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3章 李燁是誰

李燁離開了大行城,馬不停蹄的返回登州,剛到登州李燁就得到一個驚人的好消息,不僅綠嵐和曼雲給李燁生下了一男一女,而且樂夢嬌也爲李燁生下了一女。

原來綠嵐和曼雲懷孕時,樂夢嬌也同樣發現自己懷孕了,本來這件事情應該提前通知李燁的,但是因爲樂夢嬌擔心李燁在沂州作戰分心,便把這件事情隱瞞下來,準備等李燁返回新城後給李燁一個驚喜,可是後來李燁被遼東半島的事情所困,沒有來的急趕回新城,等到三女產下孩子後,便將消息傳到了登州。

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李燁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見到自己的孩子,高興的差點沒有手舞足蹈,見人來道喜便打賞,搞的整個府衙裡的人在李燁眼前不停的晃悠。還是程菁菁看不下去了,讓人通知經常走到的人到府中陪李燁喝酒,結果消息傳出去,引來更多人的道賀,結果李燁喝的酩酊大醉,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中午才醒來。

李燁準備返回新城的計劃被身邊的女人知道後,都要求跟著李燁回新城看看,李燁不好拒絕她們的合理要求,只好答應下來一起返回新城,像程菁菁還是第一次回新城,醜媳婦怎麼也要見一次婆婆。

泊汋城的戰爭結束了,但是影響卻在慢慢的發酵中,就在李燁離開大行城的六天後,渤海國上下得到了竇天問戰敗的消息,朝野上下一片譁然。竇天問至今生死不明,以外戚竇家爲首的主戰派更是叫囂著,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一舉消滅遼東半島上的勢力。

而以高家後黨一派的官員,則主張先將事情調查清楚後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不過這些聲音顯然並非主流,被打上了通敵懦弱的標籤,讓朝廷上下官員恥笑。所有人都在等著渤海國國王的表態,大玄錫纔是事情的最後決定者,一批理智的大臣認爲現在渤海國的局勢不穩,如果與遼東半島發生正面衝突的話,應該考慮一下週圍勢力的態度,避免渤海國多面作戰的困境,陷入戰爭的泥潭中。

現在渤海國的朝廷上有三種聲音,一種是以竇家爲主的堅決打擊派,另一種是先穩妥的處理好周邊的關係,再出兵攻打遼東半島,這兩種聲音都主張佔領遼東半島,不過是一個馬上出兵,一個是暫緩出兵。最後一種聲音就顯得沒有多少底氣,以皇太后爲首的後黨見皇太后沒有表態,主張先調查然後視情況而定,當然這被視爲緩兵之計。

消息傳到渤海國朝廷過於突然,所有人都沒有來得及回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知道竇天問戰敗了,二萬渤海國士兵回來的不到五百人,到底發生了什麼根本沒有人出來解釋。

竇福和站在朝廷上,聲淚俱下的痛斥了遼東半島偷襲竇天問的卑劣行徑,義正言辭的希望大玄錫立刻發兵攻打遼東半島:“陛下,竇將軍和二萬士兵死的太冤枉了,老臣懇請陛下讓臣領兵攻打遼東半島,爲死去的將士們報仇雪恨”。

如果整個朝堂上知道事情的原委除了竇福和外,只剩下大玄錫一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大玄錫讓竇天問私下進攻遼東半島,現在二萬軍隊全軍覆沒,這個負責必須有人承擔,雖然因爲聽到竇天問戰敗的消息,朝廷上的官員選擇了有意淡忘,但是卻不能不給渤海國百姓一個交代,含糊其辭只能掩蓋一時不能掩蓋一世。

刑部侍郎楊善雖然也贊同攻打遼東半島,但是讓楊善奇怪的是竇天問和二萬渤海國士兵爲什麼會出現在遼東半島的土地上,更加不解的是遼東半島怎麼突然有如此強大的實力,一下子將二萬渤海國軍隊消滅殆盡。要知道整個渤海國纔有三十多萬軍隊,北邊邊境與黑水靺鞨人的戰鬥才牽制了十萬軍隊,在與契丹人的邊境上還駐紮著十萬軍隊,剩下的不是在五京周圍防禦,就是在監視新羅國。

三十萬渤海國軍隊,一下子消失了二萬,整個渤海國只有三百萬人口,這是什麼概念,現在竇福和又想調集軍隊攻打遼東半島,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從什麼地方調派軍隊,而不是進攻遼東半島。楊善不緊不慢道:“竇國相,你這次出兵攻打遼東半島,準備多少將士,如此大動干戈是否考慮過後果”。

