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6章 沂水再戰(三)

李燁不明白敬翔口中的最不可能一條路是什麼意思,便問道:“起義軍難道不知道如今淮南道空虛嗎?爲什麼舍易求難呢?起義軍東進平盧藩鎮,必須要攻下臨沂城,否則進攻沂水縣只是死路一條”。

分析人心的事情敬翔最爲在行,也許是做官的必修課,在看待人的內心和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上,敬翔不僅能夠通過一些細小的事情,揣摩出當事人當時的心態。

敬翔慢悠悠的回答道:“因爲王郢的兵變,朝廷調派了大量的淮南道士兵前往鎮壓,如今淮南道的兵力不足平時的六成,而且以老弱殘兵爲多,現在王仙芝和黃巢如果毅然決定南下的話,成功的機率至少有七成以上,要是能夠與王郢聯手的話,成功的機率會上升到九成以上也未可知”。

“現在宋威帶領著平盧藩鎮的牙兵,在臨沂阻擊王仙芝和黃巢的起義軍,不過是擔心王仙芝和黃巢會打平盧藩鎮的主意,要是王仙芝和黃巢放棄東進平盧藩鎮,宋威絕對不會阻撓起義軍南下的計劃,所以說南下對於起義軍來說最爲有利”

“一旦王仙芝和黃巢選擇東進平盧藩鎮,宋威必然會拼死抵抗,起義軍兵多糧少,攻城裝備不足,又缺少攻打堅城的經驗,想要攻下臨沂比登天還難。如果放棄臨沂,選擇直接攻打沂水縣進入平盧藩鎮,臨沂城無意是起義軍背上的一根刺,而且已經深入骨髓能斷送起義軍的性命”

“王仙芝和黃巢都是北方人,起義軍中也都是失去生計的流民,讓他們放棄熟悉的中原地帶,去陌生的淮南道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現在的形勢對起義軍十分有利,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這就更加讓起義軍捨不得離開中原地區。所以,某分析起義軍中大部分人會主張東進,而非是南下正確的道路,太平鎮正好處於起義軍東進的道路之上,大戰根本不可避免”

敬翔一邊看著李燁的表情,一邊把起義軍東進的可能分析的透徹,好像是自己親眼看見、親耳聽到似的。魯鵬在在一旁點頭道:“敬司馬分析的很對,宋威爲什麼讓二郎鎮守太平鎮,就是考慮到起義軍會東進平盧藩鎮,只要二郎能夠死死的拖住起義軍,宋威就會從起義軍背後出擊,既消耗了二郎的實力,又能把起義軍一網打盡,此計不可謂不毒”。

李燁對地域的觀念沒有古人強,根本想不到一個地域的限制,就能讓大好的機會從起義軍手中白白的流失。聽到敬翔的分析後,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想想也是後世的北京人瞧不起外地人,城裡人瞧不起農村人,北方人看不上南方人,這難道不是一種歧視心裡作怪嗎?

王仙芝和黃巢是什麼心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起義軍下一步對做什麼,聽到敬翔說起義軍會把主攻方向放在太平鎮,這不得不讓李燁擔心起來。一萬起義軍沒有什麼,五萬起義軍李燁對付起來就顯得有些吃力了,要是有十萬、二十萬起義軍擺在太平鎮的對面,李燁只能選擇逃避了。

人海戰術絕對不是說著玩的,人海戰術是一種極其野蠻殘忍的戰法,發動人海攻擊的將領,喪失了基本的人性,爲了力爭勝利,不擇手段,強橫地命令他手下士兵,成羣地、不要命地衝向防禦方的陣地,毫不顧惜他們的生命。人海衝擊時,攻擊部隊的身後,將領往往帶著大批督戰隊員,用刀槍指著進攻的兵士們的脊背。督戰隊會毫不猶豫地殺死退後的士兵,殺雞儆猴,向別的士兵們警示,他們除了勝利和死亡,別無他途。

李燁不想看見這樣的事情在太平鎮發生,不管是自己的士兵也好,是對方的起義軍也好,他們都是整個華夏兒女的一部分,是這個土地的正在主人。每次當漢族人口大量減少之時,就是草原民族在華夏大地上肆虐之日,三國後期的晉朝發生了五胡亂華的殘局,唐末以後的五代十六國,契丹人建立的遼國給中原帶來了幾百年的苦難,宋朝之後的元朝,難道不都是如此嗎?

