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01章 利益動人心

崔敬全一上任就被黃巢起義軍和席厚家亂匪搞的焦頭爛額,那裡有時間查看這些歷年的數據,聽到閆素民如數家珍的一一倒出,還真讓崔敬全大吃一驚。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些一年在田裡辛勤耕種的百姓,到頭來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他們能不造反嗎?沂州的百姓爲什麼會擁護席厚家,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是抄家滅族的事情嗎?因爲他們活不下去只能去造反。你再看看萊州、登州有人造反嗎?這次如果不是宋威在萊州、登州收繳三年的勞役錢,萊州、登州的百姓能反嗎,是誰真正的把百姓當人看,崔刺史以爲沂州沒有了席厚家,沂州收繳的糧食就會多起來,嘿嘿,不要自欺欺人了,醒醒吧”

閆素民的話敲打著崔敬全的心,這些崔敬全不是不懂,而是不願意面對也不能面對,崔敬全也不可能管理沂州,還不是通過各級的官吏來統治沂州的百姓,而那些官吏就像一匹匹餓狼似的,眼裡全是黃澄澄的銅錢。

崔敬全要管理沂州,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手下的官吏不要壓榨的過分就行了。崔敬全也羨慕萊州和登州的管理方式,可是崔敬全卻做不到,不過閆素民的話讓崔敬全開啓了另一扇窗戶:“閆轉運使,你的意思是說沂州也可以變成萊州、登州這樣”。

閆素民笑答道:“閔子騫爲費宰,問政於孔子”。

孔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猶御馬之有銜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轡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執其轡策而已?!?

子騫曰:“敢問古之爲政?”

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內史爲左右手,以德法爲銜勒,以百官爲轡,以刑罰爲策,以萬民爲馬,故御天下數百年而不失。善御馬者,正銜勒,齊轡策,均馬力,和馬心。故口無聲而馬應轡,策不舉而極千里。善御民者,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齊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順從,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而兆民懷之。夫天地之所德,兆民之所懷,其政美,其民而衆稱之。今人言五帝三王者,其盛無偶,威察若存,其故何也?其法盛,其德厚,故思其德,必稱其人,朝夕祝之。升聞於天,上帝俱歆,用永厥世,而豐其年。

不能御民者,棄其德法,專用刑辟,譬猶御馬,棄其銜勒,而專用棰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無銜勒而用棰策,馬必傷,車必敗。無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國必亡。治國而無德法,****無修;民無修,則迷惑失道。如此,上帝必以其爲亂天道也。茍亂天道,則刑罰暴,上下相諛,莫知念忠,俱無道故也。今人言惡者,必比之於桀紂,其故何也?其法不聽,其德不厚。故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朝夕祝之。升聞於天,上帝不蠲,降之以禍罰,災害並生,用殄厥世。故曰德法者御民之本”。

古代的天子把內史作爲幫助自己執政的左右手,把德政和法制當做馬的勒口,把百官當做繮繩,把刑罰當做馬鞭,把萬民當做馬,所以統治天下數百年而沒有失誤。善於駕馭馬,就要安正馬勒口,備齊繮繩馬鞭,均衡使用馬力,讓馬齊心合力。這樣不用吆喝馬就應和繮繩的鬆緊前進,不用揚鞭就可以跑千里之路。

善於統治民衆,就得統一道德和法制,端正百官,均衡地使用民力,使民心安定和諧。所以法令不用重複申告民衆就會服從,刑罰不用再次施行天下就會得到治理。因此天地也認爲他有德,萬民也樂於服從。天地之所以認爲他有德,萬民之所以樂於服從,因爲各種政令美好,民衆就會交口稱讚。現在人說起五帝、三王,他們的盛德無人能比,他們的威嚴和明察好像至今還存在,這是什麼緣故呢?他們的法制完備,他們的德政深厚,所以一想起他們的德政,必然會稱讚他們個人,朝夕爲他們祝禱。上天聽到了這些聲音,天帝知道了都很高興,因此讓他們國運長久而年成豐收。

不善於治理民衆的人,他們丟棄了德政和法制,專用刑罰,這就好比駕馭馬,丟棄了勒口和繮繩,而專用棍棒和馬鞭,事情做不好是必然的。駕馭馬沒有勒口和繮繩,而用棍棒和馬鞭,馬必然會受傷,車必然會毀壞。沒有德政和法制而用刑罰,民衆必然會流亡,國家必然會滅亡。治理國家而沒有德政和法制,民衆就沒有修養,民衆沒有修養,就會迷惑不走正道。

