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言重了,老臣惶恐!”李傑直立起身子拱手對著南玄珒皓一臉的悲切:“老臣一片清明的社稷之心還請皇上明鑑!”
南玄瑾輕輕的瞥了一眼李傑,嘴角勾著一抹嘲諷的微笑:“本王不過是開個玩笑罷了,李相大人何必如此緊張?”
李傑面色一紅,周宇更是低著頭不敢說話。
他們是在朝堂之上的確是辯無不勝,但那是在南玄瑾不在的情況下。
如今不過才幾個照面,南玄瑾卻已將他們壓制至此!
但到底是混跡於官場幾十載的人物,那急涌上來的羞憤感也在一瞬間被李立壓下去,重新又對著南玄瑾拱著手說道:“瑾王爺之前帶兵去剿滅顏必烈不在京城的時候,東離的使者持本國三年前的國本前來祝賀。這本不是什麼值得關注的事情,然而老臣的門生於今日前來報告老臣,說是其他國家皆想以南夏君主外傅之年爲由進入南夏,其中夏商、後奢、祈天均已有使者前來!所以老臣才與朝中幾位大臣鬥著膽子進宮叨擾皇上,而皇上剛好也有憂心之事,於是才與老臣們的意見合一,這才發生了此前一系列的事情!如若老臣們有冒犯之處,還望瑾王爺原諒老臣此等焦慮之心!”
“四哥,臣弟也有所耳聞。”南玄修燁適時開口,見南玄瑾眸子淡淡看不出什麼情緒,他頓了頓:“如今南夏正值動盪之時,四哥回京不過一載便生出諸多事端,皆因南夏朝堂不夠穩固,四哥名望名揚四海,如若有四哥坐鎮,就算是那些想要來動搖南夏的不軌之徒來了,也要掂量掂量後果。”
“夏商三國在此時來南夏,如若說他們沒有異樣之心,恐怕就是黃口小兒也是不信!”跪在李傑旁邊周宇幾乎是提著嗓子開口,他雖與李傑是同僚,但心態比他差的許多。不似李傑那般被南玄瑾刻意刁難還能穩如泰山,他只有默默的聽著這幾個人之間的對弈,然後尋著機會開口。如今好不容易抓住了這個時刻,他只想趕緊將李傑進宮之前交予他的任務完成,就算事後李傑想要找他錯處,也找不到切入口:“王爺,夏商等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還望王爺看在南夏尚未羽翼豐滿,助南夏一臂之力啊!!”
李傑有些陰冷的眼神瞥了一眼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擡的周宇,後者立即汗津津的低下頭,輕諷一聲。這周宇所想他豈能猜不到?
不過是一趨炎附勢的奴才罷了!
不過畢竟不是一般的奴才,說的話儘管讓人嗤笑卻很是直觀。似乎找到了能夠挺直腰板的話一般,李傑拱著手又是一敬:“還望王爺助南夏一臂之力!”
南玄瑾揹著手掃了一眼跪在地上與他對視的李傑,擡起眸子看了一眼南玄珒皓。
南玄珒皓心中一突,小小的上前一步,臉色嚴謹,小小年紀已具有皇族氣勢:“皇叔!”
“南夏人才濟濟,又何須非本王不可?”南玄瑾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意不達眼底:“夏商等國還未進南夏邊境,消息就已經傳入南夏朝堂。李相大人的能力真是令本王歎爲觀止。”
“本王相信,衆位大人此次進殿除了攝政王一事之外,必定已商議好了如何對待商夏三國前來南夏之事。李相大人,你說呢?”
李傑一頓,微微低頭:“此事老臣與皇上是討論過計策,只不過皇上對於和老臣的商議有些不確定,所以剛好想要將此事一併報告給王爺。”
南玄瑾輕笑一聲:“如此
的未雨綢繆,若說李相大人與衆位大人乃南夏之棟樑也不爲過。只要棟樑還在,南夏何來動搖之說?還是說,李相大人覺得自己已經到了告老還鄉的年紀所以對南夏之事並不上心?”
不給李傑等人開口的機會,南玄瑾緊接著開口,這次對著的是南玄珒皓:“商夏等國學東離來南夏,不過是因著南夏在皇上的治理之下開始強大起來而有所忌憚而已。皇上年紀雖小,但在李相大人等功臣的輔佐下將國之根本強固而上,本王說過,這也是本王毫無顧忌的去剿滅蠻夷之族的緣由。”
“商夏等國有心試探,皇上此刻該擔著的是要去面對這些試探,從而使得自己更加強大。而不是一味的懷疑自己的能力。”
最後一句說的有些重,南玄珒皓的小臉頓時有些蒼白,立於下方的南玄熔一陣的心疼,小心翼翼的扯了扯自家哥哥的衣角。
南玄修燁眼神示意了一下南玄熔,後者立即扁起嘴,但也知道此刻所處環境不同,並沒有做出不符合身份的事情。
“王爺…….”
南玄瑾輕飄飄的看著李傑:“怎麼,李相大人可是覺得本王說的有何不妥?”
李傑心口一悶,暗暗咬緊了牙關。對於南玄瑾,他這個三朝元老就沒有一次在他手上討過便宜。
而南玄瑾這一次,竟然直接說他有著告老還鄉之心?
地位扶搖直上幾十載,豈可一朝放棄?
微微的呼吸了一口氣,李傑的聲音微微的低沉下來:“王爺所言甚是!不過若非是老臣的門生,老臣也不會這麼早就知道這些事情!所以南夏真正的棟樑,還是南夏的衆多得意門生!老臣不敢妄自承恩!”
