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

每天看著師弟們眼巴巴的表情,期待著李燁能大發慈悲給他們多講一回,李燁在心裡哪個美啊:“小樣,看你們不上鉤!”。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在師弟們期盼中過去,轉眼間到了鹹通十四年(八七三年)六月二十日,到了冬小麥的收割時節。

李燁家早年時候,因爲父親還在縣城裡當差(算不算職務犯罪就不得而知了),家裡置辦下不少田產,父親去世後,趕上這幾年收成不好,日子過的很緊,便賣了一些田產,如今只剩下十畝麥田了。

因爲李燁要幫家裡收割家中的十畝麥田,所以跟齊叔請了幾天假,六個師弟白天也都要幫助家裡收割小麥,六個師弟主動要求把練武的時間就被安排在傍晚以後,開始李燁還以爲師弟們轉性呢?最後發現師弟們在聽完《三國演義》後,全部跑回家睡覺了,讓李燁大感這些師弟們的狡猾。

齊叔見這羣徒弟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自己也沒有什麼事情,便決定到縣城去看望幾個老友,隨便辦點事情。臨走的時候叫來李燁,叮囑李燁自己不在的日子裡,要督促師弟們練功,不能偷懶。

收割的季節本應該是喜悅快樂的,但是從田地中鄉親們的眼神裡看不見半點喜悅的神情,乾枯的麥田裡,乾癟的麥穗無言的預告著上半年的收成。

今年上半年到現在,老天爺一點雨都沒有下過,田地邊的水道早已經乾涸,不遠處的小河很久都沒有看見上游來水了,就是李燁放牛的小湖,也已經快要見底了。村民開始的時候還能從附近的地方取水來澆灌麥地,慢慢的水源離村子越來越遠,根本沒有什麼辦法找到水源。

母親曾經在李燁面前談起麥地裡乾旱的事情,李燁還偷偷的跑到麥地裡觀察了乾旱的情況,看能不能找出解決乾旱的辦法,哪怕暫時解決一下也好。

但是在李燁看完周圍村寨的情況後失望了。乾旱涉及的範圍比一開始李燁想象的還要大,最後李燁發現自己村子的乾旱情況比起其他的村寨還算是好的。李燁也是無計可施,最後李燁只能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爲什麼其他穿越者都能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怎麼到了李燁這樣就不靈光了)。

李燁看著自家的十畝麥地,在年景不錯的日子裡,每畝麥田可以有一石多、二石不到的收成,從今年的情況看,能有一石的收成就已經不錯了。

李燁彎下腰,拿起鐮刀收割著小麥,以前李燁從來沒有做過農活,這還是李燁的第一次。開始的時候,李燁覺得很新鮮,幹勁十足。可割了一會李燁的熱情就逐漸消退了,頭頂著烈日,每次又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把麥桿割斷,一會兒李燁就累得滿頭大汗。

因爲李燁抓麥稈的手太用力,手很快的就被麥稈磨破了。麥田裡幹活的姐姐李燕發現李燁在那裡慢吞吞的,就走到李燁的身旁,發現李燁的手已經被麥稈劃傷,便從懷裡掏出一塊麻布,把李燁的手掌紮起來。

見李燁不會割麥子,李燕就在一旁教李燁割麥子的正確姿勢:兩腿分開站立,左手反抓著麥桿,右手緊握著鐮刀刀柄,向兩腿中間平平用力割。同時還特別囑咐李燁:“三郎,你慢慢來不要心急,如果斜著割會讓鐮刀傷到腿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燁彎下,拿著鐮刀繼續收割著小麥,按照姐姐教的動作,李燁感覺比自己一開始胡亂收割好多了。

李燁擡頭看著田地裡辛苦忙碌的村民,在烈日下不停的忙碌。不由想起了那首千古名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燁家中十畝麥地,在李燕還有李燁的幫忙下,花了五天才收割完成(哥哥李建因爲上私塾,母親沒有叫他來幫忙)。收完自家的麥地,李燁到其他師弟的田地看了看,發現丁強家麥田還沒有收割完,就叫來其他師弟來丁強家幫忙。

當李燁與師弟們幫忙把丁強家麥子收完回到村子上的時候,發現村子口上站著許多的人,人羣中幾個衙役打扮的人在跟村民發生爭吵。

李燁與師弟們走到跟前,看見六個衙役圍著一個身著青衣長衫的人,拿著一本賬目站在石磨上大聲的唸到:“張洪,上等麥田二十畝,交九石,……”

“……”

“李長壽,上等麥田十畝,交四石五斗,……”

