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1章 回家(一)

話說乾符元年二月二十五,李燁急急忙忙的騎著馬往張家村趕,來到村口,擡眼望去,村裡的景象並沒有什麼變化,依然是破舊的土坯房,坑窪的小路,這裡的一切與半年前李燁離開的時候並無二致。牽著馬走在曾今熟悉的小路上,李燁感到是那麼的踏實,平靜的生活,熟悉的面孔,“這是李家三郎吧”,一個村民看見李燁,問了一句,轉身往村裡跑,邊跑邊叫:“李家三郎回來了,李家三郎回來,……”,聲音越來越遠,看著遠去的背影,一絲甜蜜從心頭慢慢的涌來上來,擴散到全身。

不說,這種感覺真得不錯,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怪不得古人富貴以後都想回家鄉看看,滿足內心巨大的虛榮感。李燁走到家門口的時候,自家門口外已經站滿了村中看熱鬧的人羣,看到李燁走來,都涌到李燁的面前,上下打量著李燁,口中不停地發生讚歎聲,“李三郎,真的富貴了”,“什麼,婦人家懂什麼,你瞧李家三郎這一身衣服,可以夠我們家吃上幾個月了”,“李家三郎的馬真漂亮,跟在李家三郎身後的人,怎麼長得黑乎乎的”,……,李燁一邊與村民打招呼,一邊把馬拴在門口院子外,擡腿走進自家熟悉又陌生的院子。

說熟悉,自家的房子還在原來的地方,說陌生,房子已經被重新裝修了一下,原先那棟四處漏風,看上去快要倒的房子已經換了一個模樣,雪白的牆面,灰色的瓦片,黑色的大門。上次閆素民在京城告訴李燁,縣裡來人把房子重新裝修了一下,現在一看縣裡還真得下了大本錢裝修,就不知道自家裝修的錢需要誰來出了。

這時,母親也聽見外面有人在說李燁回來了,原本想李燁會在縣裡跟縣令用膳很久,沒有想過這麼快就回來了。母親這時出得大堂,瞧見李燁從門口進來,屋外跟誰著李燁又呼啦啦的涌進一些人,有人口中呼喊著母親,快出來看李燁回來了。李燁見到母親,急忙拜見,母親扶著李燁,上上下下的瞧了好一陣子道:“三郎長高了,長胖了”,說著眼淚嘩嘩的往下流。旁邊見狀,都問盼得兒歸來,如何哭泣。

母親回答:“記得當日三郎,離家上京,一晃已經半年,今日三郎回家,已位居高位。想當年郎君在世的時候,幸苦一生也未能得到一官半職,到老還是同鄉幫忙安葬”,說到傷心處,眼淚如雨滴般往下掉,惹得衆人一起垂淚。這時,母親身後的大郎李建道:“母親,三郎這次回來,總算是顯親揚名,光宗耀祖,不辱先人了”,言畢,衆人皆以爲然,哈哈大笑。

母親拉著李燁走進大堂,大堂中早已經做滿了人,李燁提前隨行回來的侍妾都已經坐在大堂中,其他人則已經送到臨河村落腳。李燁扶母親上座,喚出侍妾拜見母親。母親見小蘭、樂夢嬌、路柔、路璧,個個生的貌美如花,勝是乖巧,不禁喜上眉梢,伸手虛扶李燁的侍妾。

拜見後,衆人坐下,母親問及姐姐李燕這次爲何沒有一起回來,李燁答道:“燕娘,剛到長安,尚有些不適應,身體尚虛,不宜再顛簸,故此沒有回來”,母親點頭,稱讚三郎做的對。這時,一旁的張村長問及自家的三個兒子爲何也未歸來,李燁一一回答解釋:張天成這次跟隨李燁已經回來,但路遇饑民,便送饑民到即墨,事完後,回來拜見父母。至於張天寶與張磊則因軍中有事,不便離開,所以留在長安。張家三兄弟年紀尚少,在長安逍遙快活,一時忘記了家中的父母,等到李燁要返回家鄉時,方想起半年裡未成寫過一封家信回家,一時間都很懊惱。本想與李燁一起回來,但被李燁勸住,但也帶回來一封書信和大量禮物給家鄉父母。

一番述說,李家設宴招待全村鄉親,李燁侍妾跟母親說笑歡飲,李燁和李建坐於下首,招呼家中客人。酒過數巡,母親道:“三郎,如今顯貴可顧及家中大郎”,李燁一聽就傻了,母親這麼問起這個問題,扭頭望李建,李建苦笑了一下,低頭不語。李建年方十四,已到娶妻生子的年齡,因以前家中貧困,未見有人家願意將女兒嫁於李建,李建本就有些刻板,少話語,學儒學多年也未得到縣學推薦,名聲不顯,便無人理睬。

