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6章 馳援蘇州(三)

禹航康一愣不知道臨安縣石境鎮將土團團練使董昌來找自己做什麼,更奇怪的是還要見李燁,難道董昌認識李燁不成,禹航康用眼睛看了看李燁,好像在詢問李燁。

李燁根本不認識董昌這個人,但是因爲姓董讓李燁想起來自己曾經救過的葉婉的丈夫,會不會他們兩者有什麼關係。“禹刺史,董守將要見某,不如就讓他來見見,一問便知”,李燁說道。

禹航康見李燁並不認識董昌,但是願意相見,便知道兩人可能認識,“請董守將入府一敘”,禹航康吩咐道。

不一會,從門口走進一個年方四十歲上下的壯漢,滿臉絡腮鬍須,如鋼針一般插在下顎,豹眼圓睜,虎背熊腰,從微微敞開的衣襟可以看見一身結實的肌肉,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彷彿是剛出山廟中走出來的怒目金剛一般。

“臨安縣石境鎮將董昌拜見禹刺史、李刺史”,董昌向禹航康施了一禮,轉身也給李燁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

“董守將,你認識某,找某有合適”,李燁問道。

董昌搖搖頭道:“某不曾認識李刺史,但是常聽家中的三郎和弟媳說起李刺史,剛纔路過三郎家的時候,聽聞李刺史已到蘇州,便特來拜會”。

“你家中三郎可是住在石港的董敬,其妻可是葉氏”,李燁問道。李燁剛到蘇州碼頭,便派人聯繫石港的董敬,沒有想到竟然遇見董敬的大哥董昌。

“正是,家中三郎在世之時,經常提起李刺史,如果不是李刺史出手搭救,三郎也活不到今天”,董昌說道。

“你說什麼董三郎去世了,什麼時候的事情”,雖然李燁早已經聽說董敬身體一直不好,加上被海盜虐待以後,病情便開始加重,但是好在董家有錢,人拖著一時半時還死不了,沒有想到還是沒有熬過去。

“這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三郎去世前還提到,見到李刺史後一定要當面替他親自感謝李刺史”,說完又向李燁深施一禮。

“董守將客氣了,董三郎與某雖只謀面一次,但是每次某到江南購買稻米賑災之時,都得到董三郎的援手,不想竟然英年早逝,某要親自到董三郎墳前拜祭”,李燁轉過身子與禹航康說道:“禹刺史,某與董三郎私交一場,沒有想到今日突然聽到董三郎的噩耗,某這就去董三郎墳前拜祭,告辭……”。

董敬不過就是一個商賈,其家族也不過是地方上的豪強,沒有想到李燁竟然與董敬私交深厚,拜祭就拜祭吧,反正禹航康是不會去的。

李燁急吼吼的去拜祭董敬,當然不是因爲自己與董敬私交有多深厚,而是王郢的先頭部隊離吳縣不到六十里了,要是繼續留在吳縣只有死路一條,這也是李燁爲什麼要駐紮在碼頭的原因之一。禹航康想挽留李燁,並在官驛中爲李燁安排好了住所,李燁可無福消受。

李燁與董昌告別禹航康,離開府衙,直奔石港董敬的住所而來。

石港位於吳縣東北十五里處,董府建於獨墅湖畔,佔地極廣,擁有私人碼頭,水路交通極爲便利。

李燁突然出現在董府,讓董府心喜若狂,當得知李燁要拜祭董三郎時,董府上下更是淚流滿面。董敬的靈柩早已經送回臨安祖墳安葬,只在家中設有靈堂,七七四十九天未過,還沒有撤去。見李燁要拜祭董敬,董家迅速準備好香燭、紙錢,家人也紛紛跪坐在靈堂兩側。

李燁黯然的拿起三炷香點燃後恭恭敬敬的插在香爐之中,然後拿起一疊紙錢放入火盆中,祭奠逝去的董敬,從懷中掏出一張紙唸了起來:“嗚呼哀哉,痛兮、痛兮,董敬逝去,地裂山崩追往昔,雷霆哀嚎震四野,手足親人同悲憫,淚流滿面懷念兮,痛心疾首來晚了,董兄一路走好”,說完李燁淚流滿面、痛不欲生,哭的是悽悽慘慘慼戚、悲悲切切,直哭傷心之處時,滿屋裡人無不傷心落淚。

這時,滿含淚水的董昌給李燁遞上一條絲巾道:“請李刺史節哀順變,三郎地下有知,必然也會感激不盡”。

李燁擦了一把眼淚,向董敬家人施禮道:“葉嫂子,人死不能復生,請節哀,董三郎在天有靈一定會保佑你們母子,以後有什麼難處可以來找某,只要是某能辦到的,葉嫂子儘管開口”。

