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46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五)

李燁一進烏家,好東西就像不要錢似的往外灑,烏辰臉皮再厚也有點不好意思,連忙說道:“郡王殿下,這如何使的,這把武器可是郡王殿下護衛防身的武器,某不敢收”,按照李燁的說法,這種火槍每把都要上百緡,你隨手就送人,還真是一個敗家子。

烏辰不敢收,可是吳毅眼睛裡卻流露出貪婪的目光,就好比一位百戰的將軍看見一把絕世寶刀,便有一種衝動想佔爲己有。烏辰不好意思要,可是高鳴也看出吳毅心中在劇烈的掙扎,便打哈哈道:“烏中丞,這就見外了,郡王殿下拿出來的東西豈有收回去的道理,可是烏中丞嫌棄禮薄不成”,烏辰被高鳴擠兌的不輕,只能苦笑道:“毅兒,那還不謝過郡王殿下”。

李燁並沒有把燧發短槍直接交到烏毅的手中,而是跟烏毅道:“烏將軍,本王給你講解一下如何使用這把燧發短槍”,送給烏毅不會用,還不是隻是一個工藝品,只有烏毅會用了,纔會對隧發短槍感興趣,李燁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李燁耐心的手把手教烏毅如何使用隧發短槍,只要是正常思維的人,只要演示一遍就會使用隧發短槍,接下來就是熟悉的時間,至於命中率有多高,就要看每一個人的天分了。

“砰……”

烏毅打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槍,效果還不錯,直接命中二十多米外的一棵大樹。

李燁不惜讚美之詞道:“不錯,烏將軍第一次開槍就能命中目標,比本王第一次好多了”。

烏毅很開心,今天李燁要來,而且也知道父親爲什麼請李燁到烏家,烏毅本想仔細的看看自己未來的妹婿,結果被李燁一攙和把正經事情全部忘記了。烏辰當然也很高興,李燁的態度讓烏辰感覺很受用,沒有盛氣凌人的姿態,和藹可親如沐春風讓人容易產生一種親近感。

雖然李燁帶了高瑩到烏家,結果高瑩一進烏家,便被烏辰的妻子請進了後院,所以湖心亭上只有李燁、高鳴、烏辰和烏毅四個男人

。烏辰請李燁和高鳴喝茶,端上來的自然是茶湯,渤海國並沒有因爲的出現一下改變喝茶湯的習慣,高鳴也就是認識李燁後,才喜歡新的喝茶方式,見烏辰端來的茶湯便皺起眉頭道:“烏中丞,現在渤海國上下已經不流行喝茶湯了,你怎麼還用這個來招待郡王殿下”。

烏辰還真不清楚渤海國現在流行新的喝茶方式,可笑的是,最早喜歡飲茶的人竟然是李燁的死敵竇家,遼東半島的飲茶方式首先影響到竇家,這裡面主要是竇家勢力和遼東半島接壤,茶葉也是通過竇家進入渤海國的,結果竇家首先喜歡上這種飲茶的方式。

高鳴毫不客氣的讓烏辰把李燁送的玉瓷茶具拿出來,差點沒有把烏辰心疼死,烏辰還準備把玉瓷當作傳家寶,沒有想到被高鳴幾句話說的哭笑不得:“烏中丞,這玉瓷可是出自郡王殿下之手,烏中丞要是喜歡,還害怕以後沒有人送嗎”。

李燁沒有聽出高鳴話中的意思,烏辰那裡不明白高鳴在譏笑自己,自己的小女準備要是嫁給李燁,老丈人要東西,女婿能不給嗎?不過這種話還是放在心裡,烏辰還真不好反駁高鳴什麼。

高鳴喧賓奪主,好像到了自己家一樣,親自給李燁、烏辰、烏毅燒水、泡茶,高鳴有些得意:“老夫至從得到郡王殿下送的茶具之後,每日在家中研究茶藝,這山泉水煮茶最好、井水次之,江河水再次之,這薪柴要用果木,這火候也要把握的正好,水開滾三道即可……”,高鳴滔滔不絕的傳授著自己的心得,一邊演示一邊給三人斟滿一杯茶水道:“快品嚐一下老夫的手藝,郡王殿下可是此道的高手,提一些建議”。

李燁看高鳴眉飛色舞的樣子,那裡好打擊高鳴的積極性,自然是馬屁沖天,只拍的高鳴暈暈乎乎,好不得意。

今天雖然是烏家請李燁過府飲酒,高鳴好像也做了半個主人,其實高家和烏家的關係一直不錯,在皇宮裡皇太后跟烏皇后,在宮外高鳴和烏辰,兩家人平時雖然來往不多,但是有事情的時候都相互照應,加上高鳴也算是烏辰的長輩,這烏家高鳴還真能做一些主。

