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寄人籬下

北宋。

四川眉州殷實農家。

清晨。

陽光透過紙糊的窗戶,照在四周圍了欄桿、僅在正面留有出口的木頭牀上,窗外一叢密密的竹子,從中傳出鳥兒的唧唧啾啾,更遠一些,還有牛哞雞鳴和隱隱幾聲狗吠。

外面必是一派田園風光,林依的心情卻輕快不起來,一年前,她穿越成一名父母雙亡的十歲女童,寄居張姓遠房親戚家,連名字也由姜語變作了林依,族中排行第三,人稱林三娘。

張家三代同堂,老夫人已逝,老太爺健在,膝下兩個兒子,大兒在外爲官,這鄉下老家,就只有老太爺帶著幺兒一家居住;不過幺兒一年前攜友東遊去了,家裡僅有幺兒媳婦方氏帶著三個孩子。

寄人籬下的日子,林依一語不敢多講,一步不敢多走,時時處處須得小心翼翼,生怕惹了當家主母生氣,被掃地出門。她嘆了口氣,輕手輕腳起身,穿上左右對襟的齊腰花夾襖,白中泛黃的夾棉褲,繫好綴在褲腰中間的褲帶子。穿戴完畢,奶孃楊嬸已拎了一桶水進來,分別倒進兩隻銅盆,輕聲問道:“八娘還未醒?”林依搖頭,走到牀前,喚了幾聲。

張八娘乃是當家主母方氏的幼女,頭上兩個姐姐早夭,因此看得嬌貴些,她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在被子裡扭了幾下,終於不情不願地起身,嘀咕道:“爹去遊山玩水,娘就趁機逼我學女工,我寧願去看書。”

林依只一笑,沒有答話,在綠枝瓷盒子裡挑了點兒牙粉,細細揩牙,倒水漱口;隨後走到臉盆架子前,抓了些粉末狀的澡豆放在掌心,用水和勻了,撲到臉上,慢慢地揉搓,待得揉出泡沫,再用清水衝乾淨。她取了紅梅瓷盒子裡的油膏來擦臉時,張八娘纔開始揩牙,嘴裡仍舊嘀嘀咕咕:“伯父只捎了牙粉回來,卻未捎刷牙子,害得我們只能用手揩。”

楊嬸遞過漱口的杯子,叫了一句:“罷喲,有牙粉使已不錯了,那些種田漢,都只拿清水漱個口罷了。”張八娘雖有些嬌氣,脾氣卻很好,被反駁也不生氣,只衝她吐了吐舌頭。

林依自書架子上取了本書,邊看邊等張八娘,過了約摸兩刻鐘,終於等到她梳洗完畢,二人手牽著手,去堂屋請安,順路吃早飯。

張家人已圍坐在八仙桌前,主座上花白鬍須的老漢,是張老太爺;左側鵝蛋臉,細眉大眼的,是當家主母方氏;右側的是方氏的兩個兒子,張八孃的兩位兄長,大的叫張伯臨,小的叫張仲微。林依和張八娘雙雙請過安,在下首的空位置上並排坐了,另一位奶孃任嬸與她們端上粥,擺上筷子。

桌上四碟子菜,一碟炸小魚小蝦,一碟薰臘肉,一碟切得細細的炒青菜,還有一碟子鹽豆,以供張老太爺佐酒,這普普通通的幾碟子,在北宋食不果腹的鄉間,已屬好菜了。

方氏出身書香門第,對儀態要求嚴格,林依一手端粥碗,一手執竹筷,安安靜靜喝粥,另幾個孩子亦是如此,只有張老太爺不時發出“吧唧”的聲響,惹來方氏不經意的皺眉。

飯畢,衆人出門,各忙各事,張老太爺去放牛,這是他老人家最大的愛好,一袋肉乾,一壺烈酒,在山上一待就是一整天;張氏兄弟去上學,他們師從眉山城西壽昌書院州學教授,一心要參加科舉;張八娘則跟著方氏去學繡花,學織布,學裁剪衣裳,學廚藝;林依曉得方氏不喜自己在她眼前晃悠,便自動自覺地去了廚房,幫楊嬸舂米。

北宋的米,即便是市場上出售的,都是帶殼的,須得在下鍋前用搗藥罐一樣的物事讓穀子去殼,舂出來的殼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即是白米。

楊嬸看著林依一下一下把棒槌敲進盛器裡,嘆道:“你成日做粗活,不學些女工和廚下的活計,將來怎好嫁人。”

林依暗自苦笑,哪裡是她不想學,是方氏不想教而已,她心中苦澀,嘴角卻還啜著笑,道:“學那些有甚麼好的,八娘每晚都抱怨枯燥乏味,抱怨二夫人逼得緊。”楊嬸停了手裡的活計,跺腳道:“傻妮子,逼著學這學那,才顯見得是親生的呢,二夫人就是對你不上心,才任由你成天頑耍。”

林依脣邊的笑意一絲未變:“我不過是老夫人的族中親戚罷了,二夫人肯收留我,已是我的福氣,哪兒敢奢求太多。”