南玄修燁微微瞇著眼睛盯著李傑,這老狐貍就是老狐貍。四哥的話有攻擊性他也能輕飄飄的引到別人身上去。一句得意門生,就將水引的開闊了。
李傑似想到什麼一般面上喜意連連,似發現新大陸一般眼睛徐徐生光:“皇上!如今王爺的一句話真是讓老臣醍醐灌頂。消息之所以能夠這麼快讓皇上知道,那就說明在這世上到處都遍佈著爲南夏未來所著想的子民,皇上,老臣欣慰啊!南夏棟樑如此之厚實,實乃南夏之幸!老臣還要謝過王爺,讓老臣這個迂腐的腦袋,在有生之年還能頓悟啊!”
南玄瑾看著李傑對著自己行了個大禮,眉頭微挑:“李相大人如此年齡也能頓悟,實乃上天之德。也說明南夏棟樑之根本非李相所屬。”
李傑連忙彎腰行禮,跪在地上良久,他的膝蓋已經有些受不了。然而就是因爲忍常人所不能,所以他今天才能站的這麼高。
所以今日,哪能因爲這位邊關戰神的幾句話而失去本寸?
當即惶恐的開口:“王爺折煞老臣了!棟樑之根本乃南夏未來之光,老臣雖有心,但畢竟年事已高。輔佐皇上幾年已是榮幸,豈能做那國之根本?”
“哦?”南玄瑾輕笑著開口:“那李相大人覺得何爲國之根本?”
李傑很是恭敬:“自然是南夏年輕有爲的後輩了。”
南玄瑾居然很是難得的點了點頭:“本王覺得李相大人此言甚是。皇上,如今商夏三國前來,無非就是來試探。皇上不若就趁此機會,舉行殿試,從衆多才俊當中選出棟樑之才。一方讓商夏三國知道南夏不但善於征戰,人才謀略也一樣不缺。”
南玄珒皓垂在兩側的手微微的緊了緊,下方南
玄瑾那帶著睨視一切的氣勢讓他心胸澎湃了起來。腦子裡隨著南玄瑾的話也出現了南夏未來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的場景。
是啊,不管是誰。也不管是幾歲的孩童,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如此昌盛?而全天下的百姓又有誰希望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
答案是沒有!強國之志,就算他還是個幼、齒之童,也從未改變過!
南玄珒皓面上露出喜色:“皇叔所言甚是!”
李傑微微皺著眉頭,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是他有些始料未及的,而頭從一開始就沒擡起來過的周宇更是大氣也不敢一個。
事情發展成南玄瑾所提議的展開殿試的時候,就已經微微脫離了他們的掌控。在南玄瑾回京的一年中他們所遍佈的眼線都沒有迴應南玄瑾有什麼動作,只是一味的呆在府中而已!最轟動的事情,也不過多日前伏擊顏必烈一事!
如若今日的事情只是南玄瑾的隨機應變……
周宇突然就不敢想下去了。
“李相大人,不知你的門生可有說商夏等國何時到南夏?”
“不過半月。”
“半月。”南玄瑾淡漠的眸子掃向殿內還跪著的幾個人,大拇指輕輕的轉動著食指上的板戒,他常年領兵征戰,戴著這東西著實是不習慣:“半月之後是冬試。皇上大可趁商夏等國進南夏之由將冬試直接提至殿試,想必南夏的人才必定趨之若鶩。而過往的殿試未免有些枯燥,本王提議,可讓考官當場考考這些人才,以確保那些有著不錯口才的書生能夠爲南夏盡一生之力。”
“皇叔如此提議,心中可是已有考官之選?”南玄珒皓緊接著問道。
朝堂之中,除了跪在這裡的這幾個人重臣都是他的人之外。文官大多數都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南玄瑾那一邊的,無外科就是那幾個將軍副將級別的人而已。
不過,讓武將之人去過審文官,難道南玄瑾就不怕被天下人詬病?
難道?
李傑心裡咯噔一聲,就聽見南玄瑾輕飄飄的聲音傳來:“商夏等國不是想試探麼,本王提議,就讓商夏所來之人當這考官吧!”
“南夏殿試豈可讓他國之人來評判?這恐怕是不妥啊!”李傑微微立起身,仍舊低著頭:“老臣請求王爺、皇上深思啊!”
“李相大人所言甚是,想必李相大人心中已有人選,不知是誰?”南玄瑾緊跟著問道,似乎不打算給他喘息的機會。
李傑臉色微黑:“老臣認爲,不若在內閣學士、翰林院學士、從二品的同僚中選出有威望的幾人來一同做考官,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南玄瑾卻是看向南玄珒皓:“不知皇上可有屬意人選?”
被點到名的南玄珒皓一愣,看著南玄瑾的眸子微微一顫,抿了抿脣淺淺的呼吸了幾口,儘量使自己的聲音平緩,說道:“大學士孔文心,老學士邵玉書,翰林院的聶遠之,染興白學士皆是學識淵博之能人,皇叔覺得如何?”
“甚好。”
李傑的心中不知是該輕鬆還是該提起來,皇帝所說的幾個人當中這邵玉書聶遠之染興白都是他的人,而那孔文心確實有那麼些才學,皇帝提起他倒也在情理之中。
怪就怪在這南玄瑾答的未免太快。
“李相覺得如何?”
李傑直起身子,面帶笑意:“一切全憑皇上做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