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2章 新城大搬遷(二)

李燁也不想爲難玄機道長,讓玄機道長回答這些問題,有些難爲玄機道長了,便自嘲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某救百萬人性命,應該得道成仙了吧,想來想死也不會那麼容易的”。

玄機道長也乾笑笑,自己說李燁不能長命的話也就是想嚇唬一下李燁,真相早晚要告訴李燁的。“李刺史怎麼能這麼說,以貧道來看,李刺史長命百歲是天下百姓之福,上天怎麼能捨得李刺史早登極樂呢”,玄機道長尷尬的說道。

李燁不怕死,天無絕人之路,真到那一天,也是自己的命。“玄機道長不是想知道某爲什麼要遷移百萬饑民嗎”,李燁問道。

玄機道長點點頭道:“李刺史剛纔不說,爲了避免戰亂纔將百萬饑民遷往遼東半島,難道還有其他的原因”,玄機道長不明白李燁爲什麼又提起剛纔的問題。

“這只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玄機道長不知道是否願意聽”,李燁神秘的說道。

“什麼原因,能說給我們姐妹倆聽嗎?”,小蘭帶著樂夢嬌從門口走進來。

李燁擡頭看見小蘭和樂夢嬌手拉著手進來,便調笑道:“你們倆可不能聽,要是讓你們倆知道了,以後就不會給某生寶寶了”。

小蘭白了李燁一眼,知道李燁是在胡說八道,也不理睬李燁,和樂夢嬌找了一個座位看著李燁還有什麼話說。

“李刺史願意說,貧道就洗耳恭聽”,玄機道長見小夫妻倆打情罵俏也不避諱,好奇的說道。

李燁悠閒的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一邊說一邊計算道:“我們現在計算一下大唐有多少人口,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戶籍人口數已經達到了八千多萬,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隱戶、奴婢、士兵和僧道並沒有計算在內,這樣估計可以達到一億左右人口,大約有一千六百萬戶(以每戶五口人計算),而同時期大唐的耕種面積爲八百五十萬頃(一頃等於五十畝),大約是四億多畝,每戶家庭至少需要四十畝旱田,或者二十畝水田才能養活(含稅價格),這樣看來就需要六億多畝的旱田,或者三億多畝的水田才能養活大唐的所有百姓,不知道玄機道長髮現這中間的問題了嗎”。

玄機道長搖搖頭,沒有明白李燁說了一堆數字,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意思。

李燁看看小蘭和樂夢嬌道:“你們倆明白某說的意思嗎”。

小蘭嘻嘻一笑道:“夫君不就是想說,現在大唐的耕種面積根本養活不了大唐的所有人嗎”,小蘭早就對數字產生了特殊的敏感。

“小蘭真聰明,某剛纔所說的數據是唐玄宗天寶十三年的情況,接下來發生了什麼大事情,你們倆知道嗎”,李燁又問道。

“夫君是說安史之亂吧”,樂夢嬌回答道。

李燁點點頭,看著玄機道長道:“如今天下藩鎮割據,又遭逢百年一遇的大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就不難考慮了”。

見玄機道長還是不大相信自己的看法,李燁又道:“歷代皇朝由盛轉衰的拐點也是這個皇朝的人口高點,西漢平帝時全國人口達到西漢的最高點六千多萬,隨後便有王莽篡位及改制以及後來的綠林、赤眉大起義”

“推翻一個皇朝統治的力量是什麼,起義軍爲什麼有能力推翻一個皇朝,還不是因爲有大量的流民參與其中。什麼是流民?流民就是衣食無著被迫流亡的人。當一個人的基本生存條件無法得到滿足時,便會站起來與皇朝既成秩序作殊死對抗的可能是很多的。而皇朝的中晚期有這麼大的流民隊伍出現,顯然是有相當一部分百姓的生計成了問題”

“在特定的生產力條件下,全國的可耕種土地面積有限,糧食生產也有一個極限。當全國人口數超過全國土地的極限供養人口時,流民的出現將不可避免”

“當大規模的流民作亂爆發時,皇朝必然會採取鎮壓措施。而事實上當時皇朝一般已經十分腐朽,已無能力迅速平定起義。這樣戰爭的規模會擴大,而大規模的戰爭又會極大地破壞生產,從而製造出更多的流民,這樣惡性循環下去,最終將皇朝拖跨拖死”

“當一個皇朝覆滅之後,參與爭奪統治權的羣雄中總會有一方勝出,當他基本削平羣雄時,往往全國人口消減了一大半,這樣人地矛盾由人多地少反過來變成了人少地多。這時,只要新建的皇朝能注意與民休息,招民拓荒,國家一般能很快安定下來,隨著政局的安定,國家一般有一個人口與土地的良性循環期”

