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章 林依成親

林依是想瞞下財產,才如此行事,那些水田、苜蓿地還有鵝羣,比不得死錢,極好隱匿起來,以防進了張家門,有人惦記。她對青苗耳語幾句,叫她明白過來,又叮囑道:“不許講與他人知曉。”

青苗瞧了瞧那幾樣豐厚的定禮,覺得林依擔心太過,但凡事留一手總是好的,於是連連點頭。

張家大房大概想趕著把媳婦迎進門,好不耽誤張仲微進京領官,因此半個月未到,財神又至,先是幾樣首飾,但因家貧,置不起金的,便全用銀鍍的代替,另外還有一頂珠翠團冠,四時髻花、綵緞匹帛等物,一應規矩,全是比照官宦人家。

方氏站在門首瞧隔壁,想到這份熱鬧,本該屬於她二房家,就再也忍不住,搭了任嬸的胳膊,也擺出幾分氣派來,慢慢走到林依房裡去,將那幾樣財禮瞧了瞧,又拿起首飾細看,故意問任嬸:“是我眼神不好?這釵兒怎麼瞧著不像是金的?”

青苗嗤道:“你家恐怕連銀的也拿不出來。”

林依看在張仲微面兒上,不想與方氏爭執,於是斥了青苗幾句,上前請方氏坐下吃茶。方氏不肯坐,只在財禮間穿梭,翻翻撿撿,一時嫌綵緞成色不好,一時嫌髻花顏色老氣。林依實在受不了她這副德性,忙去桌角的黃銅小罐裡摸出幾個錢,悄悄塞進任嬸手裡。

任嬸覺出手裡多了貨,嘴角就朝上勾了勾,走到方氏身旁道:“二夫人,這官宦人家,就是同咱們布衣百姓不一樣,連送個財禮都是有講究的。”

方氏不以爲然,問道:“哪裡講究了,我怎麼沒瞧出來?”

任嬸指了那頂珠翠團冠道:“尋常人家,誰會送這個,送了也沒處戴去。”

方氏活到這把年紀,也沒戴過頭冠,聽了這話,又是尷尬,又是嫉妒,嘀咕道:“借錢充面子,誰人不會?”

任嬸最是知曉方氏脾性,聽見這口氣,就曉得她有了去意,忙將她胳膊攙了,連扶帶拽出門去。

青苗瞧著她們遠去,回頭向林依道:“二夫人雖討人厭,方纔那話卻沒講錯,張家大房真是打腫了臉充胖子,這幾樣財禮,可是不便宜。”

林依無數次憧憬婚禮情形,見了那些閃閃亮的物事,只有高興的,根本沒想起計算價錢,聞言瞪了她一眼,嗔道:“一輩子就這一回,能不奢侈些,我看大夫人倒是深知我意。”

青苗欲笑話她還沒進門就先偏了婆母,又怕她害臊,只得躲出去笑了一氣才重新進來,幫她準備各色回禮。

因張家大房鄭重,林依也不敢怠慢,帶著青苗進城,挑了兩匹綠紫羅,成雙成對的金玉文房玩具,又添了幾樣自己平日裡做的女工活計,送去張家大房作回禮。

迎親前三天,張家大房遣媒人到林家,帶了催妝花髻、銷金蓋頭、花扇、花粉盒、畫綵線果等物來催妝。媒人就來自眉山城,極少見過銷金蓋頭,連聲稱讚林依有福氣,嫁了個官宦人家。

林依笑著聽了,照著規矩將緞匹、盤盞、花紅神盒等奉上,作爲媒氏謝禮。那媒人何曾收過這樣大禮,笑得眼睛瞇作一條線。

青苗又捧了羅花襆頭、綠袍、靴笏等物出來,交與媒人,作爲女家回禮。

成親諸項事,行進至此,皆是順順當當,但到了成親頭一日,林依卻犯了難。依照大宋風俗,這日須得“鋪房”,男家準備牀蓆桌椅,女家備被褥幔帳,並使親人去男家鋪設房奩器具,擺珠寶首飾。這些物事,林依早就準備停當,但她無父無母,族親又早已沒有來往,該遣誰人去合適?她屋裡雖有個青苗,但畢竟是下人,作不得數,因此極爲頭疼。

最後還是楊氏知曉她難處,悄悄幫她尋了個同姓的媳婦子,把了幾個錢,假充作娘這親眷,這纔將鋪房混了過去。

鋪心亦是女家誇耀嫁妝的時間,妝奩就擺在地壩上,任人觀賞,林依家人丁雖稀少,陪嫁卻十分看得,引來無數人瞧熱鬧,有的豔羨,有的佩服,方氏也擠在人羣中,又是嫉妒,又是不甘,與左右人等講些酸溜溜不著調的話。

