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擾(二)

雖然說遼東半島軍隊屬於李燁,但是也屬於遼東半島,準確的來說李燁是擁有著遼東半島軍隊的統治權,而不是李燁個人的私兵,所以遼東半島軍隊的費用不可能有李燁個人支付。

這裡面存在一個很明顯的悖論,遼東半島軍隊到底屬私還是屬公的問題,這個問題雖然都沒有人去觸及,但是每一個官吏心裡都很清楚,遼東半島軍隊必須屬於遼東半島。要是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的話,就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李燁統治的合法性的問題,如果遼東半島軍隊屬於李燁個人所有,那麼李燁的統治地位到底是什麼,法理依據就顯然站不住腳。

李燁不是佔山爲王的草寇,只有草寇和亂匪的軍隊才屬於個人,並且依個人的意志爲轉移,這顯然不符合遼東半島和官吏的利益。

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叛逆草寇,只有在法理上站住腳,遼東半島的統治地位才順理成章,但是現在遼東半島的處境十分微妙,沒有人現在站出來指出這個敏感的關節所在,遼東半島到底是不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政權,所以問題又返回了起點,遼東半島軍隊本質上還是李燁的私軍。

所以,官吏從心裡上講,都希望從李燁手中分享這支軍隊的指揮權,可是這支軍隊大部分的軍費都是李燁私人掏腰包的,誰出錢誰獲利,當然這支軍隊就屬於李燁一個人所有。這點並不難理解,老闆給員工發工資,沒有那個員工說自己是在給國家打工,公務員拿著國家的薪金,也沒用人說自己是給個人在打工,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可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到了遼東半島卻行不通了,因爲遼東半島不是一個國家或者政權,而且還拿不出這筆錢供養這支軍隊,所以遼東半島官吏在這個問題上一直很糾結。

李燁倒是沒有這樣的想法,軍隊就是屬於國家或者政權的,這點不可能有什麼含糊,自己只是組建了這支軍隊,最終這支軍隊的控制權還是要交給國家或者政權。李燁不急,可是遼東半島的官吏們著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旦確立了這支軍隊的性質後,接下來就是要建立一個國家或者政權,這兩件事情是一爲二、二爲一的事情,不可能建立了國家或者政權後,發現這支軍隊竟然是私軍,這豈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其實現在遼東半島並不是供養不了一支軍隊,問題是供養多少軍隊的問題,還有就是遼東半島中不應該有一支私人的武裝,唐軍和李家軍不是軍隊的問題,而是名字上的差別,誰會講美軍和美國僱傭軍是一回事,一支是國家軍隊,另外一支是私人武裝,戰鬥力和人員上可能沒有任何差別,但是性質上卻是天壤之別。

名不正言不順,就是說的這個道理,聯合****屬於聯合國,雖然指揮權可能在美國手中,但是名義上這支軍隊是代表的聯合國執行任務,並沒有美國什麼事情。

又好像後世的朝鮮戰爭,人民志願軍不是人民解放軍,敵人也不是我們認爲的美軍,而是聯合國軍隊,可能有人認爲差不多,但是卻有本質上的區別,聯合國軍隊代表的正義,不管中國人怎麼認爲,至少在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是這樣認爲的,所以中國纔不可能派出什麼解放軍參戰,而是把自己塑造成志願軍的形象加入朝鮮戰場,從這一點上說在朝鮮戰場上作戰的是朝鮮的僱傭軍,而不是什麼中國軍隊。

這些例子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什麼事情都要合理合法,退一步說至少要表面上說的通才行,現在遼東半島軍隊就是在這一點上說不通,但是卻又不得不承認這支軍隊的存在。

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規矩,就算殺人也是這樣,經過審判判處死刑就是合法,私自處決就是違法,可能被處決的人的確是罪大惡極之徒,但是也要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這個說法就是審判。

敬翔的意思,李燁不是不明白,就算是李燁當面表示這支軍隊屬於遼東半島,那也是李燁的個人決定,只要國家不供養這支軍隊,這支軍隊就不屬於遼東半島。

李燁不同意敬翔的兵役條例,但是並不表示李燁就不願意交出這支軍隊的控制權,兩人的矛盾焦點在敬翔提出的衛所制度上,其他的內容李燁還是相當滿意的。建立完整的民兵制度,將軍隊的駐防地點固定下來,完善軍隊的獎懲制度,還有徵兵和動員令的細節,這些都已經在遼東半島推行了很久,只是繼續完善罷了。

