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

在敬翔看來,也許屠殺和高壓政策纔是統治遼東半島少數部落最好的手段,因爲以前的經驗告訴敬翔,懷柔只能一時穩定少數部落,時間一長等到漢人勢力衰弱的時候,這些少數部落就會重新崛起攻打漢人,這已經是千古不滅的真理。

敬翔根本無法理解李燁口中的軟實力是什麼,軍事強大、政治清明,這些都是一個國家強大富足的表現,文化侵略、思想影響、安定的生活有多少誘惑力,敬翔真的不清楚。

萬國來朝是因爲國家的強大,可是在李燁的口中卻變成了對中原的富庶嚮往,敬翔很難理解一個文化如何去影響另外一個國家和民族,更加無法想像經濟和思想怎麼能侵略一個國家和民族,這的確是敬翔以前從來沒有考慮過的事情。

不過,現在敬翔並沒有更好的理由去反駁李燁的話,至少李燁現在做的事情,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奚人的確受到了遼東半島的影響,纔會很順利的歸附遼東半島的統治,並沒有出現叛亂的跡象。但是靺鞨人呢?新羅人呢?還有契丹人,草原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少數部落,難道李燁就想用這樣的辦法去統治他們嗎?敬翔真的沒有想過這樣的可能性,也許真的可以試一試。

既然李燁考慮的比自己一樣的多,甚至更加長遠,敬翔也沒用話好說,什麼事情只有等到最後的結果出來,才知道是對是錯。

敬翔把話題轉到萬俊身上,“郡王殿下,這次因爲萬成的事情,大行城有一百二十一名官吏受到牽連,郡王殿下準備如何處理此事”。

因爲萬成的事情,李燁把萬俊派到了夷洲當刺史,這當然是因爲萬俊牽扯到萬成的案件中的原因,除了有保護萬俊的意思外,還因爲萬俊有建設大連城的經驗,而夷洲處於蠻荒之地,遼東半島上的官吏都不願意去夷洲,李燁只有利用這次機會派萬俊前往夷洲,這叫做使功不如使過。

使用有功績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使其能將功補過。當年新朝後期,民衆受不了王莽的壓榨,爆發了全國性的大起義,擁立劉玄爲更始帝。更始帝上臺後想樹立好的形象,並派人去查處東郡太守貪贓枉法的事,屬官索盧放前去向使者求情,認爲國家需要穩定,只有遵照使功不如使過,讓他們戴罪立功。

這個辦法李淵和李隆基當年都使用過,萬俊犯了失察之罪,萬成的案件不能不說中間有萬俊的包庇縱容原因,雖然萬俊並沒有因爲萬成的事情撈到什麼好處,但是如果不是萬俊身處高位,萬成的案件怎麼會被下層官吏隱瞞不報。

對於萬俊的處罰,說輕不輕、說重不重,只是想讓萬俊從這件事情上吸取一個教訓,也是給遼東半島的官吏敲響一個警鐘,遼東半島不是唐末王朝腐敗不堪的朝廷,李燁眼裡容不下沙子。

對於徇私舞弊的官吏,李燁一貫都是採取零容忍的態度,沒有什麼好商量的,把他們開除官吏的隊伍已經是輕的,至於那些受牽連的官吏,李燁另外有安排。

“遼東半島一貫是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在這一百二十一名官吏中,有一些官吏只是知道這件事情,沒有作爲罷了,這些人某準備給他們一個機會。至於剩下的官吏,全部按照當初頒佈的行政條例執行,行政條例可不是一紙空文,如果不按照條例執行的話,以後誰還會把條例當成一回事情”

遼東半島現在並沒有什麼法律,法律是一個國家的象徵,遼東半島現在還不是一個國家,自然不存在什麼法律一說,但是遼東半島將《大唐律》修改後,加上特有的一些條例發佈執行,有著跟條例相同的法律效果,只是現在對外不成爲法律罷了。

按照行政條例規定,徇私舞弊罪一旦被認定之後,官吏開除永不敘用,而且官吏的所有福利都將收回,變成一個遼東半島普通百姓。

永不敘用可比貶官厲害多了,做錯事情的官員,如果是明智錯誤擅自行事,將會開除官職永不敘用。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犯錯,官吏會貶官從頭做起,當然也可以辭職不當官,不過以後想當官還是有機會的,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所以判斷官吏是否主觀犯錯的難度相當的大,一般李燁都是採用貶官加以警戒,畢竟沒有明顯證據證明官吏就是知錯犯錯的,這也是李燁推行無罪推論的重要手段。

