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蘇州幸福生活二再爲父母

蘇州幸福生活二 再爲父母

端午將至,張家上下忙碌。準備過節。大宋的端午,不是從五月初五開始,而是從五月初一——“端一”開始過起,自這日起,市面上開始賣桃賣柳、葵花、蒲葉、佛道艾等節日物品,都擺上了櫃檯,或由小販經紀提籃,沿街叫賣。

玉蘭嘴饞,張仲微又要送禮,林依提前包了糉子,鹹的甜的,盡使些精貴材料,煮了滿滿一大鍋。

他們家送禮,別人家也一樣,到了五月初二,家裡堆滿了別家送來的糉子,樂了玉蘭,卻讓林依哭笑不得。

又有些道觀,備了經筒、符袋、靈符、卷軸、巧糉、夏桔等物,送贈貴宦之家,張仲微的職位在蘇州舉足輕重。自然也收到了好幾份,多到堆放不下,林依只好命人準備了一個香案,凡此類物事送來,全放上去供著。

到了端三,張家有驚喜,青苗竟自祥符到蘇州,千里迢迢送催生禮來了。大宋習俗,每當女子懷孕月份將滿之時,須由孃家父母親、舅舅、姑姑,送禮催生。林依父母早逝,族人亦無走動,青苗想著,自己作爲她唯一的孃家妹子,送催生禮雖然不太合規矩,但總比沒人送的好,於是就把時昆留在家中照看出生剛四個月的閨女,自己帶了僕從,趕到蘇州來了。

林依此時已到了生產的月份,聽說青苗來送催生禮,感動莫名,親自到門口迎她。青苗忙扶了她胳膊,小心翼翼朝裡走,林依卻推開她,笑道:“叫青梅扶我便得,你瞧瞧我這院子,比起祥符後衙如何?”

青苗舉目望去。只見粉牆黛瓦,奇石異樹,果然與祥符景象大爲不同。待得進到廳裡,地上的青磚,竟是雕了花鳥魚蟲的,讓她驚讚不已:“這院子這般講究,姐姐果然是享福來了。”

二人坐定,小丫頭捧上催生禮,一隻銀盆,蓋著錦繡巾,巾上放著花朵,還有一張畫了五男二女花樣的草帖子。林依xian開錦繡巾,盆裡盛著一束粟桿,她想起生玉蘭時,這些習俗都不曾經歷過,不禁一陣心酸,一陣感動,隔著銀盆攥了青苗的手,開口時卻是嗔怪語氣:“你家閨女才四個月,實在不該丟下她,獨自跑過來。”

青苗動容道:“若無姐姐成全。我哪有今日,更不會有她。”

二人敘舊一時,玉蘭做完功課,跑到廳裡來邀功:“娘,我今日認了十個字,爹誇我聰敏,要帶我上街去耍。”

林依叫她與青苗行禮,笑道:“你瞧她這得意樣兒,真不知隨了誰。”一擡頭,瞧見張仲微跟在玉蘭後頭進來了,便補了一句:“都是她爹慣的。”

張仲微認爲女兒就是要嬌養,若自個兒都不疼,還能指望去了婆家會受到看重?他存著這樣的心思,所以不但沒反駁林依的話,反而得意洋洋笑了一笑,抱起玉蘭,問她想上街買甚麼。

青苗過來與他見禮,笑道:“我家那個,時昆也是寶貝得緊。”

張仲微受了她的禮,謝她來催生,又問家中可安好。三大一小聊了一時,林依見青苗面lou疲乏,便命青梅帶她到前面院子去歇息。

張仲微進門時,手裡就攥著一樣物事,此刻見廳裡沒了旁人,便將拳頭舉到林依面前,攤開,掌心一枚“催生符”。

林依拿起來看了看,問道:“你特意到廟裡去求的?”