“謝李刺史,夫君泉下知道李刺史今日來拜祭,也會含笑九泉的,真兒快給李刺史磕頭”,葉婉回禮道。

看見董敬的小兒子董真“咚咚”的給李燁磕了三個響頭,李燁不好意的看了董真一眼,發現董真眉清目秀,舉止之間透著一絲穩重,“多懂事的孩子,董三郎泉下有知,也會欣慰的”,李燁說道。

“汝家有一事相求”,葉婉說道。

“葉嫂子,有話請講,只要某能辦到,一定不會推辭”,李燁回答道。

“李刺史,如今夫君已死,只留下孤兒寡母二人,無依無靠,懇求李刺史收留真兒爲義子,董郎泉下也欣慰了”,葉婉哽咽道。

李燁一愣,沒有想到葉婉竟然提出這樣的問題,想來是否有難言之隱。李燁扭頭看看董昌,董昌怎麼說也是董真的親人,自己就這樣答應下來,於情於理也不好說。

“李刺史,就答應弟媳的請求吧,某也是粗人,不懂什麼教育小孩的事情,李刺史能收留真兒,也是真兒的福氣”,董昌好像並不在意李燁收留董真的事情。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在古代,不能生育的家庭爲傳宗接代會收養他人的孩子,一些宦官和將領也喜愛收養義子。

與平民多因無子嗣,或希望有個子息,先抱養一個假子以圖吉利不同的是,宦官收義子是因爲不能生育,但又有財產需要傳遞,於是收養義子;將領收養義子,不少爲的是招攬人才。

但在古代,義子其實是不能隨便收的。在中國歷史上有一項存在了幾千年的、對社會生活影響極大的社會制度叫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宗祧制度。宗祧即宗廟,宗祧制度是有關祭祀祖先、傳宗接代和繼承家業的制度。宗祧制度以男性爲中心,只有男性纔有資格進宗廟祭祀祖先,也只有男性纔有權利繼承家業。因此,古代無子嗣的家庭收養義子有法律條款管著,無法隨心所欲。

古代的將帥大多喜歡收養義子。分析其原因不外乎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宗法社會,人和人的親密程度是靠血親或姻親維繫的。在殘酷的戰場上,這種關係就更爲重要,所謂“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自己的兒子是最放心的。

唐律規定,無子的人可以在同宗之內輩份相當的人中間選擇一個男子收養。如果收養異姓男子,唐律規定要判處徒刑一年;對於提供孩子給收養人的人,笞五十下。

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李燁才十五歲,而董真已經八歲了,收董真爲義子,好像大了些。而且董真並不是沒有家族親人,雖然董昌沒有表示反對的意見,就知道董家有什麼想法。

看著葉婉一身白色孝衣,梨花帶淚的樣子,李燁也不由得心軟,“葉嫂子,某可以收董真爲義子,但是真兒依然姓董,真兒就在某身邊撫養,等真兒長大成人後,是去是留有真兒自己決定”,李燁說道。

董家在江南勢力很大,李燁收留董真也可以聯絡兩家的感情,不讓董真跟李燁姓李,而是等到董真長大成人後,再將董真送回董家,也可以執掌父親的家業。

“真兒,還不謝謝義父”,見李燁答應下來,葉婉不甚歡喜,能讓自己的兒子跟著李燁,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其實,葉婉將董真送給李燁做義子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擔心自己的家業落入董家其他人之手。要知道,董敬一死,董家必然會接手董敬的產業,美其名曰代爲管理董家家業,自己一個女子也不好阻攔什麼。將董真送給李燁,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雖然李燁是董真的義父,再想霸佔董真的家業,也要想想自己的名聲,不可能爲了這些家業毀掉自己的名聲。

葉婉看見李燁前來拜祭董敬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家業能夠保住了,立即讓人在偏屋準備香案和禮儀。

收義子有著一整套完整的禮儀規矩,首先擇良辰吉日吉時,請族中前輩或高士及至親良朋,於祖祠觀禮見證,祖祠內,先拜過列祖列宗,上正香,三拜九叩,禮畢,而後,義子上香,續禮(即三拜九叩),義父居中而坐,義子三叩首後獻茶敬之,義父接茶稍點即畢,予義子一禮,後,義子三叩首後獻茶敬衆前賢及至親良朋,一一還禮後,即就座於酒席,而後義父攜義子逐一讓酒,一謝衆人前來祝賀。

