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3章 金銀貨幣體系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決定的過程是極其痛苦的,可況現在看來開發遼東半島和開發夷洲之間,根本就是沒有對錯的關係,兩地都需要開發,李燁也想兩地同時開放,可是畢竟李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有限,只能保證一地的開放。

“馬上開發夷洲,遼東半島和新城中的所以物資、人力和財力全部向江南傾斜,力保在一年之間將臺北、臺中和澎湖列島建成可以居住的地方,人口達到達到十萬。遼東半島移民逐漸停止,孤山城和清川江城的移民也會在半年後停止,以後遼東半島以穩定發展爲基礎,確保明年糧食自給自足不再從江南運送糧食”

李燁定下遼東半島和夷洲三年發展的基調,事實證明李燁這個決定非常及時正確,隨著王仙芝和黃巢的戰場轉移,河南道的戰事也漸漸的趨於平靜,大量的流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出現,讓李燁得到了一段穩定發展遼東半島的大好時機,等到黃巢從江南返回時,遼東半島和夷洲已經步入了一個良性發展的階段,不過這一切都已經是三年以後的事情。

既然李燁已經決定調整南方發展的計劃,許多的事情都需要隨之而改變,不管是一輛飛馳的馬車,還是國家一項長遠的政策,一旦運行起來想馬上停下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遼東半島上的移民工作還要繼續,孤山城和清川江城的建設不能半途而廢,大連城的規模也必須進行壓縮,所有這些都必須計劃周全。整個遼東半島的移民工作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完全停下來,多餘的艦船、人力、物力需要轉移到夷洲,遼東半島的開荒工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停滯不前,這些事情必須提前考慮。

大量的流民將轉移到江南,運輸的船隻、航線的確定、路上的安全和夷洲的開發計劃都需要一個完整的計劃,李燁和敬翔不可能去夷洲,需要有人全盤負責。呂泰新不行、王保鵬也不行、譚茂良更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和經驗,誰能擔負如此大的重擔呢?溫謙負責過遼東半島的移民工作、負責過遼東半島的物資調配、負責過大連城的早期建設,對整個新建城市的運作有一個完整的瞭解,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是李燁和敬翔共同的意見,雖然不是最好的結果,卻是最無奈的結果,沒有人、一個人都沒有,能夠負責整個江南計劃的人只有溫謙。

溫謙不是最適合的江南負責人,可是現在李燁身邊沒有比溫謙更合適的人選,說到全局規劃李燁身邊還真沒有培養什麼人才。這種人纔不是說培養就能培養的,需要個人能力和綜合能力相結合,這不是個人意志的產物,有些是天生具有的品質。

溫謙在登州掛著錄事的官職,派溫謙到江南利用這個身份可不合適,七品的錄事參軍事不錯,可以領登州水師行軍司馬一職,頂著這個官職到江南採買物品也很方便。

李燁、敬翔、呂泰新和譚茂良四人在龍山頭的會議室中,整整用去了兩天的時間,才把整個江南移民開發的計劃梳理了一遍。整個計劃的實施者除了呂泰新和譚茂良外,還有在登州的溫謙和在江南的熊士航,這四人才是整個計劃的關鍵,李燁和敬翔不過是計劃的設計者,計劃一旦實施李燁和敬翔將很難遙控指揮,只能希望計劃在設計的時候將可能發生的問題考慮周全。

楊悅嵐管理著整個遼東半島的華夏銀行,雖然並不直接參與江南的移民開發,但是華夏銀行的觸角也同樣會延伸到江南。由於遼東半島華夏銀行的銅錢輸出,登州的錢荒得到了暫時的控制,銅價的上漲一直徘徊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間,這是一個能夠接受的程度。

至於在幕後操縱登州銅價的王家、崔家,李燁現在只能暫時的放過他們,華夏銀行的資金要全力支持江南的移民計劃,而不是跟王家、崔家打什麼價格戰。如果說李燁派嚴力去倭國是爲了那裡的金山銀山的話,李燁這次花大力氣開發夷洲,就是爲了繼續南下佔領南洋,掠奪南洋的銅礦資源。銅錢作爲大唐的法定貨幣,金銀並不能在大唐市場上流通,同時也因爲金銀的價值較高,底層的百姓也不願意使用這種高價值的金屬貨幣。