權力這東西一旦掌握在手中,便很容易上癮,從皇帝到大臣,歷史上沒有幾個人會將到手的權力放棄,尤其是在一言九鼎的封建王朝中,這種權力的慾望會被最大限度的釋放出來,就像一個不受控制的野獸從籠子裡跑出來,肆意的吞噬者周圍的一切。

在皇權還相對薄弱的唐代,相權和皇權經常在博弈之中,相互制約、相互牽制,敬翔當然也不希望李燁大權獨攬,肆無忌憚的使用手中的權力。

“不知郡王殿下,準備對那些不作爲的官吏如何處理。”

既然李燁不準備將不作爲的官吏全部開除,敬翔也放下心來,生怕李燁一怒之下會將這些官吏全部開除。

李燁本來就不是一個權力慾望強烈的人,法治社會的思想已經在李燁的腦海裡根深蒂固,不是一下子可以轉變的。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的,擁有絕對的權力同時也要負擔同等的責任,秦始皇每天批閱三百多進的竹簡,李世民要每天批閱奏章到深夜,所以纔會有盛世昌盛。如果只有權力沒有責任,最後只會淪落到昏君、亡國之君的地步,只知道享受權力的快感,而絲毫不想承擔任何責任,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如果李燁把權力緊緊的抓在手中不放,也許小小的遼東半島事務,李燁可能不會感覺什麼,一旦有一天管轄的範圍更大,李燁真的可以做到事事親力親爲嗎?這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以李燁只想抓住最基本的權力,其他的權力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李燁用手指著桌子上的地圖道:“這些地方還沒有官吏去治理,受到萬成案件牽連的官吏並不是無能之輩,他們只是因爲以前的利弊和官場的潛規則,纔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某想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讓他們待罪立功,敬兄你看這麼樣”。

敬翔倒吸了一口冷氣,沒有想到李燁真狠,一下子把幾十名官吏全部流放到偏遠之地,濟州還算是近的,五島列島、佐渡島、東澤島已經是天邊了,這跟發配到夷洲沒有什麼區別了,敬翔在心裡爲這些人默哀。

敬翔還能說什麼,按照李燁的話使功不如使過,既然這些官吏因爲有失職之罪,讓他們去苦寒之地戴罪立功,總比永不敘用好的多,如果能將蠻荒之地治理好,升官調任到大連城還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再說了,遼東半島當年不就是苦寒蠻荒之地,當時的條件還不如現在呢?現在有了治理蠻荒之地的經驗,又有遼東半島的大力支持,把蠻荒之地建設成和遼東半島一樣的地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郡王殿下所言極是,如今這些地方正是用人之時,正好讓他們戴罪立功。”

其實敬翔心裡也很高興,當初在劃分州縣的時候,這些地方沒有人願意去,自己也沒用什麼好的辦法,總不能用槍逼著他們吧,現在好了一下子幾十個官吏被派往那裡,想不幹好都不可能。

李燁也沒用辦法,這些地方實在有些遠了,不派人治理必然不可能長期的佔有這些地方,而且這些地方對於李燁來說太重要了,都是爲子孫後代打下的江山,不能在自己的手中丟掉,那真的對不起祖宗了。

敬翔當然不瞭解李燁爲什麼對這些地方如此的看中,遠離中原不說,治理起來也極度的不便,要說爲了貿易的方便,這種說法顯然十分的牽強,這個時代可沒有後世的領土疆域劃分,只要是海上航行停靠在什麼地方還不是一樣,爲什麼非要佔領下來,還要勞命傷財的去管理。

現在當然不用擔心西方的船艦大炮,唐代又佔據了貿易上的優勢,根本就不用擔心別的國家對唐朝進行海上封鎖,就算再過一千年,如果沒有西方打開中國的大門,中國依然頑強固執的在小農經濟社會中發展徘徊,永遠沉迷與泱泱大國的美夢之中不能自拔。

李燁當然不想等到自己的子孫,看見西方艦船大炮的時候再想起海洋,海洋文明對於一直死抱著小富則安的中國人來說太重要了,雖然李燁不知道自己打下的江山,傳到子孫手中能不能守住。但是,有一點李燁必須要做,那就是讓自己的子孫知道了解海洋,只要能走出去這一步,不管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李燁都心安理得了。

