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

“某叫譚茂良,今年二十有一,原住在徐州蕭縣,因爲饑荒隨母親和妹妹來到新城,去年參加巡警的招聘,現在負責浮山一帶的巡邏工作”

“你可知道某是何人”

譚茂良搖搖頭道:“不知道”。

李燁呵呵一笑,對於譚茂良的回答很滿意,便道:“某就是李燁”。李燁繼續上下打量著譚茂良,上寬下窄,雙目炯炯有神,站立挺拔有力,不卑不亢:“某看你的身體素質不錯,爲什麼不參軍呢,其中可是有什麼原因”。

譚茂良沒有想到面前的年輕人就是李燁,在新城李燁就是無冕之王,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與李燁會站的如此之近說話。眉清目秀,說話和藹可親,好像是在與自己拉家常一樣,沒有半點拘束。

不知道李燁的時候,譚茂良還能鎮靜自若,當知道面前的人就是李燁的時候,譚茂良心怦怦直跳。李燁就是救自己一家三口的恩人,三十畝水田、一套房子,現在的生活在幾年前根本沒有辦法想,這些都是李燁給的,沒有李燁,自己一家三口也許就餓死了。想到這裡,譚茂良忘記了手上、身上的東西,撲通給李燁跪下了,“砰、砰、砰”三個響頭。

李燁也被譚茂良的舉動嚇了一跳,趕緊攙扶道:“你這是做什麼,有什麼話慢慢說”。李燁的勁可開三石硬弓,可是硬是沒有把譚茂良從地上扶起來,可見譚茂良的勁並不比李燁小。

譚茂良依然跪在地上道:“家母說過,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見到李刺史,一定要帶家母給李刺史磕三個頭。李刺史是我們全家的恩人,大恩大德無以爲報,只能給李刺史磕頭了”。

李燁沒有理由阻止別人對自己的報恩,像譚茂良這樣的情況,新城到處都是,李燁唯恐躲避不及,所以才深入簡出,就是擔心他們看見自己磕頭謝恩。這時李燁才把譚茂良從地上扶了起來:“有什麼話起來再說,在新城裡沒有跪拜這一說”。

這個時代很少用跪拜的,在朝廷上除非是遇上了重大慶典,或者犯下了重大過錯,在民間只有在祭祖的時候,才跪拜祖先,還有就是遇見了恩人一些特殊的情況。不像到了千年之後,滿嘴滿地都是奴才,見人就是磕頭,好像不磕頭就不能說話似的,鬧得滿世界都知道中國人膝蓋軟,還非要外國人跟自己一樣去磕頭,太賤了。

李燁不喜歡跪拜,居高臨下看著別人匍匐在自己的腳下,那種感覺是爽。可又能怎麼樣呢?別人在心裡尊重你,不是表現的跪拜上,爬在地上心裡卻詛咒你祖宗八代,這樣有意思嗎?不過是自己意淫罷了。

到現在爲止,李燁已經把情況基本上搞清楚了,小蠻把譚茂良當作自己家中的奴僕使喚,譚茂良因爲知道小蠻是李燁的客人,纔跟著小蠻付錢,把小蠻安全的送回家。看著小蠻興高采烈的樣子,李燁無語了,誰讓小蠻扛著自己的大旗到處招搖撞騙呢?

譚茂良從地上站起來施禮道:“回李刺史,因爲家中只有某一個勞動力,母親身體不好,妹妹今年剛嫁人,某不放心母親一個人在家中,所以便未報名參軍”。譚茂良不能說母親捨不得自己離開,只能說自己不放心母親獨自在家中了。

新城已經實行民兵制度,十六歲到四十歲的健康男子每年都要參加一個月的軍事訓練,因爲暫時不可能實行義務兵制度,所以李燁在新城招募軍隊的待遇相當優厚,而且退伍後可以安排工作或領到一筆相當豐厚的退伍金,很少人不會爲此動心。

李燁當然不會全信譚茂良的話,但是已經明白了譚茂良爲什麼不參軍,而是報名參加了巡警,看來阻力還在譚茂良的母親身上。李燁只好問道:“新城不是參加農業合作社了嗎?你們家參加了沒有”。

農業合作社可不是什麼大鍋飯,李燁不會冒什麼傻氣,指望每一個都能像照顧自家田地一樣照顧別人的田地,更不會認爲把農田集中在一起,馬上就能奔小康了,除非李燁的腦袋被門夾扁了。農業合作社其實就是農場,土地依然歸個人所有,只是把三十年的使用權暫時交給農業合作社管理,自己可以在農業合作社中工作,領取一份額外的工資,也可以出外打工,每年定期從農業合作社中領取一份紅利,徹底的把農民從田地中解放出來。

