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9章 一致對外(一)

談判是一種協調行爲的過程,談判的開始意味著某種需求希望得到滿足、某個問題需要解決或某方面的社會關係出了問題。由於參與談判各方的利益、思維及行爲方式不盡相同,存在一定程度的衝突和差異,因而談判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尋找共同點的過程,是一種協調行爲、甚至是雙方妥協的過程。

解決問題、協調矛盾,不可能一蹴而就,總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往往不是一次,而是隨著新問題、新矛盾的出現而不斷重複,意味著社會關係需要不斷協調。

李燁呵呵的笑道:“你們奚人說大行城、卑沙城和都裡鎮以前是奚人的地盤,某怎麼聽說這三城以前都是大唐的管轄的地域,就連你們現在居住的安市州、建安州和積利州,以前也是大唐管轄的地域,怎麼能說以前是誰的,現在就應該歸還誰呢?”。

毋旭知道自己說不過李燁,便把話題一轉道:“李刺史,即使如你所說,遼東半島是大唐的地域,但是這片地域一直以來都是有奚人管理,現在李刺史把三城交還給我們奚人管理,也不爲過吧”。

承認遼東半島是誰的土地是一回事,有誰管理又是另一回事,毋旭不談遼東半島的歸屬問題,從以前遼東管理的方式上向李燁索要三城的管理權,就是等於要回了三城。

唐代採用羈縻政策,任命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爲羈縻地方官員,通過他們對邊疆少數民族實施間接統治。

“羈縻政策”是自秦朝建立郡縣制起到宋、元交替時期前,中央王朝籠絡少數民族使之不生異心而實行的一種地方統治政策。通過這種政策,處理中央與地方少數民族聚居的關係,以維繫中央集權制度的統治。

唐代在遼東半島設置安東都護府,是唐朝六個主要都護府之一,受安史之亂影響,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安東都護府廢止。後來才改爲有奚人進行直接管理,對中央朝廷臣服,時間已經過去百年。

毋旭以爲李燁不瞭解安東都護府的歷史,或者以爲李燁是那些好大喜功,對邊外民族懼怕的朝廷官員,想忽悠李燁幾句,李燁就能把遼東三城雙手奉送給奚人。

“毋首領好像又記錯了,遼東半島以前一直是有大唐直接管理,只是近百年來,朝廷無暇顧及遼東半島,才讓奚人代爲管理,現在是時候收回管理權的時候了”,李燁說道。

“李刺史這麼說,是不想將遼東三城歸還給奚人了”,毋旭厲聲說道。

李燁搖搖頭道:“毋首領好像忘記了,某是很有誠意的,希望我們之間能夠和平相處,平息戰火,不是談遼東三城歸還問題的”。

“既然李燁不想談遼東三城的事情,那談判有何誠意”,毋旭反問道。

李燁呵呵笑道:“毋首領,難道不談遼東三城的問題,我們之間就沒有其他話題可以談了嗎”。

“不談遼東三城,其他的事情根本不值得一提”,毋旭憤憤地說道。

毋旭說完,就想起身離開,被一旁的向巖攔住道:“毋首領,先聽李刺史怎麼說,既然來了,不如讓李刺史把話說完,也好顯得奚人有誠意不是”。

一旁的慕容弘振也趕緊幫腔道:“是啊,毋首領,既然大家來了,不如有什麼話放在桌面上談,總有解決的辦法”。

“毋首領遠道而來,不如我們先一邊用膳一邊談,也好尋找我們之間共同的話題”,李燁見一時間雙方分歧很大,便邀請毋旭、向巖和慕容弘振等人在官衙中用膳,也好慢慢的探聽毋旭的口風。

向巖叫來向姬陪酒,在李燁身邊伺候,小聲的與李燁說道:“李刺史,小女今年已經不小了,某也是快過五十之人,還沒有看見外孫是什麼樣子”。

李燁當然知道向巖是什麼意思,不好說什麼,只能呵呵的對向巖傻笑了幾聲。

談判從來沒有一開始就能談得攏的,談不攏也是常有的事情,先擱置爭議的話題,需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話題,再慢慢深入商談。

“來,各位遠道而來,某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這裡是上好的嶗山陳釀,某敬各位一杯”,李燁端起酒杯說道。

“李刺史,這嶗山陳釀可不燒刀子好喝多了,不知可否送某幾瓶”,慕容弘振嚐了一口嶗山陳釀,讚不絕口道。

向巖也嚐了一口道:“果然是比燒刀子好喝多了,綿柔醇香、芳香四溢,真是極品佳釀,某今天可是有口福了,毋首領也嚐嚐”。

草原人喜歡喝酒,喜歡喝烈酒,李燁將一部分燒酒通過慕容弘振專門供應給草原,由於銷路不錯,慕容弘振一直想提高訂單,都被李燁拒絕了。毋旭當然知道慕容弘振的燒刀子是從李燁手中購買過來的,也對李燁的燒刀子情有獨鍾,每日必喝。

