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5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九)

小蘭進書房整理文件,重新謄寫了一遍新城機構成立條例,不一會便拿出來給衆人簽字,不會簽字的印上了自己的手印。第一份新城管理條例,歷史上稱爲新城宣言,便在不經意中誕生了,衆人爲新城歷史性的一刻,舉起了手中的酒杯,慶祝新城新的一天的開始。

衆人一飲而盡,放下酒杯坐在餐廳的長條飯桌四周,王仁伯、張天成、丁強、崔信仁、朱飛澤、穆俊豪、劉保泰、王海、包功發和匡巖政坐在長條桌的兩邊,李燁與小蘭面對面分別坐在長條桌的兩頭,大家都不知道接下來李燁有什麼事情要說。

“今天,除了與大家討論新城臨時機構的問題,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與大家商量,這也是爲什麼某請大家吃飯的原因,大家開始吧,我們邊吃邊談,話題就與吃飯有關”,李燁笑笑,夾起面前的一盆涼菜道:“這是黃瓜伴海蜇絲,味道不錯,大家嚐嚐”。

黃瓜伴海蜇絲吃在嘴裡,清涼爽口、嚼勁十足,是夏日裡一道日常的美食,但是唐代還沒有這樣的做法。“劉翁在長安的時候,可曾見過這道菜”,劉保泰身在京畿地區,對京城的飲食有一定的瞭解,所以,李燁纔有此問。

劉保泰搖搖頭,“京城黃瓜倒是有的,但是這海蜇絲從來沒有見到,沒有想到這兩樣食材,伴在一起,竟然有如此的美味,難得啊”。

李燁在長安也吃過不少的酒樓,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搭配,所以才問劉保泰是否見過。“京城之中所以沒有見過海蜇絲,都是因爲長途運輸不便,從新城到京城有幾千裡,什麼鮮活的東西運到京城早已經發黴變質,不能食用了,好在我們新城有大量的食鹽,醃製後的海蜇絲運到京城根本不是問題”,商品通過物流的運輸,才能體現出價值,不然什麼特產都不會值錢。

李燁講的這些道理,衆人都明白,以前都是因爲運輸的問題,產品一直銷售不出去,無法提升產品的價值。“新城不光是海蜇絲一種,海蔘、鮑魚、海魚、蝦、蟹等等,都是因爲運輸的問題,無法銷售到很遠的地方,怎麼辦呢?都用鹽來醃製當然不行,那怎麼辦,大家先嚐嘗這魚片”,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只是以前古人因爲各種原因沒有考慮罷了。

衆人紛紛的撿起一片魚片,薄薄的魚片放在嘴裡,沒有了魚肉的爽滑,多了一份嚼勁和回味。“大家是不是感覺魚肉這麼烤制起來,味道也相當的不錯,而且還可以進行長途,作爲一道點心、小吃食品,能夠讓大家接受,大家認爲某說的話對不對”,烤魚片在現代已經相當的普及,沒有誰會認爲這是一道奢侈品。

“不錯,這樣一來,新城大量的海魚就有了新的銷路了,以後,大家不用捕撈很多魚銷售不出去發愁了”,這點身爲管理農業的王仁伯深有體會。

“給大家介紹這兩道菜,某的想法是在新城建立一家大型的海產品加工基地,把新城的海產品都加工成可以運輸的產品,銷售到很遠的地方,這樣一來可以解決新城的就業問題,二來可以提高新城的稅收,兩全其美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李燁早就想進行海產品的加工了,只是一直沒有時間罷了。

“李典軍,嶗山上的山珍是不是也能這樣加工,新城裡可有不少這樣的產品”,崔信仁敏銳的感覺到了商機。

“崔翁,想的很好,不光是山珍,水果也可以這樣加工,只要是想到的產品都可以這樣加工”,加工山珍和水果方法很多,現在只是存在技術上的問題。“新城土地面積有限,今年河南道可能又是一場旱災,難民的人數還會增加,如何解決糧食問題,就是臨時機構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某已經派人去兩浙地區採買糧食了,新城內部除了節約糧食和多開墾一些土地外,只剩下新城四周廣袤的海洋了,所以發展海洋捕撈業是新城以後的工作重點,希望大家能鼓勵周圍的人,帶頭出海謀生”,沒辦法,只要老百姓有一塊地可以種,死活都不願意下海討生活,這讓李燁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從身邊的人開始勸說。

