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2章 烽煙四起(五)

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根據墨菲定律我們知道,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兩稅法的初衷是好的,就像王安石變法一樣,初衷是好的,也是爲天下的百姓謀利,爲朝廷增加稅收,但是一旦執行起來,就又是另一回事情了。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兩稅法的實施過程,便會發現其中的問題。

第一,唐朝政府徵稅是以州縣爲單位,而在制定稅額時沒有考慮到農民的承受能力,而是按照改革前大曆年間徵稅最高的那一年爲定額,給各州下達的指標,這樣一來,稅額較高,百姓很難完成。而且各州賦稅不統一,有輕有重,顯失公允。

第二,錢貴物輕,百姓受苦。晚唐時期,銅錢在流通領域中越來越少,民間有人私自將銅錢融化鑄成銅器,可獲五倍的利潤。這就造成銅錢大幅度升值。但官府徵稅的時候收的是銅錢,農民只有將貨物低價賣出換成銅錢,交給朝廷,在其中交易的環節中,損失慘重。

第三,兩稅法徵稅不管災年豐年,稅額不變。封建社會天災人禍時有發生,窮苦農民抗風險能力弱,好年景還好些,一旦遇見災年,顆粒無收,但稅額卻不變,百姓沒有辦法,只有破產完稅。若是連破產都無力完稅,只有靠背井離鄉,來逃避稅款了。

第四,攤逃成風,逼人出走。按兩稅法制,每州、縣、鄉完稅額應是一個常數,這個數額是不能變的,如果一家出走,這一家的稅額就要落在鄰里稅戶上。比方說一鄉十戶人家,共收十貫,每戶需交一貫錢。如是跑了一家,這家的稅款就要由其餘九家均攤,這還好些。但若是趕上荒年,跑了五家,剩下的每家就需交納兩貫,稅額翻倍。若是跑了九家,剩下的那戶就要交足十貫,這樣一來想不跑都不行了。

第五,苛捐雜稅,層出不窮。唐朝政府表面上明令宣佈“除兩稅外輒率一錢,以枉法論”,實際情況卻遠非如此。懿宗、僖宗這般窮奢極欲,錢從哪來?不全是取自於民脂民膏嘛!所謂上行下效,他們不顧百姓死活,下層官吏欺榨起百姓來就更加的肆無忌憚。

晚唐時,除兩稅之外,各種稅賦多如牛毛,有鹽稅、鐵稅、牛稅、馬稅、桑稅、蠶稅、魚稅、雞稅等等,不可勝數。江南某地更創造性的發明了一種新稅“雙黃蛋稅”,也就是雞要是生出了雙黃蛋都要交稅,這可叫老百姓如何生活?

中國的老百姓,本來是全世界最好管理的,只要有口飯吃,就不會去鬧事??墒堑搅塑沧凇①易谀觊g,卻是實在是活不下去了。鹹通十四年(873年)七月,關東、河南大水。同年,關東又大旱。

乾符元年(874年)龐勳餘黨在徐州起事,南詔、回紇、黨項又紛紛侵擾邊境。

乾符二年(875年),也就是黃巢起事這一年,關東河南又是大旱,大旱之後又鬧蝗災。

本來一個國家遇到了這樣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執政者如果稍微有點頭腦也應該想到民生艱難,百姓疾苦,多少也應該稍微的作養一下了。可是再看一下晚唐的政府又是如何愛惜百姓的?

鹹通十四年的懿宗,正在一味的佞佛,傾舉國之力恭迎佛骨,把國庫花了個底朝天,也不肯拿出一分一毫施捨百姓。結果他當年就兩腿一蹬,死了個乾淨。

僖宗上臺後,有朝臣上奏要求減免災區賦稅,僖宗倒是也批了,但批是批了,卻不過是一紙空文,有關部門拒不執行,僖宗本身就是個花錢的主兒,真要收不上稅僖宗花什麼?所以稀裡糊塗的就不了了之了。只苦了那些窮苦的百姓,因莊稼絕收,賦稅又不肯減免,只好跑出去逃荒逃稅,成了流民。

可是大災之下,赤地千里,實際上連飯也沒處去討。所以年老體衰的無處可去,只好“坐守鄉閭,待盡溝壑”,而那些身強力壯者,便嘯聚山林,最後都成了‘革命’的種子、火種。

而像什麼‘易子相食’之類的,在當時絕不算什麼新鮮事,常有路人走著走著走不動了,一跤跌下去,旁邊就有人圍了上來,等他一斷氣就給吃了,要是碰見性子急的,沒等那人嚥氣就已經開始吃上了,想起來都讓人毛骨悚然。