張仲微點了點頭。幫她掛到脖子上,道:“這是保母子平安的,據說靈驗得很。”又道:“還有一首催生歌,我念給你聽——一烏梅三巴豆七胡椒,細研爛搗取成膏。酒醋調和臍下貼,便令子母見分胞。”唸完,又要起身,說去照著這首“催生歌”,親手調那催生膏藥。

林依對甚麼符呀膏的,並不大相信,但難得自家官人有關愛之心,難道還攔著,於是便讓他去了。

因青苗來了,林依有了人陪,張仲微便在端午這天,帶玉蘭去逛街,逛到晚上,扛了三隻箱子進家門,打開來看時,全是孩子頑的玩意。

張仲微將其中一箱送了青苗,叫她帶回去與孩子頑。青苗倒是笑著收了,林依卻嗔怪道:“來去路迢迢,讓她大老遠地帶一箱子玩意回去。不是難爲人麼?”

張仲微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腦袋,強詞奪理道:“她帶的有下人,又不消她扛。”

到底是一份心意,林依也不好多說他,便走去看另外兩箱,有一箱裡頭盛的是些陶瓷做的娃娃、泥捏的嬌惜,並一大包小點心,鹽豆兒、破麻糖、風糖餅,還有一個小玉蘭扒在箱子邊上,眼巴巴瞧著,一看就是給她買的物事。

另外那隻箱子。林依就看不明白了,裡面既與玉蘭那箱一模一樣的陶瓷娃娃、泥嬌惜,也有木片做的帆船,竹子做的竹馬,還有一堆鑼兒、刀兒、槍兒之類。

張仲微一面拿糖與玉蘭,一面笑著解釋:“這胎還不知是男是女,所以男孩兒女孩兒愛頑的玩意,我都買了些,以免遺漏。”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林依仍舊疑惑:“女孩兒愛的玩意,玉蘭那箱裡已經有了,何必再買一套?”

張仲微責怪她道:“若真生個女孩兒,與玉蘭一樣都是咱們的閨女,怎能厚此薄彼,讓她頑些舊的。”

青苗聽了,感嘆道:“都說我們家時昆寵孩子,我看還不及姐夫半分。”

林依見張仲微這般舉動,嘴上雖怪他浪費,心裡卻是高興的,趁機還教導小玉蘭,爹爹疼她,將來要孝順。

林依瞧完玩意,命人收起,又吩咐廚房擺飯,準備過節。端午乃是大節,時人極爲看重,夜幕降臨,仍有小販沿門叫賣,張仲微好心,使人去買了些回來,好叫他們早些回家團聚。林依由青苗扶著,走去瞧門上懸掛的艾草天師,與玉蘭講端午節的典故。

一時飯菜上桌,幾人團團圍坐,想到如今大家都是和和美美,吃起糉子來,格外香甜。明月當空。張仲微吃了兩杯酒,詩興大發,搖頭晃腦,惹得林依和青苗偷笑不止,陪他胡鬧到夜深。

玉蘭早就撐不住,叫奶孃抱去睡了,林依也覺得身子疲乏,正要去睡,起身時卻腹中一痛,發作起來。

雖然來得突然,但卻是足月,加上他們又都是經歷過生產的,因此並不驚慌,張仲微一把抱起林依,送到產房,青苗則分派起事務來,一面打發人去請產婆,一面命廚房燒備湯。

那些產婆,是一早就請好的,只是因今日是端午,才放了她們的假,許她們回家過節去了。她們都是有經驗的人,曉得林依的產期就在這幾天,因此張家來人一叫,馬上就動身,很快便至產房。

張仲微已不是頭一回當爹,但那份緊張勁兒,卻絲毫不曾減,在產房外踱來踱去,好不焦急。林依進去個把時辰後,產房內漸漸傳來呼痛聲,產婆的指導聲,張仲微一心急,奔到門口,拍著門板喊話道:“娘子,你放心,就算你生了閨女,我也不納妾,你莫要著急,慢慢生。”

產房內外鬨堂大笑,朝內端熱水的小丫頭手一顫,一盆水灑了一半;產婆彎著腰,忘了喊吸氣吐氣;林依正在使勁兒,嘴角一彎,泄了力。

產婆眼瞧著不是事兒,趕出來,叉著腰命令張仲微躲遠些,莫要搗亂。青苗連忙從產房裡出來,將張仲微推到了院子外面去,又與他講了些厲害關係。

張仲微聽說生孩子是鬼門關,不得打擾,被唬住了,不敢再進院,只好在角門處站著。他正伸著腦袋朝內張望,突然聽見角落裡有人議論,講的是“五月初五產子,男害父,女害母”。這是大宋廣爲流傳的說法,意思是,五月初五這天生的孩子,若是男孩兒,克父,若是女孩兒,則克母。