“這一時期,人口數量增加,被開發出來的土地就會更多,而被開發的土地越多,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這時候,一般被稱爲該皇朝的盛世時期。當土地被開發到極限後,人口還是在按慣性繼續增長,當人口數超過皇朝所能承認的極限時,新的一輪循環就又開始了。玄機道長,不知道某說的有沒有道理”,李燁喝了一口茶道。

被李燁這麼一說,玄機道長還真的感覺到李燁的話有些道理,便說道:“按李刺史的意思,出現暴動起義跟土地無法滿足百姓的需求有關了,那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皇朝覆滅的原因有很多,今天我們只談土地的問題,無節制的人口膨脹,必然對土地產生巨大的依賴性,而土地的收成又受到氣候的影響,這必然導致土地與人口之間的激烈矛盾。說到解決的辦法,我們不妨看看漢代的土地面積爲六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現在大唐的土地面積達到了一千二百多萬平方公里,這也是爲什麼大唐的人口比漢代多的原因之一”,李燁回答道。

玄機道長看了看李燁道:“李刺史的意思是人口的增長,必然要配合土地面積的增長,這就是李刺史爲什麼要把多餘的人口遷往遼東半島的原因嗎”。

“從特定的時期來看,人口的增長不可避免,而土地的面積會隨著社會的穩定固定下來,多餘的人口沒有多餘的土地耕種,必然出現饑荒貧困,從而導致暴動起義。這幾年,河南道年年大旱,顆粒無收,東北地區有大片的土地可以耕種,爲什麼不能把流民送往東北呢”,李燁回答道。

“東北不是苦寒之地嗎,那裡生活著契丹人、奚人、回鶻人,還有渤海國、新羅國,他們會讓流民在那裡耕種嗎,這樣做不是挑起戰爭嗎?”,玄機道長還是有些不明白,東北有什麼好的,非要把流民送往那裡。在玄機道長眼裡,東北廣大的土地根本不是中原文明人居住的地方,更像野蠻人居住的地方。

玄機道長有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奇怪,在沒有良好的禦寒情況下,到東北無異是一件磨練意志的事情,但是隨著棉花的出現和使用,生產力逐步的提高,漢人的腳步還會再一次踏上東北的土地。

李燁笑了笑,“苦寒之地有肥沃的土地,無數的寶藏,只要合理的開發利用,便會成爲塞北的江南,玄機道長不是想隨某到處看看嗎?很快我們便要去大行城,那裡一點也不比新城差”,大唐的開放和包容無法阻止驕傲、具有強烈優越感的中原人,逐漸成爲自大、狂妄、狹隘的一羣人。

李燁把新城百姓安置的不錯,一年多的時間,原本十萬四處逃難的饑民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這種組織能力讓玄機道長從心底裡佩服李燁的才能。但是,這次是一百萬的流民送往遼東半島,李燁還能再創造出奇蹟嗎?玄機道長不清楚遼東半島的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可是盤踞在那裡的奚人會讓李燁佔領他們的牧場嗎,玄機道長替李燁擔心起來。

“李刺史,這麼多人送往遼東半島,安全如何保障,周邊的奚人、契丹人,還有渤海國、新羅國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你考慮過嗎”,玄機道長擔心道。

這個問題根本不用考慮,一個字“打”,打到他們服爲止。奚人當然不可能讓李燁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運送百萬人口到遼東半島,侵佔他們的牧場和土地,渤海國、新羅國同樣也會感受到危險的降臨,可能會採取什麼方式,用腳後跟都會想到。

可是這有什麼辦法呢?談判、和平開發利用遼東半島,那是癡人說夢,只有用拳頭和武力才能使敵人坐到談判桌前,李燁可不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更不會搖尾乞憐什麼天上掉下來的美好和平。

“和平不是用嘴說出來的,是用鮮血換來的,只有自身的實力足夠強大了,和平纔會到來,某從來不奢望什麼廉價的和平,我們會用拳頭和武力讓對手知道,誰纔是遼東半島真正的主人”,李燁冰冷的說道。李燁與奚人之間已經無法調和,不僅是因爲姐姐李燕被奚人綁架,而是上百萬流民的生存問題,雙方之間必須有一方妥協,那隻可能是奚人。

