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仁當然知道朝陽公主是什麼意思。喃喃的開口:“對的,你是對的。”
“那李芳她禍國殃民,死有餘辜。要是留著她這樣的人在世上,那是把咱們白國的百姓推向水深火熱的地步。不禁將軍會死,我也會死,還有那些忠心爲這個國家的大臣,都將得不到好下場。”
也不知道朝陽公主聽進去了沒有,總之她就陷入了沉默。溫仁看著她,心裡也是沒有絲毫的辦法,這個時候,院子裡忽然傳來了一陣聲響。
溫仁擡頭,正巧撞見了楊雨昭即將進來的身影。兩個人彼此相視了一眼,楊雨昭走到公主的面前,伸手拍了拍朝陽的肩膀。嘆了一口氣說:“我是你的姐姐,還記得那日天氣很好,你拉著我的胳膊要認我這個姐姐。我當時真的很高興,在齊國的時候,我記得我哥哥還活著的時候,我也曾那樣拉著他的胳膊撒嬌。”
“只是呢,這一切現在都過去了,終將成爲了我的回憶……”
朝陽猛然擡頭,看著楊雨昭。她不知道……原來這個她一直認爲所向披靡的姐姐,竟然也曾遭遇……有這樣的變故。
楊雨昭繼續說:“所以,沒有什麼過不去,也沒有什麼放不下的。我一直把你當親妹妹看待,這個朝代雖然變了,白國也變了。但是你應該高興,因爲它在戰連城的手裡會變得更好,變得更強。自古以來都是弱肉強食,所以還有可悲的呢?你的母妃,她在華山寺修行,遠離了這人世間的紛紛擾擾。你還有親人,不要這樣與自己過不去,到頭來傷的終究是你。”
楊雨昭說完這一番話,她覺得她勸人的本事似乎見長。大抵是自己接觸的過多,所以看得事情便也開了吧。
朝陽公主再怎麼說才十八歲,想著自己十八歲的年紀,就遭遇了家中滅門的慘案。她朝陽到底是輕了許多,自己也是不幸運的。卻也是幸運的,她看清了人心,看清了這世間的許多事情。
朝陽的心裡很有感悟,她知道自己不該沉迷於過去。但是她就是不由自主的傷心,但是楊雨昭的這一番話也的確點醒了她。也許……自己真的應該放下,多關注眼下的情況。那李芳已經死在了自己的手裡,多少也是對自己父王的一點交代。
希望他在九泉之下,能夠安息。
“今天是什麼日子?”朝陽開口詢問。
溫仁看了看,回答:“回稟公主,馬上就要到除夕了。宮裡的人都在忙些備年貨,所以格外的吵鬧點。”
“哦……我聽聞宮裡今年允許放煙花是不是?”
“是,往年因爲安全的著想,聽聞宮裡的人說是不允許放煙花的。但是這一年下來,白國經歷和發生了許多,百姓們高興,皇帝已經命人在玄武門在搭建好了戲臺,做了防護措施,到時候也給百姓熱鬧一下。”楊雨昭接口道。
朝陽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呢喃道:“我相信
戰將軍能夠做一個好皇帝。有你們在,白國也會踏破所有的困難。”她依稀清楚的記得,上次自己偷偷跑去南疆的時候,一路上看到的百姓的生活狀況,她的心裡愧疚至極。
如果要是戰連城當皇帝的話,一定不會這樣。
“等戲臺裡開了,姐姐記得來叫上我,我也想去看看。”朝陽公主看著楊雨昭,呢喃的開口。
楊雨昭笑了,點了點頭,回答:“嗯,一定記得叫你。這段日子你可肯定要把身子養好,到時候我纔好帶你去啊!不僅這次,以後這外面的山水,我都帶著你。”
朝陽一聽,眼睛裡似乎有什麼在閃爍。欣喜的答應了,可以看出她很是高興,也很期待。楊雨昭很是滿意的看著朝陽的表現,到底還是個孩子,用心的哄一鬨,總歸會好的。
夜已經極其深了,楊雨昭和溫仁告別了公主府內。兩人相伴的離去,一路無言。
第二日,上早朝時分。戰連城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前,宣佈了要立楊雨昭爲內閣首輔。此話一出,底下一幫人譁然,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
以前見過楊雨昭的能力的人,都很相信她絕對能擔當得起內閣首輔之位。但是沒有見識過楊雨昭的人,都認爲她是一介女流之輩,本身就成不了什麼大事。新皇帝的心思他們固然懂,也知曉這個楊雨昭先前在皇帝是將軍時,便常伴左右。
但是,正是因爲這樣,他們纔不同意。有了白國上一位皇帝的先例,他們擔心這恐怕會步入後塵,所以甚是擔憂。
戰連城身爲皇帝,見到底下的人這樣的一番反應。礙於身份,也不好意思出面替楊雨昭說情。而是悄然的給溫仁遞了一個眼神,便正襟危坐。
溫仁接收到訊息,擼了擼衣服的褶皺。邁出一步,說:“啓稟皇上,臣是同意楊雨昭擔任內閣首輔之位的。但是由於在這朝廷之中,許多的人都不是瞭解楊雨昭到底有何德何能能夠有此本領擔任。所以……”
溫仁的話還沒有說完,廉子薦便站了出來。他現在乃是內閣下面的一個官員,要是楊雨昭擔任了內閣首輔的話,他的心裡固然高興。這樣自己會省不少的心,何樂而不爲呢?