另外說一句,晚唐時期,人吃人這種現象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從古至今都是絕無僅有,比較起來,就連非洲那些食人族都是小兒科了,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這時候還不過剛剛開始,到了後來,更創造性的發明了“醃屍”、“人肉工廠”這種新鮮吃法,其作俑者簡直就是禽獸不如,這裡暫且不表。

再說王仙芝和黃巢的草軍,由於以宦官田令孜和宰相盧攜爲首的當權派抱有僥倖心理,幻想著單憑地方之力便能將草軍平息,在朝中一味遮掩,坐失圍剿良機,使草軍得以迅速壯大。

在此期間,草軍相繼攻克了濮州、曹州,並打敗了天平節度使薛崇,聲勢越來越大。而在乾符二年四月,浙西地區也爆發了以王郢爲首的由兵變轉成的大規模農民起義,與草軍形成了南北呼應之勢。這樣一來,田令孜和盧攜再也掩蓋不住了,只好在乾符二年十月將王仙芝、黃巢起義之事正式上奏給僖宗,這以後是後話了。

李燁見阿布思望彙報完事情後,還沒有離開,便說道:“思望,還有什麼事情”。

“李刺史,盧龍守將李茂勳逐節度使張公素自立,自稱留後,已上表朝廷,現在盧龍藩鎮一片混亂,請李刺史指示”,阿布思望又爆出一件大事情。

“什麼,盧龍節度使張公素被李茂勳驅逐了”,李燁也是大吃一驚,盧龍的情況李燁並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河北三鎮在安史之亂以後,一直處於半獨立狀態,根本不受朝廷的管制,現在盧龍守將李茂勳逐節度使張公素自立,說明河北也開始亂了,這可是一件好事情。

李燁的暗影部隊不光滲透到河南各地,河北、淮南和江南各地也都有滲透,李燁利用走私食鹽的便利條件,將暗影部隊安插到所觸及的各個地方。

李燁一時無法判斷李茂勳的自立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對自己有什麼好處一時還無法估計,事情發生的太突然,李燁一點心裡準備都沒有。

“思望,現在盧龍藩鎮的形式如何,快細細講來”,信息就是機會、就是金錢,李燁必須瞭解詳細的情況,才能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阿布思望把了解到的情況細細講述了一邊:唐懿宗鹹通年間(860年-874年),張公素在盧龍節度使張允伸手下任軍官,最後官至平州(在今河北秦皇島)刺史。

鹹通十三年(872年),張允伸去世,其子張簡會爲留後,張公素率州兵入幽州奔喪。由於盧龍軍士素來尊敬張公素,張簡會害怕他攻打自己,逃到長安。唐懿宗就任張公素爲留後,隨後又任他爲節度使。

鹹通十四年(873年),唐僖宗繼位,爲了安撫張公素,加封張公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張公素任盧龍節度使後殘暴而粗魯,常以眼白示人,故被稱作“白眼相公”。乾符二年(875年),李茂勳計劃反叛,勳襲殺深受信服的納降軍使陳貢言,奪其軍權,進軍幽州,自稱是陳貢言的先鋒部隊。張公素迎戰,兵敗逃到長安。當李茂勳進入幽州,人們才知道這不是陳貢言,但也只能支持李茂勳了。李茂勳繼任後不到一年,便死,傳位於其子李可舉,這是後話,暫時不表。

李燁沒有想到,看似簡單的事情背後會如此的複雜,兵強逐將、將強逐帥,驕兵悍將窺一斑可見全貌。“盧龍藩鎮現在是否安定,可有混亂的跡象”,李燁想知道現在盧龍藩鎮亂沒有亂起來,自己有沒有機會撈一些好處。

阿布思望搖搖頭道:“現在幽州城內沒有****的跡象,這種事情已經發生許多回了,百姓都已經習以爲常,某以爲可以靜觀其變”。

有機會要上,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思望,派人去營州,找營州戍將高順勵之子高思繼,看看營州有什麼動靜,順便打探一下營州周邊的情況”,李燁準備從營州下手,遼東半島遲早都會與營州發生衝突,不如先下手爲強。

