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1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

李燁在海上又轉悠三天,在一些海岸邊停留一段時間,然後才返回新城。回到新城,張天成便找到李燁,告訴李燁有一些饑民找李燁有事情。不一會,張天成便帶著幾十位饑民來到小樓旁,李燁詢問他們找自己有什麼事情。

饑民中站出一人道:“某歐仁善,以前在一家造紙作坊中學徒,聽李典軍講想找一些工匠做紙,某就想試試”。

另一個饑民站出來道:“某匡巖政,以前是一名石匠,雖然不懂什麼雕刻硯臺,不知能否幫上李典軍的忙”

不一會,幾十位饑民將各自掌握的手藝說了一遍,雖然都是一些手藝人,沒有做過什麼生意,但是看見學校有困難都主動站出來幫忙。李燁看著這些饑民,心中一動,爲什麼這些饑民就不能做生意呢?憑什麼手藝人就要給別人打一輩子工,領取微薄的薪水養家餬口。饑民中有大量的手藝人,把他們組織起來在新城做生意難道就不行嗎?

李燁把幾個會做筆墨紙硯的手藝人留了下來,其他的人暫時回去等候通知,李燁要有一個大膽的計劃宣佈。留下來的人有十幾個,李燁詢問他們是否願意自己做生意,錢和屋子李燁借給他們,他們只要出技術就可以。

十幾個饑民一聽,嚇了一跳,什麼李燁出錢給自己做生意,有這麼好的事情,跟路上撿到金元寶一樣,不會是假的吧,難道是陷阱。他們當然不懂什麼叫投資,什麼叫入股,李燁便跟他們解釋,李燁出資作爲股份的一部分,他們已手藝入股,盈利以後按照股份的大小分紅,如果以後他們願意還可以從李燁的手中將剩餘的股份買走。

李燁解釋了半天,這些饑民才明白些,原來就是與李燁合夥做生意,那就算自己在李燁手下打工啊!聽著這些饑民似懂非懂的解釋,讓李燁無可奈何。不管怎麼樣這些饑民算是同意跟李燁合作,李燁並不想在這些饑民不清楚的時候欺騙他們,跟他們簽下四份契書,契書中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人員的選擇和管理都是這些饑民的事情,生產出來的產品由李燁負責銷售,合同期限爲五年,期滿以後雙方秉承志願的原則,可以選擇是否繼續合同

這些饑民被李燁說的暈暈乎乎,根本沒有意思到這份合同的意義,感覺李燁說什麼自己做什麼應該不會錯的。速拉丁坐在一旁聽著雙方的討論直搖頭,這份合同對於李燁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好處,爲什麼李燁還要籤,難道是李燁傻了。速拉丁怎麼看李燁都不像犯傻的樣子。

這份合同上清楚的註明,這些饑民以手藝入股,加上管理生產可以得到全部紅利的百分之十五,產品五年內全部有李燁銷售,這是一件穩賺不賠的生意。而且李燁五年後會逐步的出讓這些股份,這明顯的是讓這些饑民把生意做大,李燁怎麼做到底是爲了什麼,速拉丁想不明白!

不明白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李燁將這些饑民送走,轉身起草一份告示:第一、凡是新城內百姓,有手藝或以前做過生意的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城內做生意。

第二、任何人做生意無資金,都可以向李燁申請借款,借款期間不得到新城以外的地方。

第三、借款金額以錢一百緡爲限(特殊情況可以增加),三年期以內,每年利息五釐。

第四、三年後無力償還的,可以延長借款時間,利息加倍。

第五、借款後,如果不想做生意,隨時可以退出,可用資產做抵押。

第六、生意虧損,無力承擔還款,可以在工廠打工還款,時間不限。

“什麼,利息五釐,還無抵押無擔保,沒有任何附加條件”,速拉丁感覺如果不是李燁瘋了,就是自己瘋了,天下什麼時候出現這樣的好事情了。這簡直就是送錢給別人做生意,而且還要自己承擔風險,李燁難道不知道,做生意有成功就有失敗嗎?這是在拿錢打水漂啊!速拉丁看不下去了,阻止道:“李典軍,你可知道你在做什麼,這樣做會血本無歸的清不清楚”。

李燁笑了笑,事情不會像速拉丁想的那麼簡單,跟速拉丁解釋道:首先、作爲投資哪有百分百成功的道理,有投資就有風險,只是現在看起來李燁承擔的風險比較大一些。利息五釐在古代根本算不上利息,宋代王安石變法時官府借款兩成的利息都算低的,利息五釐還不把人樂傻了。

其次、李燁投資的產業都是與新城息息相關的行業,與老百姓平時生活相關,其他方面暫時不再考慮範圍之內。這些產業雖然利潤單薄,但是收入比較穩定,李燁的投入不但比較保險,而且還賺取了名聲。