站在她身旁的人,好幾個都佃了林依的田,或是養了林依的鵝,聞言就打抱不平七嘴八舌道:“這是你侄媳,嫁的又是你親兒,你怎麼就瞧不過眼?”不等方氏辯駁,張六媳婦又道:“你家伯臨媳婦,嫁妝比這還多,你眼熱林三娘作什麼。”

方氏聽了這話,竟嘆起氣來,道:“我也曉得伯臨媳婦有錢,可她的田,她的屋,遠在雅州,我竟是從來沒瞧見過,哪比得林三孃的產業就在近前,日日看得見。”說完又抱怨大房搶了她的兒,害她失了位好兒媳。

李舒自嫁到張家,深居簡出,許多鄉親不大認得她,因此不好接這話,紛紛住了口。

錦書與青蓮兩個,也在人羣裡瞧熱鬧,她二人雖不對盤,但都出自李家,對李舒極爲忠心,聽見方氏抱怨的言語,齊齊出聲,一個稱她是想謀奪李舒嫁妝,一個就道要趕緊回去報與李舒知曉,免得受了賊人暗算。

方氏自家中敗落以來,受的閒氣不少,如今見兒子屋裡的兩個通房丫頭都不拿她當回事,氣惱非比尋常,當即上前一手抓了一個,喚任嬸,又喚楊嬸,宣稱要賣了她們倆。

衆人見她們吵鬧得有趣,紛紛扭轉了頭,倒將林依嫁妝丟到了一旁。

張仲微明日就要成親,今日乃是鋪房的喜慶日子,自家親孃不幫著張羅也就罷了,還跑來添亂,饒是他再孝順,也有幾分抱怨,因此並不去勸架,而是跑到新屋尋張伯臨,道:“哥哥把你的妾領回去,莫要攪了林家鋪房。”

張伯臨不明所以,跟著他去一瞧,才知是方氏嚷嚷著要賣他的通房丫頭,他連忙上前,與楊嬸兩個一左一右將她架了,道:“娘,你要賣丫頭,咱們回去再賣。”二人連拖帶拽,好容易將方氏勸了出去,圍觀人羣見他們離去,竟呼啦啦跟到隔壁,繼續瞧熱鬧去了。

張仲微看著突然空蕩下來的地壩,聽著隔壁傳來的吵鬧聲,又是無奈,又是哭笑不得,忽一轉身,瞧見窗後林依笑臉,忽然就什麼煩惱都忘卻了。

二日,林依早起,由城裡請來的一位梳頭娘子,幫她勻粉描眉,點脣插釵,畫了個漂亮妝容。

因楊氏是東京人士,頗爲講究,林依還在梳妝,外面樂官就已在作樂催妝。林依聽見,著起急來,連連催促,梳頭娘子一面與她描眉,一面笑道:“這是討利市錢呢,三娘子莫急。”

林依臉上一紅,忙命青苗出去,遍撒利市錢。

過了一時,有克擇官在外報時辰,茶酒司儀互唸詩詞,促請新人出屋登花檐。

梳頭娘子側耳聽了一時,笑道:“三娘子要嫁的這戶人家,行的乃是城裡規矩呢,在這鄉間,可是少見。”

待得林依登上花檐子,卻不立時起步,而是有人在外念道:“高樓珠簾掛玉鉤,香車寶馬到門頭。花紅利市多多賞,寶貴榮華過百秋。”果然是城裡人的行事規矩,林依也見過村中人娶婦,但並無聽過這樣唸詩的,忙隔著花檐子小聲問媒人:“這也是要撒利市錢?”

媒人低聲作了肯定答覆,青苗就又去取錢,道:“還真是城裡的規矩,尋常鄉下人,哪來這許多錢撒。”

林依想著千年後的婚禮,迎親的紅包,大都是由男方給的,原來大宋也有這樣的風俗,只不過換作了女方來給。

方氏站在院門口瞧熱鬧,見青苗四處塞錢,心疼道:“這是行的哪門子規矩,成個親,這般灑漫。”

李三媳婦笑話她道:“又不是使你的錢,你這也操心太過。”

方氏暗道:“這些錢,將來都是張仲微的,林依這裡多花一個,她兒子就少花一個。”她越想越難過,恨不得衝上去將青苗的手按住,幸好還留有一絲清明在,未把這出格的事體真做出來,不然可就是貽笑大方了。

她雖沒膽子動手,但嘴上還是要抱怨幾句的:“不過成親而已,這般鋪張作什麼。”