李燁驚愕的看著石磨上的人,什麼自己家要交四石五斗,沒有聽錯吧,李燁清楚的記得家裡收穫的麥子最多也就九石,那就是說李燁家一下子要將一半的糧食上交給朝廷,那剩下的糧食根本不夠李燁家維持到秋糧收穫的季節,這裡還沒有考慮現在大旱的問題,如果大旱繼續,秋糧能不能收上來,都是一個問題,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想到這些,李燁兩眼死死地盯著站在石磨上手舞足蹈、吐沫星亂飛的官吏,恨不能一下子竄上去,把那個官吏揪下來,暴打一頓。李燁雙手攥著,牙根癢癢的,真想上去給那官吏一口。

可能是感覺到李燁仇恨的目光,讓石磨上的官吏渾身不舒服,那個官吏轉過頭往李燁這邊看了一眼,眼見李燁與一羣小孩看著自己,也沒有當一回事,繼續站在石磨上宣讀。

官吏唸完手中的稅賦賬本,輕輕的合起來,陰聲的說道:“聽清楚沒有”。底下的村民一陣騷動,不少村民開始哀求能不能少收點。

“齊師爺,今年大旱,地裡欠收,你老也看見了,能不能少交點啊!”

“齊師爺,今年,縣裡大旱,縣裡不是上報了,怎麼還要收啊!”

“齊師爺,你老行行好吧?跟縣老爺說說,能不能少收點啊!”,一些村民激動的圍了上去。

“反了,反了,你們這是在抗稅、是造反!是要砍頭的!”,姓齊的師爺在石磨上咆哮道,下面的衙役配合著齊師爺的話,把手中的鐵鏈抖得嘩嘩的響,一付馬上就要抓人的樣子。

周圍的村民見狀,腳步向後挪了幾步,不敢再往前半步。

齊師爺看見村民害怕了,得意的站在石磨上叫喊道:“王家屯的幾個刁民因爲抗稅,已經拿到縣衙大牢,你們也想進去與他們作伴嗎?”。

“齊師爺,你老發發慈悲吧!少收幾鬥吧?”一個村裡老人,撲通一聲給齊師爺跪下,“家裡這些糧食都交上去,叫我們一家怎麼活啊!”。

“誰敢不上交皇糧,就是造反”,齊師爺從石磨上跳了下來,從身旁一名衙役手中抓過一條鞭子,狠狠的抽在老漢的臉上,將老漢抽倒在地。老漢滿臉皺紋的臉上被抽出一條血印,鮮血從臉龐滴落下來。

一時間,空氣一下子凝固起來。“老不死的東西,敢不交皇糧,想死啊!”,齊師爺對著躺在地上的老漢催了一口。

李燁看在眼裡,氣一下子翻騰上來,眼睛狠狠的瞪著齊師爺,腳步也向前移動了幾步。李燁剛想發作,突然手被誰抓住了,李燁扭頭一看,發現是小師妹丁怡拉著自己的手,眼裡喊著淚花,拼命地搖著頭,讓李燁不要衝動。

這時候李燁冷靜下來,現在李燁雖然氣憤,但還沒有到喪失理智的地步,如果這時候李燁衝出去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舉動,很可能會威脅到家裡,給家裡帶來想不到的後果。現在只能忍耐,看著家中半年來幸苦收上來的糧食要一大半上交朝廷,叫李燁如何不生氣。

村裡的賦稅在縣裡衙役的皮鞭、棍棒的淫威下,最後還是乖乖的全部上交了。看著一車車堆得很高的小麥被衙役推走,村民一個個呆如木雞的站在村口,默默地流淚,彼此間的眼神裡滿是絕望,不知道下半年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縣衙來收賦稅的事情,讓李燁的心情變的很低落,同樣受影響的還有李燁的師弟們,師弟們練武的熱情也因此受到不小的影響,好在李燁比較理智及時的發現、開導,事情沒有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師弟們的情緒得到控制,爲此李燁有時間還主動的說一些笑話調節一下氣氛。

十幾天後的一天,齊叔騎著他那頭黑驢從縣城裡回來,給李燁師弟們帶回來六桿白桿長槍和兩把短弓、十幾支箭。李燁問齊叔這些武器是怎麼搞來的,齊叔沒有說。但比較瞭解歷史的李燁還知道:搞來這些武器,齊叔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平時師弟們都是拿著木棍在練武,突然看見有一把屬於自己的長槍以後,特別的興奮,一下子把以前所以的不快拋到九霄雲外了。

