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章 仲微過繼

張仲微道:“我有什麼能耐,自個兒清楚,單憑文章,決計取不了三名,全是仰仗李太守,既受了他的恩,怎能拒收他送的丫頭,不然豈不是不與人臉面?”

林依見他有主見,很是欣喜,心道,原來他雖老實,卻還不笨,於是問道:“那你今後有何打算?”

張仲微見她關心,便講了些科考爲官的事體,大宋及即命以官,因此走上仕途已是鐵板釘釘的事,只等朝廷任命授官。他一面講,一面尋思,該如何與林依提成親一事,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派個媒人來講纔算鄭重,於是直到兩人分別,也沒提及正題。

張家二房兩名兒子同登科,震驚鄉里,到了下午,來道賀的人來來往往,好不熱鬧。楊氏站在舊屋院門口瞧了一時,回去與張棟感嘆:“好事都在別人家。”

張棟安慰她道:“那也不是別人,咱們嫡親的侄兒呢。”

楊氏看了他一眼,道:“侄兒再親,怎親得過兒子?”

張棟沒作聲,朝窗前站了,聽隔壁院落此起彼伏的道賀聲,臉上不免顯出羨慕神情。

楊氏在他身旁,似是自言自語:“年近半百,膝下無子,老來沒得依靠,不如過繼個兒子來養老。”

在大宋,將近五十的人,實在稱得上是老翁了。張棟明白,這過繼的提議,實是有理,但他卻爲願服老,心道,待得債務還清,進京謀項官職,再納幾個美妾……正想著,楊氏的話打斷他思緒:“官人,我瞧仲微那孩子甚好,不如趁他在家,過繼了來。”

張棟正想著納妾,忽聞此語,就有些不高興,道:“過繼侄兒,哪有自己親生的好。”

楊氏笑道:“仲微可是新晉進士及,轉眼就是個官,有個這樣的兒子,你面上多有光彩。”說著又朝張棟耳邊附了,低語幾句,稱過繼與他自己生兒子,根本不相妨礙,待得入京,照樣與他納妾。

張棟猶豫道:“若過繼後又有了親兒,怎辦?”

楊氏嗔道:“父老兒幼,就算有了幺兒,也少不得需要兄長扶持,不過是將來家產分去一半罷了——咱們如今一身的債,哪來的這產與別人惦記?”

張棟心動,琢磨一時,又輾轉反側想了一夜,二日去了二房新屋,將過繼的事兒提了。張樑聽後,倒是願意的,一是覺得張仲微過繼到大房,並不吃虧,二來還念及兄弟情,於是就先口頭應了。

但方氏得知此事,卻堅決不允,她正想著迎娶林依進門呢,怎能眼睜睜瞧著她的豐厚陪嫁,擡到別人家去?於是便與張樑大吵一架,道:“若真心想過繼,先前怎不見提起,如今見仲微有了出息,就惦記上了。”

張樑也猜到張棟想過繼張仲微,一多半是瞧上了那進士身份,但嘴上仍替兄長辯護:“先前在孝中,怎好提過繼的事,如今他們要進京,所以想先把過繼的事辦了。”

提起進京,方氏想起大房一家的債務尚未還清,被債主牽絆,這才遲遲未動身,她一想到林依的陪嫁,恐怕要拿去填補大房的虧空,更是肉疼起來,說什麼也不許張仲微過繼。

張樑耐著性子勸她道:“仲微就算到了大房,也還是你親生的兒。”

方氏吐露了真言,道:“林三孃的陪嫁……”

張樑打斷她道:“伯臨轉眼就要出仕,還怕沒得錢拿來養家?”

在方氏心裡,兒子的錢與兒媳的錢,那是不一樣的,於是不肯聽,仍舊哭鬧。

張樑不免疑惑,方氏當初嫁進來時,也算是知書達理的一位小娘子,怎麼幾十年過去,渾然變作一名潑婦?

家族過繼這種事,只要還有當家男人在,婦人就插不在嘴,張樑肯徵求方氏意見,已是與了她臉面,如今見她給臉不要臉,就冷了下來,自去使人請張棟,來商議過繼諸項事宜。

方氏眼瞧著過繼一事成了定局,沮喪之餘,又想著與張仲微多爭些好處來,跑去與張棟道:“若大哥今後有了親兒,家產也得分與仲微一半。”

張棟既作出過繼決定,自然是捨得家產,於是將這條寫進了過繼文書裡。

過繼同成親一樣,兒女向來是沒得話語權的,張家兩房在堂上議得熱鬧,張仲微卻被矇在鼓裡,直到事情商定,張樑喚他去磕頭時,才曉得從今以後,自己換了個家。

他渾渾渾噩噩自堂屋出來,碰見張伯臨,怔怔道:“哥哥,爹孃竟把我過繼給了大伯家。”

張伯臨也是一驚,但旋即鎮定下來,拍著他肩膀勸慰道:“一樣是姓張,什麼要緊,再說大伯膝下無兒,是該有人去侍奉,這也是孝道。”