李燁沒有辦法將銀幣和金幣推廣到整個大唐市場,與王家、崔家進行銅價戰爭只能使用銅錢和大宗商品,這讓李燁想很快的擊垮對手製造了很大的難度,同時也是王家、崔家不可能很快推高銅價的原因之一。具李燁和敬翔的分析,這次王家和崔家聯手推高銅價,其真正的目的還是看中了登州、萊州這兩年的糧食,對付李燁可能並不是主要的目的。

在五姓七望眼中看來李燁不過就是一隻螻蟻,利益纔是幾家最關心的,在利益面前與李燁的恩怨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之所以這次王家和崔家沒有在登州掀起風浪,也因爲李燁在沂州無意中重創了王家的根基,讓王家無力大規模將金錢投入到登州。雖然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但是李燁和敬翔的分析應該與事實差不多,想來王家和崔家並不會認輸,可能還會捲土重來。

楊悅嵐有些害羞,看見李燁顯得有些拘束,完全看不出來一個女強人的模樣,到有幾分小家碧玉的味道。楊悅嵐雙眸含情的看著李燁,口中如數家珍似的向李燁彙報著華夏銀行在遼東半島發展的情況:“夫君,如今在遼東半島七座城市中都有華夏銀行的身影,給七座城市發放貸款達二百一十萬緡,其中大部分都帶給了城市建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個人貸款”。

其實現在華夏銀行的扮演著就是把百姓存在銀行裡的錢,再轉手貸給城市,然後通過城市向百姓支付工錢的辦法回籠資金,循環往復銀行一次次把資金帶給城市,銀行自己並沒有使用多少儲存資金,只是加快了資金的流通速度,銀行在其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遼東半島、登州、新城這三家銀行中,遼東半島華夏銀行的規模最大,佔有的資金卻最少,因爲遼東半島的貨幣體系是以黃金和白銀作爲支撐的,已經基本廢除了大唐使用的銅錢,完全使用紙幣和金銀幣作爲流通貨幣。而登州的華夏錢莊規模最小,卻佔用了整個華夏銀行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銅錢,產生的效益卻少的可憐,這也是爲什麼溫婉莉看見銅價上漲時,非但不加以阻止還暗中推波助瀾的原因。最後,小蘭掌握的新城華夏銀行,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資金上都是最小的,但是產出的效益卻是最大的。

遼東半島華夏銀行中的大部分銅錢不是支持了登州的華夏銀行,就是被送到大同江鐵廠鑄造火炮,只有等到遼東半島步入穩定的發展期,華夏銀行纔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楊悅嵐見李燁只是點頭,沒有說話便接著道:“現在遼東半島在與周邊的勢力進行交易的時候,也認可了我們發行的紙幣,但是更喜歡使用我們發行的金銀幣。現在整個遼東半島對金銀幣的需要相當的巨大,庫存的五十萬金銀幣已經消耗了六成以上,如果再不補充的話,明年將出現大規模的短缺現象”。

紙幣作爲貨幣使用,建立在兩個使用基礎之上,一是國家信用體系的建立,二是金屬貨幣的儲備基礎之上。前者遼東半島並不是一個實際意義上的國家,不存在什麼國家信用體系基礎,所以遼東半島的紙幣是建立在金屬貨幣的儲備基礎之上,只要有足夠多的金屬貨幣支持,貨幣體系就不會崩潰。

如今遼東半島在與周邊勢力的交易中,因爲都是大宗貨物的交易,面值只有千文的紙幣並不能讓商賈放心,這時的金銀幣就突顯出其重要特性,受到廣泛的認可和使用,理解起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楊悅嵐已經做的很好了,銀行的運行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麼大的問題,李燁很滿意這段時間楊悅嵐的表現。李燁拉著楊悅嵐的手,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讓楊悅嵐坐到自己的身上道:;“遼東半島和登州、新城都不一樣,娘子能把華夏銀行運行到這樣,已經讓某很欣慰。這次江南移民計劃的實施,會拖華夏銀行發展的後腿,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好在現在遼東半島很多項目會暫時停止,大規模用錢的地方也會越來越少,以後華夏銀行的方向需要逐漸的轉向向商人貸款上,等到夷洲開發出來就能得到新的金銀礦藏”。

夷洲有大量的金礦和銅礦,雖然數量還不是十分巨大,但是能逐漸的支撐起華夏銀行對於黃金的需要。如果嚴力能從倭國帶回來白銀的消息,便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極大的解決華夏銀行對於金銀的需求,真正的建立起來一套完整的金銀貨幣體系。