兵部侍郎李辰江見楊善阻攔,便反駁道:“不要大動干戈,渤海國有五京十五府,只需每府出兵二千……”,李辰江剛一說出口,就感覺兵力有點少了,二萬軍隊都戰敗了,三萬軍隊能起到什麼作用,馬上改口道:“每府出兵四千,六萬大軍足矣蕩平遼東半島,至於用什麼名義進攻遼東半島,那是禮部的事情,隨便編造一個難道還有什麼困難嗎”。

禮部侍郎康信聽李辰江信口胡謅,臉都綠了,在他的口中禮部就成了顛倒黑白的無恥小人,天下還有什麼大義可言,自己豈不是在青史上留下奸人的惡名。康信氣的渾身發抖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渤海國並非是蠻夷之邦,豈能出師無名,豈不是滑天下之大不爲,還請李侍郎給出一個出兵遼東半島的理由”。

李辰江氣急道:“遼東半島屠殺渤海國二萬將士難道不是理由,渤海國國威受辱難道不是理由,遼東半島霸佔鴨綠江出海口難道不能成爲理由,難道這些理由還不夠讓渤海國出兵征討遼東半島嗎”。

這些理由實在站不住腳,二萬渤海國士兵是在遼東半島戰死的,是渤海國先出兵攻打遼東半島,根本不存在侮辱渤海國道理,至於佔領鴨綠江口更是無稽之談。康信不想跟李辰江多做口舌之爭,事情雖然官員們不提,但是都知道這件事情錯在渤海國,現在只是渤海國戰死二萬將士,渤海國咽不下這口氣,但是冠冕堂皇的理由還是要找一個。

看見大臣在朝堂上爭論不休,大玄錫氣不打一處來,一個小小的遼東半島說滅就滅了,哪來的這麼多的理由。還是大玄錫必須要扮成一個明君一樣善於納諫,不管自己心裡有什麼想法和不同的意見,也要裝起來態度平和從善如流的模樣,大玄錫厭惡自己這樣虛僞的表現,只有在榮貴妃那裡自己才能釋放自己全部的壓力。

朝堂上已經沒有了爭辯的聲音,這是大臣們希望大玄錫出現做出選擇,是同意馬上出兵攻打遼東半島、還是暫緩一下找一個藉口出兵遼東半島,當然皇太后一方的意見根本不在自己的考慮範圍之內。

“遼東半島殺朕子民、掠朕土地、不服教化無理已極,多次無辜侵擾我國邊境,古惑商賈逐利,私開榷市、設卡收稅,與境內不服教化之人來往,藐視上國權威,孰可忍孰不可忍。朕派兵規勸屢教不改,多次與上國對抗,如此蠻夷之地本不應該計較,朕懷天下之心、愛民如子,不忍見此野蠻之行,奉天教化之職,感化萬民,今有大逆不道之事,朕當討伐之”

大玄錫一番慷慨陳詞後,得意的看著朝堂上的大臣道:“著竇福和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遼東半島子民於塗炭;並著沿江、沿海各將軍督撫及統兵大臣,整飭戎行,遇有遼東半島艦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毋得稍有退縮,致於罪戾”。

竇福和一聽大玄錫讓自己統帥三軍攻打遼東半島,等於將全國兵權集於一身,這可是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急忙準備出班領旨。

就在這時,有內侍唱道:“皇太后駕到”。

大玄錫眉頭一皺,這個老太婆這時候跑出來做什麼,心裡雖然不高興,臉上卻掛著恭謹的笑容起身迎接道:“太后不在宮中靜養,到朝堂上可是有什麼事情,吩咐孫兒一聲就可以了”,大玄錫一邊說一邊讓人拿來錦墊,扶著皇太后坐下,小心翼翼的看著皇太后,不知道這個時候老太婆跑出來攪什麼局。

在人前大玄錫絕對是一個恭順賢良的好孫子模樣,只是高太后知道這個孫子煩透了自己,恨不得自己馬上死掉,耳根子才清靜。高太后若無其事道:“不知陛下剛纔口口聲聲準備討伐誰,能否說給本宮聽聽”,高太后躲在錦帳後面早已經把發生在朝堂上的事情聽的一清二楚,明知故問好像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似的。

大玄錫明知皇太后是明知故問,耐著性子把事情的經過顛倒黑白說了一遍,然後道:“朕正欲發兵討伐遼東半島,這件事情不勞太后費心,朕已於衆位大臣商量妥當”。大玄錫等於在警告高太后,這件事情是衆位大臣和自己商量好的,你就不要出面參合了。