雖然渤海國還流行著分餐制,但是一般郊遊、野餐等非正式場合,也使用合餐制,今天在湖心亭飲酒賞月自然也是使用合餐制。

合餐制能體現一種親密的關係,回到餐桌上想一想,合餐恰恰體現了君子的內涵,大家圍桌而坐,團團圓圓,同盤而食,互敬互讓。而各人吃什麼、吃多少,又不必茍同,不必強求。相反,分餐制就實在有點象小人的作風,上倨下恭,道貌岸然,人各一份,斷無差別;但是卻是在各吃各的,然後各付各的帳,各走各的路,不能和睦相處。所以說,合餐共食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親密關係。

合餐制也是一種休養的體現,顧全他人的感受,合餐時每個人都整體中的一員,對於飯菜的選擇不會單純依據個人的口味,而是自然而然地兼顧他人。與別人同盤而食,你會不會把好吃的東西讓給他人?這便體現著對別人的關心和照顧以及謙讓的美德,也使你變得溫潤如玉,進而增進了互相之間的凝聚力和整個社會的和諧。

合餐制可以加深雙方的感情交流,無意中雙方的感情可以更進一步,情深意濃間彼此瞭解熟悉

。中國的飲食文化蘊含了一種極大的情趣,吃飯已經不僅僅是爲了滿足機體的熱量補充,更重要的是通過聚餐來滿足人們豐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三五好友,雪夜圍爐,舉杯痛飲,共涮一鍋;或老少家人,春日圍桌,觥籌交錯,共敘家常。其樂也融融,其意也濃濃。

中國的飲食習慣曾經經歷了漫長的分餐制歷史階段,合餐方式是晚至宋朝才最終形成的;從分餐轉變爲合餐,是社會整體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合餐制比分餐制具備許多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並且它深刻地影響中國的民族性情和民族文化,中華民族的行爲特徵和文化特徵都可以從合餐制上進行解讀。

到底是分餐制好還是合餐制好,這裡面各有各的說法,不必去深究,這是一種習慣的養成,我們現在也不可能倒退回去。

酒宴不能算豐盛,但是很精緻,各色山珍野味、四季瓜果,酒也是烏家自釀的米酒,喝起來有點甜,極易入口很明顯後勁很大。高鳴喝了幾杯感覺有些不過癮,把李燁送給烏辰的嶗山陳釀拿出來一罈,自斟自飲起來。

李燁今天可是帶著目的來烏家的,幾杯酒下肚,話題漸漸的多了起來,聊著聊著李燁便把話題東京龍原府身上引:“聽說東京龍原府與倭國隔海相望,兩地之間可有什麼貿易往來”。

烏辰的話題好像圍繞著李燁展開,見李燁把話題岔開,便道:“東京龍原府雖然跟倭國隔海相望,但是雙方的交往並不密切,倭國好像更加願意跟大唐之間來往,不知郡王殿下爲何問起此事”。

渤海國和倭國之間的交往李燁專門調查過,現在自己的身份是渤海國的郡王,當然要知道渤海國一些外交史,調查的結果讓李燁大吃一驚,雙方的民間交往不多,但是官方的交往在渤海國建國初期非常頻繁,雖然後來慢慢的淡了下來,但是兩國之間的交往並沒有中斷。

最有意思的一次交往是:八七二年,崔宗佐等六十餘人在朝貢途中遭遇風暴而漂盪到倭國,因爲“言語難通”而遭到了倭國的扣留。第二年秋,倭國“遣大唐通事張建忠復問事曲,審實情狀”,才明確崔宗佐等是渤海入唐使。

這裡面有很多的蹊蹺之處,無論是渤海國還是倭國,學漢化寫漢字都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大唐周邊的藩屬國在高層的交流中不存在語言障礙,就好比今天的英語是世界語言一樣,當時的漢語同樣也是世界語言,用“言語難通”扣留渤海國的使者顯然是外交辭令。

不管結果如何,從渤海國跟周邊國家交往上可以看出,如果渤海國是到大唐,一般是從鴨綠江出發跨海到達登州,如果是與倭國出發,多是從東京龍原府出發跨海或者沿海岸線前往倭國。

烏辰口中的交往不密切,也是就是這十幾年的事情,雙方國家內部都不穩定,哪有時間搞什麼外交。李燁只是想挑開一個話題:“烏中丞,你也清楚本王現在跟竇家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方,以前遼東半島與渤海國之間的商貿往來都是通過竇家的勢力範圍,現在竇家對遼東半島虎視眈眈卡住了遼東半島與渤海國貿易的咽喉,這樣下去遼東半島的商品進入不了渤海國,渤海國想跟遼東半島做生意也很困難,所以本王想跟烏中丞商量一件事情”。

