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5章 遼東郡王(二)

大玄錫想都不想的反對道:“不行,李燁何德何能可以封賞遼東郡王”。

高太后笑了,開心的笑了,這個孫子真是傻的可愛,一點權謀之術都不懂,難怪讓竇氏家族輕易的執掌了朝政。大玄錫這樣做不僅把自己的權力架空,而且把自己推向了毀滅的邊緣,政治這東西玩的就是一個平衡,誰強就打擊誰,永遠只有皇家一家獨大的政治格局,永遠將自己處於裁判員的位置上,這樣才能保證皇權永遠也不會錯。

高太后討厭榮貴妃,更討厭竇家在朝堂一家獨大的局面,可是現在整個朝堂上找不出來一個可以與竇家相抗衡的家族勢力,高家已經沒有什麼有魄力的人物,烏家出了一個皇后,也沒有崛起,現在高太后把最後的希望鎖定在李燁的身上。

看見大玄錫急不可待的跳出來反對,高太后並不著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看著兵部侍郎李辰江道:“李侍郎,如今我國在北方邊疆陳兵十萬,又在契丹邊疆部署兵力十萬,雖然現在新羅國內部局勢緊張,我國在新羅邊境上也有四五萬人馬,這樣算下來國內的兵馬應該不足十萬吧”。

李辰江不知道高太后是什麼意思,只好回答道:“太后所言不假”。

高太后又看看戶部侍郎張昌震道:“張侍郎掌管戶部,不知對遼東用兵六萬,渤海國上下能支撐過久”。

打仗打的是錢糧,雖然草原民族沒有發糧餉一說,但是渤海國卻自詡禮儀之邦,對外用兵還是要準備一些糧草,所以高太后的問題並沒有什麼錯誤。張昌震咬牙回答道:“回太后,這幾年,年年遭遇白災,又要支持北方作戰,西部、東部邊境較爲平穩,所用糧草不多,如果各州縣能將賦稅交齊的話,支持六萬大軍三個月左右的征戰還是不成問題的”。

張昌震實在不好意思說戶部倉庫已經跑老鼠了,不要說支持三個月的征戰就是三天也支持不下去,不然竇天問也不會一路燒殺搶劫,到最後因爲沒有糧草與李燁倉促決戰。其實,現在渤海國的情況跟大唐差不過,李儇貪圖享樂、田令孜賣官鬻爵,在渤海國大玄錫寵愛榮貴妃,賞賜竇家財物如流水一般,國庫早就見底了。

只是沒有人知道,如果不是李燁橫空出世的話,渤海國也只有四五十年的國祚,隨著遼東的崛起、大唐的覆滅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渤海國上下爭權奪利、百姓民不聊生,發動一場戰爭已經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只會加速渤海國的滅亡速度。

現在渤海國的危機高太后清清楚楚的看在眼裡卻無能爲力,是李燁讓高太后看見了希望,希望借李燁的勢力來制約竇家,重振高家在朝堂上的威望。這樣的機會高太后不可能放過,高太后的想法現在還不能說明:“陛下,如今李燁佔領了遼東半島,已經是遼東之王,不管願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都無法改變。遼東半島本來就是唐國的土地,只是近百年來唐國一直無暇顧及,讓奚人羈縻而已,如今不如做一個順水人情,向唐國請封,如果唐國默認了李燁的遼東郡王,遼東半島以後就是渤海國的領土,即使唐國不同意這件事情,李燁在唐國也待不下去,遼東半島仍然就渤海國的領土,陛下以爲如何”。

高太后的計謀不可謂不毒,一石數鳥計謀,讓唐國永遠失去遼東半島,承認了李燁的地位,遼東半島便名正言順的納入渤海國。如果唐國不承認李燁的郡王身份,就意味著將李燁徹底的拋棄,到時候李燁只有依靠渤海國實行對遼東半島的統治,遼東半島還是掌握在渤海國皇家的手中。此計妙就妙在渤海國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佔領遼東半島,將李燁逼到絕境上,最後高太后再向李燁拋出橄欖枝,不由得李燁不向高太后示好。

能夠站在朝堂上的官員,那一個不是人精,高太后的話並不深奧,只要稍加品味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左禁軍都尉高鳴見姐姐高太后已經表明了態度,連忙搖旗吶喊道:“太后言之有理,既然李燁也是皇家血脈,理應加封遼東郡王,如此不僅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可以拉攏李燁,不管唐國願不願意,只要李燁的身份在唐國公開,李燁就無法在唐國立足,最後只能求助於渤海國庇護,渤海國不費一兵一卒便可以得到遼東半島,臣爲渤海國賀、爲太后賀、爲陛下賀”。