張仲微讓這番議論分了神,暗道,雖然他不介意生男還是生女,但既然生閨女要克母,爲了林依的安全著想,還是生兒子罷。

還沒等他胡思亂想完,產房那頭傳來一陣響亮的啼哭,孩子落地了。

張仲微立刻精神振奮,奔了過去,他衝進產房,扒開產婆,直到產牀前才停下來。他一見到林依滿頭的汗水和疲憊的笑容,立馬把五月初五生子有礙父母的話忘得一乾二淨,上前找帕子,找水,又問孩子在哪裡。

產婆抱了襁褓,早在旁邊侯著了,聽得一聲問,齊齊福身,大聲報喜:“恭喜張通判,是位小少爺。”

張仲微滿心欣喜,又是一陣輕鬆,抱過兒子親了親,自言自語道:“管它克父不克父,我都養定了。”

產婆是做這行的,聽懂了他的意思,笑道:“張通判錯了,這會兒已是子時末,丑時初,小少爺是五月初六生的,既不克父,也不克母,乃是個有福氣的。”

張仲微聽後大喜,重賞產婆。

林依不解其用意,不過能生個兒子,她也很高興,雖然她不重男輕女,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能有個兒子傍身,穩妥許多,既安了張棟楊氏的心,也斷了方氏送妾的藉口。

青苗爲他兩口子高興,特意去上廟裡上了一炷香,又留下照顧了林依十來天,才登船回祥符。

張仲微與林依,自此兒女雙全,湊作一個“好”字,深感此生足矣,別無他求。

下篇番外爲:童言童語。

某昧的書寶寶——《妾室守則》

簡介:

我不願意同其他女人分享同一個男人,即使我不愛他。

我不屑於做這個男人的妻子,但只要我在,此位置不容任何人覬覦。

我不是在忍耐,只是還不到走的時候。

——彪悍牌女主語

此文非種馬,非宅鬥,也許有表象迷惑,也許慢熱,請耐心等待。

——溫暖牌作者語

找到新書的方法:1.點擊《北宋生活顧問》頁面上的直通車(朝下看,vip頁面最下方也有),第一行第二個就是;

2.進入阿昧的空間,可以迅速找到;

3.公衆版有一章叫《新書地址》,打開,等待幾秒,上頭會有鏈接出現。

若是喜歡,記得收藏;不管喜歡不喜歡,嘿!

【……蘇州幸福生活二

??再爲父母 --文字更新最快……】@!!