最後、所有投入都是投向新城,繁榮和刺激新城的經濟,也就是說無論失敗與否雞蛋還在籃子裡,最終還是迴流到李燁的手中。李燁只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加速了經濟發展的腳步,同時也起到示範作用,一舉多得的效果。

李燁沒有學過經濟學,不懂什麼叫貨幣流通的概念,但是也清楚錢放在家裡對於新城的經濟發展沒有半點好處。貨幣價值在於流通,流通的越快說明經濟越繁榮,商品交換越徹底,市場越健康,發爛生黴的貨幣意味著市場經濟的停頓,停頓的經濟意味著社會在停滯、倒退,人民的生活越發貧困

李燁講的含糊其辭;速拉丁聽的似懂非懂,李燁不是經濟學家;速拉丁也不是商人,知道這些都是李燁經過考慮後做出的決定,並非大腦一時發熱。也許真的像李燁說的那樣,能夠讓一座城市繁榮起來,李燁作爲城市的擁有者、管理者並不吃虧。

很快,歐仁善、匡巖政、祁毅俊和平鬆義就把開店需要的人手找齊,李燁這邊卻還沒有什麼著落,倒不是遇上什麼問題,而是需要時間。現在最忙的人變成了包功發,小別墅的建造已經暫停,建築隊二百多人被分成了三支隊伍,一支修建紡織廠、一支被派往田橫島,最後一支在修建一條並不長的商業街。

原來窯場的規模不得不再次擴大,新增了五座磚窯和三座水泥窯,每天的產量任然無法滿足三處的要求,最後,只能將紡織廠修建的工作暫時停工。就是這樣兩處的第一期工程也要十五天以後才能完工,匡巖政和手下的工匠被送往田橫島,提前採集石料和熟悉環境,等一切完成後,家屬也會被送往田橫島一同居住。

歐仁善、祁毅俊和平鬆義除了做些準備工作,暫時還沒有什麼事情可做,李燁將他們安排到一處臨時搭建的草棚裡,先把事情做起來,等房子完成就可以正式生產了。

不久,李景從登州返回來,給李燁帶來了許多的好消息。李景到了登州很快的就找到慕容弘振,雙方商定分三次提供給李燁馬匹和牛羊,第一批成年馬五十匹,價格錢八十緡,小馬駒三十匹,價格錢五十緡,牛一百頭,價格錢三十緡,羊二百頭,價格錢五緡,三批數量相同,希望李燁能用鹽交換,最好有一部分精鹽,並且希望李燁能把鹽送到安東都護府大行城,價格上還可以商量。

李燁算了算,自己需要支付慕容弘振錢八千五百緡,按照李景與慕容弘振商量好的粗鹽價格每石錢十緡,精鹽每石錢六十緡的價格計算。李燁需要準備八百五十石的粗鹽,或者相同數量的精鹽。這些鹽要是送到安東都護府大行城,最好是走海路。如果走海路,那就是將近九百公里的海路,路上一切順利的話,一趟往返怎麼也要一個月的時間。

慕容弘振之所以選擇讓李燁將鹽送到安東都護府大行城,主要擔心鹽在通過沿路的管卡時徵收的鹽稅,其實,這也是李燁不看見的。閆素民作爲萊州鹽鐵轉運使,李燁的鹽在萊州可以暢通無阻,到了登州就不好使了,必須繳納高額的鹽稅才能送到慕容弘振手中。近一百噸的鹽,從陸路送到登州,至少要增加三成的費用,算上路上的鹽稅,可能要多出五成以上近五千緡的費用,那就不劃來了。

所以,慕容弘振和李燁都不會選擇把鹽從陸路送到登州,至於爲什麼要送到安東都護府大行城,李燁估計是慕容弘振想剩下租船的費用,理解這些就不難明白慕容弘振爲什麼會把牛馬的價格將下來了。慕容弘振的小算盤打的還真精明,李燁算到了一半,沒有算計到全部,其實慕容弘振還有更深的考慮,不久之後李燁就明白了。

慕容弘振的牛馬會在五天後到達新城,到時李燁將決定是付金銀給慕容弘振,還是送鹽到安東都護府大行城。這個問題李燁根本就不用考慮,當然是用鹽進行交換,只是不知道崔信仁的鹽場現在怎麼樣了。

ps:安東都護府大行城,也叫泊汈城,今遼寧丹東西南娘娘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安東都護府廢止