自從李燁上京當官後,消息傳到東海縣,李建也被縣學推薦明年到長安參加科舉。家中上門提親的人便絡繹不絕,這時母親反倒嫌棄起人家,想著有朝一日,大郎金榜題名時再談婚論嫁不遲。但李建還是有自知者明,知道這一切都是別人顧及李燁,交好李家,並非是李建真憑實學。母親這樣做也同樣引起了李建的反感,但李建孝順,不敢忤逆母親的意見,只好不語,但是李燁並不知道這些,也不清楚母親的意思。

李燁座在堂前,在衆人面前也不好多說,連忙答道:“全憑母親的意思”。

見李燁乖巧,母親臉上露出喜悅之色:“這些年家中的事物,都是吾在操勞,大郎苦讀詩書,稍有成績,今年底便要上京趕考,三郎這件事情還要多多操心纔是”,李燁那裡知曉母親的心事,其實母親也知道,李建這點才學根本就無法考取功名,但心裡那裡肯認輸,便想讓李燁在京城疏通一下,給李建謀取一官半職。

聽母親這樣說,李燁也大致明白一些母親的意思,母親敲打李燁,是擔心李燁富貴忘家。“這事何勞母親費心,三郎自會安排”,不就是母親見李燁在京城當官,也想著給自己親生的兒子謀求一個官職,這事有何困難。要官不難,想必李燁跟田令孜提出要官,田令孜還歡欣鼓舞,就是不知道別人會怎麼看待李建了。

李燁轉身詢問大郎,以後可有打算,李燁想看看,李建是什麼想法有何打算。李建猶豫道:“這全是母親逼孩兒,某現在還不想做官,只想著再學習一段時間,然後再去考慮做官的事情,三郎就不必費心了”,李建推辭是不想讓李燁爲難,同時自己的確還小,也不適合做官,但是母親在一旁天天嘮叨,說什麼三郎小小年紀已經身處高位,自家的大郎不比三郎差,如何做不的官。

李建不好與李燁說明,但是李燁如何聽不出來李建的意思。李燁何嘗沒有考慮過李建的事情,知道以李建的能力和水平,恐怕考上一萬年也未必就能考取功名,加上晚唐科場的黑暗,李建的科考之路,堪比玄奘西天取經。原本,李燁考慮等即墨縣的事情穩定下來,在即墨給李建謀求一官半職,本著上陣父子、打虎親兄弟的原則,讓李建幫自己在即墨看著,李燁也放心不少。

李燁倒是不怕李建沒有官做,怕的是李建到任做官,應付不過來官府的事物,同時也害怕自己這個哥哥不通人情世故,觸犯了上司,到時又要李燁來出面擺平。所以,李燁還是想讓李建在自己的手下,熟悉一下,不僅是處理事情的能力,也同時接觸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事情,有李燁在一旁,別人總不會欺負李建。

想到這裡,李燁小心的詢問李建:“大郎,既然現在不想做官,可有什麼打算”,李燁的想法不錯,就是不知道李建有什麼想法,還是先問問清楚點好。

“這個……”,李建想了想道:“其實不瞞三郎,某想到臨河村小學教書”。

什麼李建想做老師,這是怎麼回事,李燁被李建搞糊塗了。李建見李燁吃驚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事情要從李燁的國語教材說起,李燁將自己編寫的國語教材託閆素民帶回臨河村交給丁強、嚴力,可是李燁忘記了兩人的語文水平,滿以爲事情就這麼結束了。

可是丁強、嚴力拿到李燁的國語教材以後,眼就傻了,自己那裡懂這些啊!兩人一商量,決定去找李建問問,畢竟李建也是在私塾中學過幾年的,比丁強、嚴力要強上許多。李建拿到李燁的書後一看,便喜歡上李燁這種教學的方式了,深入淺出、簡單易懂。

一來二去,丁強、嚴力經常來請教李建,但是兩人基礎太差,李建教起來自己也感到吃力,最後索性自己跑到臨河村給孩子們上課。結果,李建不僅看見了李燁編寫的國語教材,而且還見到了李燁編寫的數學、物理、地理等方面的書籍,李燁性格上呆板,但不表示不能接受新鮮事物。

看見李燁編寫的教材後大呼過癮,後來李建有時間就經常到臨河村小學一邊教課一邊研究李燁書中的知識,時間一久,李建乾脆瞞著母親,放棄了私塾學業,專心的在臨河村教小孩,倒也逍遙自在,但是事情李建一直瞞著母親,不讓母親知道擔心。