第123章 海闊憑魚躍(二)第143章 現代金融體系第494章 紅顏禍水(六)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290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一)第17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97章 奚人嫁女(三)第294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一)第111章 回家(一)第518章 迎娶奚女(二)第68章 家鄉來人第294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一)第576章 坑(二)第307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三)第629章 希望之城(六)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876章 造船廠第55章 驪山狩獵第16章 瘟疫對策第150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一)第319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四)第700章 鴻門宴(七)第402章 登州經濟戰(四)第308章 商州平民亂(一)第368章 密州剿匪第480章 陽澄湖之役(三)第535章 白崖城(一)第753章 颱風(一)第741章 後路第213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七)第661章 雀佔鳩巢第621章 商君長不見了第137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799章 錯失良機(三)第742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一)第601章 水淹太平鎮(五)第557章 新城上元燈節(二)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757章 颱風(五)第690章 跨海東渡第213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七)第5章 末世來臨第162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157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292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三)第300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八)第820章 兩難境地第267章 投資拉動經濟第819章 全民皆兵(二)第377章 執掌登州(六)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312章 商州平民亂(五)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66章 美雅居第48章 長安送別第198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一)第66章 美雅居第150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一)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256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九)第458章 暗殺(二)第784章 拍賣(五)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40章 小兒坊救駕第205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八)第777章 倭商(一)第249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二)第683章 嫁公主第809章 拖死你(三)第889章 雙喜臨門第178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740章 金融創新第567章 天機(四)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742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一)第839章 陰差陽錯第268章 黃金白銀的價值第565章 天機(二)第405章 兒女私情(三)第684章 善後事宜(一)第547章 病情第829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一)唐朝鹽業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230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六)第9章 烤魚的滋味第881章 行政劃分(一)第255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八)第378章 整頓登州水師(一)第665章 遼東郡王(二)第252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五)第677章 秘密實驗基地(二)第832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四)第481章 陽澄湖之役(四)第716章 李燕施恩第742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一)第822章 作死的選擇(二)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
第123章 海闊憑魚躍(二)第143章 現代金融體系第494章 紅顏禍水(六)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290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一)第17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97章 奚人嫁女(三)第294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一)第111章 回家(一)第518章 迎娶奚女(二)第68章 家鄉來人第294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一)第576章 坑(二)第307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三)第629章 希望之城(六)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876章 造船廠第55章 驪山狩獵第16章 瘟疫對策第150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一)第319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四)第700章 鴻門宴(七)第402章 登州經濟戰(四)第308章 商州平民亂(一)第368章 密州剿匪第480章 陽澄湖之役(三)第535章 白崖城(一)第753章 颱風(一)第741章 後路第213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七)第661章 雀佔鳩巢第621章 商君長不見了第137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799章 錯失良機(三)第742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一)第601章 水淹太平鎮(五)第557章 新城上元燈節(二)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757章 颱風(五)第690章 跨海東渡第213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七)第5章 末世來臨第162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157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292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三)第300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八)第820章 兩難境地第267章 投資拉動經濟第819章 全民皆兵(二)第377章 執掌登州(六)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312章 商州平民亂(五)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66章 美雅居第48章 長安送別第198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一)第66章 美雅居第150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一)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256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九)第458章 暗殺(二)第784章 拍賣(五)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40章 小兒坊救駕第205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八)第777章 倭商(一)第249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二)第683章 嫁公主第809章 拖死你(三)第889章 雙喜臨門第178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740章 金融創新第567章 天機(四)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742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一)第839章 陰差陽錯第268章 黃金白銀的價值第565章 天機(二)第405章 兒女私情(三)第684章 善後事宜(一)第547章 病情第829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一)唐朝鹽業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230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六)第9章 烤魚的滋味第881章 行政劃分(一)第255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八)第378章 整頓登州水師(一)第665章 遼東郡王(二)第252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五)第677章 秘密實驗基地(二)第832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四)第481章 陽澄湖之役(四)第716章 李燕施恩第742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一)第822章 作死的選擇(二)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间市| 丰台区| 宁波市| 三门县| 浦县| 汉阴县| 株洲县| 博湖县| 定安县| 曲麻莱县| 宣化县| 乡城县| 舟曲县| 华池县| 仙居县| 获嘉县| 商城县| 东丽区| 浏阳市| 石河子市| 安丘市| 饶阳县| 汕尾市| 固原市| 泰兴市| 大同县| 杨浦区| 佛坪县| 凤庆县| 周口市| 潞城市| 延川县| 叙永县| 桂林市| 新晃| 赤水市| 奎屯市| 绩溪县| 伊宁县| 永寿县|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