李舒在旁聽了,暗恨,哪名女子不盼著自家婚禮能隆重些,就是窮人家的女兒,借錢也要坐回花檐子,擺兩桌酒席呢。

她想起自身,富貴人家小娘子,陪嫁無數,從人無數,卻因方氏不講究規矩,落得婚禮程序殘缺,成爲終身遺憾。當時她才進張家門,面兒上雖裝作賢惠不在意,其實心底裡哪有不抱怨的,此時見了方氏仍舊這副德性,更是將她暗罵了無數遍。

樂聲中,迎親的隊伍拿足了利市錢,喜笑顏開地擡起花檐子,依照楊氏先前的吩咐,繞村整整一週,才重回張家舊屋門首。迎娶的人先到一步,這回換作向男家討要利市錢,旁邊還有人吟誦攔門詩,以推波助瀾:攔門禮物多爲貴,豈比尋常市道交。十萬纏腰應滿足,三千五索莫輕拋。而後有男家人答欄門詩,卻是張伯臨助興:從來君子不懷金,此意追尋意轉深。慾望諸親聊闊略,勿煩介紹久勞心。林依心裡本有些緊張,但見外面熱鬧,卻無人來管她,就放鬆下來,側耳聽那攔門詩,正聽得入神,忽然檐簾被掀開,媒人捧著一碗飯,叫道:“小娘子,開口接飯。”

林依忙張口,將那團飯吞了,意即吃了夫家飯,從此成夫家人。青苗上前扶她下花檐子,踏上青氈席,先跨馬鞍,後邁草,再邁秤,直至一間懸了帳子的正房稍事休息,名曰“坐虛帳”。

此時張家大房備酒,招待幾名充作女家親眷的媳婦子,“親送客”吃完三盞酒,照著規矩急急忙忙退走,稱之“走送”。

隨後纔是這場婚禮最關鍵最有趣的時刻,堂屋置了一馬鞍,張仲微坐上去飲過三杯酒,張六媳婦充會女家親眷,請他下馬鞍,如此連請三次,才能把他請下來,叫作“上高坐”。

張仲微不知是興奮,還是因爲酒勁,一張臉紅光滿面,倒比平日裡多添幾分精神。方氏在旁瞧得興致索然,直道沒什麼意思,李舒卻是懂得這規矩,凡成親,只有女婿上高坐,才稱得起是最隆重的儀式,若誰家不高此禮,則會被男女賓客視爲闕禮。方氏聽她講了,不以爲然:“鄉下成親,全無此規矩,難不成都是闕禮?”

李舒與她講不通,又怕她吵嚷起來,壞了大房好事,只得閉嘴不語,離她遠了幾步。

團圓今兒色光輝,結了同心翠帶垂。此後莫教塵點樑,他年長照歲寒姿。

行完坐鞍禮,禮官請兩位新人出房,教張仲微使一條紅緞同心結將林依牽扯了,前者倒行,後者慢隨,二人“牽巾”重回堂上,雙雙並立,請位雙全親戚拿秤挑開林依蓋頭。

林依容顏,平素衆人都有見到,但今日瞧了她盛裝,仍讚了聲好樣貌。

張仲微聽見讚揚聲,忍不住偷眼朝旁邊瞧去,卻正好對上林依眼神,二人都是勾脣一笑,林依垂下頭去,張仲微卻把臉更揚高了些。

隨後二人蔘拜諸親戚,走到方氏面前時,喚了聲嬸孃。張仲微叫的彆扭,方氏聽得心酸,今日明明該她坐在主座上,聽兩位新人喚一聲娘,卻沒想到便宜了楊氏去。她恨恨朝堂上望過去,就沒留意手下,叫林依遞過的茶灑了一點子,錦書在旁嘀咕:“那裡接大少夫人的茶時,手也是不穩的,該請個遊醫來瞧瞧。”