毋旭也嚐了一口道:“果然比燒刀子更加沁人心脾、濃郁芬芳,當真是酒中極品”,毋旭是好酒之人,能喝到如此美酒,不由得多喝了兩杯。

“毋首領,聽說這幾年草原上連連雪災,牲畜凍死無數,奚人的生活也很是艱難,不知此事是否屬實”,李燁問道。

毋旭嘆了一口氣道:“的確屬實,這幾年草原白災不斷,牧民和家畜都凍死大半”。

白災又稱“白毛風”,是牧區一大災害。冬春季節裡牧區出現“白毛風”時,大風呼嘯,雪花飛舞,到處是白茫茫一片,致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里,有時小於1公里。“白毛風”天氣使遊牧的牧民和羊羣迷失方向,交通受到嚴重阻塞。同時,因天寒地凍、糧草不足,人員受傷凍、牲畜被凍死。

“聽說契丹那邊比這裡還嚴重,所以契丹這幾年連連用兵欺壓外族,這可是真的”,李燁又問道。這些消息都是阿布思利從草原上傳回來的消息,盤踞在東北的契丹族更是白災的受害者,又是侵略者,對外用兵無疑就是想減少自己的損失,搶奪其他民族的人口和牲畜。

見李燁對草原上的情況如此清楚,毋旭也沒有多想,便說道:“契丹欺人太甚,自己遭受了白災,還要向周邊的其他民族索要財物,如果不給就發兵來犯,我們也是不煩其擾”。

“現在奚人急需的是糧食,而不是土地,某可以提供你們糧食,不知道毋首領意下如何”,李燁說道。再多的土地給奚人,奚人也是放牧養羊,根本的糧食問題還是無法解決,李燁抓住這一點與奚人談判。

毋旭眼睛一亮道:“李刺史的意思是可以提供我們糧食”。

“是的,我們之間除了土地之外,還可以進行貿易,奚人有我們需要的牛羊和馬匹,我們也有奚人急需的糧食和布匹,我們之間可以先擱置爭議,解決眼前的問題”,李燁說道。

毋旭想了想道:“聽李刺史的意思,我們暫時不談遼東三城的事情,先做生意,以後再談遼東三城的事情”。

李燁點點頭道:“有些事情不談比談好;以後談比現在談要好,我們現在之間都需要暫時擱置問題,奚人現在需要糧食對付契丹人,我們現在需要馬匹和牛羊開發土地,不如我們之間先聯合起來共同應對眼前的問題”。

毋旭想想不對,那不是讓自己與契丹人鬥得你死我活,李燁好從中謀利嗎?毋旭可沒有這麼傻。“李刺史,好像這件事情對你有利,對奚人並沒有什麼好處。現在李刺史把大量的漢人遷往遼東半島,過幾年遼東半島就是漢人的天下,這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毋旭可不傻,李燁大規模的開發遼東半島,每天都有幾千漢人跨海來到都裡鎮,時間一長,整個遼東半島都是漢人的天下,奚人還有什麼機會與李燁爭奪遼東半島。

李燁呵呵的笑道:“毋首領誤會了,契丹現在已經佔領了遼城,與我們之間也就相隔一座長白山,脣亡齒寒的道理某還是懂的。我們當然不會讓奚人單獨面對契丹人的進攻,某會在契丹人的後方和烏骨江的上游設置城堡共同抵禦契丹人如何”。

烏骨江的下游是泊汋城,中游有烏骨城,上游就是白崖城,後世的本溪,契丹人已經將觸手伸到了那裡。本溪蘊含著大量的鐵礦資源,如果讓契丹人控制了白崖城,無意讓契丹的軍隊武裝到了牙齒,這是李燁不想看到的事情。控制了烏骨江,就等於切斷了渤海國南進的通道,打通了一條與契丹之間的通路,所以,李燁早就想對烏骨江動手了。

毋旭不明白李燁這是要做什麼,爲什麼要選擇與契丹人做對,難道不知道契丹人不好惹嗎?“李刺史的意思是,想幫助我們共同對抗契丹人”,毋旭不解的問道。

李燁點點頭道:“契丹人想吞併奚人之心已經昭然若揭,如果現在我們還不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還在這裡內鬥消耗的話,只會讓契丹人將我們各個擊破,最後只能便宜契丹人,不知毋首領意下如何”。

