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

談判進行得非常艱難,雙方都不肯做出重大讓步。

在初期接觸中,德方明確提出,雖然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爭期間從中國引進了大批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但是這些軍火大多用在了戰場上,特別是在德俄戰場上,是德軍擊敗俄軍的主要保障,而德軍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減輕了中國軍隊的作戰負擔,因此理應由中國軍隊來爲這些軍火買單。

當時,德方甚至提出,因爲德軍在對俄戰爭中的傷亡遠大於中國軍隊,所以中國還應該爲德軍提供人員傷亡補償。

表面上,德方的說法合情合理,可是經不起深究。

說白了,德方就是在無理取鬧。

不可否認,在對俄戰爭中,德軍做出的貢獻、以及付出的代價都高於中國軍隊,可是對俄戰爭只是這場大戰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其他戰場上,中國軍隊做出的貢獻與付出的代價都超過了德軍。比如在太平洋戰場上,中國軍隊單獨擊敗美軍,德軍根本沒有任何貢獻。即便是在對英作戰中,中國空軍做出的貢獻、以及遭受的損失都超過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從戰爭的總體角度來看,中國軍隊做出的貢獻超過了德軍,只是傷亡低於德軍而已。

當然,用另外一種方式更能說明問題。

這就是,如果沒有德意志第二帝國,中國也許要花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夠打贏這場戰爭,甚至有可能無法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肯定有能力壓制住所有敵國,最終以不敗的方式結束戰爭。相反,如果沒有中國,德意志第二帝國別說取勝,連與敵人媾和的機會都沒有。

也就是說。德意志第二帝國完全沒有理由用貢獻與傷亡來討價還價。

當然,談判本身就是討價還價。

在此期間,還發生了一些小插曲。比如,一名參與談判的空軍上校中了美人計,被德軍的交際花策反,把與空軍有關的談判資料提供給了德軍,導致重大損失。所幸的是。真正的談判底線只有顧祝同、張文淵與駱崇明三人知道,其他人都只瞭解一部分。因此損失在可控範圍之內。

又比如,德方通過各種方式來拖延談判進程,以及軟化中國談判代表。德軍最常用的辦法就是舉辦各種各樣的宴會,向顧祝同等人表達德軍的熱情。此外,德軍還多次邀請顧祝同等人去視察部隊,甚至前往佔領區視察工作,且特意讓顧祝同等人接觸到德軍的傷員。讓他們知道德軍爲戰爭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總而言之,只要能夠動搖中國談判代表的立場,德軍就無所不用其極。

讓顧祝同哭笑不得的是,在發現他喜歡抽香菸之後,雷德爾派專人送來了一整箱有金箔過濾嘴的高級香菸。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香菸都是複合型烤煙,而顧祝同並不喜歡這種香菸。

對於德意志第二帝國耍無賴的態度,顧祝同的立場非常強硬,而且也用上了能夠用的全部辦法。

只是,並沒有取得進展。

直到十月下旬。在得到馮承乾的準許之後,顧祝同直接向雷德爾提出,如果德方依然在軍火貿易上採取不認賬的立場,即違背最初簽署的貿易合同,那麼中國將別無選擇的停止對德輸出。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

這下,德方的態度軟下來了。

要知道,中德在大戰期間進行的不僅僅是軍火貿易。還有更加廣泛的物資貿易。

更重要的是,戰爭還沒有結束!

雖然在英國戰敗之後,隨著海運恢復。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加上控制著數百萬平方公里的佔領區。特別是烏克蘭平原,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物資供應緊張局面也有所緩解,但是這些只能勉強保證德意志第二帝國五千多萬人的溫飽,而要發展經濟,靠的就不僅僅是糧食與礦石了。

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國還需要進行戰後重建。

雖然在戰略轟炸中敗下陣來的是英國,但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在美英機羣的轟炸下也遭受了非常嚴重的損失。

大戰期間,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所有大城市都遭到了轟炸。

根據德意志第二帝國做的統計,轟炸中的財產損失超過兩千億帝國金馬克,而非直接損失更大,且無法估量。比如,在轟炸中喪生的平民超過一百五十萬,而且大部分都是壯年勞動力,其損失就難以估量。

關鍵是戰後重建,而不是評估戰爭損失。

有一點很肯定,即德意志第二帝國遭受的戰爭損失遠超過中國。

別的不說,大戰期間,中國本土幾乎沒有遭到攻擊,僅有日本在戰敗之前,曾經轟炸了中國東北地區的某些城市,而造成的損失幾乎可以完全忽略掉。美國參戰之後,也對中國本土進行過戰略轟炸,只是僅侷限於南部地區,造成的損失也極爲輕微。在中國軍隊奪取了新加坡與所羅門羣島之後,美軍就只能派遣潛艇在中國的港口外佈設水雷,再也無法直接攻擊中國本土。此後,在中國海軍進軍印度洋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曾經利用印度與緬甸的空軍基地對中國西南地區進行了幾次轟炸行動,只是造成的損失同樣極爲輕微,根本沒有產生長遠影響。

總的來說,中國本土幾乎沒有在大戰期間遭受損失。

即便按照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在大戰期間死於轟炸的平民還不到一千人,而工業遭受的損失幾乎爲零。