楊嬸左右瞧了瞧,見方氏的心腹任嬸不在周圍,便湊近了林依,悄聲道:“你不會真以爲只因你是老夫人的族親罷,老夫人在世時,可是爲你和二少爺指腹爲婚過的,這叫婚約……”林依臉上笑容未變,手中的棒槌卻慢了下來,忙忙地打斷她道:“楊嬸,此話休要再提。”

楊嬸一愣,旋即記起來,方氏存心模糊這門親事,是不許任何人提起的,她又深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不願意這門親事,就不教你女人家的活計,這是作何道理……”

林依沒有作聲,這道理,她約摸猜得出來,方氏大概是想把她培養成“三不會”的女孩兒,好有藉口推了這門親事。她搗完盛器裡的最後一粒穀子,擡起身子:“楊嬸,我回房了,趁著二夫人不在,去練練字。”楊嬸點了點頭,幫她把石制的盛器挪開,道:“去罷,我替你盯著,有人過來我就咳嗽兩聲。”

林依衝她感激一笑,拍了拍身上的米糠,朝門口走去。楊嬸突然叫住她,自腰間荷包裡掏出一包物事,遞給她道:“二少爺叫我給你的。”林依接過來一瞧,原來是張家前些日子做的糖,這是典型的鄉下飴糖,甚麼都未添加,直接切成小小的長方形,她掂了掂小包,塞回楊嬸手中,道:“八娘那裡有,她性子你是曉得的,只要有她的,就有我的,這糖你拿回去給孫子們吃罷。”

楊嬸笑得有些曖昧,壓低了聲音道:“這可是二少爺的心意……”林依本是大大方方,卻被她這副樣子羞紅了臉,扭了頭就跑。她一氣衝回房中,坐在桌前猶自感嘆,宋人真真是早熟的厲害,她這具身體,不過十歲而已,楊嬸就能講這樣的玩笑話;她又想起張八娘,只比她大三歲,卻已在爲嫁人事宜而忙碌了。

張八娘昨晚才練過字,筆墨紙硯還擺在桌上,林依取出張仲微送的字帖,一面臨摹,一面注意地壩裡的動靜。

張家房屋是個三合院,呈“凹”字形,“凹”字底下的一橫處,是一排臥房,中間是堂屋;正房兩邊延伸出兩通拐角的偏房,左邊的幾間依次是廚房、堆著農具的雜物間、豬圈和茅廁,右邊的一排是存糧的糧倉;“凹”字中間那塊用來曬糧的空地,即是地壩。

她之所以要盯著地壩,是因爲通常情況下,任嬸不會任由她閒著,總會找點兒事與她做。果不其然,沒過半個時辰,喂完豬的任嬸穿過地壩,直直朝張八孃的閨房而來。林依忙藏好字帖和寫滿了字的紙,再將硯臺等物歸位,任嬸推門進來時,她正在天青釉的汝窯筆洗裡洗筆,擡頭一笑:“八娘昨兒練完字,筆都忘了洗。”她一面講,一面默默向背了黑鍋的張八娘致歉,但任嬸還是能尋出罵點來:“既是昨日用過的筆,當時就該幫她洗了。”

楊嬸從外面探進頭來,駁道:“三娘子洗不洗的,輪不到你來多嘴,你和我一樣是個下人呢。”任嬸又氣又羞,一張老臉漲得通紅,忿忿走出門去,丟下一句話:“今兒舅老爺要來,家裡人手短了,二夫人叫你中午給兩位少爺送飯去。”楊嬸對著她的背影啐了一口,回頭問林依:“我沒給你惹麻煩罷?”林依極少有機會進城,還在想著送飯是項美差,哪裡會同任嬸計較,笑道:“我已夠麻煩了,還能麻煩到哪兒去,倒是你,不要讓她遷怒了纔好,她可是最愛在二夫人面前嚼舌根的。”

楊嬸滿不在乎道:“四川自古以來的規矩,我奶了二少爺,張家就要給我養老,趕不得我,賣不得我,我怕甚麼。”林依亦曉得這規矩,聞言不再多嘴,挽著她朝廚房去,笑道:“楊嬸的廚藝無人能比,就算不是奶孃,二夫人也離不得你。”楊嬸自然曉得她心裡的小九九,颳了刮她的鼻子,笑道:“二少爺愛吃煲仔飯,我曉得。”

這楊嬸,甚麼都能扯到張仲微身上去,林依無奈搖頭,快步到得廚房,關門,洗手,戴攀膊,走到砧板前切燻肉片,她雖無機會在大宋學做飯,但穿越前,卻是會好些菜式,一般家常菜,可難不倒她。

楊嬸淘了米,放到熱水裡泡著,問道:“三娘,你明明會做飯,爲何不露兩手給二夫人瞧瞧?偏要將新奇的菜式教給我,讓我出這風頭。”林依切完燻肉,又開始切薑絲,笑答:“我怕風太大,被颳走了,楊嬸你身子骨結實,多擔待撒。”楊嬸也笑了起來,連聲道:“我省的,省的。”

