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

囚車被士兵押送到刑場之中,有人打開囚車,將裡面的囚犯從囚車中架了出來。這時囚車中的豪強、商賈早已經失去了平日裡的威風,如同一條死狗被人從囚車中拖了出來,兩個士兵架著一個囚犯,走上絞首架旁,將囚犯的頭顱套進早已經準備好的繩索中。

這時候,敬翔走到絞首架臺子上,打開手中的一卷紙宣讀道:“登州蓬萊縣王家村王冠彪,蓄意謀反,證據確鑿,已經處斬,家人流放三千里,家產充公,所霸佔田地、子女一律歸還原主。經查登州有嵇永震多人與王冠彪勾結,合謀反抗朝廷,勾結叛匪王仙芝一夥,暗中資助叛匪錢糧,罪大惡極、國法難容,事發之後拒不承認其罪行,特判以絞刑,沒收其全部家產,家人發配二千里,立即執行”。

敬翔向周圍的百姓唸完判決書之後,走到狄慶江身旁道:“狄別駕,就下命令吧”。

狄慶江看看已到午時三刻,伸手拿起硃紅毛筆,在判決書上將十一名囚犯的名字勾去,擺了擺手說道:“執行吧”。

一旁的監斬官立即讓臺下的鼓手捶起三通追魂鼓,“咚、咚、咚”,隨著鼓聲有弱變強,再有強便弱,絞首架上的執行員雙手一揮,斬斷一根繩索,絞首架臺上立即出現一條巨大的裂縫。隨著絞首架臺上出現裂縫,十一名已經被判爲死刑的囚犯瞬間墜落到裂縫之中,由於囚犯的首級被繩索套住,雙手也被反綁著,腳上還綁著一塊石頭,隨著自身重力的擠壓喉嚨,呼吸變得越來越困難,拼命的扭動著身軀,可是這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圍觀的百姓都驚呆了,這種集體上吊的場面還是第一次看見,雖然少了許多血腥,但是看著一個個囚犯拼命掙扎的慘狀,爆炸的眼珠和吐出的舌頭,讓人不寒而慄。

狄慶江也沒有想到絞首架上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渾身的汗毛孔都豎了起來,“敬明府,這種刑法真是李刺史想出來的”,狄慶江問道。

敬翔也被這樣的場面嚇了一跳,這好歹是在中午,如果是晚上,還不把人嚇死啊!“這種刑法自古有之,只是因爲一時不能處死囚犯,所以一般不在大庭廣衆之下使用,沒有想到李刺史稍微改進了一下,威脅效果倒也體現無異”,敬翔當然不能說李燁的辦法不好,這種讓囚犯慢慢抽搐的死去,雖然沒有砍頭的血腥,但是也相當恐怖。

狄慶江不知可否的點點頭道:“接下來,就有勞敬明府了”。

這時候,已經有仵作將屍首從絞首架上取下,檢查囚犯是否已經死去。敬翔再一次走上絞首臺,又拿出一張紙宣讀道:“查何健彪等二十三人與王冠彪有錢糧交易,事發之後主動交代其交易過程,積極配合登州官府抓拿嫌犯,退還贓物,認罪態度較好,未參與王冠彪謀反一事,不予追究所犯過失”。

敬翔的話引起登州百姓一陣騷動,有事不關己的唏噓聲;也有如釋重負的歡喜聲;還有不甘心的咒罵聲,一時間交織在一起。

敬翔冷眼看了看周圍的百姓,又從袖中掏出一張紙宣讀道:“登州名流、商戶十六家尉遲和楠等人和即墨溫家出資五萬緡,成立登州慈善基金。現已經建成兩所養濟院和育嬰堂,並正在籌建登州慈善學校,爲登州貧苦孩童提供學習機會,詳細情況已經張貼在各位縣衙門口。以後,有愛心、樂於助人之人,可以將錢糧直接捐給登州慈善基金,並有登州慈善基金名譽代表尉遲和楠和即墨商賈溫林旭統一管理。今天,在這裡宣佈一個消息,慈善學校需要大批飽學之士充任教書先生,有意者可以到登州慈善學校籌備處報名,一旦錄取後,可得到一份基本生活補助和上京趕考的機會”,說完敬翔看了看臺下震驚的百姓,會心的一笑。

李燁就是想要這樣的效果,一手硬一手軟,一手打壓登州本地的豪強和惡勢力,一手扶持新興的豪強和商賈,兩手都要抓。

“走吧,回府”,熱鬧看完了,街上的人羣漸漸散去,李燁也想回府用膳。

“駱兄,你怎麼來,快坐”,從旁邊雅間傳來聲音。

“你們說說,這李燁到底想做什麼,難道以爲自己在登州就能一手遮天不成”

“唏,駱兄,不要妄言,你就不怕隔牆有耳”

“怕什麼,就是因爲你們藏頭縮尾,李燁纔會在登州如此猖狂,如果我們聯合起來,加上外援,必然能驅逐李燁,到時登州就是我等天下”

