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0章 怒而不爭

李燁能明顯感覺到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到自己的身上,這時候李燁想不成爲衆人的焦點才叫怪呢?不過這些人的看法對於李燁來說已經不重要了,現在李燁要表現的姿態就是無所謂、怒而不爭。

是安遠郡王也好、是遼東郡王也罷,就算不封李燁郡王又能怎麼樣,現在不是所有都想看李燁的反應嗎?“對不起,讓所有人失望了”,李燁什麼反應都沒有。

其實大玄錫始終就沒有承諾過給李燁遼東郡王的爵位,是皇太后在朝廷上提出給李燁加封遼東郡王,大玄錫當時既沒有反對、也沒有同意,事情就這樣含含糊糊的過去了。但是渤海國在給大唐的國書中提到給李燁封賞遼東郡王的爵位,所有人這才認爲李燁就是遼東郡王,事實上李燁的確控制著遼東半島,封李燁遼東郡王也沒有什麼問題。

大玄錫想得到遼東半島,但是不希望李燁控制遼東半島,所以纔會只採納皇太后的一半建議,只在試探大唐的反應,根本忘記了李燁纔是遼東半島的實際控制者。

現在的情況讓所有人都在觀望,後黨和高家除了憤怒爲李燁打抱不平外,現在還想不出什麼辦法扭轉目前的局面。竇家一派當然最高興,眼看著馬上就要把李燁踢到西伯利亞去喝西北風,就等著李燁暴跳如雷了。至於一部分的騎牆派也對大玄錫出爾反爾的做法表示不滿,在精神層面上對於李燁懷有莫大的支持和安慰,希望李燁能跳起來爭一下,打破朝堂上死氣沉沉的局面。

主要這件事情大玄錫做的太不厚道,要是消息在朝堂上公佈,進行激烈的討論後決定,不管給李燁什麼郡王爵位都無所謂,這是因爲程序決定了合法性。就好比冤假錯案一樣,一套正規的法律流程下來,就算是錯殺了某些人,別人也只有捏著鼻子認了。像朱元璋一樣,大搞錦衣衛特務機構,就算該殺的人,別人也會因爲厭惡白色恐怖而同情被殺者一樣。

要是大玄錫按照事先在朝堂上認可的說法,給李燁遼東郡王的爵位,衆人也不會說什麼,更不會準備看大玄錫和李燁的笑話,畢竟遼東半島不是渤海國的管轄範圍,是李燁實實在在的控制地區,憑什麼大玄錫一句話就沒有了。

大玄錫的笑話暫時是看不見了,不過李燁的反應所有人都在密切的注視中,當看見李燁一付沒事人的樣子時,所有人除了震驚外只剩下疑惑了,難道李燁不生氣嗎?難道李燁真的不知道安遠郡王和遼東郡王不一樣。

李燁好像沒有察覺衆人詫異的目光,悠閒的坐在高鳴的下首道:“多謝舅姥爺,今天爲本王接風洗塵,本王初次來渤海國,也不知道送些什麼禮物,這裡有一些美酒、絲綢和玉器,希望舅姥爺不要嫌棄”。不管怎麼說,李燁現在與高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彼此之間除了親情外,還有合作關係,李燁上門赴宴怎麼可能空手而來。

高鳴現在的心事根本不在李燁的禮物上,皇太后讓高鳴來探聽李燁的口風,看看李燁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打算:“多謝郡王殿下,開宴、奏樂……”,高家可是豪門大戶,吃一頓飯宴請李燁這樣的貴客,沒有絲竹伴奏、歌舞齊鳴怎麼行。

推杯換盞之間,高鳴慢慢的又將話題引到李燁的身上,高鳴痛心的嘆了一口氣道:“皇上怎麼能出爾反爾呢?這其中必然是有奸佞在皇上面前挑撥是非,才讓皇上誤聽讒言,郡王殿下千萬不要往心裡去”。現在高家也不好把矛頭直接指向大玄錫,只能說大玄錫誤聽了竇家的讒言,受到竇家的挑撥離間,纔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想看看李燁準備怎麼辦。

在皇權之上的封建社會,皇上是不可能犯錯的,犯錯也是受到了下臣的挑撥,一時被奸臣矇蔽,結果就是不管皇上怎麼錯,都是下臣的不對,對付的也是那些在皇帝身邊的小人。

李燁和敬翔已經分析過渤海國目前的處境,自己這次來渤海國不是來製造矛盾的,而是到渤海國轉一圈,混一個法理上統治遼東半島的名義,至於是什麼郡王爵位,李燁還真不用計較。

李燁好像沒有明白高鳴的話:“舅姥爺說笑了,我們做臣子的應該爲皇上分憂解惑,那裡能把怨恨發泄到皇上身上呢?本王還是剛纔哪句話,不管皇上封本王什麼郡王,都是皇上的恩典,本王受寵若驚,對皇上無以回報,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燁感覺自己越來越無恥了,明明心裡很不痛快,恨不得掐死大玄錫,嘴上卻說的冠冕堂皇。