高太后冷冷的一笑道:“不知衆位愛卿口口聲聲要征討遼東半島,不知征討的遼東半島什麼人,你們可知李燁是什麼人”。

第591章 沂河大戰伊始(二)第82章 爾虞我詐第292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三)第52章 李儇裝病第429章 一致對外(一)第261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四)第97章 出行(三)第415章 程府嫁女(七)第334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一)第778章 倭商(二)第233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九)第464章 登州兵變(三)第844章 最後的末日(五)第280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三)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352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四)第790章 宋威的剿匪(五)第84章 巧遇羅隱第421章 烽煙四起(四)第337章 海州救鹽犯(一)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446章 大快人心(一)第344章 新城規劃第265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三)第181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99章 鴻門宴(六)第47章 臨別贈言第676章 秘密實驗基地(一)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581章 龐勳餘孽(一)第837章 壯士斷腕第375章 執掌登州(二)第65章 仁壽的封地第745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四)第36章 初見李儇第342章 新城見聞(四)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478章 馳援蘇州(五)第414章 程府嫁女(六)第539章 功過相抵第567章 天機(四)第86章 黛玉葬花第396章 都裡鎮之戰(三)第267章 投資拉動經濟第469章 遠赴江南(四)第420章 烽煙四起(二)第23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七)第694章 鴻門宴(一)第200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三)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301章 仁壽公主二進府(一)第234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一)第185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192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八)第444章 大興冤獄(七)第701章 一死萬事休第162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212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六)第697章 鴻門宴(四)第363章 一夜春風(二)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361章 新城大搬遷(一)第375章 執掌登州(二)第57章 整肅旭日都第875章 捅破窗戶紙歷史人物第103章 神僧巧光第35章 胡女安娜第629章 希望之城(六)第341章 新城見聞(三)第362章 新城大搬遷(二)第464章 登州兵變(三)第698章 鴻門宴(五)第544章 兩女爭夫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44章 崑崙奴第846章 趕盡殺絕(二)第143章 現代金融體系第109章 徐州買糧(五)第153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781章 拍賣(二)第315章 商州平民亂(八)第282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二)第293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四)第85章 奇女劉氏第208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二)第2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856章 金蟬脫殼(二)第175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94章 融合政策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656章 三戰大行城(二)第401章 登州經濟戰(三)第772章 平安時代(四)第506章 步兵與騎兵(七)第888章 老婆,是你嗎
第591章 沂河大戰伊始(二)第82章 爾虞我詐第292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三)第52章 李儇裝病第429章 一致對外(一)第261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四)第97章 出行(三)第415章 程府嫁女(七)第334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一)第778章 倭商(二)第233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九)第464章 登州兵變(三)第844章 最後的末日(五)第280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三)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352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四)第790章 宋威的剿匪(五)第84章 巧遇羅隱第421章 烽煙四起(四)第337章 海州救鹽犯(一)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446章 大快人心(一)第344章 新城規劃第265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三)第181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99章 鴻門宴(六)第47章 臨別贈言第676章 秘密實驗基地(一)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581章 龐勳餘孽(一)第837章 壯士斷腕第375章 執掌登州(二)第65章 仁壽的封地第745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四)第36章 初見李儇第342章 新城見聞(四)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478章 馳援蘇州(五)第414章 程府嫁女(六)第539章 功過相抵第567章 天機(四)第86章 黛玉葬花第396章 都裡鎮之戰(三)第267章 投資拉動經濟第469章 遠赴江南(四)第420章 烽煙四起(二)第23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七)第694章 鴻門宴(一)第200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三)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301章 仁壽公主二進府(一)第234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一)第185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192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八)第444章 大興冤獄(七)第701章 一死萬事休第162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212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六)第697章 鴻門宴(四)第363章 一夜春風(二)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361章 新城大搬遷(一)第375章 執掌登州(二)第57章 整肅旭日都第875章 捅破窗戶紙歷史人物第103章 神僧巧光第35章 胡女安娜第629章 希望之城(六)第341章 新城見聞(三)第362章 新城大搬遷(二)第464章 登州兵變(三)第698章 鴻門宴(五)第544章 兩女爭夫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44章 崑崙奴第846章 趕盡殺絕(二)第143章 現代金融體系第109章 徐州買糧(五)第153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781章 拍賣(二)第315章 商州平民亂(八)第282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二)第293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四)第85章 奇女劉氏第208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二)第2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856章 金蟬脫殼(二)第175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94章 融合政策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656章 三戰大行城(二)第401章 登州經濟戰(三)第772章 平安時代(四)第506章 步兵與騎兵(七)第888章 老婆,是你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务川| 康定县| 临湘市| 天等县| 鹿邑县| 奉化市| 崇仁县| 甘德县| 白银市| 楚雄市| 壶关县| 邵阳市| 永宁县| 宝应县| 梓潼县| 宜丰县| 衡水市| 古浪县| 廊坊市| 梁山县| 哈巴河县| 独山县| 运城市| 祥云县| 西乌| 泰和县| 安龙县| 侯马市| 巴东县| 东方市| 红原县| 三门县| 兴国县| 新兴县| 隆昌县| 页游| 侯马市| 微博| 哈密市|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