第698章 鴻門宴(五)第495章 奚人嫁女(一)第655章 三戰大行城(一)第329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一)第98章 出行(四)第689章 拉攏第325章 李燕失蹤之謎(三)第341章 新城見聞(三)第68章 家鄉來人第409章 程府嫁女(一)第889章 雙喜臨門第272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四)第211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五)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擾(二)第319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四)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99章 出行(五)第580章 一員虎將(二)第327章 李燁出任登州(三)第147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463章 登州兵變(二)第948章 招攬天下能士第755章 颱風(三)第529章 難言的傷勢第852章 軍火商第447章 大快人心(二)第885章 神奇的種子第185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164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51章 開店謀劃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第267章 投資拉動經濟第867章 蝦夷人(二)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351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三)第77章 鬥鵝第844章 最後的末日(五)第122章 海闊憑魚躍(一)第833章 大逆轉第92章 樂夢嬌進門第880章 建軍(二)第689章 拉攏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364章 招商引資(一)第175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958章 利用佛教第417章 程府嫁女(九)第433章 初現軍力(一)第196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三)第655章 三戰大行城(一)第958章 利用佛教第825章 僵局第851章 秘密第437章 奚人聯姻(三)第394章 都裡鎮之戰(一)第518章 迎娶奚女(二)第245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七)第844章 最後的末日(五)第197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四)第692章 敬翔棄官第828章 瘋狂的利益第226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213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七)第308章 商州平民亂(一)第6章 標點符號第575章 坑(一)第556章 新城上元燈節(一)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825章 僵局第684章 善後事宜(一)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擾(二)第675章 銅本位第16章 瘟疫對策第440章 大興冤獄(三)第535章 白崖城(一)第467章 遠赴江南(一)第713章 開發夷洲(三)第116章 秦山島殲敵(三)第383章 卑沙城之戰(一)第182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56章 金蟬脫殼(二)第886章 東渡美洲第483章 蘇州陷落(一)第240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一)第889章 雙喜臨門第403章 登州經濟戰(五)第754章 颱風(二)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642章 山神的憤怒第9章 烤魚的滋味第101章 出行(七)第8章 忽悠人的扳指第568章 天機(五)第244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六)第493章 紅顏禍水(四)第332章 路遇宋州(二)第664章 遼東郡王(一)第663章 李燁是誰第422章 烽煙四起(五)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
第698章 鴻門宴(五)第495章 奚人嫁女(一)第655章 三戰大行城(一)第329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一)第98章 出行(四)第689章 拉攏第325章 李燕失蹤之謎(三)第341章 新城見聞(三)第68章 家鄉來人第409章 程府嫁女(一)第889章 雙喜臨門第272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四)第211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五)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擾(二)第319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四)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99章 出行(五)第580章 一員虎將(二)第327章 李燁出任登州(三)第147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463章 登州兵變(二)第948章 招攬天下能士第755章 颱風(三)第529章 難言的傷勢第852章 軍火商第447章 大快人心(二)第885章 神奇的種子第185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164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51章 開店謀劃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第267章 投資拉動經濟第867章 蝦夷人(二)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351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三)第77章 鬥鵝第844章 最後的末日(五)第122章 海闊憑魚躍(一)第833章 大逆轉第92章 樂夢嬌進門第880章 建軍(二)第689章 拉攏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364章 招商引資(一)第175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958章 利用佛教第417章 程府嫁女(九)第433章 初現軍力(一)第196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三)第655章 三戰大行城(一)第958章 利用佛教第825章 僵局第851章 秘密第437章 奚人聯姻(三)第394章 都裡鎮之戰(一)第518章 迎娶奚女(二)第245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七)第844章 最後的末日(五)第197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四)第692章 敬翔棄官第828章 瘋狂的利益第226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213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七)第308章 商州平民亂(一)第6章 標點符號第575章 坑(一)第556章 新城上元燈節(一)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825章 僵局第684章 善後事宜(一)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擾(二)第675章 銅本位第16章 瘟疫對策第440章 大興冤獄(三)第535章 白崖城(一)第467章 遠赴江南(一)第713章 開發夷洲(三)第116章 秦山島殲敵(三)第383章 卑沙城之戰(一)第182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56章 金蟬脫殼(二)第886章 東渡美洲第483章 蘇州陷落(一)第240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一)第889章 雙喜臨門第403章 登州經濟戰(五)第754章 颱風(二)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642章 山神的憤怒第9章 烤魚的滋味第101章 出行(七)第8章 忽悠人的扳指第568章 天機(五)第244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六)第493章 紅顏禍水(四)第332章 路遇宋州(二)第664章 遼東郡王(一)第663章 李燁是誰第422章 烽煙四起(五)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明光市| 红安县| 石渠县| 民县| 永康市| 徐水县| 玉溪市| 定襄县| 宝兴县| 蛟河市| 交城县| 应城市| 蓬溪县| 镇康县| 丹江口市| 松溪县| 博湖县| 惠东县| 文成县| 中西区| 石城县| 松江区| 化州市| 廊坊市| 五寨县| 郯城县| 磐石市| 隆尧县| 依安县| 伊春市| 紫阳县| 凤翔县| 威远县| 莱州市| 岳西县| 太仆寺旗| 德化县| 永和县| 永川市|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