高鳴也不知道李燁說的是真話,還是氣話,反正從李燁的臉上看不出有絲毫的不滿。皇太后和高鳴現在都不希望李燁馬上就暴跳如雷,等到事情慢慢平息後,再想其他的辦法,把李燁的封地轉到遼東半島。

既然李燁都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高鳴實在不好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便轉移話題跟李燁談起風月之事:“郡王殿下,聽說你如今還未娶妻,不知是否已經訂婚”。高鳴和皇太后商量給李燁找一門婚事,雖然皇太后已經瞭解到李燁尚未娶妻,但是還是想親口問問李燁的婚事,要是事情搞差了可就難看了。

見高鳴提及自己的婚事,李燁馬上就把早準備的對策說了出來:“讓舅姥爺費心了,雖然本王尚未娶妻,但是本王在大唐做官之時,大唐皇帝親口許諾將仁壽公主許配與某,本王準備這次從渤海國回去以後,就返回大唐向大唐皇帝求婚”。

李燁之所以沒有忌諱的把李儇準備將仁壽公主許配給自己的事情說出來,就是擔心自己沒有理由離開渤海國,現在李燁好歹也是渤海國的郡王,不可能說走就走,想離開渤海國總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與仁壽公主結婚就是最好的離開渤海國理由。

渤海國的飲食文化跟自身的半漁獵半遊牧半農業有很大的關係,在渤海國上層貴族看來,只有保持了自身的傳統纔是文化的傳承基礎,所以渤海國貴族之間宴請時很少可以見到中原的菜餚和烹飪的手法,大魚大肉整個擺在食案上,一條一尺長的鮭魚通常是宴會的主要菜餚,虎掌、熊掌、鹿脯更是彰顯貴族宴請的檔次。

高鳴一邊詢問李燁的婚事,一邊優雅的夾起一塊魚肉塞進自己的口中,還沒有等到吞嚥下去,聽到李燁說起要迎娶大唐仁壽公主的事情,驚得目瞪口呆,魚肉一半已經進入了食道中,另一半還在口腔裡,一時間被淹住喘不過來氣。

一旁的侍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趕緊幫高鳴捶背扶胸,一塊魚肉差點沒要了高鳴的老命。

大唐公主與周邊少數民族通婚並不少見,貞觀十年,南陽公主下嫁突厥人阿史那社爾;貞觀十三年,弘化公主下嫁吐谷渾可汗諾葛鉢;貞觀十四年,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貞觀十五年,瑯琊公主女段氏嫁吐蕃祿東贊;九江公主下嫁突厥人執失思力;臨洮縣主嫁鐵勒族人契芯何力;定襄縣主嫁突厥阿史那忠;神龍三年以雍王李守禮女爲金城公主下嫁吐蕃贊普;開元五年,以辛景初女爲固安縣主嫁於奚首領饒樂郡王大酺;一般宗室女爲永樂公主下嫁契丹首領李失活;開元十年,以餘姚縣主女慕容氏爲燕郡公主下嫁奚首領李魯蘇;開元十四年,以甥女陳氏爲東華公主下嫁契丹廣化王李召固;以甥女韋氏爲東光公主下嫁奚奉誠王李魯蘇;天寶四載,以外孫女獨孤氏爲靜樂公主下嫁契丹首領李懷節;以外孫女楊氏爲宜芳公主下嫁奚李延寵。

整個大唐時期,外嫁的公主有十幾位,不過大唐的公主可不是高檔的皮包,誰想買就能買到的,看看大唐公主都外嫁給誰,不是一國的國王,至少也是部落的酋長首領,李燁雖然是渤海國的郡王,但是想娶大唐的公主還不夠資格。

高鳴倒是沒有認爲李燁在說謊,這種事情可不是簡單找一個女人做妻,這裡面主要蘊含著巨大的政治意義在裡面,通過聯姻至少可以讓一個國家和一個部落暫時向大唐臣服,雖然只是名義上的臣服,也爲大唐爭取了幾年到幾十年的和平發展機會。松贊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後,別的不說,吐蕃至少在幾十年之內沒有與大唐發生過摩擦,所以說大唐公主外嫁的政治意義遠大於結婚本身。

高鳴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燁要是迎娶了大唐的仁壽公主,對於渤海國的意義將是重大的。渤海國從建國以來就沒有娶過一位大唐公主,迎娶大唐公主的意義非同一般,不是渤海國不想迎娶大唐公主,而是大唐不願意將公主嫁給渤海國。如果李燁娶了大唐的公主,對於渤海國的來說,無意是得到了大唐威名的庇佑,渤海國在東北的話語權將舉足輕重。