不管敬翔高不高興,李燁堅持募兵制,這是一個國家兵源素質的保障,不可能因爲節約一點軍費開支,搞出什麼府兵制、衛所制,這些都是一時之需的政策,最終無法長久。既然不能長久,李燁爲什麼還要推行呢?“敬兄不妨把兵役條例刊登在《遼東半島週報》上,讓所有的人都來討論一下其中的利弊得失問題,我們不能開歷史的倒車,搞出一個府兵制的翻版衛所制,最終同樣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還有,不管是現在的八萬五千軍隊,還是以後的十萬軍隊,軍費的開支問題必須要提前考慮,哪怕現在不能推行,總好過有病亂投醫,未雨綢繆難道不是王府幕僚們應該做的事情嗎”

“現在軍隊每年的開支需要將近一百萬緡,以後將會達到一百五十萬緡,這些錢從什麼地方來,難道以爲從土地上就可以獲取嗎?遼東半島現在有三百萬多萬畝土地,每年稅收達到六十萬石,這些能養活十萬遼東半島軍隊嗎?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只有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不要總是把眼光盯在土地上,土地上的產出都是有定數的,不可能長出金子”

李燁有些搞不明白,歷史的慣性爲什麼如此的強大,遼東半島發展已經有四五年了,可是一些官吏的眼光還是盯在土地上,希望李燁能夠增長一些農業稅,來彌補財政上的缺口。

敬翔尷尬的笑了笑,李燁明著在講的是遼東半島官吏,暗地裡也是在指責敬翔,敬翔的兵役條例不正是把眼光盯在了土地上面嗎?

李燁好像沒有看見敬翔尷尬的笑容,“去年遼東半島的商稅稅收達到了三十六萬緡,如果不是去年的戰爭,這個數字恐怕會達到四十萬緡以上。我們剛剛佔領遼東半島的時候,那時的稅收才一年不到萬緡,這才幾年,稅收的增長幅度每年都在以三四倍的速度增長,到了明年、後年,遼東半島的稅賦就可以達到百萬緡以上,加上糧稅可以超過二百萬緡”

“這兩年我們還要繼續開荒,在三年之內,耕種面積要達到七百萬畝,十稅一就是一百四十萬石,按照現在的糧食價格每石二緡計算,三年後的糧稅就達到近三百萬緡,如果按照糧稅和商稅同等的增長計算,商稅也將達到三百萬緡,你說我們到時候還會擔心稅收不足嗎”

“土地開墾是有極限的,七百萬畝可能就是遼東半島的極限,可是商稅呢?按照新城現在商稅和糧稅之比五倍計算,遼東半島商稅可以達到一千萬緡到一千五百萬緡之間,遼東半島的軍費不就解決了嗎”

李燁的計算當然是按照新城的情況來推測,但是新城的情況是不可能被複制的,遼東半島有自己的優勢,東北的毛皮、山貨等等都需要從遼東半島送往大唐各地,而東北需要的物資也會經過遼東半島中轉,加上倭國、新羅國的貿易來往,遼東半島經濟發展不可能比新城差。

現在關鍵是怎麼樣度過這段時間,三年還是五年,才能達到李燁的預期目的,遼東半島的形勢也不可能讓遼東半島慢慢的發展,所以眼前的問題,依然困擾著敬翔。

李燁不準備讓敬翔繼續糾結下去,拋出一個重磅炸彈:“如果非要現在就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也不是沒有辦法,某知道這些官吏心裡想著什麼,不過有些什麼必須要變通才行”。

敬翔知道李燁有辦法,不把李燁逼上絕路李燁是不可能說出來的:“郡王殿下是什麼辦法”,敬翔心中暗喜,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後,接下來就可以慢慢的籌劃建國的事情了。

華夏銀行的資金一直比較緊張,如果不是這次呂泰新和嚴力從倭國帶回大批的金銀,加上李燁從佐渡島帶回來的金銀,估計華夏銀行就要快破產了。

李燁從抽屜中拿出一疊花花綠綠的紙片來,推到敬翔的面前,笑嘻嘻的看著敬翔,好像一個討賬鬼似的,不懷好意的看著敬翔。

“遼東半島債券……,這是什麼東西”