不過現在是非常時候,能省則省,董真恭恭敬敬的給李燁叩首之後,給李燁端上香茶,然後口稱“義父”,便站到李燁的身後,就算是正式成爲李燁的義子了。

第527章 隱瞞還是欺騙(二)第599章 水淹太平鎮(二)第420章 烽煙四起(二)第67章 公主入府第206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九)第456章 體察民情(六)第692章 敬翔棄官第869章 六分儀第147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755章 颱風(三)第773章 平安時代(五)第776章 人口販子第659章 三戰大行城(五)第224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八)第370章 拆除定時炸彈(二)第956章 治國理念第105章 徐州買糧(一)第673章 渤海國來人第17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6章 美雅居第13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697章 鴻門宴(四)第203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六)第125章 猛龍過海(一)第640章 污染第671章 跟誰姓不是問題第554章 揭穿謊言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128章 猛龍過海(四)第3章 前世今生第464章 登州兵變(三)第598章 水淹太平鎮(一)第648章 大號孔明燈第588章 雙喜臨門(一)第866章 蝦夷人(一)第30章 上京前奏第641章 志願軍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527章 隱瞞還是欺騙(二)第370章 拆除定時炸彈(二)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293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四)第395章 都裡鎮之戰(二)第49章 夜宿李府第500章 步兵與騎兵(一)第709章 陰雲密佈(七)第282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二)第813章 誘敵深入第398章 整頓登州(二)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245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七)第778章 倭商(二)第549章 男人的煩惱第161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685章 善後事宜(二)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102章 朱三往事第880章 建軍(二)第460章 暗殺(四)第730章 演示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第82章 爾虞我詐第885章 神奇的種子第953章 遠赴美洲第90章 元宵佳節(三)第486章 蘇州陷落(四)第414章 程府嫁女(六)第741章 後路第331章 路遇宋州(一)第714章 上京龍泉府第619章 挖坑(一)第711章 開發夷洲(一)第119章 即墨新城規劃(一)第547章 病情第216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十)第177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441章 大興冤獄(四)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948章 招攬天下能士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380章 長山島海戰(一)第964章 朋友第433章 初現軍力(一)第236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五)第257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十)第191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七)第321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二)第512章 契丹退兵第575章 坑(一)第604章 順水推舟(二)第836章 大潰敗(三)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第124章 海闊憑魚躍(三)第329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一)第229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五)第208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二)第627章 希望之城(四)第566章 天機(三)
第527章 隱瞞還是欺騙(二)第599章 水淹太平鎮(二)第420章 烽煙四起(二)第67章 公主入府第206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九)第456章 體察民情(六)第692章 敬翔棄官第869章 六分儀第147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755章 颱風(三)第773章 平安時代(五)第776章 人口販子第659章 三戰大行城(五)第224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八)第370章 拆除定時炸彈(二)第956章 治國理念第105章 徐州買糧(一)第673章 渤海國來人第17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6章 美雅居第13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697章 鴻門宴(四)第203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六)第125章 猛龍過海(一)第640章 污染第671章 跟誰姓不是問題第554章 揭穿謊言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128章 猛龍過海(四)第3章 前世今生第464章 登州兵變(三)第598章 水淹太平鎮(一)第648章 大號孔明燈第588章 雙喜臨門(一)第866章 蝦夷人(一)第30章 上京前奏第641章 志願軍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527章 隱瞞還是欺騙(二)第370章 拆除定時炸彈(二)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293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四)第395章 都裡鎮之戰(二)第49章 夜宿李府第500章 步兵與騎兵(一)第709章 陰雲密佈(七)第282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二)第813章 誘敵深入第398章 整頓登州(二)第517章 迎娶奚女(一)第245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七)第778章 倭商(二)第549章 男人的煩惱第161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685章 善後事宜(二)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102章 朱三往事第880章 建軍(二)第460章 暗殺(四)第730章 演示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第82章 爾虞我詐第885章 神奇的種子第953章 遠赴美洲第90章 元宵佳節(三)第486章 蘇州陷落(四)第414章 程府嫁女(六)第741章 後路第331章 路遇宋州(一)第714章 上京龍泉府第619章 挖坑(一)第711章 開發夷洲(一)第119章 即墨新城規劃(一)第547章 病情第216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十)第177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441章 大興冤獄(四)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948章 招攬天下能士第445章 大興冤獄(八)第380章 長山島海戰(一)第964章 朋友第433章 初現軍力(一)第236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五)第257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十)第191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七)第321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二)第512章 契丹退兵第575章 坑(一)第604章 順水推舟(二)第836章 大潰敗(三)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第124章 海闊憑魚躍(三)第329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一)第229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五)第208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二)第627章 希望之城(四)第566章 天機(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浙江省| 衢州市| 滨海县| 英德市| 武川县| 云浮市| 阿荣旗| 本溪市| 南江县| 南汇区| 庆阳市| 枞阳县| 吉木萨尔县| 台南市| 监利县| 信丰县| 澎湖县| 外汇| 乌兰县| 乐安县| 射洪县| 道真| 丹东市| 浮梁县| 江北区| 西贡区| 万年县| 玉林市| 交城县| 长沙县| 德江县| 浮梁县| 定兴县| 如皋市| 南川市| 宁蒗| 兴仁县| 新邵县| 子长县|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