PS:唐代土地稅負一般爲土地收成的三成,一畝麥地的收成在一石到二石之間,文章中把每畝收成設定在一石五斗應該比較合適。

PS:古代一個幹體力活的男子,一年要吃十八石左右的糧食。一石一般爲一百二十斤左右

第552章 騙婚第610章 譁變(三)第238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七)第692章 敬翔棄官第495章 奚人嫁女(一)第384章 卑沙城之戰(二)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37章 毆打小公主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404章 登州經濟戰(六)第94章 藍田縣之行(二)第665章 遼東郡王(二)第567章 天機(四)第485章 蘇州陷落(三)第367章 一座空城(二)第716章 李燕施恩第711章 開發夷洲(一)第196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三)第640章 污染第331章 路遇宋州(一)第65章 仁壽的封地第789章 宋威的剿匪(四)第287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二)第622章 錢荒(一)第592章 沂河大戰伊始(三)第636章 誅心(三)第418章 舊社會美好的毒瘤(五)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586章 沂水河畔(三)第753章 颱風(一)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684章 善後事宜(一)第83章 博傻理論第619章 挖坑(一)第881章 行政劃分(一)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第82章 爾虞我詐第98章 出行(四)第740章 金融創新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216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十)第329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一)第453章 體察民情(三)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153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87章 臨行前安排第801章 利益動人心第148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3章 前世今生第383章 卑沙城之戰(一)第576章 坑(二)第426章 重拳出擊(五)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351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三)第733章 平妃琦夢(一)第829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一)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61章 新年新裝第483章 蘇州陷落(一)第451章 體察民情(一)第492章 紅顏禍水(三)第339章 新城見聞(一)第573章 真實的謊言(四)第686章 新城的抉擇第544章 兩女爭夫第574章 芻狗第964章 朋友第160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476章 馳援蘇州(三)第473章 遠赴江南(八)第366章 遼東商路斷絕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762章 滅國第587章 沂水河畔(四)第828章 瘋狂的利益第640章 污染第477章 馳援蘇州(四)第801章 利益動人心第335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二)第76章 李儇閱兵第140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882章 行政劃分(二)第620章 挖坑(二)第95章 出行(一)第71章 新年禮物第320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一)第57章 整肅旭日都第17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15章 沂河大決戰(四)第30章 上京前奏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340章 新城見聞(二)第590章 沂河大戰伊始(一)第43章 伊府夜宴第868章 佐渡島第243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五)第338章 海州救鹽犯(二)第448章 大快人心(三)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
第552章 騙婚第610章 譁變(三)第238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七)第692章 敬翔棄官第495章 奚人嫁女(一)第384章 卑沙城之戰(二)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37章 毆打小公主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597章 沂水再戰(四)第404章 登州經濟戰(六)第94章 藍田縣之行(二)第665章 遼東郡王(二)第567章 天機(四)第485章 蘇州陷落(三)第367章 一座空城(二)第716章 李燕施恩第711章 開發夷洲(一)第196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三)第640章 污染第331章 路遇宋州(一)第65章 仁壽的封地第789章 宋威的剿匪(四)第287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二)第622章 錢荒(一)第592章 沂河大戰伊始(三)第636章 誅心(三)第418章 舊社會美好的毒瘤(五)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586章 沂水河畔(三)第753章 颱風(一)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684章 善後事宜(一)第83章 博傻理論第619章 挖坑(一)第881章 行政劃分(一)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第82章 爾虞我詐第98章 出行(四)第740章 金融創新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216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十)第329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一)第453章 體察民情(三)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153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第87章 臨行前安排第801章 利益動人心第148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3章 前世今生第383章 卑沙城之戰(一)第576章 坑(二)第426章 重拳出擊(五)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351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三)第733章 平妃琦夢(一)第829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一)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61章 新年新裝第483章 蘇州陷落(一)第451章 體察民情(一)第492章 紅顏禍水(三)第339章 新城見聞(一)第573章 真實的謊言(四)第686章 新城的抉擇第544章 兩女爭夫第574章 芻狗第964章 朋友第160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476章 馳援蘇州(三)第473章 遠赴江南(八)第366章 遼東商路斷絕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762章 滅國第587章 沂水河畔(四)第828章 瘋狂的利益第640章 污染第477章 馳援蘇州(四)第801章 利益動人心第335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二)第76章 李儇閱兵第140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882章 行政劃分(二)第620章 挖坑(二)第95章 出行(一)第71章 新年禮物第320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一)第57章 整肅旭日都第17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15章 沂河大決戰(四)第30章 上京前奏第454章 體察民情(四)第340章 新城見聞(二)第590章 沂河大戰伊始(一)第43章 伊府夜宴第868章 佐渡島第243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五)第338章 海州救鹽犯(二)第448章 大快人心(三)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清市| 民丰县| 随州市| 建水县| 郓城县| 团风县| 东安县| 宜良县| 麻城市| 牡丹江市| 龙海市| 武乡县| 海南省| 任丘市| 吐鲁番市| 清镇市| 连城县| 舟曲县| 永福县| 抚远县| 石泉县| 扬州市| 忻城县| 吐鲁番市| 新乡市| 天水市| 济阳县| 贵定县| 淮阳县| 偏关县| 仁化县| 三穗县| 琼结县| 景洪市| 云阳县| 喜德县| 怀仁县| 娄烦县| 兴安盟| 金坛市|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