大道理,張仲微明白,只是張樑與方氏事先不曾來知會他,讓他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心裡不免難過,蔫蔫應了一聲,扎進了房裡。

堂上張棟與張樑將文書籤訂,回去遞與楊氏瞧,道:“這幾年,你時時不忘過繼,今兒可如了你的願了。”

楊氏一笑,命流霞將文書收起,又親自出去收拾空房,預備張仲微來住。林依聽見外面有動靜,遂遣青苗出去打聽。片刻,青苗回報:“三娘子,二少爺過繼給大房了。”

這消息太過突兀,林依愣了愣才反應過來,且還是不相信,方氏惦記著她的嫁妝呢,怎會值得把張仲微過繼與別人。

青苗道:“文書籤了,頭也磕了,當堂就改口喚了大老爺作父親,這還能有假?”

林依驚訝道:“二夫人願意?”

青苗笑道:“自然是不願意的,哭鬧耍潑,十八般武藝都使出來了,卻無奈二老爺根本不聽她的。”說完撫掌:“這下可好,三娘子就算嫁與二少爺,也不消天天見著二夫人那張臉。”

青苗提及婚事,林依仔細回憶一番,終於明白了楊氏爲何總照顧她,還不惜得罪方氏替她出頭,原來是早就算計好了要過繼張仲微,於是提前將她當作了自家人。

青苗聽了她的分析,不禁愕然:“原來過繼的事,大夫人幾年前就開始打算了,這份城府,誰人能及?那若是大夫人來提親,三娘子嫁是不嫁?”

林依笑了,她纔剛考查過張仲微,結果十分滿意,至於未來的婆母,小心應付就是了,再說她如今家底頗豐,就算嫁去大房,也要叫人高看一眼,實在沒什麼好擔心的。

晚上,張仲微搬了過來,先去拜見新父母,楊氏見他神情略顯沮喪,想引他高興,便問他道:“明日我請媒人來,去向林依提親,如何?”

張仲微聽了這話,臉上果然就顯了笑容,起身施了一禮,答道:“但憑娘作主。”

張棟待他走後,與楊氏道:“這孩子太過兒女情長,不好。”

楊氏不以爲然,難道天下男人,非要個個薄情寡義纔好?

二日,媒人到,聽過楊氏吩咐,去向林依提親。林依一直拖著不交草帖,就是想看看張仲微如何處理青蓮一事,如今舉動讓她滿意,自然就肯嫁了,爽快填了草帖,交與媒氏。

既是兩家情願,行事就快了許多。憑著媒人往來,很快交換了定帖。這日,媒人送了定禮來,金瓶酒四樽,山羊一雙,另還有幾隻繪了五男二女的木盒子。林依雖能幹,卻未經歷過婚禮,不知如何回定,忙命青苗請了楊嬸來,請教她如何行事。

楊嬸掀蓋兒翻看,見裡頭有幾樣珠翠與首飾,還有緞匹茶餅等物,咂舌道:“大房是照著官宦家規矩備的定禮,比二房求娶大少夫人時可豐厚多了。”

林依奇道:“大房欠債還未還清,哪裡來的錢?”

楊嬸道:“想必是借的。”

青苗抱怨道:“借錢辦定禮,到時還得三娘子去還,好沒意思。”

楊嬸笑道:“你這妮子,別個還沒開口叫三娘子還呢,你倒把話講在了前頭。再說定禮多寡,乃是三娘子臉面,大房寧願借錢,也要與她長臉,這不是好事?”

青苗聽了這話,就歡喜起來,忙道:“還是大房好,若換作二房,決計想不到這裡。”

林依見大房曉得與自己臉面,突然就覺得楊氏比方氏好上百倍,暗道:果然懂規矩講道理的人辦事,就是很強些。她感念張家大房,就請教過楊嬸,把回定禮備得厚厚的,免得真叫他們虧空。

不過感動歸感動,該留的心眼兒一個沒少,之前的草帖定帖,凡是需要列出陪嫁妝奩的地方,林依都只將自家財產填了一半,如今大房行事貼心,她也未改初衷。

青苗對此舉十分不解,問道:“三娘子人都去了張家,財物能不去?等你出嫁,這戶就沒人了,留下一半家產,寫在誰人名下?”

林依道:“既是門戶無人,錢財田地,自然是要一併帶去張家的。”

青苗更加疑惑,追問:“既然都帶去,爲何不寫在嫁妝單子上?”