第536章 白崖城(二)第358章 新城五年規劃(三)第16章 瘟疫對策第872章 耽羅國第858章 親迎(一)第310章 商州平民亂(三)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586章 沂水河畔(三)第53章 擺駕驪山第331章 路遇宋州(一)第240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一)第488章 蘇州陷落(六)第103章 神僧巧光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67章 公主入府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486章 蘇州陷落(四)第67章 公主入府第260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三)第216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十)第548章 有女待嫁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30章 上京前奏第194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一)第62章 女子服飾會所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329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一)第246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八)第892章 整肅商會第649章 熱氣球飛行第112章 回家(二)第962章 飛龍騎兵(二)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774章 石見銀山第638章 隱患第179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23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七)第64章 李燁的課堂第54章 驪山大雪第137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5章 安置災民第169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132章 無間道(二)第961章 飛龍騎兵(一)第45章 東市買馬第249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二)第551章 吃了你第594章 沂水再戰(一)第90章 元宵佳節(三)第814章 東線戰事平息第304章 醜才羅隱進李府(二)第537章 白崖城(三)第269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一)第261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四)第233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九)第62章 女子服飾會所第219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三)第280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三)第603章 順水推舟(一)第311章 商州平民亂(四)第868章 佐渡島第149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15章 安置災民第951章 波斯復國(一)第866章 蝦夷人(一)第695章 鴻門宴(二)第408章 兒女私情(六)第775章 倭國貨幣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762章 滅國第583章 龐勳餘孽(三)第240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一)第333章 路遇宋州(三)第807章 拖死你(一)第947章 唐詩集萃第717章 試探第56章 狡兔三窟第188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314章 商州平民亂(七)第799章 錯失良機(三)第186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593章 沂河大戰伊始(四)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390章 深入虎穴(五)第565章 天機(二)第271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三)第19章 救治災民(二)第219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三)第752章 跨海東渡(二)第774章 石見銀山第558章 新城上元燈節(三)第427章 重拳出擊(六)第887章 契丹來襲第434章 初現軍力(二)第651章 經略南海第963章 女間諜第389章 深入虎穴(四)第546章 出兵沂州(二)
第536章 白崖城(二)第358章 新城五年規劃(三)第16章 瘟疫對策第872章 耽羅國第858章 親迎(一)第310章 商州平民亂(三)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586章 沂水河畔(三)第53章 擺駕驪山第331章 路遇宋州(一)第240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一)第488章 蘇州陷落(六)第103章 神僧巧光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67章 公主入府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486章 蘇州陷落(四)第67章 公主入府第260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三)第216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十)第548章 有女待嫁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30章 上京前奏第194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一)第62章 女子服飾會所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329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一)第246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八)第892章 整肅商會第649章 熱氣球飛行第112章 回家(二)第962章 飛龍騎兵(二)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774章 石見銀山第638章 隱患第179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23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七)第64章 李燁的課堂第54章 驪山大雪第137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5章 安置災民第169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132章 無間道(二)第961章 飛龍騎兵(一)第45章 東市買馬第249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二)第551章 吃了你第594章 沂水再戰(一)第90章 元宵佳節(三)第814章 東線戰事平息第304章 醜才羅隱進李府(二)第537章 白崖城(三)第269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一)第261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四)第233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九)第62章 女子服飾會所第219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三)第280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三)第603章 順水推舟(一)第311章 商州平民亂(四)第868章 佐渡島第149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15章 安置災民第951章 波斯復國(一)第866章 蝦夷人(一)第695章 鴻門宴(二)第408章 兒女私情(六)第775章 倭國貨幣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762章 滅國第583章 龐勳餘孽(三)第240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一)第333章 路遇宋州(三)第807章 拖死你(一)第947章 唐詩集萃第717章 試探第56章 狡兔三窟第188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314章 商州平民亂(七)第799章 錯失良機(三)第186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593章 沂河大戰伊始(四)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390章 深入虎穴(五)第565章 天機(二)第271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三)第19章 救治災民(二)第219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三)第752章 跨海東渡(二)第774章 石見銀山第558章 新城上元燈節(三)第427章 重拳出擊(六)第887章 契丹來襲第434章 初現軍力(二)第651章 經略南海第963章 女間諜第389章 深入虎穴(四)第546章 出兵沂州(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尉氏县| 永泰县| 子洲县| 鸡东县| 顺义区| 陆丰市| 万宁市| 仁寿县| 包头市| 和硕县| 右玉县| 廊坊市| 新昌县| 锡林浩特市| 嘉禾县| 淳安县| 休宁县| 莱阳市| 滦南县| 宜川县| 文昌市| 嘉义县| 十堰市| 克山县| 融水| 靖江市| 府谷县| 蓬安县| 平山县| 南安市| 邛崃市| 五河县| 盐源县| 自治县| 商洛市| 枣强县| 乐清市| 桂东县| 郧西县|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