第538章 白崖城(四)第17章 縣衙對話第122章 海闊憑魚躍(一)第547章 病情第666章 家事(一)第817章 沙世平出兵(二)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74章 楊府夜宴(二)第461章 暗殺(五)第10章 李燁的師弟們第516章 新娘不是自己第838章 錯失戰機第963章 女間諜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501章 步兵與騎兵(二)第509章 契丹公主第846章 趕盡殺絕(二)第584章 龐勳餘孽(四)第13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98章 出行(四)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802章 危局第313章 商州平民亂(六)第183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93章 藍田縣之行(一)第803章 東線作戰(一)第633章 安撫人心第353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五)第724章 早朝第764章 貿易憑證(一)第748章 琦夢的情郎第822章 作死的選擇(二)第372章 挫折和支持(一)第64章 李燁的課堂第709章 陰雲密佈(七)第391章 因愛成恨(一)第119章 即墨新城規劃(一)第467章 遠赴江南(一)第658章 三戰大行城(四)第24章 第一桶金(三)第782章 拍賣(三)第615章 沂河大決戰(四)第1章 初入寶地第二章救命恩人第310章 商州平民亂(三)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23章 第一桶金(二)第861章 出逃(一)第129章 猛龍過海(五)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600章 水淹太平鎮(三)第628章 希望之城(五)第120章 即墨新城規劃(二)第178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206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九)第379章 整頓登州水師(二)第723章 高瑩的嫁妝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784章 拍賣(五)第594章 沂水再戰(一)第275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七)第130章 猛龍過海(六)第17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33章 初現軍力(一)第528章 楊柳細腰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第429章 一致對外(一)第409章 程府嫁女(一)第118章 秦山島殲敵(五)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690章 跨海東渡第86章 黛玉葬花第238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七)第82章 爾虞我詐第43章 伊府夜宴第159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480章 陽澄湖之役(三)第871章 倭國武士(二)第349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一)第222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六第551章 吃了你第190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六)第623章 錢荒(二)第478章 馳援蘇州(五)第495章 奚人嫁女(一)第160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11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437章 奚人聯姻(三)第222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六第265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三)第183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735章 教育助學基金第520章 迎娶奚女(四)第248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一)第663章 李燁是誰第17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879章 建軍(一)
第538章 白崖城(四)第17章 縣衙對話第122章 海闊憑魚躍(一)第547章 病情第666章 家事(一)第817章 沙世平出兵(二)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74章 楊府夜宴(二)第461章 暗殺(五)第10章 李燁的師弟們第516章 新娘不是自己第838章 錯失戰機第963章 女間諜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501章 步兵與騎兵(二)第509章 契丹公主第846章 趕盡殺絕(二)第584章 龐勳餘孽(四)第13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98章 出行(四)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802章 危局第313章 商州平民亂(六)第183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93章 藍田縣之行(一)第803章 東線作戰(一)第633章 安撫人心第353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五)第724章 早朝第764章 貿易憑證(一)第748章 琦夢的情郎第822章 作死的選擇(二)第372章 挫折和支持(一)第64章 李燁的課堂第709章 陰雲密佈(七)第391章 因愛成恨(一)第119章 即墨新城規劃(一)第467章 遠赴江南(一)第658章 三戰大行城(四)第24章 第一桶金(三)第782章 拍賣(三)第615章 沂河大決戰(四)第1章 初入寶地第二章救命恩人第310章 商州平民亂(三)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23章 第一桶金(二)第861章 出逃(一)第129章 猛龍過海(五)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600章 水淹太平鎮(三)第628章 希望之城(五)第120章 即墨新城規劃(二)第178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206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九)第379章 整頓登州水師(二)第723章 高瑩的嫁妝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784章 拍賣(五)第594章 沂水再戰(一)第275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七)第130章 猛龍過海(六)第17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33章 初現軍力(一)第528章 楊柳細腰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第429章 一致對外(一)第409章 程府嫁女(一)第118章 秦山島殲敵(五)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690章 跨海東渡第86章 黛玉葬花第238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七)第82章 爾虞我詐第43章 伊府夜宴第159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480章 陽澄湖之役(三)第871章 倭國武士(二)第349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一)第222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六第551章 吃了你第190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六)第623章 錢荒(二)第478章 馳援蘇州(五)第495章 奚人嫁女(一)第160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11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437章 奚人聯姻(三)第222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六第265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三)第183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735章 教育助學基金第520章 迎娶奚女(四)第248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一)第663章 李燁是誰第17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879章 建軍(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柏乡县| 乳源| 澄迈县| 临洮县| 志丹县| 高唐县| 永和县| 渭南市| 项城市| 扎鲁特旗| 同仁县| 衡南县| 凤台县| 东乡族自治县| 穆棱市| 滦平县| 汉川市| 尖扎县| 甘谷县| 商洛市| 阿巴嘎旗| 青冈县| 六安市| 云浮市| 钟山县| 麻江县| 达尔| 连南| 白河县| 宁强县| 贵州省| 乌什县| 和田市| 延津县| 江源县| 梁平县| 北海市| 罗田县| 深州市| 澎湖县|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