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30章 四面楚歌

聽完萬俊和李叔汶的彙報,李燁看了看正在盯著沙盤發呆的敬翔道:“圖書館的事情就不要去想了,當一個圖書館管理員太委屈敬兄了,而且敬兄年紀輕輕正是大展宏圖的最好時光,怎麼能鑽到煙波浩渺的書海中做學問,豈不是大材小用嗎”。

李燁還沒有說完,敬翔便道:“李刺史說的極是,剛纔一聽到李刺史要建立圖書館,某的確有些心動,不過轉念一想圖書館建立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等到天下太平放馬南山之時,再做一個逍遙自在的圖書管理員也是一件風雅之事”。

敬翔本就是一身才氣之人,如何會自甘寂寞埋沒於書海之中,看來李燁還是多慮了:“如果真到這一天,一個小圖書管理員恐怕入不了敬兄的法眼,就是管理天下的書院也不是什麼難事。敬兄剛纔在注視這塊沙盤,可是有什麼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李燁的話讓敬翔品味出不同的味道,心中一喜道:“某觀這塊沙盤製作的十分精細,沙盤上的山脈、河流、城市都標註的清清楚楚,恐怕李刺史費了不少心事”。

製作這塊沙盤的護衛整整耗費了一年的時間,跋山涉水深入不毛之地無數次與死亡擦肩而過,遼東半島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他們的腳印,其中的種種艱辛更是不能細表。可是這樣一塊精美的沙盤,只有遼東半島這塊是詳細準確的,其他周邊勢力全部是按照一些官方地圖,加上商賈在中間穿梭後大致繪製出來的,有多少準確只有天知道了。

李燁尷尬的指著沙盤道:“遼東半島這塊繪製應該沒有任何問題,至於其他的地方也就是一個大致位置,算不上精緻,等以後慢慢完善”。

這個時代想繪製一幅準確的地圖,其艱辛程度根本不是幾顆遙感衛星這麼簡單,每一座山頭、每一條河流、每一寸土地上都流淌著血與汗水。敬翔當然知道李燁說的話沒有一絲虛假成分,不然可能因爲一座山或者一條河流,就能斷送幾萬士兵的性命。

敬翔表情沉重道:“李刺史佔據遼東半島,如果沒有背靠登萊兩州的話,整個遼東半島就是一塊死地,東西兩邊是浩瀚無垠的大海,西北有奚人和契丹,東北有渤海國和新羅國。李刺史所佔據的大同江城,一直到大連城如一條狹長的走廊,正面是野蠻民族的勢力範圍,而背後是滔滔的黃海,進一步千難萬難,退一步死無葬身之地,所以說這是一塊死地”。

李燁笑呵呵的沒有說話,李叔汶反駁道:“敬明府雖然說的不錯,但是好像忘記了我們手中不光有一支強大的新軍,而且還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足矣抵抗任何來犯之敵”。

敬翔哈哈的笑道:“李將軍以爲這樣就能夠保住遼東半島,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果某沒有估計錯的話,李刺史同樣有這樣的擔心,不妨就讓某指出來”。

“你們看大同江城到大連城綿延至少千里,如果再算上南樓鎮和白崖城,整個遼東半島的防禦距離達到了二千里,不知李刺史手中有多少新軍和海軍可以防禦四面進攻。據某所知,整個遼東半島步騎不過一萬五千人左右,大型戰艦也不過十艘,如果只是四個勢力其中一個來進攻,無論是防禦還是進攻都不成問題,可是如果是兩個、三個,或者是周邊的勢力都想吞下這塊肥肉呢,到時整個遼東半島都會陷入四面楚歌境地,李將軍說說看怎麼防守”

李叔汶只看見了大連城的局部戰略,卻沒有從遼東半島大局的角度去考慮,敬翔卻發現了整個遼東半島防禦的薄弱環節,這就是站的角度不同,眼界也就不會相同。排除個人學識的原因,如果單看一個大連城,任何進攻對於大連城來說都是徒勞的,只要遼東海軍把守住渤海和黃海,便切斷了敵人整個後路。可是敵人同時進攻遼東半島所有的城池,並長期圍困的話,李燁只有退守大連城這一條退路。

李燁當然同樣清楚自己面臨的局面,一萬五千名步騎兵加上十幾艘戰艦,不管士兵有多英勇,戰艦有多強大,近兩千裡的狹長地帶,不用打仗就是來回跑上一圈都能把士兵累垮,還打屁仗啊!