衆人聽完李燁的話,都低頭默不作聲,要知道古代百姓只要不是窮死,就會故土難離。唐代造船技術並不發達,船隻在近海沿岸捕撈還沒有什麼大的風險,但是一旦遠離了陸地,在沒有天氣預報、全球定位系統的幫助下,風險不是說說玩的。“某知道大家對海洋都有畏懼心理,所以某準備自己出資建立一所海洋學校,同時在海邊建立一個海洋公園,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人們瞭解大海、熟悉大海,最後去征服大海”,觀念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打破的,李燁也沒有想一下子轉變他們的觀念,只能利用自己手上的資源慢慢影響周圍的人。

“李典軍,這學校的工程是不是讓我們建築一公司來建設,某保證按時按量按成”,包功發的反應的確很快,敏銳的抓住了李燁話中的商機。

李燁心裡挺佩服包功發,粗中帶細、做事情一絲不茍,“包翁莫急,這件事情等明天再談,海洋學校可不光是一所學校這麼簡單,它將是新城第一座綜合性的設施,包括很多的建築,所以,某準備請包翁和宇文明一起來商討這件事情,有你們兩家建築公司分別招標建設”。李燁心裡的海洋學校應該是海洋綜合研究學院,不僅包括學校,還有研究所、遊樂場和培訓基地等配套設施,工程量之大,一兩年內估計無法完成。

包功發一聽就泄氣了,耷拉著腦袋左右看了看,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呵呵直笑。

“話題扯遠了,大家吃菜,來嚐嚐這烤鴨和雞湯的味道”,李燁趕緊把話題轉到正題上。李燁伸手從桌子上拿起一塊麪皮,夾起一塊鴨肉,放上一些蔥絲、薑絲,沾上一點醬,放在口中,慢慢的品味,最後,李燁喝了一碗雞湯停了下來。衆人都學著李燁的樣子,品嚐起來烤鴨的味道,“不錯、不錯”;“真好吃……”。

“大家都應該知道,某準備在新城建立一座家禽養殖基地,不知道的是某還要建立一座大型家畜養殖基地,不僅要養殖雞、鴨,還要養殖豬、羊、牛。有人說現在新城的糧食都不夠吃,搞什麼養殖基地,這是不務正業、譁衆取寵,別人聽聽也就算了,但是某想說的是,養殖基地不僅要搞,還要搞大”,李燁聽到有些人說自己這是在浪費糧食,認爲在新城沒有必要搞什麼養殖基地,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某也知道現在新城糧食不是很充裕,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養殖基地裡飼養的家禽佔用了多少糧食,這點王翁在臨河村是親眼見到的。別的某就不多解釋了,養殖基地用的飼料大部分都是魚蝦和其他海產品的廢棄物,產生的效益不僅可以提高改善新城百姓的伙食,而且可以增加新城的稅收,同時這些家禽全身都是寶貝,某給大家看一樣東西”,說著李燁讓人從書房裡拿出來兩小袋東西給大家看。

“這是棉花,大家都認識,新城現在種植了大量的棉花,棉花雖然不能吃,但是可以做衣服取暖。這個大家可能就不陌生了”,李燁從另外一個小袋子裡抓出一把像雪一樣的東西,說道:“這是鴨絨,是鴨毛做成的,不僅比棉花輕柔,而且更加的保暖舒服。其他的家禽有什麼作用,某就不多講了,大家心裡都清楚,希望大家考慮一下一畝地生產的糧食和一畝地飼養的家禽,兩者的價值誰高誰低,大家以後不光是吃糧食,還要吃菜、吃肉,新城的生活會一天比一天好”,李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讓大家信服,就像李燁往稻田裡放麥飯石一樣,不到最後,誰都不會相信李燁的話是真實可信的。

李燁知道自己在新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但是這並不表示,新城百姓就完全信服李燁說的每一句話,李燁做的很多事情讓新城百姓無法理解,李燁堅信自己做的沒有錯,時間會證明一切。

“我們支持你”;“李典軍,我們能夠理解你的一番苦心”;“是啊,那些都是無知的百姓亂說,李典軍莫要往心裡去”……,衆人都發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見,對於李燁是百分之百的支持和理解。

“新城百姓誤會李燁,某不怕,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困難總會解決的,方法總比困難多”,李燁停頓了一下,眼睛慢慢的從衆人的臉上劃過,繼續道:“新城不僅以農業爲主,而且要發展畜牧業、養殖業。同時也要大力推動商業,促進產品的流通,最後加工業也要跟上去,這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某相信大家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難”。