這個時代土地上捆綁了大量的農民,田園生活固然舒心愜意,但是同時抵禦風險的能力也很低,總不能指望一百年都風調雨順吧。一家一戶的生產,不可能會考慮水利、勞動效率等問題,家家戶戶小農業的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註定只能靠天吃飯,缺少了奮鬥和拼搏的精神,永遠固化了民族的上進心。

新城的農業合作社開辦的最早,第一家就是李燁發起負責的,現在在新城就有了上萬畝的土地,可是合作社的農民(應該說是工人了)只有上百人,只有在農忙的時候,才臨時招募一些短工幫忙,出租農田的農民和李燁都從中獲利。現在在新城的農業合作社已經達到了十多家,擴展到整個萊州和登州、遼東半島範圍,經營的農田也達到了上百萬畝,每年糧食收成有三百萬石,成爲李燁移民工作最有利的支持。

農業合作社雖然搞的如火如荼,但是一些保守的農民並不願意參加,死守家中的一畝三分,好像加入農業合作社自己的收成就減少似的,不過李燁並沒有強求他們一定跟著自己做,一些千年遺留下來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相信通過十年、二十年的潛移默化的改變,讓華夏大地上的百姓徹底擺脫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現狀。

譚茂良的回答並沒有讓李燁感到吃驚,譚茂良不好意思道:“家母不想參加農業合作社,希望某能守住這份產業,給子孫後代留下一點”。

“你是怎麼想的”

年輕人總要有些衝勁,暮氣沉沉的永遠不會有什麼出息,李燁想聽聽譚茂良自己的想法:“某想聽聽你自己的想法,不要有什麼顧及,難道你想一輩子守著這幾畝田地不成”。

譚茂良十分羨慕身邊人穿軍裝的樣子,不然也不會報名參加什麼巡警了,便說道:“某想報名參軍,可是家母不同意,李刺史說過男兒當自強,不可能永遠躲在父輩的蔭護之下”。

“說的好”

李燁還沒有譚茂良高,拍了拍譚茂良的肩膀,樣子有些滑稽,但是譚茂良激動的雙腿有些顫抖起來,就聽見李燁道:“如果你願意,就到某的身邊做一個小兵吧,回去跟母親說說,男兒志在四方,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相信你母親一定會同意你的”。

譚茂良沒有想到自己能在李燁身邊做一個小兵,那可是值得在別人面前炫耀的資本,便挺直腰板道:“多謝李刺史,某這就回去跟阿孃說”。

譚茂良向李燁行了一個軍禮,高興的轉身就跑,李燁急忙說道:“記得把巡警的工作和家中的事情交代清楚,兩日後來找某”。

“知道了”

“你的錢,你還沒有拿錢呢”

小蠻見譚茂良已經走出了房間,纔想起自己還欠譚茂良的錢,拿著要來的錢去追譚茂良,那裡還能找得到譚茂良。

子夜的煙火表演開始,從設在浮山半山腰上發射平臺上,一串串拖著火星的煙火騰空而起,隨著一聲聲巨響在空中綻放開來,五彩繽紛照亮了整個夜空,映襯著天上地上的點點繁星。紅的嬌豔、綠的欲滴、紫的神秘,像圓盤、像明月、像一朵朵的五顏六色的花朵,像菊花、像牡丹、像雪白無暇的蓮花,在空中相映成輝奼紫嫣紅。

早忘記了冬日寒冷的百姓,歡呼聲、驚叫聲、興奮聲響徹一片,整個新城都沸騰起來,仙女下凡、仙女散花、天降祥瑞,也許這些詞語已經無法形容天空中的景象,這是新城百姓從來沒有見過的場面,天空的煙火如同銀河飛落人間,節日的喜慶不過如此罷。

綠嵐、曼雲和耶律蘭卿在陽臺上尖叫著,跳躍著手舞足蹈,伴隨著一顆顆煙火的升起,伸出玉臂像留住最漂亮的那一朵。

衆人擡頭望著窗外,天上是銀河繁星燦爛,地上是燈火通明,空中是繁花似錦,交織在新城的夜空中,遠遠望去彷彿置身於浩瀚的燈火星辰之中美不勝收。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亂世中一抹燦爛的燈火,照亮了新城,也照亮了整個中原大地。照在李燁的心中,也照在勤勞勇敢的百姓心頭,煙火雖然短暫,但是留在百姓心中的煙火卻是永恆不滅的希望。李燁笑了,笑的很開心,新城的百姓也笑了,笑的是如此的燦爛甜蜜,這不僅是開始,同樣將會永遠的繼續下去。