敬翔說的四家勢力同時進攻遼東半島,並非是聳人聽聞,如果一旦四家都感覺到危險的存在,並且都想吞下這塊肥肉,把李燁從遼東半島踢走,也不是不可能放棄成見選擇暫時合作。更加可怕的是李燁作爲一個外來實力,在遼東半島根基尚淺的情況下,大肆遷移中原的流民到遼東半島,本就是對四家勢力的一種挑戰,如果四家勢力齊心合力後果不堪設想。

李叔汶無話可說,敬翔分析的很對,四家勢力中奚人的勢力最弱,但是手中的兵馬也達到了三萬多,足足是李燁的一倍。李叔汶不由得緊張起來道:“敬明府既然發現遼東半島的劣勢,想必一定有破解之策”。

敬翔一樂道:“李刺史早就發現了自己的劣勢,而且已經在實施之中,與奚人聯姻就是其中一環,拉攏新羅人金志震牽制新羅,又是另外一計。如今契丹想攻打遼東半島只有兩條路,一條與奚人聯合進攻南樓鎮,另外一條攻打白崖城。奚人與契丹已成世仇,想聯合起來攻打遼東半島並非易事,此路不通。剩下一條攻打白崖城,更是千難萬難,除非契丹人捨得用人命來填,否則無法逾越白崖城半步”。

“只要李刺史能穩住奚人,奚人便能幫李刺史抵擋住契丹人的進攻,西北方向便高枕無憂。新羅國內部戰亂不止,根本無暇顧及遼東半島,有金志震在其中牽制,新羅國分身乏術也同樣對遼東半島構成不了威脅。最後只剩下一個渤海國,聽說渤海國太后和外戚爭權,北部邊疆有黑水靺鞨戰事,也無暇顧及遼東半島”

“即使渤海國想進攻遼東半島,也必須想攻破泊汋城,就失去了突然襲擊的優勢。如果從烏骨城進攻遼東半島,也會因爲穿山越嶺無法投入大量兵力,對遼東半島威脅不足爲慮。而且李刺史手中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可以朔江而上進攻渤海國,讓其首尾難顧,所以渤海國想要出兵遼東半島也是困難重重”

“李刺史在佈局遼東半島時就已經考慮過上述問題,所以才提前佔領白崖城、烏骨城,並於奚人和金志震修好,意圖給遼東半島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時機。李刺史深謀遠略、良苦用心竟然無人知曉,今日點破還請李刺史贖罪,不知道某分析的對與不對”

三天前把遼東半島資料送給敬翔,讓敬翔給自己分析一下遼東半島的局勢,沒有想到敬翔窺一斑而知全豹。很多事情李燁只是憑著感覺去做,並沒有往深層次考慮,更不會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做到通盤的部署,當然就不存在周密的計劃。

敬翔一邊分析遼東半島局勢,一邊不露痕跡的擡高李燁,雖然李燁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更長遠的佈局卻沒有,可以說走一步看一步。

李燁很想聽聽敬翔對遼東半島的打算:“敬兄不妨說說你對遼東半島的現狀有什麼看法,如今雖然在向遼東半島移民,但是整個遼東半島的局勢並不太穩。雖然四家勢力中以渤海國的實力最大,但是渤海國生平日久,國內紛爭不斷,外部有強敵入侵,短時間之內很難有什麼起色。到是契丹不容小視,從歷史上看遊牧民族總是中原北方大患,如今契丹正好處於中原最弱時期,很可能趁著大唐虛弱之時崛起,到時必然會一統草原”。

敬翔認爲李燁這是在考驗自己,自己作爲李燁半個謀士,理所當然的要爲李燁出謀劃策:“李刺史所慮極是,如今契丹四周民族虛弱不堪,只要契丹出現一個強而有力的統治者,必然會一統草原。不過契丹想崛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契丹各部勢力相互牽制,只要李刺史從中支持一二個契丹部落,讓他們之間相互攻伐,彼此之間結成深仇大恨,契丹想要統一無疑是癡人說夢”。

敬翔端著茶盞,圍著沙盤轉了一圈,又坐到椅子上,凝視了一會道:“一動不如一靜,如今當務之急是把遼東半島已到手的土地鞏固好,人口才是李刺史稱霸的基礎。遼東半島現有人口百萬之衆,但是還遠遠不夠,至少要達到二百萬以上,帶甲五萬才能考慮出兵征伐”。

敬翔站起身指著新羅國的地圖道:“新羅國內亂不止,正好可以利用這大好的機會收攏新羅國流民,暗中支持反對皇族的勢力,或者藉口幫助新羅國平息內亂,先出兵佔領新羅國的漢州,再挑起其他州縣的內亂,讓新羅國皇族孤立,只能求助於李刺史,等時機成熟後可以先扶植傀儡王,再找機會廢除,新羅國可定”。