相比之下,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遭受的轟炸就太慘烈了。

關鍵是,這進一步拉開了中德的國力差距。

要知道,在大戰爆發前,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全球第二大工業國,工業生產實力僅次於美國,超過了英國與紅俄。當時,中國的工業生產規模僅排全球第七,在美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紅俄、英國、法國與日本之後,工業生產總值僅相當於美國的百分之二十七、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百分之四十。可是在大戰期間,中德兩國受各種因素影響,工業生產能力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到一九四八年,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工業國,規模僅次於美國,而且與美國的差距非常微小。雖然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是第三大工業國,但是工業生產規模比戰前降低了將近百分之三十,工業生產總量僅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一,或者是中國的五分之二,差距已經拉開。

這一局面,將決定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後世界中的地位。

不管德皇是否願意承認,在美國戰敗之後,中國將成爲全球頭號工業強國,而且把美國排除在外的話,中國的工程產值將佔到全球工業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即便是第二大工業強國,產值也不到中國的一半。

在這種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根本沒有資格跟中國對抗。

要想改變這一局面,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必須儘快進行重建,爭取在大戰結束的時候使工業規模恢復到戰前水準。

顯然,這是比戰勝美國還要重要的任務。

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重建,就必須藉助中國提供的幫助。

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援助,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重建工作就無法正常開展,也就無法在戰爭結束前恢復工業生產規模。

當時,顧祝同藉助的就是這一點。

雖然顧祝同沒有明說,但是意思表達得相當清楚。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不肯承擔軍火貿易合同中規定的償還義務,那麼中國不但不會繼續向德軍提供軍火,也會停止其他的任何援助。

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別無選擇。

在顧祝同發出威脅之後,德方的態度立即發生了轉變。

十月二十六日,雷德爾代表德方知會顧祝同,德意志第二帝國將承擔必要的軍火貿易償還義務,只是希望中方能夠理解帝國的艱難處境,在具體條款上做出適當的讓步,並且繼續爲帝國提供援助。

顯然,這是一個巨大的讓步,也是顧祝同希望獲得的結果。

說白了,顧祝同並不指望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償還所有軍火貿易欠款,馮承乾也早就表示了同樣的觀點。

要知道,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根本沒有償還能力。

如果強行要求德意志第二帝國償還軍火貿易欠款,那麼帝國經濟就將崩潰,而中國的利益也將受到影響。說白了,到最後,中國不但有可能一分錢都要不回來,還得出手收拾由德意志第二帝國經濟崩潰產生的爛攤子。不管怎麼說,這對中國在戰後發展經濟、以及維護世界和平都沒有好處可言。

顧祝同需要的,就是讓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在總體原則上做出讓步。

至於如何處理每一筆軍火貿易的款項,則由實際情況決定,即如何在不讓德意志第二帝國經濟崩潰的情況下,儘可能的讓其償還欠款,並且以次壓制德意志第二帝國,使其無法在戰後挑戰中國的霸權地位。

顯然,這是一項龐大、而且艱難的工作。(未完待續……)

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60章 盡力而爲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150章 拷問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200章 大都市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61章 中興干將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444章 減負第35章 雪中送炭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54章 備戰第243章 消耗品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225章 撤與戰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55章 人生目標第22章 只缺艦隊第214章 革命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42章 低調行事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572章 強渡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55章 風雲再起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200章 大都市第101章 遠戰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85章 點撥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312章 撤軍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81章 替身第43章 拖累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2章 赴死之地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398章 偷襲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585章 威脅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74章 機不可失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148章 劇變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92章 等待機會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604章 援助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142章 南下第38章 自我犧牲第431章 冒險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61章 中興干將第53章 跑步前進第22章 只缺艦隊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284章 高標準第612章 決裂第18章 逃跑第42章 自以爲是第78章 不得不戰
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60章 盡力而爲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150章 拷問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200章 大都市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61章 中興干將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444章 減負第35章 雪中送炭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54章 備戰第243章 消耗品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225章 撤與戰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55章 人生目標第22章 只缺艦隊第214章 革命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42章 低調行事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572章 強渡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55章 風雲再起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200章 大都市第101章 遠戰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85章 點撥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312章 撤軍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81章 替身第43章 拖累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2章 赴死之地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398章 偷襲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585章 威脅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74章 機不可失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148章 劇變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92章 等待機會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604章 援助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142章 南下第38章 自我犧牲第431章 冒險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61章 中興干將第53章 跑步前進第22章 只缺艦隊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284章 高標準第612章 決裂第18章 逃跑第42章 自以爲是第78章 不得不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梅州市| 东海县| 泰和县| 黄龙县| 汤阴县| 慈利县| 星子县| 拜泉县| 武城县| 三亚市| 丽江市| 平舆县| 米泉市| 温宿县| 溆浦县| 阳江市| 克什克腾旗| 仁布县| 岚皋县| 台中市| 普兰县| 汉寿县| 临清市| 曲水县| 札达县| 普格县| 浪卡子县| 麦盖提县| 松原市| 青岛市| 曲靖市| 万荣县| 泽库县| 浙江省| 平潭县| 安溪县| 滦南县| 田林县| 平谷区|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