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0章 新城五年規劃(五)

李燁的道路收費計劃過於龐大,衆人還沉浸在震驚之中,根本還沒有意識到計劃的欠缺性。

那麼李燁爲什麼要建設這樣一條道路呢?其中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嘗試修建萊州和登州的道路,提高涉及州縣之間的經濟交流,聯通蓬萊和新城,使北方海運的物質快速的到達新城。海運有海運的好處,運載能力大、價格便宜,但是海運卻沒有道路運輸快捷的優勢,同時在唐代道路運輸比海運更加的安全。

另一方面,隨著戰亂將起,中原上大量饑民涌入萊州,萊州和登州根本無法安置這些饑民,只能運往遼東半島,把饑民從蓬萊運送到北方和從新城運送到北方,當然是從蓬萊比較方便、快捷,而且更加的安全。

“接下來,再說說即墨周邊三十萬饑民的安置問題,去年已經有十萬多饑民在即墨西邊發開大量的農田,據初步的統計,可開發的農田可以達到二十五萬畝,這些農田可以養活三十萬到五十萬的饑民,但是如今河南道大旱,今年至少有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饑民涌入即墨,這些農田根本無法滿足這些饑民的需要”,李燁先介紹了一下嚴峻的形勢。

“所以,某考慮將大部分的饑民遷往遼東半島,在大行城周圍還有大量的土地沒有被髮開,初步統計可以開發三十萬到四十萬畝,養活一百萬人口應該沒有問題。同時在清川江兩岸還有大片的土地,再養活一百萬人口也沒有問題,現在考慮的是如何將這些饑民運送到遼東半島,如何快速的安置這些饑民”,李燁說道。

萊州和登州以丘陵、山地爲主,並不適合大量快速的安置饑民,而且河南道大旱,萊州和登州也受到影響,短時間內也無法將這些饑民安置在兩地,而且兩地並不受李燁的完全控制,其中的問題不少,比如修建道路、進行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必須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安置饑民。

遼東半島就不同了,那裡地廣人稀,李燁一手遮天,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完全不必考慮其他方面的問題,可以很快的安置、穩定好饑民。現在唯一的困難就是如何將這些饑民送往遼東半島,現在李燁手中能運送人員的船隻並不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跨越二百里的海峽,將饑民直接從蓬萊送往對岸的都裡鎮,在那裡讓饑民步行到大行城。

可是現在都裡鎮還在遼東五島的手裡,李燁並不想在這時候與遼東五島有什麼衝突,如果這樣李燁就必須多走五百里的海路,將饑民運送的孤山鎮,時間上就有些吃緊,根本沒有辦法保證在一年內將一百萬人口運往遼東半島大行城。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現在李燁手上的船隻加起來也不過十艘,算上馬上要下水的兩艘千石戰艦和五艘五百石的福船,能動用的也不過十七艘,如果用這些船隻運送一百萬人口,估計這些人都要餓死了,怎麼辦呢。

現在遼東半島嚴力手上有五艘福船,呂泰新到兩浙帶走了一艘千石戰艦和兩艘福船,加上這些李燁也不夠運輸人員的。算算李燁手上的運輸能力,十七艘船隻一次最多可以將三四千人運往孤山鎮,來往一次需要二十多天,一年最多可以運輸二十次,算起來也就可以運輸十萬人到達遼東半島,這可怎麼辦。

對於這種情況,衆人都很清楚,新城船廠以前一直在建造大型的戰艦,根本沒有時間建造商船,出現這種情況是必然的,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誰讓李燁一心想建造戰艦呢?

“李刺史,可不可以先運送一部分人到遼東半島,剩下的饑民先即墨附近安置”,玄機道長提出自己的建議。

當然可以,問題是剩下的人怎麼辦,如果能在即墨周圍安置饑民,饑民還會離開即墨嗎?這纔是李燁頭疼的事情,古人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是不可能離開家園背井離鄉的,只要有機會古人還會落葉歸根。

“問題是饑民越來越多,饑民周圍根本無法安置,一旦讓饑民安定下來,就很難讓饑民再次背井離鄉前往遼東半島”,李燁說出自己的憂慮。

張天成在一旁說道:“這還不容易,讓饑民中的年輕人先去遼東半島,等穩定後再把老人和孩子送往遼東半島”。

“對,這個辦法可以考慮”,李燁一拍腦袋,張天成給李燁打開了另外一扇解決辦法的窗戶。即使以現在的運輸能力,將十萬年輕饑民送往遼東半島,一來先解決了農田開發的問題,二來等於將五十萬饑民栓在了遼東半島,只要機會合適就可以把這些人送往遼東半島,讓他們家人團聚。