但是要迎娶大唐公主的人不是渤海國國王大玄錫,而是李燁這個郡王,其中的意義對於高鳴來說就不一樣了。

第894章 融合政策第338章 海州救鹽犯(二)第19章 救治災民(二)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第746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五)第418章 舊社會美好的毒瘤(五)第207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一)第189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五)第527章 隱瞞還是欺騙(二)第471章 遠赴江南(六)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第594章 沂水再戰(一)第784章 拍賣(五)第530章 穿幫了第618章 沂河大決戰(七)第480章 陽澄湖之役(三)第557章 新城上元燈節(二)第740章 金融創新第6章 標點符號第307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三)第780章 拍賣(一)第889章 雙喜臨門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851章 秘密第422章 烽煙四起(五)第390章 深入虎穴(五)第797章 錯失良機(一)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550章 出征(二)第261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四)第20章 李燁的身世第821章 作死的選擇(一)第96章 出行(二)第769章 平安時代(一)第879章 建軍(一)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329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一)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387章 深入虎穴(一)第33章 西域鉅商第415章 程府嫁女(七)第34章 胡商伊凡第193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九)第887章 契丹來襲第762章 滅國第487章 蘇州陷落(五)第313章 商州平民亂(六)第630章 四面楚歌第201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四)第111章 回家(一)第141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641章 志願軍第198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一)第474章 馳援蘇州(一)第646章 謎團第372章 挫折和支持(一)第387章 深入虎穴(一)第181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511章 真真假假的交易第784章 拍賣(五)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144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46章 買婢女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394章 都裡鎮之戰(一)第95章 出行(一)第249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二)第135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第798章 錯失良機(二)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763章 開發東澤島第94章 藍田縣之行(二)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506章 步兵與騎兵(七)第559章 新城上元燈節(四)第748章 琦夢的情郎第720章 怒而不爭第621章 商君長不見了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707章 陰雲密佈(五)第106章 徐州買糧(二)第511章 真真假假的交易第964章 朋友第448章 大快人心(三)第866章 蝦夷人(一)第532章 偷襲契丹(二)第624章 希望之城(一)第729章 投誠(二)第815章 一盤散沙第538章 白崖城(四)第719章 偷樑換柱(二)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467章 遠赴江南(一)第582章 龐勳餘孽(二)第774章 石見銀山
第894章 融合政策第338章 海州救鹽犯(二)第19章 救治災民(二)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第746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五)第418章 舊社會美好的毒瘤(五)第207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一)第189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五)第527章 隱瞞還是欺騙(二)第471章 遠赴江南(六)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第594章 沂水再戰(一)第784章 拍賣(五)第530章 穿幫了第618章 沂河大決戰(七)第480章 陽澄湖之役(三)第557章 新城上元燈節(二)第740章 金融創新第6章 標點符號第307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三)第780章 拍賣(一)第889章 雙喜臨門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851章 秘密第422章 烽煙四起(五)第390章 深入虎穴(五)第797章 錯失良機(一)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550章 出征(二)第261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四)第20章 李燁的身世第821章 作死的選擇(一)第96章 出行(二)第769章 平安時代(一)第879章 建軍(一)第392章 因愛成恨(二)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329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一)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387章 深入虎穴(一)第33章 西域鉅商第415章 程府嫁女(七)第34章 胡商伊凡第193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九)第887章 契丹來襲第762章 滅國第487章 蘇州陷落(五)第313章 商州平民亂(六)第630章 四面楚歌第201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四)第111章 回家(一)第141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641章 志願軍第198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一)第474章 馳援蘇州(一)第646章 謎團第372章 挫折和支持(一)第387章 深入虎穴(一)第181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511章 真真假假的交易第784章 拍賣(五)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144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46章 買婢女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394章 都裡鎮之戰(一)第95章 出行(一)第249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二)第135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253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六)第798章 錯失良機(二)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763章 開發東澤島第94章 藍田縣之行(二)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506章 步兵與騎兵(七)第559章 新城上元燈節(四)第748章 琦夢的情郎第720章 怒而不爭第621章 商君長不見了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707章 陰雲密佈(五)第106章 徐州買糧(二)第511章 真真假假的交易第964章 朋友第448章 大快人心(三)第866章 蝦夷人(一)第532章 偷襲契丹(二)第624章 希望之城(一)第729章 投誠(二)第815章 一盤散沙第538章 白崖城(四)第719章 偷樑換柱(二)第154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467章 遠赴江南(一)第582章 龐勳餘孽(二)第774章 石見銀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嘎县| 临沧市| 阳城县| 濮阳县| 永定县| 上犹县| 榆社县| 绥江县| 嵊州市| 桂林市| 江山市| 城步| 新化县| 牡丹江市| 山丹县| 明水县| 抚州市| 乐至县| 阳高县| 焦作市| 小金县| 玉溪市| 长白| 富蕴县| 昭觉县| 璧山县| 喀喇| 南皮县| 宣武区| 茌平县| 县级市| 红桥区| 吴忠市| 佛教| 共和县| 澳门| 宁夏| 永济市| 凤城市| 巩留县| 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