第738章 金融打擊第78章 名將之後第499章 奚人嫁女(五)第552章 騙婚第638章 隱患第301章 仁壽公主二進府(一)第814章 東線戰事平息第665章 遼東郡王(二)第635章 誅心(二)第885章 神奇的種子第144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473章 遠赴江南(八)第339章 新城見聞(一)第747章 利益動人心第823章 作死的選擇(三)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56章 狡兔三窟第570章 溫泉池第745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四)第26章 大唐第一所小學第47章 臨別贈言第432章 一致對外(六)第892章 整肅商會第659章 三戰大行城(五)第61章 新年新裝第436章 奚人聯姻(二)第834章 大潰敗(一)第761章 夷邪久國第606章 順水推舟(四)第48章 長安送別第239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九)第647章 新知識第222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六第478章 馳援蘇州(五)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328章 李燁出任登州(四)第488章 蘇州陷落(六)第544章 兩女爭夫第875章 捅破窗戶紙第370章 拆除定時炸彈(二)第635章 誅心(二)第23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七)第836章 大潰敗(三)第770章 平安時代(二)第859章 親迎(二)第459章 暗殺(三)第435章 奚人聯姻(一)第960章 又見羅隱(二)第428章 家事第508章 虛驚一場第257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十)第862章 出逃(二)第352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四)第248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一)第864章 出逃(四)第600章 水淹太平鎮(三)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816章 沙世平出兵(一)第271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三)第660章 三戰大行城(六)第95章 出行(一)第850章 睚眥必報第107章 徐州買糧(三)第621章 商君長不見了第461章 暗殺(五)第779章 小野小町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359章 新城五年規劃(四)第40章 小兒坊救駕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683章 嫁公主第845章 趕盡殺絕(一)第957章 奪取海南島第488章 蘇州陷落(六)第88章 元宵佳節(一)第112章 回家(二)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421章 烽煙四起(四)第287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二)第804章 東線作戰(二)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280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三)第669章 路家姐妹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352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四)第27章 災民的生計問題第772章 平安時代(四)第820章 兩難境地第126章 猛龍過海(二)第348章 新城新軍(二)第466章 登州兵變(五)第256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九)第880章 建軍(二)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674章 鐵與血第513章 慶功宴第591章 沂河大戰伊始(二)第97章 出行(三)第145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
第738章 金融打擊第78章 名將之後第499章 奚人嫁女(五)第552章 騙婚第638章 隱患第301章 仁壽公主二進府(一)第814章 東線戰事平息第665章 遼東郡王(二)第635章 誅心(二)第885章 神奇的種子第144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473章 遠赴江南(八)第339章 新城見聞(一)第747章 利益動人心第823章 作死的選擇(三)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56章 狡兔三窟第570章 溫泉池第745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四)第26章 大唐第一所小學第47章 臨別贈言第432章 一致對外(六)第892章 整肅商會第659章 三戰大行城(五)第61章 新年新裝第436章 奚人聯姻(二)第834章 大潰敗(一)第761章 夷邪久國第606章 順水推舟(四)第48章 長安送別第239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九)第647章 新知識第222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六第478章 馳援蘇州(五)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328章 李燁出任登州(四)第488章 蘇州陷落(六)第544章 兩女爭夫第875章 捅破窗戶紙第370章 拆除定時炸彈(二)第635章 誅心(二)第23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七)第836章 大潰敗(三)第770章 平安時代(二)第859章 親迎(二)第459章 暗殺(三)第435章 奚人聯姻(一)第960章 又見羅隱(二)第428章 家事第508章 虛驚一場第257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十)第862章 出逃(二)第352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四)第248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一)第864章 出逃(四)第600章 水淹太平鎮(三)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816章 沙世平出兵(一)第271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三)第660章 三戰大行城(六)第95章 出行(一)第850章 睚眥必報第107章 徐州買糧(三)第621章 商君長不見了第461章 暗殺(五)第779章 小野小町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359章 新城五年規劃(四)第40章 小兒坊救駕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683章 嫁公主第845章 趕盡殺絕(一)第957章 奪取海南島第488章 蘇州陷落(六)第88章 元宵佳節(一)第112章 回家(二)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421章 烽煙四起(四)第287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二)第804章 東線作戰(二)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280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三)第669章 路家姐妹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352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四)第27章 災民的生計問題第772章 平安時代(四)第820章 兩難境地第126章 猛龍過海(二)第348章 新城新軍(二)第466章 登州兵變(五)第256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九)第880章 建軍(二)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674章 鐵與血第513章 慶功宴第591章 沂河大戰伊始(二)第97章 出行(三)第145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南昌市| 凭祥市| 太白县| 黑水县| 新乐市| 龙游县| 丹阳市| 武强县| 凯里市| 贵溪市| 永登县| 凤山县| 永嘉县| 英吉沙县| 新野县| 定兴县| 麻江县| 二手房| 临夏市| 铅山县| 边坝县| 石家庄市| 九江市| 探索| 闽侯县| 吴堡县| 长白| 凌源市| 吉安县| 高邮市| 通城县| 石阡县| 察雅县| 南部县| 博罗县| 左权县| 吴江市| 焦作市| 兰溪市| 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