“丁強,明天開始統計即墨周圍的饑民,告訴他們第一批去遼東半島開發的人,每戶可以得到五十畝免費的土地,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可以得到優先照顧,不願意離開的饑民,開發出來的土地將按照出工的多少,最多一戶二十畝”,李燁向丁強吩咐道。

“好的,某明天就安排人手處理這件事情,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運輸人員”,丁強回答道。

“先將願意去遼東半島的年輕人統計出來,安排人手將他們從陸路送往登州蓬萊縣,預計四月中旬前後可以啓程到達遼東半島,正好趕上春耕”,李燁說道。

李燁回頭與王海說道:“王翁,等這批戰艦建造完成後,船廠立即開始全面建造千石商船,再招募二千名學徒,從原來工匠中抽調出一千名技術好的工匠,馬上送往大行城,擴建那裡的船廠,爭取一年內建造三十艘到四十艘千石商船”。

李燁在大行城修建了一座船廠,由於當時的技術和人手不足,一直以來只建造一些小型的漁船和一二百石的福船。現在新城船廠有三千名工匠,抽調一千名工匠去遼東半島,並不影響新城船廠的正常運行。

“包翁、宇文翁,你們回去在建築公司中各抽調五百名技術好的工匠,組建大行城建築公司,專門負責在大行城建造住所”,李燁對包功發、宇文明說道。如果計劃在遼東半島安置二百萬人口,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吃,接下來就是住所的問題,解決二百萬人的住所問題,可不是一個小事情,不事先安排可不行。

“沒問題,不就是五百名工匠嗎?要不某把建築公司整個搬遷過去”,包功發笑呵呵道。包功發如此配合,還不是看中了遼東半島建築市場的商機,自己跑過去幹十年都幹不完,還能吃獨食,多好啊!

見包功發如此主動,李燁很高興道:“包翁能過去最好了,不過要等你手上新城的工程交代好行,給你半年的時間安排手上的事情,半年後大行城建築公司交給你管理”。包功發負責了新城大半個建設工程,一些工程根本離不開包功發,包功發必須找人接替自己的位子和工程。

李燁又看看朱飛澤道:“朱翁,你也準備一下,把手上的事情交給你的兄長,挑選五百名技術好的工匠前往遼東半島,接管那裡的窯場,可有什麼問題”。

“請李刺史放心,沒有任何問題”,把窯場交給自己的哥哥朱飛伯還有什麼問題,而且大行城在李燁的心目中更爲重要,這是李燁看重自己,自己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那就好”,李燁轉身與朱飛伯說道:“朱翁,你弟弟在新城做的很好,許多東西都傾盡了不少心血,這次大行城建設離不開你弟弟,只好委屈他了,你們倆交接一下,等情況熟悉後就前往大行城”。

朱飛伯點了點頭,這次回到新城後,朱飛伯發現自己的弟弟在新城乾的不錯,經營著一個巨大的窯場,如果不是這次大行城建設離不開朱飛澤,李燁也不會調朱飛澤到大行城。

“朱翁,你接手新城窯場後,要馬上著手在即墨南面的金頂山下修建一座大型的窯場,現在新城窯場的產量只能滿足新城建設的需要,以後即墨周邊的水泥、磚石就有金頂山水泥廠提供”,李燁說道。

這件事情在朱飛伯到達新城後,李燁就告訴朱飛伯了,只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明白,某前兩天和朱飛澤已經去金頂山查看過了,那裡的確可以修建一座大型的窯場,某明天就召集人手進行修建”,朱飛伯回答道。

李燁點點頭,因爲王仙芝的起義和河南道的大旱,預先不少計劃不得不臨時進行調整,加上姐姐李燕的突然消失,李燁處理事情來也變得有些手忙腳亂。

“某的話說完了,大家有什麼意見,或者還有什麼不明白,可以提出來,過幾天某就要去登州赴任,新城的事情就拜託各位了”,李燁這次去登州,一是接管登州,二是去遼東半島營救姐姐李燕,什麼時候再回來,心裡一點底都沒有。