高鳴把太后擺在大玄錫前面,就是要突出高太后的重要性,讓大玄錫不要小瞧了高家,這點小心事讓大玄錫不由得怒從心頭起,哼哼道:“此事事關重大,需要朝中衆位大臣共同商議”。李燁是不是皇家血脈是一回事,給李燁加封遼東郡王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一個是家事,一個國事,大玄錫希望支持自己的大臣能站出來反駁高太后的意思。

可是大玄錫想錯了,這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相比李燁是不是皇室血脈,封不封李燁爲遼東郡王可就是國家大事情,因爲李燁現在已經是皇親國戚,對遼東半島動武已經不可能,既然不可能,封不封李燁爲遼東郡王就顯得十分扎眼了。這件事情要麼不做,要麼就做最好,一旦李燁身份泄漏,渤海國不給李燁加封,兩方勢必水火不容,這件事情大臣們誰都不願意擔當責任。

無緣無故的給渤海國豎立一個強敵,這是不智;不承認李燁皇家血脈,這是不孝;對遼東半島發動戰爭造成皇室血脈分離,這是不仁,不智、不孝、不仁的罪名讓誰都不敢站場立場。竇家最不希望與李燁茍合,但是這時候也不得不閉上嘴,裝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的樣子,好像一開始氣勢洶洶攻打遼東半島的話,根本不是竇福和提出來的。

朝堂壓抑的氣氛讓康信實在看不下去,這件事情早已經超出了個人、皇家的範疇,已經上升到渤海國的國策,影響到渤海國的安全。康信啓奏道:“臣以爲應該給李燁加封遼東郡王,向唐國通告此事,並詔告天下,臣爲陛下萬年基業賀”。

見禮部侍郎康信表態了,一些大臣也跟著表示同意加封李燁爲遼東郡王,這些不過就是一個虛名,渤海國並不會因此損失什麼,反而能夠從中得到巨大的好處,如果這一點都看不出來的話,混跡官場的老油條們真的是可以回家賣紅薯了。

事情當然不會像表面見到一樣怎麼簡單,要說這些大臣對李燁有什麼好感,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說道拍馬屁站隊也不現實,不過有些官員還是看出高太后的想法,既然高太后準備用李燁牽制竇家,也就是說高太后準備對竇家下手了,至少有一些被竇家打壓的官員看見了希望。

朝堂上的孤臣也好,直臣也罷最終都要選擇自己的立場,之所以現在不選擇,是因爲誘惑和利益還沒有大到心動的地步,在局勢尚未明朗之前,待價而沽是這些宦海沉浮人精的一種策略。

大玄錫很想讓竇福和跳出來反對加封李燁,這種事情不可能自己赤膊上陣,只好有竇家和支持竇家的官員來做。可是竇福和現在怎麼好反對這件事情,這本來就是兩邊不討好的事情,要是竇家明目張膽的反對,竇家以後的名聲就全毀了,這也是高太后樂於見到的結果。

見大玄錫的眼光總是在自己的身上打轉,支持竇家的官員也希望竇福和能在這件事情上表態,竇福和被逼無奈道:“陛下,既然李燁是皇親國戚,加封郡王也未嘗不可,但是封地一事還需斟酌,不如等此事奏明唐國之後,等李燁入朝後再行商量,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加封郡王一事已經避無可避,但是封李燁什麼郡王,這裡面就有很大的學問,卻不能讓李燁在遼東半島上做大,對竇家產生威脅。只要李燁到了渤海國,如果可能的話,將李燁豢養起來,這是最好的結果。實在不行,也要把李燁調離遼東半島,封到其他地方,比如與北方的靺鞨人作戰,都是不錯的辦法,不過這些話在朝堂上不好說。

大玄錫對於竇福和這樣的表態表示憤怒,沒有想到竇福和也同意加封李燁爲郡王,當大玄錫看見竇福和意味深長的眼神,大玄錫還是把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既然衆位愛卿都加封李燁爲郡王沒有異議,康侍郎,這件事情就交給禮部去操辦,先通知唐國此事,等李燁入朝後再行加官之禮,退朝……”。

大玄錫不願意在這件事情再糾纏下去,也想回宮後問問竇福和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爲什麼不反對李燁加封郡王。整個事情來的太突然,大玄錫有點來不及招架,整件事情都是高太后一手策劃好的,自己也要準備好對策反擊。