這樣,天帝必然認爲這是擾亂了天道。如果天道混亂,就會刑罰殘暴,上下相互奉承討好,沒人再考慮忠誠信義,這都是沒有遵循道的緣故?,F在人們說到惡人,必定會把他比作夏桀、商紂,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他們制定的法令不能治理國家,他們的德政不厚。所以民衆厭惡他們的殘暴,沒有不嘆息的,會朝夕詛咒他們。上天聽到了這些聲音,天帝不會免除他們的罪過,降下災禍來懲罰他們,災難禍害一起發生,因此滅絕了他們的朝代。所以說德政和法制是治理民衆的根本方法。

“亞聖孟子曾拜孔子之孫孔伋爲師,請教治理之道。孔伋說:叫他們先得到利益。孟軻不解:賢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談仁義就夠了,何必要說利益呢?孔伋說:仁義就是利益!上不仁,則下無法安分;上不義,則下也爾虞我詐,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用利益安頓人心,以弘揚道德,這纔是利益動人心”

跟百姓講順從、跟官僚士紳講利益都不行,溫飽而知廉恥,百姓連飯都吃不飽,跟他們說什麼禮義廉恥、仁義道德,那全是狗屁,那些官僚士紳更是披著仁義的外皮,幹著毫無廉恥的事情,不拿出利益也是緣木求魚。

閆素民點點頭道:“只要崔刺史願意,萊州、登州就是明天沂州的景象,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崔刺史同意跟張天成合作,支持張天成坐到平盧節度使的位子上一切皆有可能。忘記告訴崔刺史了,密州的狄刺史、萊州的劉刺史、還有登州的王刺史都已經同意支持張天成成爲平盧節度使,這是他們保舉張天成的奏章,崔刺史看看吧”。

密州的狄慶江本來就是跟李燁一個鼻孔出氣,自己被宋威搞到密州,早就對宋威恨之入骨,張天成做平盧節度使,和李燁坐平盧節度使沒有什麼區別,狄慶江當然雙手贊成。

高順勵回到登州,跟王倫宏就不談仁義道德,而是直接赤裸裸的威脅王倫宏,現在瑯琊王家的性命全在張天成的手上,萬一亂匪一個不小心,本來已經衰落的王家更是雪上加霜。留給王倫宏的只有一條路可以走,蕭隨曹規按照李燁在登州、萊州留下的管理辦法做,大家相安無事一團和氣,利益有了、名聲也有了,錢財雖然少了點,但是小命保住了,王家何去何從全在蕭隨曹規王倫宏一念之間。

王倫宏在登州也親眼看見一羣士紳大戶跟著李燁混的風生水起,瑯琊王家的根在土地上,張天成並沒有剝奪王家的土地,只是讓王家跟著李燁的方法去做,建立農莊善待百姓拿出一部分利益分給百姓,百姓耕作的積極性高了,王家的收成並沒有減少。

一邊是家族的沒落,一邊是利益的誘惑,雖然王家會因爲支持張天成失去很多,但是得到的利益同樣不少,兩害相權取其輕,王倫宏妥協了,願意支持張天成成爲平盧節度使。

有了王倫宏和崔敬全,以及背後的勢力支持,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齊昌棟跑到掖縣的大牢中把劉民順接出來,開門見山的告訴劉民順,現在宋威已經倒了,李燁願意娶劉娥爲妃,讓劉民順自己考慮一下以後的出路吧。

齊昌棟並不知道劉娥和李燁的事情,但是劉民順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宋威的兒子,劉民順想圖的還不是抱緊宋威的大腿,所以齊昌棟給劉民順送來了更大的一條腿:李燁。把劉娥嫁給李燁,不僅保住了劉民順的地位,而且可以讓劉民順得到更大的利益,這不正是劉民順想要的嗎?至於什麼一女嫁二夫,宋威已經倒了,樹倒猢猻散,雖然名聲有點不好聽,當初劉民順答應與宋威的婚事,名聲就好聽了。在赤裸裸的利益交換面前,劉民順妥協了,答應支持張天成爲平盧節度使。

至於平盧軍監軍楊守光,張天成對這個閹患採取了拉攏腐蝕的辦法,直接送給楊守光五萬緡,條件只有一個支持自己成爲平盧節度使。這些唐朝各地的監軍,一般只要兩樣東西,一樣是錢、另一樣是名,張天成給了楊守光錢,接著表示平盧藩鎮的****馬上就會平息下來,收編各地的亂匪功勞可以記在楊守光的名下,名與錢都有了,楊守光自然也坐上了張天成這條大船。