“駱兄,我們喝多了,告辭”

“你們……”

李燁用眼睛看了看阿布思望道:“思望,盯緊此人,有什麼情況隨時通知某”。

“是”,阿布思望領命而去。

李燁返回府衙,剛用過午膳,尉遲和楠便在府外求見,李燁看了看小蘭和溫婉莉,笑道:“這尉遲老頭的反應倒是挺迅速的,剛宣佈完登州慈善基金的事情就跑來了”。

小蘭呵呵笑道:“這種事情要是反應慢了,那還有什麼事情能反應快,今天尉遲翁前來,估計會給夫君帶來好消息”。

“借娘子吉言,某就看看尉遲翁今天如何感謝某”,李燁親自出府請尉遲和楠入府。

尉遲和楠見李燁親自接出府門,一時間老臉如牡丹花綻放開來,“某不過是一介小民,李刺史三番五次禮賢下士,讓某深感受寵若驚”。

“尉遲翁乃登州名士,爲登州百姓奔波操勞,某能與尉遲翁相識,也是某的榮幸,尉遲翁不必掛懷”,李燁一邊謙讓請尉遲和楠進書房說話,一邊細細打量尉遲和楠的表情,發現尉遲和楠心情極好,便知道尉遲和楠是爲慈善基金之事而來。

李燁與尉遲和楠走進書房,坐下後有僕人獻上茶水,李燁並不急著詢問尉遲和楠的來意,而是與尉遲和楠閒扯起來:“尉遲翁,今年的夏糧收成不錯,多虧了尉遲翁的幫助,某代表登州官府謝謝尉遲翁”。尉遲和楠家有良田千頃,佔據了登州不少水源,得知李燁疏通河道,主動讓出河道,幫忙興修水利,讓李燁非常感激。

“李刺史疏通河道,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某隻是進獻綿薄之力,何足掛齒”,尉遲和楠謙虛道:“倒是李刺史上任之後,收攏流民、開墾荒地,使登州百姓安居樂業,纔是登州之福、百姓之幸”。

雙方吹捧了一陣子,尉遲和楠見李燁始終不說慈善基金的事情,便開口道:“李刺史豁達大度、不計前嫌,某竟然以小人之心、度李刺史君子之腹,如此高風亮節的行爲真是讓某汗顏,李刺史今後能用到某的地方,請李刺史儘管開口,某必義不容辭”。

“尉遲翁這是說的那裡話,某初來此地,人生地不熟,以後還有很多事情希望尉遲翁鼎力相助”,尉遲和楠現在才真的信服李燁,有了尉遲和楠的相助,李燁在登州民間上層的威望就又進了一步。

“李刺史,某和登州的名流、商賈商定,願意再出資兩萬緡捐助慈善基金,早日將慈善學校建立起來,還請李刺史不要推辭”,尉遲和楠從衣袖拿出一張清單道。

李燁接過清單看了看,發現不少人都捐了款,雖然有些人捐款的數目並不大,但是畢竟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李燁將清單遞還給尉遲和楠道:“某說過,某不會插手登州慈善基金的事情,也許各位對某做事的風格也不是很熟悉,相信以後就會清楚。這筆款項還是有尉遲翁親自捐給登州慈善基金,至於如何使用,有慈善基金自己決定,某不會參與。登州還有無數孤寡老人和孩童,某希望慈善基金能夠在其他縣也多建立幾所養濟院和育嬰堂,希望慈善基金能考慮”。

見李燁真的不是用慈善基金爲自己撈取錢財,尉遲和楠心裡不由得又高看李燁幾分,“李刺史,某也不會管理什麼慈善基金,不如有李刺史出面管理,也好讓大家放心”,尉遲和楠說道。

這種事情李燁是堅決不會參與其中的,“尉遲翁,此事某萬萬不能答應,某這裡有一份慈善基金運行管理規章制度,只要依據條例中所寫事項操作,慈善基金必然會爲登州百姓造福”,李燁將自己早已經準備好的慈善基金管理和運行條例拿給尉遲和楠看,條例中詳細寫明瞭慈善基金如何運行、如何管理,出現什麼事情,慈善基金內部如何討論決定,整一個現代化的企業運行模式,只要按部就班的操作,就不會出現問題。

尉遲和楠拿著李燁寫的慈善基金管理、運行條例細細的琢磨,不由得對李燁心生佩服,你說李燁這腦袋是怎麼想的,把慈善基金搞的如此井井有條,讓人一看便知道如何操作。“李刺史,這慈善基金的發起人除了李刺史和溫林旭外,其他的人還是有李刺史決定吧”,尉遲和楠推辭道。