唐代巔峰時期的九千萬人口,到了五代十六國時,已經十不存二三,是誰在屠殺華夏的兒女,是黃巢、是秦宗權、是無數的軍閥將華夏兒女推進了無底的深淵。這又能怪誰了,如果不是漢人之間的自相殘殺,契丹人會在北方肆虐嗎?不能怪契丹人,契丹人只是結果,並不是誘因,正在的原因還是漢族自身讓契丹人有了可乘之機。

李燁從來就不想推卸責任,也無法逃避,因爲自己已經開始慢慢的融入到這個時代中。如果不能奮起搏擊,那麼只能隨波逐流,就像魯迅說過的一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也許只有面對真正的巨大壓力的時候,人才會突然的爆發出無窮的力量:“來吧,讓風暴來的更猛烈一些,只有經歷過風暴的洗禮,才能看見雨後的彩虹”。

起義軍沒有讓李燁失望,就在三天後,尚讓帶著五萬起義軍來到了太平鎮,換走了已經病入膏肓的林言。林言走了,手下的軍隊和將領卻沒有離開,全部歸尚讓統領,現在太平鎮的起義軍達到了六萬人。

林言的突然生病,讓一直想東進偷襲沂水縣的尚讓看見了機會,王仙芝也想借機提高自己在起義軍中的威望,黃巢突然的沉默並沒有引起王仙芝和尚讓的懷疑。六萬起義軍對陣三千官軍,這本來就是獅子和野兔之間的博弈,一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戰鬥在太平鎮的上空悄悄的蔓延開來。

臨沂城中的宋威,難得給李燁送來了一批糧草,足足夠三千士兵吃上半個月。押糧官是劉鄩,李燁的老朋友,看見李燁的時候卻沒有絲毫的笑容:“李帥,能行嗎”,這是劉鄩看見李燁的第一句話,這也是發自劉鄩內心的憂慮和擔心。

劉鄩是李燁的朋友,但不是李燁的同盟,出於對李燁的關心,也是出於對這場戰鬥的擔心,李燁已經很感激劉鄩。李燁帶著劉鄩來到沂河岸邊,指著對面連綿不絕的起義軍大營道:“劉兄請看,整整六萬起義軍,你說能行嗎”。

劉鄩能說什麼,痛斥宋威,罵宋威無恥,不能也不會,只好勸解道:“李帥,事可爲而不爲,謂之懦夫;事不可爲而強爲,謂之蠢漢。如今敵強我弱,李帥應該保存實力,以圖將來”。

“沒用的,某已經簽下軍令狀,如果放棄太平鎮,則整個沂州不保,這個罪名某擔不起”

李燁故作悲痛的道:“自古男兒流血不流淚,馬革裹屍又有何懼,雖然起義軍有六萬之衆,但是想從太平鎮過去,除非踏在某的屍體上”。

見李燁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劉鄩也無話可說便問道:“李帥,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起義軍人數雖衆,但是武器裝備不精,而且缺少糧食給養,只要拖住起義軍數月,便可不戰而勝”。

劉鄩講的沒有錯,按照正常的情況,給李燁一萬人馬,藉助沂河水,可以把三十萬起義軍拖到冬天,到時起義軍就會因爲缺少糧草,被迫退出沂州。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宋威不會給李燁機會,起義軍也不會放過消滅李燁的時機,拖住起義軍幾個月談何容易。

“劉兄,現在已經五月了,你覺得某能拖住起義軍幾個月的時間嗎”

李燁慘笑的看著劉鄩,心頭涌起無限的悲涼道:“馬上就要到夏收的季節,起義軍的糧草至少可以支撐到七八月份,到時就是秋糧收穫的季節,起義軍難道會不知道這個問題”。李燁說的也是實情,費縣也是沂州的產糧大縣,臨沂周圍也到處都是糧食,只要起義軍不頭腦發熱,在沂州籌集一些糧草還不是什麼問題。

而且沂水縣就是一個巨大的糧倉,一旦起義軍佔領了沂水縣,不要說一年,就是二三年的糧草都解決了。如果不在起義軍立足未穩之際消滅,一旦起義軍狗急跳牆,首先倒黴的就是李燁,所以說糧草是起義軍的軟肋,時間是李燁的軟肋。

聽到李燁談到糧草,劉鄩眼睛一亮道:“李帥,聽說費縣是起義軍的糧草大營,如果能有一支人馬偷襲費縣,把費縣城中的糧草燒燬,到時起義軍無糧可吃,起義軍必敗”。

見自己終於把劉鄩的話題引到費縣的糧草上,李燁痛苦道:“劉兄此計甚妙,起義軍的糧草多在費縣,只要焚燬費縣官倉中的糧草,起義軍不出一月必敗。可是現在某手中無兵可用,不然某輕率一支人馬從後方偷襲費縣,到時必然一戰定勝負”。

李燁隨著劉鄩的話題往下講,好像這個主意就是從劉鄩口中講出來的,聽的劉鄩大爲贊同道:“李帥也感覺此計甚妙,某這就回城與王指揮使商量,到時再一起勸說宋相出兵偷襲費縣”。