第67章 公主入府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443章 大興冤獄(六)第106章 徐州買糧(二)第296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三)第889章 雙喜臨門第163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483章 蘇州陷落(一)第216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十)第44章 崑崙奴第546章 出兵沂州(二)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159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692章 敬翔棄官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634章 誅心(一)第166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723章 高瑩的嫁妝第64章 李燁的課堂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611章 譁變(四)第608章 譁變(一)第78章 名將之後第8章 忽悠人的扳指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191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七)第522章 迎娶奚女(六)第465章 登州兵變(四)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538章 白崖城(四)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第516章 新娘不是自己第732章 水很深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394章 都裡鎮之戰(一)第794章 攻打新城(一)第725章 軍火販子第575章 坑(一)第490章 蘇州陷落(八)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576章 坑(二)第17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83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57章 金蟬脫殼(三)第373章 挫折和支持(二)第456章 體察民情(六)第120章 即墨新城規劃(二)第522章 迎娶奚女(六)第225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161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696章 鴻門宴(三)第565章 天機(二)第373章 挫折和支持(二)第717章 試探第515章 出使倭國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41章 最後的末日(二)第837章 壯士斷腕第743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二)第226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453章 體察民情(三)第555章 解惑第712章 開發夷洲(二)第383章 卑沙城之戰(一)第21章 占城稻的故事第465章 登州兵變(四)第621章 商君長不見了第569章 天機(六)第8章 忽悠人的扳指第489章 蘇州陷落(七)第822章 作死的選擇(二)第481章 陽澄湖之役(四)第860章 親迎(三)第137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28章 猛龍過海(四)第215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九)第853章 趁火打劫(一)第638章 隱患第768章 跳樓大甩賣(三)第849章 黑水靺鞨第463章 登州兵變(二)第887章 契丹來襲第323章 李燕失蹤之謎(一)第17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68章 黃金白銀的價值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397章 整頓登州(一)第669章 路家姐妹第962章 飛龍騎兵(二)第203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六)第757章 颱風(五)第896章 募兵制的困擾(一)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
第67章 公主入府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443章 大興冤獄(六)第106章 徐州買糧(二)第296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三)第889章 雙喜臨門第163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483章 蘇州陷落(一)第216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十)第44章 崑崙奴第546章 出兵沂州(二)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159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692章 敬翔棄官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634章 誅心(一)第166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723章 高瑩的嫁妝第64章 李燁的課堂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611章 譁變(四)第608章 譁變(一)第78章 名將之後第8章 忽悠人的扳指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191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七)第522章 迎娶奚女(六)第465章 登州兵變(四)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538章 白崖城(四)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第516章 新娘不是自己第732章 水很深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394章 都裡鎮之戰(一)第794章 攻打新城(一)第725章 軍火販子第575章 坑(一)第490章 蘇州陷落(八)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121章 李燁訂婚第576章 坑(二)第17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83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57章 金蟬脫殼(三)第373章 挫折和支持(二)第456章 體察民情(六)第120章 即墨新城規劃(二)第522章 迎娶奚女(六)第225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161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696章 鴻門宴(三)第565章 天機(二)第373章 挫折和支持(二)第717章 試探第515章 出使倭國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41章 最後的末日(二)第837章 壯士斷腕第743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二)第226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453章 體察民情(三)第555章 解惑第712章 開發夷洲(二)第383章 卑沙城之戰(一)第21章 占城稻的故事第465章 登州兵變(四)第621章 商君長不見了第569章 天機(六)第8章 忽悠人的扳指第489章 蘇州陷落(七)第822章 作死的選擇(二)第481章 陽澄湖之役(四)第860章 親迎(三)第137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28章 猛龍過海(四)第215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九)第853章 趁火打劫(一)第638章 隱患第768章 跳樓大甩賣(三)第849章 黑水靺鞨第463章 登州兵變(二)第887章 契丹來襲第323章 李燕失蹤之謎(一)第17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68章 黃金白銀的價值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397章 整頓登州(一)第669章 路家姐妹第962章 飛龍騎兵(二)第203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六)第757章 颱風(五)第896章 募兵制的困擾(一)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龙游县| 九台市| 宜昌市| 中山市| 冕宁县| 崇州市| 镇坪县| 黄平县| 广宁县| 蒙城县| 峨边| 万源市| 尤溪县| 贵南县| 虞城县| 吉林市| 安多县| 化州市| 柳林县| 通渭县| 徐州市| 杭锦后旗| 班玛县| 温宿县| 牡丹江市| 宾川县| 广平县| 揭阳市| 茂名市| 阿合奇县| 靖安县| 大英县| 香格里拉县| 黔东| 四子王旗| 青岛市| 酒泉市| 关岭| 洛隆县|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