第262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五)第25章 魔鬼的花朵第47章 臨別贈言第791章 宋威的剿匪(六)第216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十)第263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一)第761章 夷邪久國第333章 路遇宋州(三)第647章 新知識第293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四)第338章 海州救鹽犯(二)第630章 四面楚歌第827章 私心第548章 有女待嫁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第700章 鴻門宴(七)第382章 長山島海戰(三)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118章 秦山島殲敵(五)第363章 一夜春風(二)第599章 水淹太平鎮(二)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572章 真實的謊言(三)第840章 最後的末日(一)第765章 貿易憑證(二)第644章 水鬼部隊第739章 寅吃卯糧第400章 登州經濟戰(二)第428章 家事第473章 遠赴江南(八)第743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二)第448章 大快人心(三)第813章 誘敵深入第552章 騙婚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第484章 蘇州陷落(二)第610章 譁變(三)第100章 出行(六)第414章 程府嫁女(六)第443章 大興冤獄(六)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448章 大快人心(三)第460章 暗殺(四)第380章 長山島海戰(一)第950章 吉兆之地第436章 奚人聯姻(二)第302章 仁壽公主二進府(二)第750章 宋威慾望第50章 有情有義第412章 程府嫁女(四)第102章 朱三往事第549章 男人的煩惱第53章 擺駕驪山第268章 黃金白銀的價值第460章 暗殺(四)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443章 大興冤獄(六)第954章 迎娶兩女第592章 沂河大戰伊始(三)第398章 整頓登州(二)第159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516章 新娘不是自己第453章 體察民情(三)第554章 揭穿謊言第881章 行政劃分(一)第321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二)第152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39章 小兒坊小兒第183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206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九)第299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七)第108章 徐州買糧(四)第214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八)第271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三)第186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872章 耽羅國第729章 投誠(二)第652章 水土不服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741章 後路第635章 誅心(二)第720章 怒而不爭第347章 新城新軍(一)第322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三)第160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804章 東線作戰(二)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412章 程府嫁女(四)第749章 念奴嬌第177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06章 順水推舟(四)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355章 時間不多了第334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一)第78章 名將之後第830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二)第592章 沂河大戰伊始(三)第221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五)
第262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五)第25章 魔鬼的花朵第47章 臨別贈言第791章 宋威的剿匪(六)第216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十)第263章 劉鄩智取大澤山(一)第761章 夷邪久國第333章 路遇宋州(三)第647章 新知識第293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四)第338章 海州救鹽犯(二)第630章 四面楚歌第827章 私心第548章 有女待嫁第870章 倭國武士(一)第700章 鴻門宴(七)第382章 長山島海戰(三)第562章 新城上元燈節(八)第118章 秦山島殲敵(五)第363章 一夜春風(二)第599章 水淹太平鎮(二)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572章 真實的謊言(三)第840章 最後的末日(一)第765章 貿易憑證(二)第644章 水鬼部隊第739章 寅吃卯糧第400章 登州經濟戰(二)第428章 家事第473章 遠赴江南(八)第743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二)第448章 大快人心(三)第813章 誘敵深入第552章 騙婚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第484章 蘇州陷落(二)第610章 譁變(三)第100章 出行(六)第414章 程府嫁女(六)第443章 大興冤獄(六)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448章 大快人心(三)第460章 暗殺(四)第380章 長山島海戰(一)第950章 吉兆之地第436章 奚人聯姻(二)第302章 仁壽公主二進府(二)第750章 宋威慾望第50章 有情有義第412章 程府嫁女(四)第102章 朱三往事第549章 男人的煩惱第53章 擺駕驪山第268章 黃金白銀的價值第460章 暗殺(四)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443章 大興冤獄(六)第954章 迎娶兩女第592章 沂河大戰伊始(三)第398章 整頓登州(二)第159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516章 新娘不是自己第453章 體察民情(三)第554章 揭穿謊言第881章 行政劃分(一)第321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二)第152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39章 小兒坊小兒第183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206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九)第299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七)第108章 徐州買糧(四)第214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八)第271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三)第186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872章 耽羅國第729章 投誠(二)第652章 水土不服第369章 拆除定時炸彈(一)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741章 後路第635章 誅心(二)第720章 怒而不爭第347章 新城新軍(一)第322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三)第160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804章 東線作戰(二)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412章 程府嫁女(四)第749章 念奴嬌第177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06章 順水推舟(四)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355章 時間不多了第334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一)第78章 名將之後第830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二)第592章 沂河大戰伊始(三)第221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兴义市| 平安县| 甘肃省| 谢通门县| 呈贡县| 钟祥市| 合肥市| 武胜县| 文成县| 连平县| 南京市| 马关县| 洮南市| 富宁县| 丰台区| 海阳市| 永善县| 介休市| 苏尼特左旗| 扶沟县| 西昌市| 深水埗区| 水富县| 新兴县| 津市市| 广汉市| 平原县| 灵台县| 祥云县| 遂平县| 清河县| 昌吉市| 从江县| 广州市| 临海市| 通榆县| 云林县| 赫章县| 黑水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