第589章 雙喜臨門(二)第325章 李燕失蹤之謎(三)第879章 建軍(一)第815章 一盤散沙第553章 惱羞成怒第569章 天機(六)第246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八)第251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四)第4章 拜師學藝第608章 譁變(一)第627章 希望之城(四)第124章 海闊憑魚躍(三)第472章 遠赴江南(七)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820章 兩難境地第101章 出行(七)第636章 誅心(三)第92章 樂夢嬌進門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792章 宋威的剿匪(七)第646章 謎團第57章 整肅旭日都第463章 登州兵變(二)第744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三)第47章 臨別贈言第858章 親迎(一)第626章 希望之城(三)第206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九)第417章 程府嫁女(九)第891章 商會第779章 小野小町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672章 渤海國來信第277章 大行城之戰的影響(二)第581章 龐勳餘孽(一)第950章 吉兆之地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57章 整肅旭日都第946章 寅吃卯糧第219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三)第218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二)第699章 鴻門宴(六)第543章 爭風吃醋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447章 大快人心(二)第430章 一致對外(四)第718章 偷樑換柱(一)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647章 新知識第71章 新年禮物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622章 錢荒(一)第824章 攻佔卑沙城第690章 跨海東渡第593章 沂河大戰伊始(四)第472章 遠赴江南(七)第302章 仁壽公主二進府(二)第437章 奚人聯姻(三)第578章 謀劃(二)第800章 節度使今年到我家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504章 步兵與騎兵(五)第399章 登州經濟戰(一)第405章 兒女私情(三)第404章 登州經濟戰(六)第606章 順水推舟(四)第948章 招攬天下能士第198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一)第335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二)第374章 執掌登州(一)第182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955章 向左走、向右走第326章 李燁出任登州(二)第869章 六分儀第360章 新城五年規劃(五)第784章 拍賣(五)第262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五)第268章 黃金白銀的價值第442章 大興冤獄(五)第348章 新城新軍(二)第100章 出行(六)第732章 水很深第589章 雙喜臨門(二)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119章 即墨新城規劃(一)第881章 行政劃分(一)第99章 出行(五)第876章 造船廠第284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二)第626章 希望之城(三)第522章 迎娶奚女(六)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523章 嫁雞隨雞第645章 明輪船第809章 拖死你(三)第365章 招商引資(二)第276章 大行城之戰的影響(一)
第589章 雙喜臨門(二)第325章 李燕失蹤之謎(三)第879章 建軍(一)第815章 一盤散沙第553章 惱羞成怒第569章 天機(六)第246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八)第251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四)第4章 拜師學藝第608章 譁變(一)第627章 希望之城(四)第124章 海闊憑魚躍(三)第472章 遠赴江南(七)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820章 兩難境地第101章 出行(七)第636章 誅心(三)第92章 樂夢嬌進門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792章 宋威的剿匪(七)第646章 謎團第57章 整肅旭日都第463章 登州兵變(二)第744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三)第47章 臨別贈言第858章 親迎(一)第626章 希望之城(三)第206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九)第417章 程府嫁女(九)第891章 商會第779章 小野小町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672章 渤海國來信第277章 大行城之戰的影響(二)第581章 龐勳餘孽(一)第950章 吉兆之地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57章 整肅旭日都第946章 寅吃卯糧第219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三)第218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二)第699章 鴻門宴(六)第543章 爭風吃醋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447章 大快人心(二)第430章 一致對外(四)第718章 偷樑換柱(一)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647章 新知識第71章 新年禮物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622章 錢荒(一)第824章 攻佔卑沙城第690章 跨海東渡第593章 沂河大戰伊始(四)第472章 遠赴江南(七)第302章 仁壽公主二進府(二)第437章 奚人聯姻(三)第578章 謀劃(二)第800章 節度使今年到我家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504章 步兵與騎兵(五)第399章 登州經濟戰(一)第405章 兒女私情(三)第404章 登州經濟戰(六)第606章 順水推舟(四)第948章 招攬天下能士第198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一)第335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二)第374章 執掌登州(一)第182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955章 向左走、向右走第326章 李燁出任登州(二)第869章 六分儀第360章 新城五年規劃(五)第784章 拍賣(五)第262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五)第268章 黃金白銀的價值第442章 大興冤獄(五)第348章 新城新軍(二)第100章 出行(六)第732章 水很深第589章 雙喜臨門(二)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119章 即墨新城規劃(一)第881章 行政劃分(一)第99章 出行(五)第876章 造船廠第284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二)第626章 希望之城(三)第522章 迎娶奚女(六)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523章 嫁雞隨雞第645章 明輪船第809章 拖死你(三)第365章 招商引資(二)第276章 大行城之戰的影響(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罗定市| 澄江县| 凤冈县| 肇东市| 漳浦县| 靖宇县| 阿拉善左旗| 桂阳县| 衢州市| 巢湖市| 芒康县| 图木舒克市| 广昌县| 钟祥市| 辛集市| 镇雄县| 西乌珠穆沁旗| 平遥县| 青铜峡市| 高州市| 晋城| 漳平市| 邻水| 正定县| 泰顺县| 内乡县| 临夏市| 阿拉善盟| 焦作市| 永城市| 通许县| 屯昌县| 宝鸡市| 手机| 禄劝| 连南| 时尚| 澜沧| 吴忠市| 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