第644章 水鬼部隊第715章 高家嫁女第412章 程府嫁女(四)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623章 錢荒(二)第271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三)第17章 縣衙對話第202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五)第318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三)第543章 爭風吃醋第481章 陽澄湖之役(四)第184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3章 土製手雷地雷第959章 又見羅隱(一)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614章 沂河大決戰(三)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115章 秦山島殲敵(二)第43章 伊府夜宴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44章 崑崙奴第157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663章 李燁是誰第688章 母雞變鳳凰第458章 暗殺(二)第250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三)第124章 海闊憑魚躍(三)第855章 金蟬脫殼(一)第93章 藍田縣之行(一)第573章 真實的謊言(四)第866章 蝦夷人(一)第835章 大潰敗(二)第552章 騙婚第947章 唐詩集萃第88章 元宵佳節(一)第194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一)第867章 蝦夷人(二)第523章 嫁雞隨雞第847章 暗藏危機(一)第13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89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五)第713章 開發夷洲(三)第465章 登州兵變(四)第124章 海闊憑魚躍(三)第569章 天機(六)第675章 銅本位第657章 三戰大行城(三)第678章 秘密實驗基地(三)第608章 譁變(一)第372章 挫折和支持(一)第715章 高家嫁女第860章 親迎(三)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第288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三)第435章 奚人聯姻(一)第713章 開發夷洲(三)第397章 整頓登州(一)第186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323章 李燕失蹤之謎(一)第530章 穿幫了第374章 執掌登州(一)第63章 土製手雷地雷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第581章 龐勳餘孽(一)第60章 阿司匹林第604章 順水推舟(二)第433章 初現軍力(一)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503章 步兵與騎兵(四)第770章 平安時代(二)第785章 拍賣(六)第262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五)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782章 拍賣(三)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185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280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三)第201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四)第76章 李儇閱兵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728章 投誠(一)第802章 危局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596章 沂水再戰(三)第316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一)第757章 颱風(五)第312章 商州平民亂(五)第23章 第一桶金(二)第769章 平安時代(一)第422章 烽煙四起(五)第320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一)第802章 危局第815章 一盤散沙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685章 善後事宜(二)第576章 坑(二)第416章 程府嫁女(八)第755章 颱風(三)
第644章 水鬼部隊第715章 高家嫁女第412章 程府嫁女(四)第524章 葉玲再出走第623章 錢荒(二)第271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三)第17章 縣衙對話第202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五)第318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三)第543章 爭風吃醋第481章 陽澄湖之役(四)第184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3章 土製手雷地雷第959章 又見羅隱(一)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614章 沂河大決戰(三)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115章 秦山島殲敵(二)第43章 伊府夜宴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44章 崑崙奴第157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663章 李燁是誰第688章 母雞變鳳凰第458章 暗殺(二)第250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三)第124章 海闊憑魚躍(三)第855章 金蟬脫殼(一)第93章 藍田縣之行(一)第573章 真實的謊言(四)第866章 蝦夷人(一)第835章 大潰敗(二)第552章 騙婚第947章 唐詩集萃第88章 元宵佳節(一)第194章 朝堂紛爭救遼東(一)第867章 蝦夷人(二)第523章 嫁雞隨雞第847章 暗藏危機(一)第13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89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五)第713章 開發夷洲(三)第465章 登州兵變(四)第124章 海闊憑魚躍(三)第569章 天機(六)第675章 銅本位第657章 三戰大行城(三)第678章 秘密實驗基地(三)第608章 譁變(一)第372章 挫折和支持(一)第715章 高家嫁女第860章 親迎(三)第297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五)第288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三)第435章 奚人聯姻(一)第713章 開發夷洲(三)第397章 整頓登州(一)第186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323章 李燕失蹤之謎(一)第530章 穿幫了第374章 執掌登州(一)第63章 土製手雷地雷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第581章 龐勳餘孽(一)第60章 阿司匹林第604章 順水推舟(二)第433章 初現軍力(一)第843章 最後的末日(四)第503章 步兵與騎兵(四)第770章 平安時代(二)第785章 拍賣(六)第262章 大澤山牙兵叛亂(五)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782章 拍賣(三)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185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280章 雲門山看相驚魂(三)第201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四)第76章 李儇閱兵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728章 投誠(一)第802章 危局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596章 沂水再戰(三)第316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一)第757章 颱風(五)第312章 商州平民亂(五)第23章 第一桶金(二)第769章 平安時代(一)第422章 烽煙四起(五)第320章 元宵節家宴獻祥瑞(一)第802章 危局第815章 一盤散沙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685章 善後事宜(二)第576章 坑(二)第416章 程府嫁女(八)第755章 颱風(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平塘县| 东乌珠穆沁旗| 四川省| 瓮安县| 泗洪县| 兴隆县| 霍城县| 许昌市| 河北省| 平武县| 宁城县| 云安县| 兰西县| 惠水县| 紫阳县| 元氏县| 淮滨县| 和硕县| 闵行区| 当阳市| 金沙县| 温宿县| 延寿县| 祁阳县| 得荣县| 离岛区| 龙游县| 大悟县| 阿克陶县| 丰镇市| 临桂县| 和平县| 博乐市| 遵义县| 驻马店市| 宁远县| 寿宁县| 抚远县| 瓦房店市| 奉新县|