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航母熱潮

雖然久賀島海戰的規模並不大,但是震驚了全世界。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艦載航空兵參加,並且起到了關鍵作用的海戰,而且還是第一次艦載航空兵直接攻擊主力艦的海戰。如果說,幾天前的草垣羣島海戰、即特混艦隊攻擊“鳳翔”號航母的那場海戰,讓艦載航空兵登上了歷史舞臺,並且證明了其強大的打擊能力,那麼久賀島海戰就更能說明艦載航空兵的重要性。

只是,在不同的人眼裡,這場海戰有著不同的意義。

總結經驗教訓的時候,〖日〗本海軍首先看到的是艦載航空兵的不足。在對“長門”號進行維修的時候,〖日〗本海軍發現,攻擊機投下的炸彈並沒擊穿“長門”號的裝甲甲板,因此沒有對“長門”號構成嚴重威脅,只是把艦體表面炸得非常難看而已,並沒對戰艦的作戰能力構成實質性影響。此外,另外幾艘捱了炸彈的主力艦也有類似的情況,即航空炸彈沒有能夠擊穿裝甲甲板,產生的破壞不夠嚴重。

由此,〖日〗本海軍得出了一個結論,即航空炸彈在對付主力艦的時候,威力嚴重不足。雖然一些〖日〗本海軍軍官提出,通過提高炸彈質量,能夠有效的提高炸彈的威力,從而對主力艦構成威脅,但是〖日〗本海軍的絕大部分軍官、包括大部分將領都認爲,沒有哪種艦載飛機能夠攜帶超過二百五十公斤的航空炸彈,因此艦載攻擊機對主力艦沒有威脅。

這種觀點,產生了非常長遠的影響。

此後,雖然〖日〗本海軍開始重視航母,但是一直沒有把航母提高到主力艦的位置上,始終認爲航母的主要職責是爲主力艦提供掩護,而海戰的核心依然是主力決戰,即主力艦才能奪取制海權。

有趣的是,這種觀點,甚至影響了〖日〗本海軍艦載航空兵的發展。

接下來的幾年間,〖日〗本海軍航空兵把重點放在了魚雷攻擊機上,而不是攜帶炸彈的俯衝轟炸機。結果就是,數年之後,〖日〗本製造出了世界上性能最先進的魚雷攻擊機,卻沒有性能先進的俯衝轟炸機。

更有趣的是,〖日〗本海軍似乎開始向〖中〗國海軍學習了。

雖然絕大部分〖日〗本海軍將領,包括後來出任聯合艦隊司令的山本五十六都沒有把航母當成主力,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日〗本卻打造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也是戰鬥力最強的航母戰鬥羣。

很明顯,久賀島海戰,給〖日〗本海軍留下了既深刻、又痛苦的印記。

在這場海戰的鞭策下,〖日〗本海軍開始加速前進,而且提高了航母與航空兵的地位,但是並沒有在內心深處認識到航母的重要性。

顯然,〖中〗國海軍的認識更加深刻。

當然,在這場海戰之前,馮承乾就知道航母的重要性,而且由他制訂的〖中〗國海軍發展規劃…就是圍繞著建立航母戰鬥羣展開的。

在這場海戰之後,出現了一位與馮承乾有著相似認識的將軍。

這就是美軍少將米切爾。

只是,米切爾不是海軍將領,而是陸軍將領,準確的說是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將。

久賀島海戰後不久,米切爾就提出,航空兵是未來海軍的發展方向,搭載戰鬥機的航母將取代主力艦,成爲新的海上霸主。

可惜的是,米切爾的觀點根本影響不了美國海軍。

雖然兩年之後,在美國陸軍與海軍的聯合演習中,米切爾用一批中型轟炸機就證明了主力艦在面對轟炸時的脆弱性,但是美國海軍依然不爲所動,在當年啓動了“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並且在一九三七年正式下達訂單,隨後還設計建造了“南達科他”級與“依阿華”級戰列艦。相反,在航母上,美國海軍除了完成早已定下的“突擊者”號,只按部就班建造了“約克城”號、“企業”號與“大黃蜂”號等三艘艦隊航母,以及小了一大圈的“黃蜂”號航母,加上改裝而來的“列剋星敦”號與“薩拉託加”號,而“埃塞克斯”級要到二戰爆發後纔開始建造。