她聲量極低,卻還是被方氏聽見,欲發火,卻被張樑一個凌厲眼神止住,只得將錦書狠瞪幾眼,留待回家再算賬。

她在這裡與錦書瞪眼,那邊已是禮畢,兩位新人準備進新房,這回換作林依倒行,仍用那條同心結,牽引著張仲微,慢慢走去房裡,行夫婦交拜之禮。

第14章 開檔羅褲第2章 書院送飯第147章 生意好轉第92章 洞房審訊第31章 苦勸無果第130章 太守撤訴第19章 銀姐報仇第59章 任嬸捱打第50章 衆多紛擾第130章 太守撤訴第145章 八卦紛傳第109章 官場陰謀第108章 寒梅逃跑第49章 買屋受挫第189章 燃眉之急第31章 苦勸無果第218章 牀之事第195章 得知真相第49章 買屋受挫第71章 李舒送禮第108章 寒梅逃跑第103章 寒梅上船第223章 搬進新家第226章 青苗明志第214章 嫡子滿月第140章 探討方氏第242章 追討彩禮第189章 燃眉之急第92章 洞房審訊第218章 牀之事第138章 酒水價格第259章 又生一計第48章 對換丫頭第239章 仍有留戀第149章 胡攪蠻纏第11章 兩難境地第107章 暫租套房第145章 八卦紛傳第193章 方氏被騙第150章 強人所難第129章 初見成效第136章 失火原因第238章 田氏結局第74章 消息走漏第148章 又挨板凳第24章 退意萌生第35章 方氏捱打第233章 青苗砸人第235章 牆下偷聽第157章 府尹斷案第110章 同砌竈臺第128章 方氏送飯第201章 林依分房第150章 強人所難第140章 探討方氏第86章 方氏提親第211章 兩妾相鬥第136章 失火原因第24章 退意萌生第11章 兩難境地第224章 仲微吃醋第173章 旗開得勝第83章 方氏被趕第67章 任嬸獻策第73章 林依送面第227章 憂喜參半第124章 青苗報仇第93章 臨行之前第9章 方氏發難第119章 方氏借房第112章 初逛夜市第172章 方氏吃癟第68章 安頓如玉第223章 搬進新家第161章 偷攢私房第47章 虧欠人情第131章 張棟出京第28章 因禍得福第125章 仲微掙錢第156章 下作手段第122章 林依震怒第176章 險中圈套第76章 秀才遇兵第28章 因禍得福第159章 夫人聚會第254章 方氏受騙第38章 老實仲微第113章 林依買菜第199章 呂氏告密第82章 方氏敗露第249章 三方對質第260章 天降喜事第209章 兵來將擋第1章 寄人籬下第153章 水落石出第231章 李舒做客第174章 好事近了第179章 風水寶地第5章 張樑歸家第49章 買屋受挫
第14章 開檔羅褲第2章 書院送飯第147章 生意好轉第92章 洞房審訊第31章 苦勸無果第130章 太守撤訴第19章 銀姐報仇第59章 任嬸捱打第50章 衆多紛擾第130章 太守撤訴第145章 八卦紛傳第109章 官場陰謀第108章 寒梅逃跑第49章 買屋受挫第189章 燃眉之急第31章 苦勸無果第218章 牀之事第195章 得知真相第49章 買屋受挫第71章 李舒送禮第108章 寒梅逃跑第103章 寒梅上船第223章 搬進新家第226章 青苗明志第214章 嫡子滿月第140章 探討方氏第242章 追討彩禮第189章 燃眉之急第92章 洞房審訊第218章 牀之事第138章 酒水價格第259章 又生一計第48章 對換丫頭第239章 仍有留戀第149章 胡攪蠻纏第11章 兩難境地第107章 暫租套房第145章 八卦紛傳第193章 方氏被騙第150章 強人所難第129章 初見成效第136章 失火原因第238章 田氏結局第74章 消息走漏第148章 又挨板凳第24章 退意萌生第35章 方氏捱打第233章 青苗砸人第235章 牆下偷聽第157章 府尹斷案第110章 同砌竈臺第128章 方氏送飯第201章 林依分房第150章 強人所難第140章 探討方氏第86章 方氏提親第211章 兩妾相鬥第136章 失火原因第24章 退意萌生第11章 兩難境地第224章 仲微吃醋第173章 旗開得勝第83章 方氏被趕第67章 任嬸獻策第73章 林依送面第227章 憂喜參半第124章 青苗報仇第93章 臨行之前第9章 方氏發難第119章 方氏借房第112章 初逛夜市第172章 方氏吃癟第68章 安頓如玉第223章 搬進新家第161章 偷攢私房第47章 虧欠人情第131章 張棟出京第28章 因禍得福第125章 仲微掙錢第156章 下作手段第122章 林依震怒第176章 險中圈套第76章 秀才遇兵第28章 因禍得福第159章 夫人聚會第254章 方氏受騙第38章 老實仲微第113章 林依買菜第199章 呂氏告密第82章 方氏敗露第249章 三方對質第260章 天降喜事第209章 兵來將擋第1章 寄人籬下第153章 水落石出第231章 李舒做客第174章 好事近了第179章 風水寶地第5章 張樑歸家第49章 買屋受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故城县| 封开县| 基隆市| 木兰县| 海阳市| 保定市| 县级市| 凤翔县| 罗定市| 远安县| 远安县| 克拉玛依市| 林州市| 中牟县| 彩票| 泽库县| 即墨市| 天镇县| 隆回县| 南投县| 巨野县| 镇安县| 柳河县| 安乡县| 木里| 巴彦县| 宿迁市| 东阿县| 临武县| 福泉市| 太白县| 景泰县| 五台县| 开封市| 睢宁县| 灵寿县| 凤城市| 宁武县| 武定县| 北海市|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