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情纔剛剛開始,一場更大的風暴在醞釀之中,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第678章 秘密實驗基地(三)第283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一)第521章 迎娶奚女(五)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515章 出使倭國第152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68章 家鄉來人第486章 蘇州陷落(四)第234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一)第221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五)第747章 利益動人心第401章 登州經濟戰(三)第103章 神僧巧光第809章 拖死你(三)第577章 謀劃(一)第543章 爭風吃醋第619章 挖坑(一)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166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760章 颶風來襲(三)第130章 猛龍過海(六)第840章 最後的末日(一)第633章 安撫人心第827章 私心第413章 程府嫁女(五)第365章 招商引資(二)第146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603章 順水推舟(一)第64章 李燁的課堂第111章 回家(一)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94章 藍田縣之行(二)第791章 宋威的剿匪(六)第627章 希望之城(四)第283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一)第17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79章 建軍(一)第265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三)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558章 新城上元燈節(三)第614章 沂河大決戰(三)第83章 博傻理論第257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十)第520章 迎娶奚女(四)第790章 宋威的剿匪(五)第191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七)第766章 跳樓大甩賣(一)第188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擾(二)第566章 天機(三)第620章 挖坑(二)第708章 陰雲密佈(六)第268章 黃金白銀的價值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762章 滅國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615章 沂河大決戰(四)第97章 出行(三)第792章 宋威的剿匪(七)第283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一)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575章 坑(一)第489章 蘇州陷落(七)第312章 商州平民亂(五)第43章 伊府夜宴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701章 一死萬事休第727章 忽悠第39章 小兒坊小兒第838章 錯失戰機第476章 馳援蘇州(三)第507章 孔明燈第441章 大興冤獄(四)第350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二)第734章 平妃琦夢(二)第872章 耽羅國第748章 琦夢的情郎第327章 李燁出任登州(三)第577章 謀劃(一)第862章 出逃(二)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339章 新城見聞(一)第753章 颱風(一)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629章 希望之城(六)第859章 親迎(二)第347章 新城新軍(一)第17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11章 西線作戰(二)第417章 程府嫁女(九)第394章 都裡鎮之戰(一)第70章 除夕夜第586章 沂水河畔(三)第839章 陰差陽錯第702章 大事化小第400章 登州經濟戰(二)第252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五)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
第678章 秘密實驗基地(三)第283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一)第521章 迎娶奚女(五)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515章 出使倭國第152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68章 家鄉來人第486章 蘇州陷落(四)第234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一)第221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五)第747章 利益動人心第401章 登州經濟戰(三)第103章 神僧巧光第809章 拖死你(三)第577章 謀劃(一)第543章 爭風吃醋第619章 挖坑(一)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166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760章 颶風來襲(三)第130章 猛龍過海(六)第840章 最後的末日(一)第633章 安撫人心第827章 私心第413章 程府嫁女(五)第365章 招商引資(二)第146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603章 順水推舟(一)第64章 李燁的課堂第111章 回家(一)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94章 藍田縣之行(二)第791章 宋威的剿匪(六)第627章 希望之城(四)第283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一)第17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79章 建軍(一)第265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三)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558章 新城上元燈節(三)第614章 沂河大決戰(三)第83章 博傻理論第257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十)第520章 迎娶奚女(四)第790章 宋威的剿匪(五)第191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七)第766章 跳樓大甩賣(一)第188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擾(二)第566章 天機(三)第620章 挖坑(二)第708章 陰雲密佈(六)第268章 黃金白銀的價值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762章 滅國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615章 沂河大決戰(四)第97章 出行(三)第792章 宋威的剿匪(七)第283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一)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575章 坑(一)第489章 蘇州陷落(七)第312章 商州平民亂(五)第43章 伊府夜宴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701章 一死萬事休第727章 忽悠第39章 小兒坊小兒第838章 錯失戰機第476章 馳援蘇州(三)第507章 孔明燈第441章 大興冤獄(四)第350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二)第734章 平妃琦夢(二)第872章 耽羅國第748章 琦夢的情郎第327章 李燁出任登州(三)第577章 謀劃(一)第862章 出逃(二)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339章 新城見聞(一)第753章 颱風(一)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629章 希望之城(六)第859章 親迎(二)第347章 新城新軍(一)第17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11章 西線作戰(二)第417章 程府嫁女(九)第394章 都裡鎮之戰(一)第70章 除夕夜第586章 沂水河畔(三)第839章 陰差陽錯第702章 大事化小第400章 登州經濟戰(二)第252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五)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驻马店市| 家居| 湟中县| 扶绥县| 荆门市| 白水县| 石棉县| 南丹县| 柘城县| 常山县| 正镶白旗| 横山县| 修文县| 元朗区| 上思县| 洛宁县| 延安市| 舒兰市| 云阳县| 禹州市| 高州市| 托克托县| 特克斯县| 道孚县| 苏州市| 江阴市| 曲阜市| 牟定县| 清水河县| 永城市| 莱芜市| 合川市| 枝江市| 田东县| 沐川县| 筠连县| 化州市| 东兴市| 浦江县|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