聽李建一講,李燁感覺李建還真是一塊教書的好材料。

第229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五)第429章 一致對外(一)第831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三)第267章 投資拉動經濟第657章 三戰大行城(三)第628章 希望之城(五)第596章 沂水再戰(三)第160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543章 爭風吃醋第811章 西線作戰(二)第478章 馳援蘇州(五)第315章 商州平民亂(八)第342章 新城見聞(四)第341章 新城見聞(三)第856章 金蟬脫殼(二)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717章 試探第55章 驪山狩獵第195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二)第55章 驪山狩獵第86章 黛玉葬花第622章 錢荒(一)第761章 夷邪久國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115章 秦山島殲敵(二)第736章 新官僚體制(一)第410章 程府嫁女(二)第98章 出行(四)第340章 新城見聞(二)第811章 西線作戰(二)第817章 沙世平出兵(二)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629章 希望之城(六)第821章 作死的選擇(一)第113章 回家(三)第189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五)第651章 經略南海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63章 土製手雷地雷第401章 登州經濟戰(三)第116章 秦山島殲敵(三)第577章 謀劃(一)第80章 晚唐軍人第578章 謀劃(二)第25章 魔鬼的花朵第197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四)第741章 後路第95章 出行(一)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420章 烽煙四起(二)第93章 藍田縣之行(一)第339章 新城見聞(一)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777章 倭商(一)第382章 長山島海戰(三)第36章 初見李儇第823章 作死的選擇(三)第846章 趕盡殺絕(二)第416章 程府嫁女(八)第284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二)第43章 伊府夜宴第259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二)第871章 倭國武士(二)第293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四)第322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三)第504章 步兵與騎兵(五)第463章 登州兵變(二)第158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338章 海州救鹽犯(二)第649章 熱氣球飛行第864章 出逃(四)第858章 親迎(一)第86章 黛玉葬花第469章 遠赴江南(四)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第637章 包藏禍心第279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二)第497章 奚人嫁女(三)第337章 海州救鹽犯(一)第766章 跳樓大甩賣(一)第525章 情竇初開第34章 胡商伊凡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447章 大快人心(二)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638章 隱患第892章 整肅商會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23章 第一桶金(二)第407章 兒女私情(五)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282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二)第163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225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223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七)第222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六第713章 開發夷洲(三)
第229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五)第429章 一致對外(一)第831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三)第267章 投資拉動經濟第657章 三戰大行城(三)第628章 希望之城(五)第596章 沂水再戰(三)第160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543章 爭風吃醋第811章 西線作戰(二)第478章 馳援蘇州(五)第315章 商州平民亂(八)第342章 新城見聞(四)第341章 新城見聞(三)第856章 金蟬脫殼(二)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717章 試探第55章 驪山狩獵第195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二)第55章 驪山狩獵第86章 黛玉葬花第622章 錢荒(一)第761章 夷邪久國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115章 秦山島殲敵(二)第736章 新官僚體制(一)第410章 程府嫁女(二)第98章 出行(四)第340章 新城見聞(二)第811章 西線作戰(二)第817章 沙世平出兵(二)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629章 希望之城(六)第821章 作死的選擇(一)第113章 回家(三)第189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五)第651章 經略南海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63章 土製手雷地雷第401章 登州經濟戰(三)第116章 秦山島殲敵(三)第577章 謀劃(一)第80章 晚唐軍人第578章 謀劃(二)第25章 魔鬼的花朵第197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四)第741章 後路第95章 出行(一)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420章 烽煙四起(二)第93章 藍田縣之行(一)第339章 新城見聞(一)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777章 倭商(一)第382章 長山島海戰(三)第36章 初見李儇第823章 作死的選擇(三)第846章 趕盡殺絕(二)第416章 程府嫁女(八)第284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二)第43章 伊府夜宴第259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二)第871章 倭國武士(二)第293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四)第322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三)第504章 步兵與騎兵(五)第463章 登州兵變(二)第158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338章 海州救鹽犯(二)第649章 熱氣球飛行第864章 出逃(四)第858章 親迎(一)第86章 黛玉葬花第469章 遠赴江南(四)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第637章 包藏禍心第279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二)第497章 奚人嫁女(三)第337章 海州救鹽犯(一)第766章 跳樓大甩賣(一)第525章 情竇初開第34章 胡商伊凡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447章 大快人心(二)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638章 隱患第892章 整肅商會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23章 第一桶金(二)第407章 兒女私情(五)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282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二)第163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225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223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七)第222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六第713章 開發夷洲(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仓市| 榆树市| 韶关市| 武陟县| 大洼县| 奇台县| 琼海市| 广州市| 额尔古纳市| 长春市| 惠来县| 前郭尔| 古蔺县| 恩施市| 金秀| 马鞍山市| 图木舒克市| 蒙山县| 芮城县| 商城县| 中宁县| 兴城市| 塔河县| 惠安县| 清原| 伊春市| 三明市| 南平市| 万安县| 汤阴县| 兴山县| 天台县| 海伦市| 东乌珠穆沁旗| 会同县| 株洲市| 永丰县| 涿鹿县| 富宁县| 东丰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