第176章 險中圈套第115章 錢財開路第179章 風水寶地第115章 錢財開路第225章 方氏轉型第213章 一箱嫁妝第228章 伯臨入獄第251章 天降餡餅第58章 空白鞋墊第263章 張棟回京第242章 追討彩禮第96章 臨時換房第84章 赴京趕考第153章 水落石出第20章 休妻風波第91章 林依成親第43章 三郎過世第126章 舉家蹭飯第168章 打上門去第167章 去還是留第173章 旗開得勝第219章 朝廷禁令第190章 仲微借錢第51章 方氏打算第89章 衣錦還鄉第58章 空白鞋墊第7章 鷸蚌相爭第220章 進軍地產第253章 便宜買賣第44章 白菘豐收蘇州幸福生活一愛女如命第118章 方氏出場第184章 一唱一和第1章 寄人籬下第160章 女人八卦第41章 田產之爭第210章 兩妾密謀第200章 楊氏歸來第21章 迷霧重重第197章 方氏復返第162章 事情真相第151章 上門鬧事第69章 三禮已成第236章 繁事化簡第99章 事情敗露第213章 一箱嫁妝第130章 太守撤訴第141章 災後福利第255章 兩張契約第251章 天降餡餅第49章 買屋受挫第105章 抵達京都第107章 暫租套房第186章 原來是她第171章 咎由自取第39章 秋收季節第134章 籌備開店第36章 林依搬屋第180章 瞞報面積第52章 仲微幫忙第151章 上門鬧事第264章 夫妻交心第203章 楊氏歸寧第54章 竹林問話第136章 失火原因第44章 白菘豐收第256章 驚詫案情第150章 強人所難第259章 又生一計第136章 失火原因第257章 被逐出門第205章 楊氏高招第173章 旗開得勝第237章 一帖啞藥第15章 搜尋商機第93章 臨行之前第198章 謠言危機第192章 林依設計第72章 一碗雞湯第183章 社會規則第239章 仍有留戀第246章 榮升父母第123章 張棟借錢第201章 林依分房第11章 兩難境地第222章 無妾是福第123章 張棟借錢第155章 消除後患第236章 繁事化簡第93章 臨行之前第219章 朝廷禁令第158章 娶妻協議第158章 娶妻協議第202章 林依管家第195章 得知真相第87章 青苗鬥智第162章 事情真相第92章 洞房審訊
第176章 險中圈套第115章 錢財開路第179章 風水寶地第115章 錢財開路第225章 方氏轉型第213章 一箱嫁妝第228章 伯臨入獄第251章 天降餡餅第58章 空白鞋墊第263章 張棟回京第242章 追討彩禮第96章 臨時換房第84章 赴京趕考第153章 水落石出第20章 休妻風波第91章 林依成親第43章 三郎過世第126章 舉家蹭飯第168章 打上門去第167章 去還是留第173章 旗開得勝第219章 朝廷禁令第190章 仲微借錢第51章 方氏打算第89章 衣錦還鄉第58章 空白鞋墊第7章 鷸蚌相爭第220章 進軍地產第253章 便宜買賣第44章 白菘豐收蘇州幸福生活一愛女如命第118章 方氏出場第184章 一唱一和第1章 寄人籬下第160章 女人八卦第41章 田產之爭第210章 兩妾密謀第200章 楊氏歸來第21章 迷霧重重第197章 方氏復返第162章 事情真相第151章 上門鬧事第69章 三禮已成第236章 繁事化簡第99章 事情敗露第213章 一箱嫁妝第130章 太守撤訴第141章 災後福利第255章 兩張契約第251章 天降餡餅第49章 買屋受挫第105章 抵達京都第107章 暫租套房第186章 原來是她第171章 咎由自取第39章 秋收季節第134章 籌備開店第36章 林依搬屋第180章 瞞報面積第52章 仲微幫忙第151章 上門鬧事第264章 夫妻交心第203章 楊氏歸寧第54章 竹林問話第136章 失火原因第44章 白菘豐收第256章 驚詫案情第150章 強人所難第259章 又生一計第136章 失火原因第257章 被逐出門第205章 楊氏高招第173章 旗開得勝第237章 一帖啞藥第15章 搜尋商機第93章 臨行之前第198章 謠言危機第192章 林依設計第72章 一碗雞湯第183章 社會規則第239章 仍有留戀第246章 榮升父母第123章 張棟借錢第201章 林依分房第11章 兩難境地第222章 無妾是福第123章 張棟借錢第155章 消除後患第236章 繁事化簡第93章 臨行之前第219章 朝廷禁令第158章 娶妻協議第158章 娶妻協議第202章 林依管家第195章 得知真相第87章 青苗鬥智第162章 事情真相第92章 洞房審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耿马| 汶川县| 上蔡县| 错那县| 曲松县| 彭山县| 文山县| 西昌市| 丹江口市| 临泉县| 丰台区| 台北市| 米易县| 德阳市| 友谊县| 宜川县| 霍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漳浦县| 枝江市| 灵宝市| 榆林市| 汾阳市| 东平县| 南投县| 长岭县| 扬中市| 邵阳县| 高邑县| 永吉县| 邳州市| 和政县| 沁水县| 吴江市| 彭泽县| 晋城| 静乐县| 甘孜| 准格尔旗|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