“是,某馬上去辦”,阿布思望以爲李燁要對營州動手了,興奮的接下任務。

現在遼東半島的局勢還沒有透明,李燁不可能這時候對營州動手,況且遼東半島和營州之間還夾著一個奚人部落,阿布思利已經帶人重新潛回建安州、安市州,打探李燕的消息。

阿布思望走後,李燁派人請敬翔、張天成過府一敘,現在敬翔已經接任蓬萊縣縣令,剛上任便忙的焦頭爛額,李燁請敬翔、張天成來府衙用晚膳,順便了解一下情況。

第711章 開發夷洲(一)第290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一)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738章 金融打擊第801章 利益動人心第451章 體察民情(一)第964章 朋友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687章 渤海國使者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829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一)第628章 希望之城(五)第861章 出逃(一)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955章 向左走、向右走第200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三)第583章 龐勳餘孽(三)第749章 念奴嬌第741章 後路第468章 遠赴江南(二)第252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五)第255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八)第483章 蘇州陷落(一)第516章 新娘不是自己第859章 親迎(二)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190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六)第219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三)第735章 教育助學基金第830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二)第292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三)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948章 招攬天下能士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49章 夜宿李府第353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五)第457章 體察民情(七)第734章 平妃琦夢(二)第359章 新城五年規劃(四)第676章 秘密實驗基地(一)第745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四)第429章 一致對外(一)第679章 痘瘡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421章 烽煙四起(四)第257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十)第876章 造船廠第320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一)第492章 紅顏禍水(三)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559章 新城上元燈節(四)第324章 李燕失蹤之謎(二)第113章 回家(三)第808章 拖死你(二)第668章 家族銀行第108章 徐州買糧(四)第793章 萊州叛亂第865章 雪崩第821章 作死的選擇(一)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第411章 程府嫁女(三)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379章 整頓登州水師(二)第313章 商州平民亂(六)第667章 福禍相依第711章 開發夷洲(一)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51章 開店謀劃第230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六)第424章 重拳出擊(三)第738章 金融打擊第538章 白崖城(四)第309章 商州平民亂(二)第752章 跨海東渡(二)第236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五)第70章 除夕夜第193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九)第459章 暗殺(三)第587章 沂水河畔(四)第627章 希望之城(四)第83章 博傻理論第714章 上京龍泉府第17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99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七)第13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32章 無間道(二)第583章 龐勳餘孽(三)第747章 利益動人心第495章 奚人嫁女(一)第442章 大興冤獄(五)第13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71章 新年禮物第222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六第130章 猛龍過海(六)第307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三)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
第711章 開發夷洲(一)第290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一)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738章 金融打擊第801章 利益動人心第451章 體察民情(一)第964章 朋友第805章 東線作戰(三)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687章 渤海國使者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829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一)第628章 希望之城(五)第861章 出逃(一)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955章 向左走、向右走第200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三)第583章 龐勳餘孽(三)第749章 念奴嬌第741章 後路第468章 遠赴江南(二)第252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五)第255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八)第483章 蘇州陷落(一)第516章 新娘不是自己第859章 親迎(二)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190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六)第219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三)第735章 教育助學基金第830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二)第292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三)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948章 招攬天下能士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49章 夜宿李府第353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五)第457章 體察民情(七)第734章 平妃琦夢(二)第359章 新城五年規劃(四)第676章 秘密實驗基地(一)第745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四)第429章 一致對外(一)第679章 痘瘡第479章 陽澄湖之役(二)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421章 烽煙四起(四)第257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十)第876章 造船廠第320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一)第492章 紅顏禍水(三)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559章 新城上元燈節(四)第324章 李燕失蹤之謎(二)第113章 回家(三)第808章 拖死你(二)第668章 家族銀行第108章 徐州買糧(四)第793章 萊州叛亂第865章 雪崩第821章 作死的選擇(一)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第411章 程府嫁女(三)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379章 整頓登州水師(二)第313章 商州平民亂(六)第667章 福禍相依第711章 開發夷洲(一)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51章 開店謀劃第230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六)第424章 重拳出擊(三)第738章 金融打擊第538章 白崖城(四)第309章 商州平民亂(二)第752章 跨海東渡(二)第236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五)第70章 除夕夜第193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九)第459章 暗殺(三)第587章 沂水河畔(四)第627章 希望之城(四)第83章 博傻理論第714章 上京龍泉府第17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99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七)第13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32章 無間道(二)第583章 龐勳餘孽(三)第747章 利益動人心第495章 奚人嫁女(一)第442章 大興冤獄(五)第13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71章 新年禮物第222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六第130章 猛龍過海(六)第307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三)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城固县| 邯郸县| 日照市| 镇江市| 嘉义市| 黔江区| 偃师市| 灌云县| 民和| 锦屏县| 莱州市| 漠河县| 辽阳县| 武清区| 益阳市| 南涧| 海南省| 阿图什市| 若羌县| 阜南县| 肥乡县| 通化县| 黔江区| 柳江县| 麦盖提县| 南陵县| 陆河县| 榕江县| 云阳县| 凤庆县| 青河县| 彩票| 墨竹工卡县| 安顺市| 色达县| 临澧县| 无棣县| 开化县| 板桥市|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