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862章 出逃(二)第892章 整肅商會第845章 趕盡殺絕(一)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203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六)第599章 水淹太平鎮(二)第175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196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三)第343章 新城見聞(五)第501章 步兵與騎兵(二)第751章 跨海東渡(一)第114章 秦山島殲敵(一)第190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六)第88章 元宵佳節(一)第26章 大唐第一所小學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703章 陰雲密佈(一)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303章 醜才羅隱進李府(一)第354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六)第196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三)第838章 錯失戰機第269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一)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擾(二)第656章 三戰大行城(二)第743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二)第654章 不要白不要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210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四)第303章 醜才羅隱進李府(一)第757章 颱風(五)第39章 小兒坊小兒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453章 體察民情(三)第14章 山中難民第351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三)第765章 貿易憑證(二)第624章 希望之城(一)第744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三)第23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七)第264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二)第891章 商會第585章 沂水河畔(二)第375章 執掌登州(二)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714章 上京龍泉府第319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四)第528章 楊柳細腰第287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二)第197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四)第234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一)第559章 新城上元燈節(四)第168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378章 整頓登州水師(一)第893章 整肅官場第127章 猛龍過海(三)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373章 挫折和支持(二)第276章 大行城之戰的影響(一)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第194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一)第167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164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730章 演示第291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二)第705章 陰雲密佈(三)第820章 兩難境地第877章 雖遠必誅第739章 寅吃卯糧唐末氣候第706章 陰雲密佈(四)第319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四)第5章 末世來臨第413章 程府嫁女(五)第670章 齊海取經(二)第658章 三戰大行城(四)第18章 救治災民(一)第252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五)第330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二)第961章 飛龍騎兵(一)第757章 颱風(五)第158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722章 高家嫁女第510章 想自殺很難第184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388章 深入虎穴(二)第444章 大興冤獄(七)第725章 軍火販子第751章 跨海東渡(一)第718章 偷樑換柱(一)第750章 宋威慾望第894章 融合政策第619章 挖坑(一)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857章 金蟬脫殼(三)第868章 佐渡島
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862章 出逃(二)第892章 整肅商會第845章 趕盡殺絕(一)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203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六)第599章 水淹太平鎮(二)第175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196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三)第343章 新城見聞(五)第501章 步兵與騎兵(二)第751章 跨海東渡(一)第114章 秦山島殲敵(一)第190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六)第88章 元宵佳節(一)第26章 大唐第一所小學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703章 陰雲密佈(一)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303章 醜才羅隱進李府(一)第354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六)第196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三)第838章 錯失戰機第269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一)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擾(二)第656章 三戰大行城(二)第743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二)第654章 不要白不要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210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四)第303章 醜才羅隱進李府(一)第757章 颱風(五)第39章 小兒坊小兒第117章 秦山島殲敵(四)第453章 體察民情(三)第14章 山中難民第351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三)第765章 貿易憑證(二)第624章 希望之城(一)第744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三)第23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七)第264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二)第891章 商會第585章 沂水河畔(二)第375章 執掌登州(二)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714章 上京龍泉府第319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四)第528章 楊柳細腰第287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二)第197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四)第234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一)第559章 新城上元燈節(四)第168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378章 整頓登州水師(一)第893章 整肅官場第127章 猛龍過海(三)第242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四)第373章 挫折和支持(二)第276章 大行城之戰的影響(一)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第194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一)第167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164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730章 演示第291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二)第705章 陰雲密佈(三)第820章 兩難境地第877章 雖遠必誅第739章 寅吃卯糧唐末氣候第706章 陰雲密佈(四)第319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四)第5章 末世來臨第413章 程府嫁女(五)第670章 齊海取經(二)第658章 三戰大行城(四)第18章 救治災民(一)第252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五)第330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二)第961章 飛龍騎兵(一)第757章 颱風(五)第158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722章 高家嫁女第510章 想自殺很難第184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388章 深入虎穴(二)第444章 大興冤獄(七)第725章 軍火販子第751章 跨海東渡(一)第718章 偷樑換柱(一)第750章 宋威慾望第894章 融合政策第619章 挖坑(一)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857章 金蟬脫殼(三)第868章 佐渡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东平县| 富宁县| 来安县| 渑池县| 星座| 蒲江县| 临沭县| 舒兰市| 吴旗县| 蓬溪县| 乳山市| 青河县| 黔江区| 徐闻县| 汾阳市| 习水县| 成安县| 泗阳县| 望城县| 宝鸡市| 安福县| 吉木乃县| 赣州市| 望谟县| 寻甸| 大庆市| 陆良县| 墨玉县| 探索| 昭通市| 晋中市| 阜宁县| 丰镇市| 手机| 义马市| 灌云县| 清苑县| 武清区| 侯马市|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