第746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五)第848章 暗藏危機(二)第308章 商州平民亂(一)第530章 穿幫了第413章 程府嫁女(五)第441章 大興冤獄(四)第128章 猛龍過海(四)第49章 夜宿李府第622章 錢荒(一)第573章 真實的謊言(四)第425章 重拳出擊(四)第114章 秦山島殲敵(一)第571章 對話第862章 出逃(二)第232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八)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342章 新城見聞(四)第343章 新城見聞(五)第316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一)第208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二)第463章 登州兵變(二)第163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430章 一致對外(四)第859章 親迎(二)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875章 捅破窗戶紙第177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60章 三戰大行城(六)第633章 安撫人心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952章 波斯復國(二)第444章 大興冤獄(七)第716章 李燕施恩第240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一)第362章 新城大搬遷(二)第184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55章 三戰大行城(一)第282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二)第351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三)第703章 陰雲密佈(一)第453章 體察民情(三)第60章 阿司匹林第519章 迎娶奚女(三)第877章 雖遠必誅第157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421章 烽煙四起(四)第839章 陰差陽錯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178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551章 吃了你第596章 沂水再戰(三)第178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256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九)第199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二)第873章 武士團滅國第140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630章 四面楚歌第425章 重拳出擊(四)第162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881章 行政劃分(一)第287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二)第344章 新城規劃第100章 出行(六)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471章 遠赴江南(六)第590章 沂河大戰伊始(一)第701章 一死萬事休第56章 狡兔三窟第571章 對話第854章 趁火打劫(二)第957章 奪取海南島第834章 大潰敗(一)第365章 招商引資(二)第474章 馳援蘇州(一)第102章 朱三往事第165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960章 又見羅隱(二)第602章 水淹太平鎮(六)第680章 來消息了第211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五)第848章 暗藏危機(二)第7章 蟠龍槍法第731章 春宵一刻第291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二)第545章 出兵沂州(一)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797章 錯失良機(一)第540章 禍水西引第457章 體察民情(七)第119章 即墨新城規劃(一)第664章 遼東郡王(一)第765章 貿易憑證(二)第474章 馳援蘇州(一)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156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73章 楊府夜宴(一)第72章 一封誣告信第484章 蘇州陷落(二)第600章 水淹太平鎮(三)
第746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五)第848章 暗藏危機(二)第308章 商州平民亂(一)第530章 穿幫了第413章 程府嫁女(五)第441章 大興冤獄(四)第128章 猛龍過海(四)第49章 夜宿李府第622章 錢荒(一)第573章 真實的謊言(四)第425章 重拳出擊(四)第114章 秦山島殲敵(一)第571章 對話第862章 出逃(二)第232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八)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342章 新城見聞(四)第343章 新城見聞(五)第316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一)第208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二)第463章 登州兵變(二)第163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430章 一致對外(四)第859章 親迎(二)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875章 捅破窗戶紙第177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60章 三戰大行城(六)第633章 安撫人心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952章 波斯復國(二)第444章 大興冤獄(七)第716章 李燕施恩第240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一)第362章 新城大搬遷(二)第184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55章 三戰大行城(一)第282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二)第351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三)第703章 陰雲密佈(一)第453章 體察民情(三)第60章 阿司匹林第519章 迎娶奚女(三)第877章 雖遠必誅第157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421章 烽煙四起(四)第839章 陰差陽錯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178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551章 吃了你第596章 沂水再戰(三)第178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256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九)第199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二)第873章 武士團滅國第140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630章 四面楚歌第425章 重拳出擊(四)第162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881章 行政劃分(一)第287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二)第344章 新城規劃第100章 出行(六)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471章 遠赴江南(六)第590章 沂河大戰伊始(一)第701章 一死萬事休第56章 狡兔三窟第571章 對話第854章 趁火打劫(二)第957章 奪取海南島第834章 大潰敗(一)第365章 招商引資(二)第474章 馳援蘇州(一)第102章 朱三往事第165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960章 又見羅隱(二)第602章 水淹太平鎮(六)第680章 來消息了第211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五)第848章 暗藏危機(二)第7章 蟠龍槍法第731章 春宵一刻第291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二)第545章 出兵沂州(一)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797章 錯失良機(一)第540章 禍水西引第457章 體察民情(七)第119章 即墨新城規劃(一)第664章 遼東郡王(一)第765章 貿易憑證(二)第474章 馳援蘇州(一)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156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73章 楊府夜宴(一)第72章 一封誣告信第484章 蘇州陷落(二)第600章 水淹太平鎮(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日照市| 信宜市| 淳化县| 白水县| 华安县| 乌苏市| 万盛区| 汉寿县| 浙江省| 凯里市| 江西省| 武邑县| 日照市| 石泉县| 绥化市| 益阳市| 三台县| 宽城| 舒兰市| 望城县| 理塘县| 分宜县| 缙云县| 大英县| 铜梁县| 南郑县| 积石山| 綦江县| 彭山县| 乳山市| 句容市| 新民市| 启东市| 佛学| 屯门区| 白河县| 仙桃市| 云霄县| 白水县| 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