“回皇上,楊雨昭有勇有謀,不似一般的女子。跟隨將軍除巫蠱,殺強盜,又大滅聯軍。要不是有楊姑娘的計謀,我們也無法戰勝的如此之快,所以,臣也是相當願意的。”
“臣,也願意。”
支持楊雨昭的那些言官,都紛紛的站出來替楊雨昭說話。
但是還有一些大學士,很是看不起楊雨昭的女兒身。爲了白國的江山社稷,他們也有必要和責任堅持到底,絕對不能辜負白國!
戰連城看著這些,心裡也是有些無奈。他知道那些個大學士並無惡意,只是太過於小心翼翼,他們不理解楊雨昭,自然不會跟隨大衆的枉然下定論。
楊雨昭站在那裡,把現場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朝堂之上,一瞬間就分成了支持派和反對派,並且還吵得不可開交。搞得戰連城和楊雨昭這一行人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這件事情就這麼一直爭執著,一連著一個多星期,那些大臣還在雙方展開著持續的拉鋸戰。楊雨昭告訴戰連城,說是那就再緩緩吧,她自然會在以後的日子裡,努力的證明自己的實力。
可是戰連城卻不這樣想,他總是不願意委屈了楊雨昭。但是他身爲皇帝,雖然有心偏袒,但是要是他明目張膽的這樣做的話。只會讓那些反對派更加恩堅定自己的想法。
馬上就是過年了,戰連城大赦天下,允許百姓們前去當地官員那裡按照人口數量領發銀兩。好歡歡樂樂的過個好年。
百姓以前就知道戰連城的慈悲之心,他這次做了皇帝那也是衆望所歸的事情。現如今他登基之後,處處爲百姓著想和憂慮。帶領著下面的大臣們共同把白國治理的井然有序。
在律法上也嚴格起來,徹底痛改往日的不良風氣,對於那些窮苦的百姓家的孩子,也提供免費教學的機會。
誰人不對這新皇帝感恩戴德呢?
也正是因爲如此,下面的朝廷大臣對待肩子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視一些。一言一行都嚴格的約束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這一日,又一次的上早朝時分。解決完了基本的事情之後,兩個派別又開始因爲楊雨昭的內閣首輔之位爭辯了起來,山水間不相容。吵得不可開交,各說各有理。
而恰此時,忽然從外面有一個人要求見皇上。戰連城一聽是朝陽公主,起先還有一些疑惑,後來便也宣了進來。衆大臣看到朝陽公主的那一刻,心裡也是滿腹狐疑,想著這不是前朝的公主麼?怎麼忽然進了這朝堂之上。
朝陽此時此刻臉上也有一些紅潤之色,不像先前的那副病懨懨的樣子。她進來之後,剛想要對著戰連城行禮,戰連城趕緊攔住:“不必了,給朝陽公主賜座。先前朕還在當將軍時,你便與我們如此相識,之間也沒約束過這些禮節,如今更是不必了。”
朝陽剛蹲下去的身子,頓了一下又站起來。被宮人們扶到旁邊做下了。戰連城關心的問:“公主這身子是否大好?怎得今日出來走動了?”
朝陽微微一笑,便站起身子來,儘量放大了聲音,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得到。說:“都知我是前朝的公主,聽聞近段日子因爲楊雨昭的內閣首輔之位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衆位大臣們爲白國效忠的心衆所周知,只是我與楊雨昭先前相識,她有勇有謀,決不似一般的女子那樣。”
“先前對抗聯軍的時候,戰將軍身爲將軍之時,因被朝廷的苛刻,只帶了少數的兵力前往南疆。與聯軍之間無數次小戰和三次大戰,要不是楊雨昭的計謀,我們也不可能有一點勝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