也就是說,當時美國海軍徑然把主力艦放在首位。

有趣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更加重視航母。

一九三四年,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就啓動了“柏林”號航母的建造工程。

從命名上就看得出來,這艘航母與馮承乾有很大的關係,因爲當時〖中〗國海軍已經沿用了“柏林”號的艦名。

事實上“柏林”號航母就是馮承乾的傑作。

早在一九三零年,馮承乾就打算建婁一艘排水量超過兩萬噸,能夠搭載九十架艦載飛機的攻擊型航母。可惜的是。,〖中〗國的造船工業十分薄弱,根本建造不了這麼大的戰艦,而德意志第二帝國造船廠的開價又過高。結果就是,馮承乾在主導完成了初始設計之後,這種攻擊型航母就停留在了圖紙上。

草垣羣島海戰與久賀島海戰,證明了航母的戰鬥力,更證明了“大鵬”號在基礎設計上的先進性。要知道,如果按照噸位,載機量計算“大鵬”號優於當時的所有航母,即最重視航空作戰能力。

結果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在一九三三年六月就找上門來,提出與〖中〗國海軍共同建造一級更加先進的航母。

最初的時候,馮承乾也很敢興趣,因爲這意味著,他可以用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同樣的價格,從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造船廠購買航母,從而大幅度降低造價。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肯定會支付一筆設計費用。

只是,最後馮承乾沒有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合作。

原因很簡單,到一九三四年,江南造船廠與北方造船廠已能建造兩萬噸級戰艦。出於保護與促進本國造船工業,馮承乾最終把訂單給了國內的造船廠,並且對“柏林”級航母的設計做了大範圍修改。

當然,德意志第二帝國拿到的,只是“柏林”級航母的原始設計圖紙。

也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把這種航母命名爲“柏林”級,從而與贈送給〖中〗國海軍的“柏林”號巡洋艦呼應。

在噸位、艦長等方面“柏林”級與“約克城”級都較爲相似。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也極爲重視主力艦,而且所處的環境,對航母有著較爲嚴格的要求。

別的不說,北海就不大適合航母作戰。

結果就是“柏林”級是第一種採用了封閉艦首的新建航母,而且配備了八門重巡洋艦級的二百毫米主炮。如果不是“華盛頓條約”限制了航母主炮口徑,恐怕德意志第二帝國會爲這艘航母配備二百八十毫米主炮。

此外,在裝甲防護上“柏林”級也直接向重巡洋艦看齊。

由此,產生了一個嚴重的結果,即火炮、裝甲擠佔了大量排水量,使得“柏林”號只能搭載三十架艦載機。要知道,噸位相似的“約克城”級能搭載九十多架艦載機,即便是同樣重視火力與防護的英國航母,也能搭載五十多架艦載機。由此可見“柏林”級在經過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修改之後,建成時的模樣已經與馮承乾的初始設計大不一樣,甚至偏離了馮承乾的初衷。

要知道,在主持設計航母的時候,馮承乾有一個十分明確的核心,即把航空作戰能力放在首位,甚至爲了提高航空作戰能力,不爲航母安裝大口徑艦炮,以及在必要的時候犧牲裝甲防護。

德意志第二帝國開工建造大型艦隊航母,英國皇家海軍也大受刺激。

雖然英國是一戰的戰敗國,但是在戰後的柏林和會上,英國的海權得到承認,因此英國在戰後的處境比法國等其他戰敗國好得多。別的不說,通過“華盛頓條約”英國獲得了與美國、德意志第二帝國平等的地位。