第156章 下作手段第237章 一帖啞藥蘇州幸福生活二再爲父母第59章 任嬸捱打第183章 社會規則第253章 便宜買賣第111章 遍地伎館第172章 方氏吃癟第230章 祥符赴任第157章 府尹斷案第165章 雞同鴨講第189章 燃眉之急第253章 便宜買賣第169章 教育案例第9章 方氏發難第262章 破解之法第110章 同砌竈臺第98章 乾柴烈火第39章 秋收季節第192章 林依設計第165章 雞同鴨講第22章 陰謀陽謀第250章 水落石出第216章 孕事疑雲第24章 退意萌生第125章 仲微掙錢第148章 又挨板凳第11章 兩難境地第205章 楊氏高招第265章 還有期待第154章 以牙還牙第73章 林依送面第184章 一唱一和第54章 竹林問話第43章 三郎過世第62章 冬麥告狀第183章 社會規則第72章 一碗雞湯第80章 合夥養鵝第217章 再請名醫第236章 繁事化簡第36章 林依搬屋第52章 仲微幫忙第51章 方氏打算第261章 四處求助第118章 方氏出場第238章 田氏結局第216章 孕事疑雲第35章 方氏捱打第180章 瞞報面積第51章 方氏打算第125章 仲微掙錢第116章 流霞施計第62章 冬麥告狀第97章 李舒新孕第263章 張棟回京第22章 陰謀陽謀第210章 兩妾密謀第260章 天降喜事第264章 夫妻交心第250章 水落石出第4章 王氏找茬第131章 張棟出京第157章 府尹斷案第35章 方氏捱打第2章 書院送飯第68章 安頓如玉第235章 牆下偷聽第249章 三方對質第5章 張樑歸家第177章 學習竇義第208章 開張大吉第13章 誰人中計第206章 鴻門之宴第37章 頂撞方氏第11章 兩難境地第111章 遍地伎館第265章 還有期待第148章 又挨板凳第237章 一帖啞藥第182章 拔釘子戶第9章 方氏發難第163章 驚遇八娘第41章 田產之爭第33章 改立女戶第74章 消息走漏第167章 去還是留第225章 方氏轉型第159章 夫人聚會第16章 售賣酸文第257章 被逐出門第116章 流霞施計第192章 林依設計第229章 李舒留言第128章 方氏送飯第249章 三方對質第84章 赴京趕考第169章 教育案例
第156章 下作手段第237章 一帖啞藥蘇州幸福生活二再爲父母第59章 任嬸捱打第183章 社會規則第253章 便宜買賣第111章 遍地伎館第172章 方氏吃癟第230章 祥符赴任第157章 府尹斷案第165章 雞同鴨講第189章 燃眉之急第253章 便宜買賣第169章 教育案例第9章 方氏發難第262章 破解之法第110章 同砌竈臺第98章 乾柴烈火第39章 秋收季節第192章 林依設計第165章 雞同鴨講第22章 陰謀陽謀第250章 水落石出第216章 孕事疑雲第24章 退意萌生第125章 仲微掙錢第148章 又挨板凳第11章 兩難境地第205章 楊氏高招第265章 還有期待第154章 以牙還牙第73章 林依送面第184章 一唱一和第54章 竹林問話第43章 三郎過世第62章 冬麥告狀第183章 社會規則第72章 一碗雞湯第80章 合夥養鵝第217章 再請名醫第236章 繁事化簡第36章 林依搬屋第52章 仲微幫忙第51章 方氏打算第261章 四處求助第118章 方氏出場第238章 田氏結局第216章 孕事疑雲第35章 方氏捱打第180章 瞞報面積第51章 方氏打算第125章 仲微掙錢第116章 流霞施計第62章 冬麥告狀第97章 李舒新孕第263章 張棟回京第22章 陰謀陽謀第210章 兩妾密謀第260章 天降喜事第264章 夫妻交心第250章 水落石出第4章 王氏找茬第131章 張棟出京第157章 府尹斷案第35章 方氏捱打第2章 書院送飯第68章 安頓如玉第235章 牆下偷聽第249章 三方對質第5章 張樑歸家第177章 學習竇義第208章 開張大吉第13章 誰人中計第206章 鴻門之宴第37章 頂撞方氏第11章 兩難境地第111章 遍地伎館第265章 還有期待第148章 又挨板凳第237章 一帖啞藥第182章 拔釘子戶第9章 方氏發難第163章 驚遇八娘第41章 田產之爭第33章 改立女戶第74章 消息走漏第167章 去還是留第225章 方氏轉型第159章 夫人聚會第16章 售賣酸文第257章 被逐出門第116章 流霞施計第192章 林依設計第229章 李舒留言第128章 方氏送飯第249章 三方對質第84章 赴京趕考第169章 教育案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丹东市| 许昌市| 石柱| 淮南市| 兴国县| 南阳市| 崇礼县| 荔波县| 雅江县| 成都市| 平阴县| 克什克腾旗| 尚志市| 三原县| 兴安县| 交口县| 泌阳县| 铜川市| 海阳市| 夹江县| 和硕县| 吉安县| 资中县| 甘肃省| 封丘县| 牙克石市| 田林县| 夹江县| 盐源县| 治多县| 涿州市| 肇源县| 志丹县| 探索| 长宁区| 吴桥县| 寻甸| 天峻县| 屯门区|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