第222章 無妾是福第253章 便宜買賣第178章 牛氏受氣第10章 八娘拜門第236章 繁事化簡第100章 仲微生病第186章 原來是她第150章 強人所難第131章 張棟出京第122章 林依震怒第88章 仲微趕人第30章 初見楊氏第105章 抵達京都第212章 討要丫頭第121章 一回合第94章 兄弟拒妾第58章 空白鞋墊第114章 開堂在即第229章 李舒留言第110章 同砌竈臺第188章 會錯了意第110章 同砌竈臺第56章 夫妻吵架第195章 得知真相第208章 開張大吉第213章 一箱嫁妝第252章 相互吹捧第98章 乾柴烈火第175章 雙喜臨門第118章 方氏出場第214章 嫡子滿月第242章 追討彩禮第130章 太守撤訴第93章 臨行之前第203章 楊氏歸寧第127章 張棟受氣第236章 繁事化簡第143章 邀約賓朋第84章 赴京趕考第50章 衆多紛擾第233章 青苗砸人第147章 生意好轉第208章 開張大吉第97章 李舒新孕第261章 四處求助第14章 開檔羅褲第28章 因禍得福第127章 張棟受氣第34章 討價還價第1章 寄人籬下第169章 教育案例第75章 林依送禮第194章 仲微生氣第227章 憂喜參半第177章 學習竇義第192章 林依設計第22章 陰謀陽謀第214章 嫡子滿月第56章 夫妻吵架第37章 頂撞方氏第25章 各退一步第260章 天降喜事第2章 書院送飯第61章 一壺暖酒第106章 東京房貴第160章 女人八卦第13章 誰人中計第187章 隱晦之意第132章 神秘鄰居第119章 方氏借房第152章 誰人主使第175章 雙喜臨門第239章 仍有留戀第1章 寄人籬下第155章 消除後患第166章 方氏鬧場第255章 兩張契約第203章 楊氏歸寧第167章 去還是留第243章 幾個難題第189章 燃眉之急第125章 仲微掙錢第50章 衆多紛擾第24章 退意萌生第113章 林依買菜第179章 風水寶地第147章 生意好轉第112章 初逛夜市第87章 青苗鬥智第122章 林依震怒第181章 承包工作第181章 承包工作第79章 李舒施計第六章第191章 出人意料第159章 夫人聚會第201章 林依分房第53章 林依退婚第242章 追討彩禮第155章 消除後患
第222章 無妾是福第253章 便宜買賣第178章 牛氏受氣第10章 八娘拜門第236章 繁事化簡第100章 仲微生病第186章 原來是她第150章 強人所難第131章 張棟出京第122章 林依震怒第88章 仲微趕人第30章 初見楊氏第105章 抵達京都第212章 討要丫頭第121章 一回合第94章 兄弟拒妾第58章 空白鞋墊第114章 開堂在即第229章 李舒留言第110章 同砌竈臺第188章 會錯了意第110章 同砌竈臺第56章 夫妻吵架第195章 得知真相第208章 開張大吉第213章 一箱嫁妝第252章 相互吹捧第98章 乾柴烈火第175章 雙喜臨門第118章 方氏出場第214章 嫡子滿月第242章 追討彩禮第130章 太守撤訴第93章 臨行之前第203章 楊氏歸寧第127章 張棟受氣第236章 繁事化簡第143章 邀約賓朋第84章 赴京趕考第50章 衆多紛擾第233章 青苗砸人第147章 生意好轉第208章 開張大吉第97章 李舒新孕第261章 四處求助第14章 開檔羅褲第28章 因禍得福第127章 張棟受氣第34章 討價還價第1章 寄人籬下第169章 教育案例第75章 林依送禮第194章 仲微生氣第227章 憂喜參半第177章 學習竇義第192章 林依設計第22章 陰謀陽謀第214章 嫡子滿月第56章 夫妻吵架第37章 頂撞方氏第25章 各退一步第260章 天降喜事第2章 書院送飯第61章 一壺暖酒第106章 東京房貴第160章 女人八卦第13章 誰人中計第187章 隱晦之意第132章 神秘鄰居第119章 方氏借房第152章 誰人主使第175章 雙喜臨門第239章 仍有留戀第1章 寄人籬下第155章 消除後患第166章 方氏鬧場第255章 兩張契約第203章 楊氏歸寧第167章 去還是留第243章 幾個難題第189章 燃眉之急第125章 仲微掙錢第50章 衆多紛擾第24章 退意萌生第113章 林依買菜第179章 風水寶地第147章 生意好轉第112章 初逛夜市第87章 青苗鬥智第122章 林依震怒第181章 承包工作第181章 承包工作第79章 李舒施計第六章第191章 出人意料第159章 夫人聚會第201章 林依分房第53章 林依退婚第242章 追討彩禮第155章 消除後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开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靖远县| 邢台县| 宝鸡市| 浦北县| 封丘县| 寿光市| 随州市| 榆树市| 奇台县| 日土县| 梧州市| 库伦旗| 宁南县| 乌兰察布市| 长治市| 老河口市| 上杭县| 荔波县| 靖州| 利津县| 齐河县| 雷山县| 新晃| 璧山县| 收藏| 遂溪县| 德格县| 肇庆市| 田阳县| 商城县| 沾益县| 凭祥市| 施秉县| 高陵县| 安龙县| 罗江县| 宝兴县|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