第582章 龐勳餘孽(二)第475章 馳援蘇州(二)第807章 拖死你(一)第357章 新城五年規劃(二)第294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一)第13章 上山打獵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308章 商州平民亂(一)第439章 大興冤獄(二)第387章 深入虎穴(一)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326章 李燁出任登州(二)第484章 蘇州陷落(二)第772章 平安時代(四)第628章 希望之城(五)第648章 大號孔明燈第814章 東線戰事平息第17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2章 第一桶金(一)第41章 病牀上的**第811章 西線作戰(二)第290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一)第587章 沂水河畔(四)第296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三)唐末氣候第128章 猛龍過海(四)第482章 陽澄湖之役(五)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349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一)第86章 黛玉葬花第217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一)第120章 即墨新城規劃(二)第354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六)第141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652章 水土不服第550章 出征(二)第886章 東渡美洲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第225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306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二)第118章 秦山島殲敵(五)第98章 出行(四)第323章 李燕失蹤之謎(一)第549章 男人的煩惱第416章 程府嫁女(八)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577章 謀劃(一)第759章 颶風來襲(二)第508章 虛驚一場第38章 智鬥仁壽公主第223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七)第345章 李建婚事(一)第840章 最後的末日(一)第51章 開店謀劃第390章 深入虎穴(五)第51章 開店謀劃第620章 挖坑(二)第129章 猛龍過海(五)第419章 烽煙四起(一)第700章 鴻門宴(七)第536章 白崖城(二)第85章 奇女劉氏第656章 三戰大行城(二)第762章 滅國第851章 秘密第482章 陽澄湖之役(五)第89章 元宵佳節(二)第879章 建軍(一)第69章 莫名其妙第636章 誅心(三)第893章 整肅官場第388章 深入虎穴(二)第285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三)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266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四)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766章 跳樓大甩賣(一)第16章 瘟疫對策第964章 朋友第958章 利用佛教第535章 白崖城(一)第78章 名將之後第603章 順水推舟(一)第832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四)第837章 壯士斷腕第579章 一員虎將(一)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257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十)第417章 程府嫁女(九)第483章 蘇州陷落(一)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221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五)第576章 坑(二)第1章 初入寶地第二章救命恩人第696章 鴻門宴(三)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873章 武士團滅國
第582章 龐勳餘孽(二)第475章 馳援蘇州(二)第807章 拖死你(一)第357章 新城五年規劃(二)第294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一)第13章 上山打獵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308章 商州平民亂(一)第439章 大興冤獄(二)第387章 深入虎穴(一)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326章 李燁出任登州(二)第484章 蘇州陷落(二)第772章 平安時代(四)第628章 希望之城(五)第648章 大號孔明燈第814章 東線戰事平息第17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2章 第一桶金(一)第41章 病牀上的**第811章 西線作戰(二)第290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一)第587章 沂水河畔(四)第296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三)唐末氣候第128章 猛龍過海(四)第482章 陽澄湖之役(五)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349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一)第86章 黛玉葬花第217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一)第120章 即墨新城規劃(二)第354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六)第141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652章 水土不服第550章 出征(二)第886章 東渡美洲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第225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306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二)第118章 秦山島殲敵(五)第98章 出行(四)第323章 李燕失蹤之謎(一)第549章 男人的煩惱第416章 程府嫁女(八)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577章 謀劃(一)第759章 颶風來襲(二)第508章 虛驚一場第38章 智鬥仁壽公主第223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七)第345章 李建婚事(一)第840章 最後的末日(一)第51章 開店謀劃第390章 深入虎穴(五)第51章 開店謀劃第620章 挖坑(二)第129章 猛龍過海(五)第419章 烽煙四起(一)第700章 鴻門宴(七)第536章 白崖城(二)第85章 奇女劉氏第656章 三戰大行城(二)第762章 滅國第851章 秘密第482章 陽澄湖之役(五)第89章 元宵佳節(二)第879章 建軍(一)第69章 莫名其妙第636章 誅心(三)第893章 整肅官場第388章 深入虎穴(二)第285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三)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266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四)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766章 跳樓大甩賣(一)第16章 瘟疫對策第964章 朋友第958章 利用佛教第535章 白崖城(一)第78章 名將之後第603章 順水推舟(一)第832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四)第837章 壯士斷腕第579章 一員虎將(一)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257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十)第417章 程府嫁女(九)第483章 蘇州陷落(一)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221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五)第576章 坑(二)第1章 初入寶地第二章救命恩人第696章 鴻門宴(三)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873章 武士團滅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伊金霍洛旗| 铁岭县| 墨竹工卡县| 荃湾区| 应用必备| 兴和县| 英超| 云阳县| 团风县| 兰西县| 吉木乃县| 都匀市| 章丘市| 临城县| 鹿泉市| 宣威市| 垦利县| 金华市| 横山县| 临泉县| 白水县| 新绛县| 云霄县| 治县。| 丰宁| 葫芦岛市| 武汉市| 舟曲县| 固阳县| 江城| 中阳县| 花莲县| 玛曲县| 台北县| 丹阳市| 临颍县| 长兴县| 土默特右旗| 沙雅县|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