖帝的墳墓!”

……

按金大鐘的交代,金百福他們一羣管行子和當家的基本上把全中國的古墳算是挖了個差不多了,淘出來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即便花上十輩子也花不完,但這些錢大部分都流到了當家的口袋裡,幾個管行子的雖然也有收入,但也只是夠過人上人的日子,離富可敵國還遠著呢。即便加上平日裡揹著當家的的小偷小摸也沒多少錢,主要是不敢多拿,怕當家的發現。本來這種小偷小摸沒啥事,後來在一次“八方會談”的聚會中,當家的不知道抽了什麼瘋,竟然要幾個當家的和他一起去盜永陵裡的東西,要知道,那時候永陵已經被國家挖掘了出來,裡面的東西早已清點好了不說,就算是沒清點,那地方豈是他們幾個盜墓賊可以進去的?

幾個管行子的一聽當家的這麼說,腿肚子立馬就朝前了,給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去永陵偷東西啊,但最後禁不住當家的威逼恐嚇,只得收拾傢伙和當家的偷偷摸摸來到了永陵。

永陵的發掘可以說是當時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基本上成就了考古史上的一項奇蹟,最開始發現永陵,是成都的一個鐵路局爲了躲避日軍飛機轟炸在修防空洞的時候挖到了一道磚牆,起初人們認爲這道磚牆是一處“琴臺”的基腳,後來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趕來調查,才初步斷定這是一處古墓全文字小說。

那個時候,中國正處於抗日戰爭的水深火熱大坑之中,在抗戰的烽火硝煙中,馮漢驥、吳金鼎兩位考古學大亨先後主持了這處墓葬的第一、第二階段發掘工作,甚至這次永陵的發掘,還驚動了當時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其聞訊後,當即給友人車輻置信問詢。信中坦言:“月前,此間報載,成都發現蜀王建墓,有玉冊諸物,足下曾見否?此事如在歐洲學界,必當大轟動。可惜中國學術空氣稀薄,又在戰時,竟不得集各數有權威之學者,細細加以探討,甚爲可嘆!”傳爲了一段佳話。

而在這永陵中,最爲爭議的不外乎兩點:一是明皇帝嘉靖帝的真面目,二是傳說中的一大國寶,《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是明永樂元年間,明成祖命解縉、姚廣孝等人纂修的大型類書,彙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餘種古書典籍,除了著名的經史子集,還有哲學、文學、歷史、地理、宗教、醫卜等各類著作,包羅萬象,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可以說是“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

本來這部百科全書是保存在建康的,後來北京紫禁城建成,朱棣遷都北京,《永樂大典》隨之運到了北京,長期貯藏於宮城內的文樓。嘉靖三十六年宮中火災,火勢危及文樓。火災之後,嘉靖皇帝萌生了將《永樂大典》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的念頭。重錄副本直到隆慶元年方告完成,與永樂正本的格式、裝幀完全一致。永樂正本移放到文淵閣,明亡之後下落不明。而當家的這回去的,就是衝這部《永樂大典》,也不知道他得到了什麼消息,《永樂大典》的正本竟然就藏在嘉靖帝的陵墓裡,而《永樂大典》裡記載的,則是一個關乎嘉靖帝,甚至關乎全人類的驚天秘密—長生不老!