敬翔把手中遼東半島債券翻來覆去的看了半天,好像想到了什麼,但是有些不敢確定這是真的,“天啊!國家和政權還可以向百姓借錢,是不是自己理解錯了”。

第353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五)第489章 蘇州陷落(七)第690章 跨海東渡第608章 譁變(一)第775章 倭國貨幣第620章 挖坑(二)第85章 奇女劉氏第59章 仁壽患病第33章 西域鉅商第861章 出逃(一)第278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一)第205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八)第840章 最後的末日(一)第293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四)第395章 都裡鎮之戰(二)第619章 挖坑(一)第494章 紅顏禍水(六)第181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644章 水鬼部隊第598章 水淹太平鎮(一)第466章 登州兵變(五)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766章 跳樓大甩賣(一)第22章 第一桶金(一)第346章 李建婚事(二)第477章 馳援蘇州(四)第775章 倭國貨幣第58章 訓練大綱第653章 金銀貨幣體系第546章 出兵沂州(二)第249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二)第641章 志願軍第645章 明輪船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478章 馳援蘇州(五)第404章 登州經濟戰(六)第806章 東線作戰(四)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37章 毆打小公主第320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一)第794章 攻打新城(一)第214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八)第659章 三戰大行城(五)第380章 長山島海戰(一)第682章 利弊得失第734章 平妃琦夢(二)第604章 順水推舟(二)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349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一)第960章 又見羅隱(二)第438章 大興冤獄(一)第529章 難言的傷勢唐末氣候第788章 宋威的剿匪(三)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962章 飛龍騎兵(二)第486章 蘇州陷落(四)第489章 蘇州陷落(七)第533章 偷襲契丹(三)第723章 高瑩的嫁妝唐朝鹽業第581章 龐勳餘孽(一)第782章 拍賣(三)第373章 挫折和支持(二)第871章 倭國武士(二)第874章 吃我的是要還的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309章 商州平民亂(二)第721章 計劃有變第92章 樂夢嬌進門第780章 拍賣(一)第510章 想自殺很難第751章 跨海東渡(一)第729章 投誠(二)第512章 契丹退兵第188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642章 山神的憤怒第963章 女間諜第193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九)第701章 一死萬事休第680章 來消息了第300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八)第208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二)第70章 除夕夜第610章 譁變(三)第735章 教育助學基金第873章 武士團滅國第226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544章 兩女爭夫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7章 蟠龍槍法第474章 馳援蘇州(一)第802章 危局第958章 利用佛教第186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773章 平安時代(五)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
第353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五)第489章 蘇州陷落(七)第690章 跨海東渡第608章 譁變(一)第775章 倭國貨幣第620章 挖坑(二)第85章 奇女劉氏第59章 仁壽患病第33章 西域鉅商第861章 出逃(一)第278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一)第205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八)第840章 最後的末日(一)第293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四)第395章 都裡鎮之戰(二)第619章 挖坑(一)第494章 紅顏禍水(六)第181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644章 水鬼部隊第598章 水淹太平鎮(一)第466章 登州兵變(五)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766章 跳樓大甩賣(一)第22章 第一桶金(一)第346章 李建婚事(二)第477章 馳援蘇州(四)第775章 倭國貨幣第58章 訓練大綱第653章 金銀貨幣體系第546章 出兵沂州(二)第249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二)第641章 志願軍第645章 明輪船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478章 馳援蘇州(五)第404章 登州經濟戰(六)第806章 東線作戰(四)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37章 毆打小公主第320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一)第794章 攻打新城(一)第214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八)第659章 三戰大行城(五)第380章 長山島海戰(一)第682章 利弊得失第734章 平妃琦夢(二)第604章 順水推舟(二)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349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一)第960章 又見羅隱(二)第438章 大興冤獄(一)第529章 難言的傷勢唐末氣候第788章 宋威的剿匪(三)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962章 飛龍騎兵(二)第486章 蘇州陷落(四)第489章 蘇州陷落(七)第533章 偷襲契丹(三)第723章 高瑩的嫁妝唐朝鹽業第581章 龐勳餘孽(一)第782章 拍賣(三)第373章 挫折和支持(二)第871章 倭國武士(二)第874章 吃我的是要還的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309章 商州平民亂(二)第721章 計劃有變第92章 樂夢嬌進門第780章 拍賣(一)第510章 想自殺很難第751章 跨海東渡(一)第729章 投誠(二)第512章 契丹退兵第188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642章 山神的憤怒第963章 女間諜第193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九)第701章 一死萬事休第680章 來消息了第300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八)第208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二)第70章 除夕夜第610章 譁變(三)第735章 教育助學基金第873章 武士團滅國第226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544章 兩女爭夫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7章 蟠龍槍法第474章 馳援蘇州(一)第802章 危局第958章 利用佛教第186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773章 平安時代(五)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托克逊县| 绿春县| 丹东市| 安岳县| 凌源市| 万盛区| 炎陵县| 寿光市| 淮阳县| 孟津县| 衡山县| 南澳县| 吉水县| 确山县| 策勒县| 敦煌市| 庆元县| 伊金霍洛旗| 年辖:市辖区| 论坛| 保山市| 安溪县| 丽水市| 金沙县| 惠东县| 松溪县| 墨竹工卡县| 英德市| 萨迦县| 集安市| 尼木县| 潞城市| 北安市| 德钦县| 建昌县| 东乡县| 肇东市| 松阳县| 津南区|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