第86章 黛玉葬花第334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一)第251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四)第46章 買婢女第622章 錢荒(一)第522章 迎娶奚女(六)第66章 美雅居第189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五)第537章 白崖城(三)第593章 沂河大戰伊始(四)第635章 誅心(二)第90章 元宵佳節(三)第500章 步兵與騎兵(一)第671章 跟誰姓不是問題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556章 新城上元燈節(一)第314章 商州平民亂(七)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788章 宋威的剿匪(三)第950章 吉兆之地第23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七)第1章 初入寶地第二章救命恩人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874章 吃我的是要還的第720章 怒而不爭第689章 拉攏第777章 倭商(一)第764章 貿易憑證(一)第290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一)第707章 陰雲密佈(五)第137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53章 擺駕驪山第711章 開發夷洲(一)第108章 徐州買糧(四)第76章 李儇閱兵第714章 上京龍泉府第695章 鴻門宴(二)第737章 新官僚體制(二)第622章 錢荒(一)第617章 沂河大決戰(六)第311章 商州平民亂(四)第482章 陽澄湖之役(五)第380章 長山島海戰(一)第770章 平安時代(二)第729章 投誠(二)第668章 家族銀行第673章 渤海國來人第66章 美雅居第494章 紅顏禍水(六)第631章 拍馬屁第613章 沂河大決戰(二)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657章 三戰大行城(三)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第426章 重拳出擊(五)第626章 希望之城(三)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第476章 馳援蘇州(三)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851章 秘密第572章 真實的謊言(三)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5章 末世來臨第791章 宋威的剿匪(六)第438章 大興冤獄(一)第283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一)第672章 渤海國來信第407章 兒女私情(五)第639章 鋼軌第377章 執掌登州(六)第260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三)第951章 波斯復國(一)第421章 烽煙四起(四)第847章 暗藏危機(一)第349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一)第567章 天機(四)第489章 蘇州陷落(七)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118章 秦山島殲敵(五)第949章 公羊鈞勝第609章 譁變(二)第682章 利弊得失第654章 不要白不要第708章 陰雲密佈(六)第554章 揭穿謊言第606章 順水推舟(四)第349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一)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855章 金蟬脫殼(一)第689章 拉攏第874章 吃我的是要還的第94章 藍田縣之行(二)第336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三)第471章 遠赴江南(六)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798章 錯失良機(二)第841章 最後的末日(二)
第86章 黛玉葬花第334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一)第251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四)第46章 買婢女第622章 錢荒(一)第522章 迎娶奚女(六)第66章 美雅居第189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五)第537章 白崖城(三)第593章 沂河大戰伊始(四)第635章 誅心(二)第90章 元宵佳節(三)第500章 步兵與騎兵(一)第671章 跟誰姓不是問題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556章 新城上元燈節(一)第314章 商州平民亂(七)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788章 宋威的剿匪(三)第950章 吉兆之地第231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七)第1章 初入寶地第二章救命恩人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874章 吃我的是要還的第720章 怒而不爭第689章 拉攏第777章 倭商(一)第764章 貿易憑證(一)第290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一)第707章 陰雲密佈(五)第137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53章 擺駕驪山第711章 開發夷洲(一)第108章 徐州買糧(四)第76章 李儇閱兵第714章 上京龍泉府第695章 鴻門宴(二)第737章 新官僚體制(二)第622章 錢荒(一)第617章 沂河大決戰(六)第311章 商州平民亂(四)第482章 陽澄湖之役(五)第380章 長山島海戰(一)第770章 平安時代(二)第729章 投誠(二)第668章 家族銀行第673章 渤海國來人第66章 美雅居第494章 紅顏禍水(六)第631章 拍馬屁第613章 沂河大決戰(二)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657章 三戰大行城(三)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第426章 重拳出擊(五)第626章 希望之城(三)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第476章 馳援蘇州(三)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851章 秘密第572章 真實的謊言(三)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5章 末世來臨第791章 宋威的剿匪(六)第438章 大興冤獄(一)第283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一)第672章 渤海國來信第407章 兒女私情(五)第639章 鋼軌第377章 執掌登州(六)第260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三)第951章 波斯復國(一)第421章 烽煙四起(四)第847章 暗藏危機(一)第349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一)第567章 天機(四)第489章 蘇州陷落(七)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118章 秦山島殲敵(五)第949章 公羊鈞勝第609章 譁變(二)第682章 利弊得失第654章 不要白不要第708章 陰雲密佈(六)第554章 揭穿謊言第606章 順水推舟(四)第349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一)第176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90章 建功立業第855章 金蟬脫殼(一)第689章 拉攏第874章 吃我的是要還的第94章 藍田縣之行(二)第336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三)第471章 遠赴江南(六)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798章 錯失良機(二)第841章 最後的末日(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灵武市| 沙洋县| 南丹县| 明溪县| 湟源县| 乐安县| 社会| 梁平县| 德惠市| 碌曲县| 监利县| 容城县| 肥东县| 广南县| 迁安市| 南漳县| 汉源县| 三都| 柳河县| 丽江市| 松潘县| 凭祥市| 夏河县| 五河县| 汪清县| 砀山县| 东辽县| 兰坪| 芒康县| 都匀市| 长葛市| 峡江县| 卢湾区| 金山区| 略阳县| 广安市| 巩义市| 肇州县| 加查县|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