第27章 出發第11章 劉莉青第9章 祝由術第5章 張立軍第25章 破局第38章 古人的心思第39章 錢塘奇案第18章 羚羊掛角第10章 殄文與水文第6章 道號廣成子第20章 窺天旗第15章 輕功第36章 石棺詭道第43章 圭鬼第35章 湖底小洞第41章 又見地道第29章 天破第35章 湖底小洞第6章 通緝犯第11章 飯局第42章 絹雲母第22章 三生三世第22章 黃泉莫回頭第45章 龍泉第18章 羚羊掛角第31章 崑崙谷中谷(上)第41章 駢石第40章 賴布衣第24章 雲南苗嘎村第20章 人皮怪影(下)第37章 鱷魚第26章 王文卿第42章 絹雲母第32章 崑崙谷中谷(中)第26章 袁天罡第28章 磁場第54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中)第6章 通緝犯第30章 泉口第21章 山夔第13章 雷霆萬鈞第12章 勾心鬥角第13章 失落的古城第31章 押運車第26章 王文卿第55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下)第8章 大黃牙第21章 震山河第19章 人皮怪影(上)第20章 人皮怪影(下)第24章 人胄第42章 鬥角八升第22章 三生三世第12章 墳丘第11章 飯局第22章 三生三世第22章 三生三世第19章 甘甜奇妖第27章 老驥伏櫪第16章 全城死亡第40章 螢石怪蟲第23章 污穢第19章 開局第36章 大結局前夕第23章 污穢大結局浩氣長存第22章 永樂大典第15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輕功第17章 守墓人第32章 英靈永駐第2章 炸開鍋了第25章 破局第6章 初顯端倪第35章 揹包第6章 通緝犯第24章 承局第23章 污穢第44章 火符陣第29章 黑巖電蟲第6章 令人髮指第41章 駢石第45章 黑驢蹄子第43章 巨蛛第37章 鱷魚第7章 又有麻煩了第44章 火符陣第32章 二龍出水第44章 寶劍第35章 湖底小洞第11章 飯局第10章 鑰匙第1章 太歲第39章 溼地奇蠕第4章 降術第19章 人皮怪影(上)第23章 厲鬼勾魂無常索命第53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上)第52章 屍出界第32章 英靈永駐
第27章 出發第11章 劉莉青第9章 祝由術第5章 張立軍第25章 破局第38章 古人的心思第39章 錢塘奇案第18章 羚羊掛角第10章 殄文與水文第6章 道號廣成子第20章 窺天旗第15章 輕功第36章 石棺詭道第43章 圭鬼第35章 湖底小洞第41章 又見地道第29章 天破第35章 湖底小洞第6章 通緝犯第11章 飯局第42章 絹雲母第22章 三生三世第22章 黃泉莫回頭第45章 龍泉第18章 羚羊掛角第31章 崑崙谷中谷(上)第41章 駢石第40章 賴布衣第24章 雲南苗嘎村第20章 人皮怪影(下)第37章 鱷魚第26章 王文卿第42章 絹雲母第32章 崑崙谷中谷(中)第26章 袁天罡第28章 磁場第54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中)第6章 通緝犯第30章 泉口第21章 山夔第13章 雷霆萬鈞第12章 勾心鬥角第13章 失落的古城第31章 押運車第26章 王文卿第55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下)第8章 大黃牙第21章 震山河第19章 人皮怪影(上)第20章 人皮怪影(下)第24章 人胄第42章 鬥角八升第22章 三生三世第12章 墳丘第11章 飯局第22章 三生三世第22章 三生三世第19章 甘甜奇妖第27章 老驥伏櫪第16章 全城死亡第40章 螢石怪蟲第23章 污穢第19章 開局第36章 大結局前夕第23章 污穢大結局浩氣長存第22章 永樂大典第15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輕功第17章 守墓人第32章 英靈永駐第2章 炸開鍋了第25章 破局第6章 初顯端倪第35章 揹包第6章 通緝犯第24章 承局第23章 污穢第44章 火符陣第29章 黑巖電蟲第6章 令人髮指第41章 駢石第45章 黑驢蹄子第43章 巨蛛第37章 鱷魚第7章 又有麻煩了第44章 火符陣第32章 二龍出水第44章 寶劍第35章 湖底小洞第11章 飯局第10章 鑰匙第1章 太歲第39章 溼地奇蠕第4章 降術第19章 人皮怪影(上)第23章 厲鬼勾魂無常索命第53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上)第52章 屍出界第32章 英靈永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山市| 敦煌市| 镇雄县| 新巴尔虎左旗| 巴东县| 昌乐县| 湖北省| 阜新市| 确山县| 扎鲁特旗| 枞阳县| 新乐市| 万山特区| 瑞昌市| 化隆| 贵德县| 张掖市| 宣威市| 广宗县| 屏山县| 分宜县| 醴陵市| 吉木乃县| 清丰县| 勃利县| 广汉市| 盈江县| 永年县| 天峨县| 武汉市| 杨浦区| 滨海县| 台北市| 三亚市| 富蕴县| 阿鲁科尔沁旗| 襄垣县| 柘荣县| 樟树市| 涟水县|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