只是,英國海軍更加傳統,更加保守。

雖然受“華盛頓條約”限制,以及戰敗造成的影響,英國在大戰結束之後取消了多艘主力艦的建造工程,並且把其中兩艘改造成了艦隊航母,但是英國並沒有立即新建航母,直到久賀島海戰之後,英國皇家海軍才決定新建航母。

問題是,英國皇家海軍建造航母,不是認識到了航母的重要性。

事實上,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有著更加清楚的目標性,而且知道在北海,航母的作用並不明顯。

英國皇家海軍決定新建航母,主要就是應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航母計劃。

在英國皇家海軍看來,如果不新建航母,就無法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保持均勢,也就會使國家安全受到威脅。

當然,受到影響的,絕不僅僅是〖日〗本、美國、德意志第二帝國與英國。

久賀島海戰之後,法國、意大利,甚至連剛剛邁入工業國家行列的布爾什維克俄國都出臺了航母建造計劃,有些還極爲瘋狂。比如,布爾什維克俄國就打算在十年之內,打造一支包括二十艘戰列艦、十艘戰列巡洋艦與十艘艦隊航母的海軍,從而獲得與西方頭等海軍強國同等的地位。

一時之間,航母熱潮刮遍全球。!。

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387章 預備隊第146章 大使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99章 別無選擇第101章 遠戰第38章 戰略目標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3章 銀行集團第84章 核心之爭第184章 圈套第89章 聯合進攻第87章 絕地反擊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13章 戰端第185章 點撥第74章 僥倖第145章 搜尋第497章 苦戰第91章 轉攻爲守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26章 變局第503章 下一步第92章 等待機會第451章 登陸前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630章 霸權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29章 一八九二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87章 生於憂患第604章 援助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45章 特立獨行第5章 八國侵俄第72章 聲東擊西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7章 矛盾根源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266章 煙霧彈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35章 逼談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81章 內訌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91章 大工程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6章 坐收漁利第1章 當務之急第398章 偷襲第77章 伏擊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532章 攔路虎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46章 聯軍第86章 圍攻第36章 狼子野心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159章 反擊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41章 開天闢地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22章 迫敵決戰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413章 出征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98章 伏擊圈第26章 熱身活動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601章 威脅第73章 戰機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159章 主動權第419章 矛盾
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387章 預備隊第146章 大使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99章 別無選擇第101章 遠戰第38章 戰略目標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3章 銀行集團第84章 核心之爭第184章 圈套第89章 聯合進攻第87章 絕地反擊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13章 戰端第185章 點撥第74章 僥倖第145章 搜尋第497章 苦戰第91章 轉攻爲守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26章 變局第503章 下一步第92章 等待機會第451章 登陸前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630章 霸權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29章 一八九二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87章 生於憂患第604章 援助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45章 特立獨行第5章 八國侵俄第72章 聲東擊西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7章 矛盾根源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266章 煙霧彈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35章 逼談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81章 內訌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91章 大工程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6章 坐收漁利第1章 當務之急第398章 偷襲第77章 伏擊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532章 攔路虎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46章 聯軍第86章 圍攻第36章 狼子野心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159章 反擊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41章 開天闢地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22章 迫敵決戰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413章 出征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98章 伏擊圈第26章 熱身活動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601章 威脅第73章 戰機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159章 主動權第419章 矛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象山县| 桦川县| 稷山县| 乡宁县| 云南省| 吕梁市| 英吉沙县| 和顺县| 中阳县| 嘉禾县| 漠河县| 留坝县| 乳山市| 阜宁县| 沁阳市| 青海省| 镇江市| 湘潭县| 中江县| 湘乡市| 甘孜县| 通化市| 棋牌| 固安县| 彰化市| 资溪县| 西峡县| 岑巩县| 麟游县| 三原县| 安丘市| 南开区| 克山县| 民乐县| 上犹县| 霸州市| 仁寿县| 寿阳县| 兴宁市|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